学术投稿

孕妇血清及羊水微量元素对胎儿宫内发育情况的的影响研究

陈晓红;王晶

关键词:孕妇, 血清, 羊水, 微量元素, 胎儿宫内发育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孕妇血清及羊水微量元素对胎儿宫内发育情况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本院的34例胎儿宫内发育迟滞孕妇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34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的血清及羊水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血清及羊水Zn、Fe、Mn、Cu、Se及Mg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胎儿宫内发育迟滞孕妇的血清及羊水均呈现异常的状态,可将其作为监测胎儿生长发育的评估指标,临床检测价值较高。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脊髓损伤患者尿潴留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尿潴留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尿潴留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直肠功能训练及Crede手法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尿路感染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43.3%),(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膀胱残余尿量(47.3±9.7)mL明显低于对照组(114.5±23.2)mL,(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之后膀胱容量(377.3±47.2)mL明显优于对照组(221.2±28.1)mL,(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髓损伤后应尽可能早期拔除导尿管,在早期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尿潴留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黄天花;廖彩霞;何寄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心率变异、QT变异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心率变异、QT变异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高血压患者(实验组)和60例正常人(对照组)24 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ABPVs水平日间与夜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24 h ABPVs水平与日间ABPV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SDNN、LF/HF水平日间与夜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24 h和日间SDNN水平、24 h和夜间RMSSD水平、日间和夜间HFnorm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夜间LF/H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昼间ABPVs与SDNN呈正相关(r=0.351,P<0.05),24hSDNN与QTv呈正相关(r=0.484,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增大,昼夜波动节律消失,心率变异性降低,QT变异度昼夜无显著差异。

    作者:苏少辉;叶健烽;熊斌;刘冬生;莫静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营养状况及降低并发症的价值

    目的:分析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营养状况及降低并发症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术后常规营养的对照组及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组,比较其术后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指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可提高患者的术后营养指标,且降低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培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探究肿瘤科的护理管理

    护理管理的终目的是能够完成护理工作,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同其他管理一样,成功的护理管理主要就是对人的管理。肿瘤科包括了人体所有系统的病种,患者多,工作繁重。加上肿瘤科由于患者均存在焦虑、抑郁、不安,他们对周围事物较敏感、多疑,同时晚期肿瘤患者的心理十分脆弱与消沉,并且晚期肿瘤患者的化疗费用的承担能力逐渐减弱,病情逐渐加重,陪人多,临时处理多,护理工作琐碎等特点,护理管理有其困难性和特殊性。

    作者:汤金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比较采用常规方法以及常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乙组的显效率以及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乙组患者治疗后LVEF、LVEDD、LVESD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压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甲组治疗前后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合曲美他嗪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症状。

    作者:张秀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增加基础胰岛素比例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增加基础胰岛素比例,观察其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在1周内以“3速1长”胰岛素强化方案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每日其基础胰岛素比例均<30%,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及伴发症,且肝肾功能正常,按基础胰岛素比例随机分为高比例组(优泌乐25注射液)32例和低比例组(原方案)32例,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之间治疗6周后FPG、HbA1c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每日胰岛素总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增加基础胰岛素比例,可以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总量,同样达到血糖良好控制的目的。

    作者:罗长青;张贻宇;孙琼;孙清元;王晓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宫颈环切(Leep刀)术后对妊娠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宫颈环切(Leep刀)术后对妊娠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期间52例行宫颈环切术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治疗组,52例无宫颈治疗史妇女为对照组,分析宫颈环切术对受孕、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受孕率、流产率、早产率、足月产率、胎膜早破发生率、新生儿体质量、孕周、钳产率、剖宫产率、顺产率组间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切术(Leep刀)术后对受孕、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均无显著影响。

    作者:黄莉莉;胡乔蔓;黄惠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慢性心力衰竭在社区中的诊断与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是导致社区老年患者入院的重要慢性病之一,与其他疾病共存时极易漏诊,社区诊断与治疗相对困难。本文具体阐述了慢性心力衰竭的定义、诊断标准、分级与治疗原则,并通过分析具体病例,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与方法进行探讨,为慢性心力衰竭在社区的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乌瑞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家庭式沟通提高恶性肿瘤患者满意度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家庭式沟通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6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家庭式沟通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73.58%,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家庭式沟通护理可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会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目前就医环境下医患沟通的伦理思考

    近年来,医患关系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与其他服务业相比,医疗机构有其特殊性,更易产生医患矛盾。医患沟通倡导对人的关怀,主张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而医患矛盾与人文医学的缺失便始于对话不足。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高质量的基础,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前提。它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或患者的医学观念,也有助于医患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英;吴小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综合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临床探讨

    目的:通过综合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肺部疾病的预防,旨在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2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患者,研究组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呼吸护理、口腔护理、误吸护理、交叉感染护理等综合护理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通过综合护理有4例患者感染发生率为9.76%,住院时间为20 d;对照组肺部感染11例发生率为26.82%,住院时间为34 d,研究组护理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能显著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新芝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高压氧在下肢复合伤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下肢复合伤中应用高压氧的效果。方法82例下肢开放性复合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手术、清创、皮瓣转移,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共进行20 d。观察组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肌肉组织恢复情况、皮瓣转移存活率和骨折的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局部肿胀消退,无疼痛或轻度压痛患者27例(64.3%),对照组在治疗后局部肿胀消退,无疼痛或轻度压痛患者13例(32.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21例患者行皮瓣转移,存活20例(95.2%),对照组有18例患者行皮瓣转移,存活15例(83.3%),观察组皮瓣转移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随访12个月,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愈合41例,愈合率97.6%;对照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个月,愈合37例,愈合率92.5%.观察组在愈合时间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以减轻下肢复合伤炎性反应、提高皮瓣转移存活率和加快骨折愈合。

    作者:周刚;宋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社区卫生机构药学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目的:对社区卫生机构药学管理现状与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000例,工作人员100例,对我市建立社区卫生机构后药学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实施应对策略,同时进行问卷调查患者对实施前后对药学管理的情况分析。结果实施应对策略后患者满意度、复诊率、购药率、转诊率均明显优越于实施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因对策略后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工作差错率、药品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优越于实施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我市社区卫生机构药学管理情况,主要存在的问题为药品种类少、库存量少、配货不及时、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低、人员编制紧张、规章制度不完善、药品存放条件差等,针对上述情况进行对应策略的实施后,有效的改善药患关系,显著增加患者的复诊率、购药率和满意度;显著提高工作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工作差错比例,对社区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周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缓解期哮喘患者的三伏贴治疗及护理

    目的:观察三伏贴治疗及护理缓解期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就诊的120例缓解期哮喘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应用三伏贴治疗实验组,对两组效果进行统计。结果①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7%VS 73.3%,P<0.05);②实验组FEV1、FVC、FEV1/FVC、PEF分别为(1.7±0.3)、(2.5±0.3)、(68.9±0.2)、(2.4±0.3),提示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伏贴治疗及护理缓解期哮喘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黄宝如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甲亢误诊15例分析

    目的:探讨不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结论不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复杂多样,症状常不典型,尤以老年人为主,且并发症多,树立正确的诊断思维程序,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对预后非常关键。

    作者:吴玉尽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马来酸依那普利分散片的制备

    目的:制备马来酸依那普利分散片。方法以崩解时限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实验,对马来酸依那普利分散片处方及制剂工艺进行筛选、优化。结果选择MCC∶乳糖=1∶2为填充剂,5%PVP K17乙醇溶液为黏合剂,7%立崩为崩解剂。按优选处方和工艺制备的马来酸依那普利分散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有关分散片的要求。结论与普通片相比,马来酸依那普利分散片崩解迅速,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作者:沈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TWINFIX钛合金带线锚钉修复MCL断裂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TWINFIX带线锚钉在MCL损伤修复和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MCL损伤患者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行TWINFIX带线锚钉修复和重建MCL,术后膝关节用石膏托固定于中立位并保证轻度内翻,观察其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48例患者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95.3±5.8),与术前(27.4±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优42例,良4例,可2例。术后Lysholm评分各指标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WINFIX带线锚钉能显著提高MCL损伤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在MCL损伤的修复和重建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宏家;李德江;李广程;于连有;孟祥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因各种妇科疾病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其中行子宫全切除术者30例,行宫外孕切除术者30例,行卵巢肿瘤切除术者40例,子宫次全切除术者7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170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8岁,随机分为A组(试验组)B组(对照组)。结果对照组患者肠鸣间出现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明显长于试验组,腹胀发生率也高于试验组。两组肠功能恢复情况、腹胀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术后能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黄绮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目的:综合分析本文选取的资料,探讨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接收的75例符合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相关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术后身体恢复状况良好,手术期间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在术后1年的随访时间内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对接受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焦晓会;吴斌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应用排便训练的方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排便训练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随机选择临床50例老年性便秘患者,均符合罗马II有关便秘的诊断标准。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相关的护理,且在此基础上采取排便训练,具体方法:饮水计划、饮食指导、腹部按摩、穴位按摩、肛门收缩运动、定时排便训练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排便训练后便秘症状总分(8.54±1.87)训练前便秘症状总分(12.24±2.09)明显低于训练前,同时便秘症状的各项评分指标也明显优于治疗前。结论排便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性便秘的症状,降低便秘导致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晓春;何东红;黄伊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