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启梅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房颤的处理措施。方法总结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科行冠状动脉搭桥术1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有53例发生房颤,发生率28.3%,经过处理,房颤患者均得到很好控制,预后良好。结论房颤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分析原因,积极处理术后发生的房颤。
作者:姬宇宙;薛霞;王天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冠心病可引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并发病。心绞痛是常见的冠心病发病类型,为心肌急剧暂时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从临床实践来看,患者年龄多数在40岁以上,其发病原因复杂,但与血清胆固醇水平增高、慢性疾病的增多、血管动粥样硬化关系密切。患者在未发病时无明显的临床的表现,但患者常会因劳累,激动,惊吓等情况引起该种疾病的发作,发作时患者常表现为心慌、胸闷、乏力等,且患者发病后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1]。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为探索更好的护理模式,指导临床心绞痛护理实践,我院对部分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此措施的应用及体会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分析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收治的42例糖尿病肾病终末期的患者,随机将入选患者平均分为A组(常规血液透析治疗)、B组(个体化的血液透析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B组患者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及早实施个体化的血液透析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可有效的降低透析过程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作者:杨早香;向建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分析阜新市第五人民医院2004年~2012年间112例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资料。结果112例患者,Ⅰ期右半结肠切除吻合32例,Ⅰ期行左半结肠切除吻合62例,另10例经肛门插入肠梗阻导管去污减压后一期手术。Ⅰ期行左半结肠切除,近端结肠造口,远端封闭4例。行姑息性结肠造口4例。术后切口感染4例,无吻合口漏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重视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术式,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赵海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胶囊结合耳穴贴压治疗以腹痛为主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2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熊去氧胆酸胶囊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配合消旋山莨菪碱治疗。观察周期为4周,并以疗效指数、McGill疼痛量表评分和不良反应为观察指标。观察结果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1%,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2.3%,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②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RI、VAS和PPI分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后(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RI、VAS和PPI分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腹痛为主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显著,腹痛症状显著改善。
作者:李国伟;张贵锋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特点。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35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检查,及其鉴别诊断分析甲状腺癌超声图像特征。结果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乳头状腺癌18例、未分化癌3例、滤泡状腺癌4例、髓样癌4例、转移性癌3例、误诊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可做出去初步定性诊断,是鉴别甲状腺良晋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金龙固本合剂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的实际效果,总结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48例,按随机双盲法将其分成对照组21例(常规治疗),观察组2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金龙固本合剂),观察两组疗效。结果①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59%,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不良反应:观察组1例头痛,1例咽部受到刺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对照组2例心悸,3例头痛,1例咽部受到刺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观察组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气管哮喘患者的药物效果更好,金龙固本合剂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药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陆任林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出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提高服务质量。方法利用电话回访的方式,对5640例出院患者实施回访,对各科护理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统计分析,制定改进措施。结果患者满意度由初的84.76%逐渐上升至94.97%,提高了10.21%,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满意度调查可全面获取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真实评价,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整改措施,对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医院护理服务水平和医院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何长青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过敏因素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5例过敏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组3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特异性免疫疗法,后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0.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特异性免疫治疗过敏性小儿呼吸道感染,安全性与有效性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施建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路径教育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0例,研究组采用母乳喂养教育路径开展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比较两组产妇满意度、母乳喂养率及喂养知识认知度。结果研究组产妇总满意度达95.6%,对照组产妇满意度为78.5%;研究组母乳喂养率及产妇对喂养知识的掌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母乳喂养路径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母乳喂养率,同时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周雪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及观察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围术期血清炎性指标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34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34例体检显示健康的同龄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前、术后2、7、14d的血清炎性指标含量和阳性表达率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前、术后2、7、14d血清IL-8、hs-CRP及PCT的含量与阳性表达率均显著性地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7d明显高于本组其他时间点的检测结果,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围术期血清炎性指标呈现先生后降的状态,对于了解机体的炎性应激有着较高的临床检测价值。
作者:王晓永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治疗中克罗米芬联合二甲双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2年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单纯克罗米芬治疗和克罗米芬与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促卵泡激素(FSH)、空腹血糖(FPG)、促黄体激素(LH)、睾酮(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相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妊娠率与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有效提高治疗后的妊娠率,应当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张书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气压弹道碎石术与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输尿管结石5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钬激光组患者碎石成功率为95.44%,结石排净率为97.61%,气压弹道组患者碎石成功率为88.94%,结石排净率为87.08%,经皮肾镜组患者碎石成功率为98.06%,结石排净率为95.05%,三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肾镜组住院花费稍高。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和钬激光碎石术及经皮肾镜取石术均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方法,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比气压弹道碎石术具有碎石成功率更高,结石排净率更高的优点,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可作为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匡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以偏侧舞蹈症为首发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和预后,以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以偏侧舞蹈症为首发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例纳入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效果。结果7例以偏侧舞蹈症为首发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变部位位于基底节5例、放射冠1例、豆状核1例。在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氟哌啶醇治疗,患者舞蹈症状均于3~10d内消失,随访1年以上均未见复发。结论以偏侧舞蹈症为首发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以基底节缺血较常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降低多巴胺功能的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或消除舞蹈症状,预后情况较好。
作者:葛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对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入保守治疗(对照组)和微创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第14天时SSS评分及MRS评分,及第90天的MRS评分及BI指数评分及再出血率和病死率。结果治疗14d时两组SSS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46,P<0.001),M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6,P=0.601)。治疗90d时两组患者MRS及BI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P=0.024;t=3.786,P<0.001)。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出现再出血及死亡情况,但经比较,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死率χ2=0.389,P=0.534;再出血率χ2=0.173,P=0.624)。结论与单纯的保守治疗相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而降低致残率和依赖生存率,且不增加再出血率和病死率,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威;易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究超声在诊断急性肺栓塞及溶栓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32例,实行超声心动图以及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经过临床诊断,25例大面积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溶栓抗凝治疗,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变化情况。结果溶栓后2周,测量参数表现为明显的好转,和溶栓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溶栓治疗3个月以后,没有形成新的血栓,测量参数有所好转。进行下肢深静脉溶栓治疗,13例有效,管腔部分能够再通,3例表现为无效。结论对急性肺栓塞进行超声检查,快速,安全性高,在临床中应用比较可靠。
作者:刘宇;刘珊珊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通过对确诊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患者的病理切片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其病理学特点和规律,其中涵盖多中心起源、壁内浸润的发生规律以及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特点。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4年间收治的50例病理学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多中心起源、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壁内浸润的病理特征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多中心起源者14例,多中心起源病灶距离主瘤近端平均值为3.45cm,距离远端为3.92cm;②重度不典型增生者29例,其与主瘤近端的距离平均值为3.02cm,远端3.56cm;③壁内浸润者43例,壁内浸润长度近端为2.86cm,远近端为2.08cm。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具有多中心起源、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壁内浸润的病理学特点。
作者:曹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哌唑嗪联合普萘洛尔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63例经内科治疗缓解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哌唑嗪和普萘洛尔,对照组给予口服维生素,对两组患者对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哌唑嗪联合普萘洛尔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疗效较为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在儿童吸入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30例吸入性肺炎患儿,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例患儿,对对照组进行单纯的地奈德雾化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两组患者病情消失实践、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7.1%)比对照组总有效率(83.3%)要高,观察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布地奈德雾化能够有效治疗儿童吸入性肺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夏治;涂丹娜;许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检测多形性腺瘤基因1即PLAG1(pleomorphicadenomagene1,PLAG1)在涎腺正常组织及病变组织的基因表达是否异同。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11月间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涎腺病变组织标本15例。其中恶性肿瘤3例,良性肿瘤8例,涎腺炎症4例,手术中切取的病变涎腺组织10mm以外的腺体组织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8例涎腺正常组织、8例涎腺病变组织中的PLAG1的表达的强弱。结果PLAG1在涎腺正常组织及涎腺的病变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PLAG1在涎腺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低于在病变组织中表达,提示PLAG1可能为正常涎腺组织中的生理蛋白,只是处于失活状态,一旦通过特定的通路被激活后便导致涎腺病变发生。
作者:王青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