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华
目的:探讨新鲜与陈旧性锤状指术后疗效差异。方法回顾32例无撕脱骨折锤状指患者,术后跟踪随访,对比疗效并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新鲜锤状指损伤术后优良率92.86%;陈旧锤状指损伤术后优良率62.5%。结论新鲜锤状指损伤术后优良率高于陈旧锤状指损伤,早期手术治疗锤状指,利于功能回复。
作者:李峰;孙惠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博兴县流动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态度及安全套使用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3月对博兴汽车站候车厅乘客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对调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回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调查120名乘客,均收回有效问卷。其中65%为男性旅客,95%为汉族,对艾滋病关注度在80%以上,对艾滋病书面知识知晓率在10%至70%,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在30%至90%。结论随着我国加大对流动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汽车站乘客艾滋病知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仍有需提高的空间。
作者:赵向胜;赵芝;卢海霞;许红英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建立滋肾降糖颗粒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样品中枳壳、淫羊藿,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建立质量控制方法。结果枳壳、淫羊藿薄层鉴别斑点清晰,专属性好,黄芪甲苷在16.304~407.6μ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n=5),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1.95%(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控制滋肾降糖颗粒质量的方法。
作者:胡雪峰;刘纪青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研究缺血性卒中在超重或肥胖患者的发病特点及相关指标。方法提取所有9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高比(WHtR)等超重与肥胖相关指标。结果在BMI、WC、WHR、WHtR中,大于等于相关指标的患者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均高于小于相关指标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且其发病率对应比较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超标患者发病率均低于女性超标患者发病率,比较结果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重或肥胖均可能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作者:于广娜;张艳蕉;任占军;陈庆友;黄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对肿瘤患者肺部感染的细菌检测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间于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62例,对患者进行感染细菌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选162例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细菌培养检测呈阳性患者占55.56%,而L型检测呈现阳性患者占19.75%。结论肿瘤疾病患者易出现肺部感染情况,临床上应及早进行疾病确诊,从而有效指导临床疾病治疗,有较好临床意义。
作者:陈瑞湖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冠心病有无相关性,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38例在我院住院并且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同期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根据造影结果及临床资料分为4组,非冠心病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在上述人群中有无差别并探讨其意义。结果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在非冠心病组和冠心病组(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亚组分析表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在冠心病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急性心肌梗死中显得尤为显著。
作者:王怀龙;陈晓于;黄石安;陈灿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增加基础胰岛素比例,观察其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在1周内以“3速1长”胰岛素强化方案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每日其基础胰岛素比例均<30%,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及伴发症,且肝肾功能正常,按基础胰岛素比例随机分为高比例组(优泌乐25注射液)32例和低比例组(原方案)32例,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之间治疗6周后FPG、HbA1c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每日胰岛素总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增加基础胰岛素比例,可以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总量,同样达到血糖良好控制的目的。
作者:罗长青;张贻宇;孙琼;孙清元;王晓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索培养基(液)有效期更长的适宜保存方法。方法通过细菌生长实验和培养基(液)称量实验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塑料袋扎口法保存的培养基(液)有效期更长。结论塑料袋扎口法简单、经济、实用、有效,适合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王开校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营养状况及降低并发症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术后常规营养的对照组及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组,比较其术后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指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可提高患者的术后营养指标,且降低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培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建立麝香接骨胶囊中非法添加松香酸的快速筛选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CL)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筛选分析。结果该薄层色谱法(TCL)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麝香接骨胶囊中非法添加的松香酸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结论TCL结合HPLC的方法简便、可靠、快速、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检查麝香接骨胶囊中是否掺有松香酸。
作者:杨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髂动脉支架联合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我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髂动脉支架联合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手术并发症,对比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的差异性。结果术后患者达到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术后发生感染2例,术肢肿胀5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ABI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髂动脉支架联合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涂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近年来,医患关系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与其他服务业相比,医疗机构有其特殊性,更易产生医患矛盾。医患沟通倡导对人的关怀,主张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而医患矛盾与人文医学的缺失便始于对话不足。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高质量的基础,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前提。它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或患者的医学观念,也有助于医患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英;吴小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部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接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在实验前7天停服其他降压类药物或者停用其他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每次10 mg,每天3次。观察组患者给予倍他乐克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倍他乐克每次25 mg,每天2次,硝苯地平缓释片每次10 mg,每天3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给药12周。观察两组血压改变情况,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患者28例、有效患者12例、无效患者9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37例、有效12例、无效2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1.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
作者:马芸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术式治疗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并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入院的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能够有效治疗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显著改善患者视力,相比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对角膜内皮细胞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高建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并研究腹腔镜技术在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45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15例为胃穿孔,腹腔镜手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成功,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无并发生以及死亡病例出现。结论对于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患者采用在腹腔镜下进行修补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于这一方法较为满意。因此腹腔镜下对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进行修补效果较为确切,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蔡浩武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对骨折合并多发性创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骨折合并多发性创伤患者80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后,住院期间予以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心理护理,护理前后护理人员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进行评估。结果对80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前后的SDS和SAS评分进行比较,发现护理后患者的SDS和SAS评分低于护理前的,由此可知,心理护理效果明显,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折合并多发性创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应该侧重对其的心理负面情绪的疏通,并找到患者发生负面情绪的原因,给予患者言语安抚等心理护理,从而缓解患者的伤处的疼痛感,消除其紧张、恐惧等心理情绪,减轻其心理负担,让其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从而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唐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研究硝普钠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84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采用硝酸甘油以及硝普钠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硝普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张亚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补佳乐用于绝经期妇女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方法。方法将600例IUD取出困难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补佳乐与米索前列醇片治疗,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照组仅给予米索前列醇片治疗。结果实验组宫颈充分软化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41例(80.33%)顺利取器,与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期女性IUD取出困难者给予补佳乐治疗,可以有效软化宫颈口,降低患者的痛苦程度。同时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保障IUD取出的成功率。
作者:武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日立H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越华MI-921DT电解质分析仪检测血清钾(K+)、血清钠(Na+)、血清氯(Cl-)、血清钙(Ca2+)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实验当天抽取当日住院患者新鲜血清标本22例,健康体检人员8例,总计30例,分别用不同仪器对血清钾、钠、氯、钙离子浓度的进行检测,所得的数据采用t检验处理。结果两种仪器所测上述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品牌的仪器在同一实验室检测出的电解质结果结果均可用很好地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曹秀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建立盐酸左旋咪唑中对甲苯磺酰氯杂质测定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色谱柱:C18(5μm×4.6 mm×250 mm),流动相:水相(1000 mL水中加1 mL磷酸。用二乙胺调节pH=4.5):甲醇=80∶20;检测波长:20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定量限不得低于400 ppm。结果盐酸左旋咪唑与对甲苯磺酰氯峰分离度>1.5,并与相邻杂质峰分离度>1.5;在定量限与测定浓度的150%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盐酸左旋咪唑中对甲苯磺酰氯的定量测定。
作者:邢亚非;钱小燕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