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宁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疗效观察

王志凌

关键词:胆宁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功能, 血脂, 维生素
摘要:目的:观察胆宁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43例NAFL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健康宣教,低脂饮食、增加运动及行为修正等为基础治疗。治疗组127例,予口服胆宁片3~5片/次, tid,对照组予复合维生素B片和维生素C片各2片,tid,疗程均3个月。结果胆宁片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2%,对照组总有效率27.6%。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ALT、AST和TG、TC异常改善率与对照组比较有较明显差异(P<0.05);B超复查治疗组总有效率33.8%(43/127)与对照组12.9%(15/116)有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腹泻。结论胆宁片可明显改善NAFLD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和血脂,是治疗NAFLD安全有效的中成药。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围术期血清炎性指标表达的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及观察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围术期血清炎性指标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34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34例体检显示健康的同龄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前、术后2、7、14d的血清炎性指标含量和阳性表达率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前、术后2、7、14d血清IL-8、hs-CRP及PCT的含量与阳性表达率均显著性地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7d明显高于本组其他时间点的检测结果,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围术期血清炎性指标呈现先生后降的状态,对于了解机体的炎性应激有着较高的临床检测价值。

    作者:王晓永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科保守治疗对预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科保守治疗对预后的疗效影响。方法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保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治疗周期为14天。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0.0%,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的LVEF、LVEDD、LVESD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辅助内科保守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能有效改善预后,提高心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瑞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比较分析

    目的:观察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效果。方法将300例已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阴道彩超诊断)及对照组(腹部彩超诊断),每组各150例,将两组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符合率96.67%(145例),对照组符合率74.67%(112例),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彩超检查对早期诊断异位妊娠优势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文友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嗅沟脑膜瘤摘除手术的体会

    目的:研究总结嗅沟脑膜瘤摘除手术体会。方法选取从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嗅沟脑膜瘤患者共3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采用经双(单)侧额下入路;B组采用经前纵裂半球间入路。结果B组患者Ⅱ级和Ⅲ级的肿瘤切除比率为87.5%明显要比A组的35.7%要高,两组患者对比有显著新差异(P<0.05)。而在术后并发症中,A组术后并发症率为28.6%,B组为37.5%。结论根据患者的肿瘤大小和位置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吴义军;徐晓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分析比较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的输卵管妊娠手术320例,其中182例为开腹手术,138例为腹腔镜手术。结果腹腔镜手术对生育能力干扰少,术后镇痛剂应用少、肛门排气早、病率低。结论腹腔镜手术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将取代剖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静;廖娅萍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体位对比分析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不同体位对膀胱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来我院就诊的膀胱结石患者75例,将其随机分成A、B、C三组,各有25例,A组患者采取俯卧位,B组患者采取仰卧位。C组患者采取半卧位,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A、B之间和B、C之间比较没有统计意义(P>0.05);A、C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比来说半卧位对膀胱结石的治疗效果好一些,但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体位进行碎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及治愈率。

    作者:哈力木拉提;吐尔洪?沙木沙克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前列腺素抑制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前列腺素(PGs)分布于人体全身的大部分组织,参与到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尤其是与肾脏中的很多重要功能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前列腺素(PGs)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不断深入,前列腺素抑制剂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前列腺素合成初始的关键限速酶就是环氧化酶(COX),在前列腺素的抑制作用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发现了除环氧化酶-1(COX-1)以外,新的一种环氧化酶-2(COX-2),其对慢性肾脏功能不全、狼疮性肾炎、糖尿病等肾脏疾病治疗中均有显著疗效,本文从COX的结构、肾脏分布、调节及其在肾脏疾病应用等方面具体阐述,探讨COX-2选择性抑制剂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黄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1例术后患者突发居丧事件的心理干预和护理体会

    悲伤是居丧者的一种自然情感反应,是经历亲人或朋友死亡的情感和行为反应的一项重要特征。没有预料或突然发生的死亡,则会带给丧亲者更长期的、更深远的影响[1]。作者在2013年10月12日至10月29日,对1例68岁的结肠占位患者术后第1天,丈夫突然在家脑干出血死亡的患者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和心理学支持理论和相关的治疗性沟通技巧,进行心理干预,使患者平稳的度过悲伤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艳丽;李雄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硫酸镁在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硫酸镁针对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为医务工作者治疗妊娠合并高血压用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上述患者确诊后即开展临床治疗,治疗方法包括:降压,解痉,合理扩容、镇静、必要时给予患者尿处理。硫酸镁用10%的葡萄糖稀释后,静脉滴注,当患者颅内压升高、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或肺水肿时可以配合使用利尿药。本研究患者治疗用药后,对患者的血压水平,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测评,用以评价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结果上述患者在治疗后血压均有显著的下降。其中显效患者48例,有效患者30例,无效患者2例。总有效率为97.5%。患者经治疗后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显著低于治疗前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值,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较治疗前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3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并发症,其发生率为3.75%,无新生儿窒息现象发生。结论采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妊娠合并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用药方便,不良反应少,患者产后并发症低,用药安全性强,值得在临床治疗妊娠高血压病例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陈瑞贞;蒋常青;庾秋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慢性鼻窦炎和鼻中隔偏曲联合鼻内镜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联合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中隔偏曲临床疗效。方法指导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取仰卧位,常规麻醉后利用0°广角鼻内镜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鼻窦炎手术治疗。结果65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所有患者均于6个月内鼻腔手术部位实现黏膜上皮化。结论应用鼻内镜联合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其治疗效果较为满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小,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较高,是临床治疗此类患者的理想方法,值得今后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永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全蝎止痛汤治疗偏头痛32例临床观察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提出肝经风火上扰是发病的病理基础,邪阻窍络是病理关键,病发部位在足厥阴经和足少阳经,平肝祛风、通络止痛是治疗基本原则,并据此研制成治疗本病中药汤剂--全蝎止痛汤。临床研究表明,全蝎止痛汤对偏头痛有较好疗效。治疗组32例,治愈12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30例,治愈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作者:张书贤;卞艳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十二指肠肿瘤50例外科诊断与治疗的分析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肿瘤的外科诊断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肿瘤患者50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外科诊断要点、治疗方法以及效果。结果5例(10.0%)肿瘤分布在十二指肠乳头的上方,41例(82.0%)位于乳头周围,4例(8.0%)位于乳头下方;均经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死亡2例(4.0%),48例术后随访,1年生存率为79.2%,2年存活率为62.5%,3年存活率为47.9%。结论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以及活检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根据肿瘤部位合理选择手术切除治疗可获得良好预后。

    作者:汉利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人工流产术后异常阴道出血的原因及防治

    目的:分析人工流产术后出现异常阴道出血的原因,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法。方法回顾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异常流血患者67例,仔细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引起出血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结果引起阴道异常流血的原因都是胚胎组织未完全清除,可分为患者自身因素和医源性因素。67例患者中,41例经抗炎处理,26例经清宫处理出血停止。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因绒毛或蜕膜未清除干净,常阴道异常出血,可以根据发生原因采取对应措施终止出血。

    作者:周小利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补充脱氧核苷酸对12岁以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开放性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12岁以下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补充脱氧核苷酸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开放性对照研究方法,入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儿童72对,试验组采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发作期10mg/(kg?d)静脉滴注,同时给予抗感染药物,祛痰、镇咳药物],稳定期每周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10毫克/(千克?周),连续应用12个月,近期随访7~14d评价疗效,远期则随访1年以上评价患儿预后情况及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近期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急性症状持续时间(5.24±1.45)vs(7.21±1.73),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4.57±1.28)vs(6.23±1.19),住院时间(4.69±1.21)vs(6.43±1.35),完全好转时间(7.14±1.28)vs(9.41±1.43)均短于对照组(P<0.05),可能与脱氧核苷酸提高CD3+(58.9±9.8)vs(52.8±7.01),CD4+(47.9±6.7)vs(36.8±6.8)水平有关,另外试验组近期有效率痊愈率高于对照组(29.2%vs18.0%)。长期应用,脱氧核苷酸可减少平均急性发作次数(2.4±0.4)vs(4.9±2.1)。脱氧核苷酸不良反应为轻微发热,发生率22.2%。结论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补充脱氧核苷酸急性期可显著缩短患儿病程,稳定期可减少反复发作次数。

    作者:董李;李玉欢;朱雪云;李玉森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因此强调早期、长期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的原则,合理的综合治疗手段可以使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并可以减少或防止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临床实践证明,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切实的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适用于不同阶段的2型糖尿病患者。笔者希望通过临床经验的分享,使更多的医疗工作者和糖尿病患者从中受益,特别是在控制血糖水平,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面,从而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水平和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孔晓雯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腹部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腹部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并仔细分析输尿管结石的声像图表现。方法分析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4年3月确诊的5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超声声像图以及诊断符合率情况。结果输尿管不同分段结石超声确诊52例,超声符合率为94.55%,漏诊率5.45%。经超声诊断输尿管各段结石情况与临床证实的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下段结石发病率较高。结论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无创的、操作简单的检查技术,能够准确诊断输尿管结石,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杨正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研讨腹腔镜技术在输卵管妊娠保管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管治疗输卵管妊娠对患者再受孕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素材是我院保守治愈的53例需要生育的输卵管妊娠的患者资料。其中33例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为腹腔镜组,20例应用米非司酮和氨甲喋呤的为药物治疗组。两组患者出院后,对其受孕情况进行追访,包括不孕、异位妊娠、宫内孕。结果在患者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的基础上,腹腔镜保管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宫内孕率、降低继发不孕率,与药物治疗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保管治疗较药物治疗再次异位妊娠率低,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管治疗输卵管妊娠比药物治疗具有改善盆腔粘连、提高正常受孕概率的优点。

    作者:魏红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目的:对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的因素进行总结,并探讨与分析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门诊输液室共发生30起护患纠纷以及患者投诉情况,对30起护患纠纷以及患者投诉所发生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研究分析,在30起护患纠纷当中,护患沟通不足为主要因素,占33.3%(10/30)。其次为不满服务态度和护理人员穿刺技术不高,分别占20%(6/30)和16.7%(5/30)。有4起为候诊时间长,占13.3%,3起为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占10%,2起为就诊环境和设施,占6.7%。结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门诊输液室所出现的护患纠纷,就要对服务流程进行规范,使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创建新型与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戴新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60例于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小儿喘憋性肺炎治疗的患儿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儿分为观察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三组,每组分别有20例患儿,对全部患儿进行基础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三组患儿分别采取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比较和分析三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5例患儿治疗显效,4例患儿治疗有效,1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治疗组12例患儿治疗显效,6例患儿治疗有效,2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8例患儿治疗显效,3例患儿治疗有效,9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55%,三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治疗组患儿肺部喘鸣音、喘憋、咳嗽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章静玉;钱建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熊去氧胆酸胶囊结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60例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胶囊结合耳穴贴压治疗以腹痛为主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2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熊去氧胆酸胶囊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配合消旋山莨菪碱治疗。观察周期为4周,并以疗效指数、McGill疼痛量表评分和不良反应为观察指标。观察结果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1%,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2.3%,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②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RI、VAS和PPI分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后(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RI、VAS和PPI分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腹痛为主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显著,腹痛症状显著改善。

    作者:李国伟;张贵锋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