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透光负压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护理干预

杨海兰;保燕

关键词:护理干预, 下肢, 静脉, 溃疡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负压透光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条件性选择下肢静脉性溃疡行经皮透光负压旋切术患者210例,按住院单双号分为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治疗组:住院时由护士发放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根据结果再由责任护士进行护理前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自评抑郁量表(SDS)的测量,提出护理诊断,实施护理措施。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疾病护理。观察患者平均住院日、出院后随访患者溃疡复发率。结果经过护理干预,治疗组的焦虑程度、抑郁情况均降低,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平均住院日减少,出院后随访患者的溃疡复发率少。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疾病恢复,缩短病程。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社区建立健康档案的90例糖尿病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家属的教育等,对照组常规治疗不施加任何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糖尿病病人的遵医率高于对照组,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及降低血糖,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增强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从而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南娥;高瑞霞;蒋静;陈懿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调查

    目的:调查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 CPSS)和症状自评量表对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并将结果与80例相匹配的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CPSS总分为(24.62±6.5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8.61±5.34)分,(t=6.38,P<0.01);研究组积极应对(1.81±0.3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04±0.52)分,研究组消极应对(1.53±0.6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0.91±0.68)分,(t=3.25、6.03,P<0.01);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r=0.281~0.324, P<0.01)。结论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具有相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压力较大,以消极应对方式为主,需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

    作者:张秀芬;李遵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癫痫患儿家庭功能缺陷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癫痫患儿家庭功能缺陷的影响。方法将98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的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家庭环境量表( FES-CV)及家庭功能评定量表( FAD)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其家庭的亲密度、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及组织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矛盾性及情感表达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而家庭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利于指导家长给患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家庭功能缺陷有改善作用。

    作者:王雅芹;楚平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比较两组分娩方式的差别。结果观察组100例产妇自然分娩83例,剖宫产17例,自然分娩率为83%;对照组100例产妇,自然分娩64例,剖宫产36例,自然分娩率为6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不仅能提高产妇的满意度,还可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李艳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质量评定简表SF-36、血液透析患者特异性KDQ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10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经SF-36量表评估发生除躯体疼痛、情感职能二项外,其余各项指标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DQ问卷评估发现,5个纬度评分显著低于正常人群(P<0.05),SCL-90量表结果显示各因子除强迫症状和精神病性外,其余7个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 P<0.05)。患者SF-36部分纬度评分与SCL-90部分因子评分呈显著负相关( 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正常人群,且两者之间密切相关,医务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军香;龙婷婷;王学杰;黄郢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对护理外勤人员满意度调查

    目的:评价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对护理外勤工作人员满意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1800名住院患者对40名护理外勤工作人员的满意度。结果住院患者对护理外勤人员满意度干预前为93.00%、干预后为9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升了护理外勤人员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提高了患者对护外勤人员的满意度,改善了护理服务安全质量。

    作者:刘长明;陈美华;玛依拉·再努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临床路径在青光眼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青光眼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下降、医疗照顾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和预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医疗服务模式,在临床应用中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杜希娟;冯丽君;徐殿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督导检查对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督导检查干预措施对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适合PCI手术的400例患者随机分为督导检查组和常规随访护理组,各200例,通过随访督导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的情况。结果与常规随访护理组相比,督导检查组的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督导检查,可以改善PCI术后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减少自行停药的发生率。

    作者:柯明娜;张少录;黄碧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120例骨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本院骨科住院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组)及对照组(传统护理组)两组,观察组65例,对照组55例。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的平均得分为(38.5±2.8)分、抑郁的平均得分为(37.4±3.2)分、对护理方法的不满意率为0.0%,结果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的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可以在骨科患者中推广。

    作者:郭雨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工作倦怠与离/调职意愿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工作倦怠与离/调职意愿的现状。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离/调职意愿及行为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工作倦怠量表对江门市两所医院的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45.28%护士有离职或调职意愿,11.32%护士离职或调职行为;护理工作压力方面,在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及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方面医院间有差异( P<0.05);工作倦怠方面医院间没有差异(P<0.05);62.27%护士有中等及以上的情感衰竭,84.90%护士有中等及以上的情感疏远,52.83%护士认为个人成就感低;有离职意愿的护士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及管理及人际关系对方面的问题的压力更大(P<0.05);有离职意愿的护士的情感衰竭程度高,个人成就感低(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的离/调职意愿高,工作压力程度及职业倦怠程度高,应关注急诊科护士的压力水平及职业倦怠程度,完善支持系统,提出相关改善措施,以降低急诊科护士的离/调职意愿率。

    作者:区秀丽;李红涛;汪海芹;刘惠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灵关怀对焦虑症住院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灵关怀对焦虑症住院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均为6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内科护理,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还给予心灵关怀护理;分别于干预前1 d和干预结束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 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GAF)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虑症状均有所改善,但进行心灵关怀的护理干预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 P<0.01);对照组患者的社会功能无显著改善,但心灵关怀能明显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P<0.01)。结论心灵关怀能明显缓解焦虑症住院患者的病情,并能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薇;索绪枭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5例胃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差别。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到缓解;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明显增强;疲乏、恶心呕吐、失眠症状缓解明显改善。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胃癌化疗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

    作者:黄秀玲;王雪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腹胀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腹胀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包括护理评估、心理安慰、服药干预、饮食干预、腹部按摩、协助扩胸运动、大小便护理等;对照组仅采取骨科手术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为23.3%,对照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为86.7%,观察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腹胀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桂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分析

    目的:研制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量表并对其心理学测量特征进行评定。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等方法确立量表的测量维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量表的测试条目,然后通过专家效度、预试验等方法对量表的测试条目进行筛选,形成正式量表,后便利抽取6所护理本科院校中的331名护理本科生进行测试,评定量表的心理学测量特征。结果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量表由9个维度63个条目组成;量表总体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9648,各维度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7725~0.9219;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72,内容效度比(CVI)为0.99;主成分分析共提取9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58.02%。结论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量表具有较好的心理学测量特征,可初步应用于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的评价。

    作者:罗先武;郭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2例。两组均进行用药能力的评估,确定护理问题,出院后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的用药指导;干预组每1个月进行电话随访,每3个月患者及家属来院复诊并接受家庭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和家属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和应对能力、药物的依从性、精神症状的控制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重视服药指导和药物知识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服药的安全性和依从性,减少复发率。

    作者:邱玉华;严芳;职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家庭功能对其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的调查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家庭功能对其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126名心脏介入手术患者遵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家庭功能是影响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高功能家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好。应多加鼓励和引导。结论家庭功能差的患者需采取积极措施,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更好控制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家庭成员要重视,尽可能多些关爱、理解和支持患者。

    作者:朱彩兰;沈春花;谢美婵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职称手术室护士自我保护意识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职称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的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12年2月至2011年5月对100例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其中主管护师21例,护理师40例,护士39例。结果不同职称手术室护士在身体健康和法律法规两方面存在差异(P<0.01),在心理和社会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管护师的自我保护意识强于护理师和护士,建议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对护理师和护士护理理论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师和护士的自我健康防护意识和法律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杨晓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院外持续健康教育用于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院外持续健康教育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同期出院的17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住院期间护理方式相同。实验组出院时发放和逐条讲解院外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宣教资料,对照组不发放宣教资料。两组出院后护患沟通和患者回诊方式一致。根据患者定期回诊来了解院外疗效。结果实验组显效率、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时发放和逐条讲解2型糖尿病院外持续健康教育知识宣教资料,出院后加强护患交流对于维持治疗效果、减少和防止并发症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对不同知情程度下晚期肺癌患者的影响

    目的:了解晚期肺癌患者不同知情程度下的心理状态,并给予针对性干预。方法根据不同知情程度分别于放化疗后3~5 d、出院前、第2周期治疗时测量114例晚期肺癌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分值。结果放化疗后3~5 d完全知情、部分知情患者SAS、SDS高于不知情患者(P<0.05);出院前及第2周期治疗时完全知情患者SAS、SDS明显低于不知情患者(P<0.05)。结论合理的心理干预对于完全知情晚期肺癌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作者:黄伟丽;陈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180例早产儿黄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与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应用于早产儿黄疸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0例早产儿并患有黄疸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 n=90)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方式,观察组(n=90)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儿腹部按摩及灌肠等方式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二组黄疸出现时间、持续时间以及消退时间,1 d、3 d、5 d的血清胆红素值以及两组排便时间与形状。结果对照组黄疸出现时间为(2.2±0.9)d,小于观察组黄疸出现时间(4.4±1.6)d,对照组黄疸持续时间与消退时间均明显地长于观察组,上述各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1 d、3 d、5 d 血清胆红素值(单位:μmol/L)分别为(49.9±15.5)、(122.6±28.9)、(199.9±37.7),观察组分别为(51.1±16.7)、(86.8±19.8)、(121.1±22.5),1 d血清胆红素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d与5 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在首次胎便排除时间、首次排便转黄时间以及每日排便次数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早产儿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应该加以推广并广泛应用。

    作者:吴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