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贞;蒋常青;庾秋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建设逐步加速,医院内部的信息系统也逐渐完善。由于网络信息系统具有记录准确,误差小,储存方便,空间小,保存长久,不易丢失等优点逐步应用于医院的检验管理方面,在提高院内管理水平以及加速医院现代化进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笔者以医院内部的网络信息系统为切入点,针对医院内部的网络信息系统的构成以及实行管理的过程进行讨论,并针对网络信息系统在院内检验管理方面所占的优势以及应用过程中的实用性以及为院内带来的效益进行具体分析,得出结论。
作者:陈雪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应用重组干扰素α-2b及阿昔洛韦两种药物对生殖器疱疹患者实施治疗后的疗效。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收治的63例生殖器疱疹患者,并根据不同的治疗内容将63例患者分为A、B两组组。其中A组31例患者单一使用阿昔洛韦治疗,而B组32例患者则在A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增加实施重组干扰素α-2b进行治疗。结果实施联合治疗的B组患者,其疱疹的消退时间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单纯治疗的A组患者(P<0.05)。结论对生殖器疱疹患者应用重组干扰素α-2b及阿昔洛韦治疗,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对于遏制疾病的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小坤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口服妈富隆与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在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上所取得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不孕不育患者,对其行常规宫腔镜检查,通过诊断有80例患者为子宫内膜息肉。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记作甲组与乙组,对于甲组患者利用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来进行治疗,乙组患者在行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之后,使其继续口服妈富隆来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情况、妊娠率以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甲组患者在完成手术之后,阴道流血时间比较长,3个月的复发率也比较高,乙组患者在手术之后的阴道流血时间比甲组要短,疾病的复发率也比较低。在完成手术之后,两组患者的妊娠率无明显差异存在。结论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来说,摘除息肉之后配合妈富隆来进行治疗有较好效果,患者在治愈之后的复发率较低,并且对患者妊娠不会产生影响,在现代临床医学上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蒋志湘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联合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中隔偏曲临床疗效。方法指导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取仰卧位,常规麻醉后利用0°广角鼻内镜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鼻窦炎手术治疗。结果65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所有患者均于6个月内鼻腔手术部位实现黏膜上皮化。结论应用鼻内镜联合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其治疗效果较为满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小,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较高,是临床治疗此类患者的理想方法,值得今后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永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随机抽取180例患者,并将所选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组60例;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三组的治疗方式不同:A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B组给予稳心颗粒治疗,C组给予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用药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显效为25.0%,有效为43.3%,总有效率为68.3%,不良反应发生率10.1%;B组则分别为28.3%、43.3%、71.6%和8.8%;C组:显效46.7%,有效46.7%,总有效率93.3%,不良反应发生率4.3%;C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两项指标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且P<0.001,P<0.001)。A组和B组疗效之间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率较低,其在临床上的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医学范围内广泛推广。
作者:王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份收治的20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肺炎患儿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张桂珍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肢体使用能力和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64例(男性38例,女性26例),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等综合康复治疗,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FMA)、大步行速度评定(MWS)及ADL等综合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比较治疗前后肢体的运动功能的改变。结果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FMA)、大步行速度评定(MWS)及ADL等综合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总有效率为92%。结论CIMT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是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
作者:卜浪;谭文捷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功能化的聚合物胶束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给药系统在口服、静脉注射给药治疗肿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口服给药以及静脉给药两个方向分别探讨了生物黏附胶束,主动靶向胶束,pH敏感胶束,温度敏感胶束以及逆转多药耐药胶束在提高抗肿瘤疗效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新研究进展。
作者:邱丽筠;俞淑文;于克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在精神病患者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患者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观察组给予针对精神病患者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观察至手术后12周,临床疗效评价采用PANSS量表。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减分速度和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在精神病患者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吴国荣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提出肝经风火上扰是发病的病理基础,邪阻窍络是病理关键,病发部位在足厥阴经和足少阳经,平肝祛风、通络止痛是治疗基本原则,并据此研制成治疗本病中药汤剂--全蝎止痛汤。临床研究表明,全蝎止痛汤对偏头痛有较好疗效。治疗组32例,治愈12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30例,治愈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作者:张书贤;卞艳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某部队2010年~2013年度新兵复检的结果,为今后的征兵复检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于新兵到达驻地后10d内按照《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对规定的各项目进行复查。结果某部队2010年~2013年参加入伍复检的2789名战士的总体异常检出率为4.41%,异常项目主要集中在肝脏、肾脏、脾脏等器官,以囊肿、血管瘤等为常见。结论复检结果中大部分异常项目是通过超声或X线透视等检查手段查出来的,因此在今后的征兵体检工作中应特别注重超声和X线透视检查,确保部队新兵质量的高合格率。
作者:冯志伟;孙利忠;侯亚俊;党一馨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60例于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小儿喘憋性肺炎治疗的患儿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儿分为观察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三组,每组分别有20例患儿,对全部患儿进行基础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三组患儿分别采取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比较和分析三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5例患儿治疗显效,4例患儿治疗有效,1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治疗组12例患儿治疗显效,6例患儿治疗有效,2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8例患儿治疗显效,3例患儿治疗有效,9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55%,三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治疗组患儿肺部喘鸣音、喘憋、咳嗽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章静玉;钱建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治疗高血压病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血压理想降压目标是什么?曾经有研究认为血压降的越低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越好,现在有研究表明血压降到一定程度后再降低反而会使心、脑血管疾病的事件增加。实际上把血压降到零肯定是不行的,高血压病的理想降压治疗实际上存在一个适度平衡原则需要遵循。1高血压理想降压目标是什么降压治疗目的不仅仅是降低血压,还可以通过降压效应及药物本身的额外辅助作用全面影响心血管疾病谱,贯穿心血管疾病亚临床的器官损害、临床疾病到心血管终点事件,终降低死亡风险。有研究对147项随机临床试验进行荟萃分析,评估不同降压药物的心血管事件风险。结果发现在71项设定冠心病为终点事件的临床试验中,血压每降低10/5 mm Hg(1 mm Hg=0.133 kPa),冠心病的相对风险可降低22%,而且降压的获益无论在之前有或无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都保持一致。在同一项荟萃分析中,45项设定卒中为终点事件的临床研究中,血压每降低10/5 mm Hg,卒中的相对风险可降低41%,而且降压的获益无论在之前有或无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都保持一致[1]。另一项对1966年至2007年108项随机临床试验进行荟萃分析,包含958000人群。结果发现在应用药物降低血压患者,血压每降低10/5 mm Hg,冠心病的相对风险可降低25%,卒中的相对风险可降低36%[2]。
作者:叶辉;叶千琨;张云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疹患者出现的肝损害情况,采用B超影像学检查肝损害的临床特征与临床意义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疹患者与同期进行体检的100例人员,并根据受检者的基本情况,将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疹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采用B超影像学检查。结果经过影像学检查后,①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中的ALB、DBIL以及ALT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性;②观察组肝胆脾影像学特征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③彩色多普勒特征显示,观察组治疗前后肝门静脉血流量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采用B超影像学对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疹患者进行检查,能够发现患者的肝脏损害比较严重,应当要加强防范。
作者:汪建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96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用后将两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临床控制、有效的例数及比例、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无效、恶化的例数及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从不良反应上看,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为轻微,是临床上较优的药物,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唐都勇;孙美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宫外孕患者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52例宫外孕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2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满意程度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普遍少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宫外孕患者手术后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作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特点。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35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检查,及其鉴别诊断分析甲状腺癌超声图像特征。结果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乳头状腺癌18例、未分化癌3例、滤泡状腺癌4例、髓样癌4例、转移性癌3例、误诊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可做出去初步定性诊断,是鉴别甲状腺良晋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结合中医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同时结合中医药进行治疗,术后根据骨折类型及稳定程度适时的指导患者下床负重及早期进行关节的主被动活动,观察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18~24个月,平均20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达到解剖或近解剖复位,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按Johner-Wruh评分标准[1],优23例,良5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93.3%。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结合中医药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较少破坏骨折愈合内环境,骨折愈合率高,可旱期进行功能锻炼,利于肢体功能恢复等优点,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王晓民;戈兵;王亮;杨英果;朱冬承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中药热熨疗法对产后乳房胀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乳房胀痛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39),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热熨乳房来缓解乳房胀痛。结果两组产妇在乳房肿胀程度、疼痛分值、乳汁排出量三方面观察者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熨疗法对乳房胀痛有较好的效果,且患者感觉舒适,护理操作简便。
作者:吴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在LEEP术后转归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电圈环切术(LEEP)治疗,并对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年龄≥50岁、高危HPV持续感染、术后标本切缘阳性以及宫颈腺体受累及的患者,均是影响LEEP术后转归的主要因素。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经过LEEP治疗,HR-HPV多重感染患者术后容易复发,影响术后转归的因素包括了年龄、切缘阳性、累及腺体以及高危HPV持续感染。
作者:孔燕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