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院外持续健康教育用于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张艳

关键词:外, 持续健康教育, 2型糖尿病,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院外持续健康教育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同期出院的17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住院期间护理方式相同。实验组出院时发放和逐条讲解院外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宣教资料,对照组不发放宣教资料。两组出院后护患沟通和患者回诊方式一致。根据患者定期回诊来了解院外疗效。结果实验组显效率、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时发放和逐条讲解2型糖尿病院外持续健康教育知识宣教资料,出院后加强护患交流对于维持治疗效果、减少和防止并发症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二级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及信效度分析

    目的:构建一套适合二级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指标体系。方法在护理风险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评阅、Delphi法、系统分析法、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对二级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类,通过小范围专家讨论认证,建立指标体系初步方案。结果所建评价指标体系总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1,各要素系数为0.712~0.879,信效度好。结论二级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指标体系为4个构成要素:系统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感染防控。

    作者:傅建南;于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2例。两组均进行用药能力的评估,确定护理问题,出院后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的用药指导;干预组每1个月进行电话随访,每3个月患者及家属来院复诊并接受家庭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和家属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和应对能力、药物的依从性、精神症状的控制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重视服药指导和药物知识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服药的安全性和依从性,减少复发率。

    作者:邱玉华;严芳;职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5例胃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差别。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到缓解;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明显增强;疲乏、恶心呕吐、失眠症状缓解明显改善。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胃癌化疗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

    作者:黄秀玲;王雪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社区建立健康档案的90例糖尿病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家属的教育等,对照组常规治疗不施加任何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糖尿病病人的遵医率高于对照组,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及降低血糖,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增强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从而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南娥;高瑞霞;蒋静;陈懿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2010年6月我院将介入科、泌尿科、妇儿科作为第一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区。在试点病区开展以加强组织领导,改革工作模式,落实优质护理,开展以“强化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三好一满意”为服务标准,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建设。对2009年6~12月至2010年6~12月医院感染管理各项监测记录进行分析,比较活动前后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结果活动后医院感染率下降1.38%,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上升了4.6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魏宗赛;曹方余;丁珠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职称手术室护士自我保护意识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职称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的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12年2月至2011年5月对100例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其中主管护师21例,护理师40例,护士39例。结果不同职称手术室护士在身体健康和法律法规两方面存在差异(P<0.01),在心理和社会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管护师的自我保护意识强于护理师和护士,建议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对护理师和护士护理理论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师和护士的自我健康防护意识和法律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杨晓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胸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早日恢复,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越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程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介入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采用护理程序护理和常规护理,以睡眠评估、护理漏项、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时间增加,护理措施漏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病人的满意度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程序能够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的康复,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乐碧芳;闾小慧;刘伟香;罗东霞;谢风清;易瑜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腹胀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腹胀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包括护理评估、心理安慰、服药干预、饮食干预、腹部按摩、协助扩胸运动、大小便护理等;对照组仅采取骨科手术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为23.3%,对照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为86.7%,观察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腹胀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桂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对住院老年患者预防跌倒的评估及行为干预

    目的:对老年患者进行跌倒的风险评估并实施行为干预。方法应用Morse 评分量表对患者评估后对高危人群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的高危人群采取行为干预,帮助老年患者掌握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对照组不采用行为干预,分析比较两组跌倒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87.3%住院患者不同程度地掌握了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知识。住院期间无跌到发生。与对照组0.72%跌倒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住院老年患者预防跌倒进行评估并实施行为干预,可有效地预防跌倒,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爱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认知与情感智能干预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功能康复应用中的评价

    目的:探讨认知与情感智能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采用等组实验研究法,选取因患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住院患者100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程序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认知与情感智能干预的护理方法;干预前后采用Zung's焦虑( SAS)和抑郁自评( SDS)等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SAS和SDS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指数和康复知识测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认知与情感智能干预可以激发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主体内部的智力潜能,提高管理功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增加满意度。

    作者:陈晓君;吴美芳;李倩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工作倦怠与离/调职意愿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工作倦怠与离/调职意愿的现状。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离/调职意愿及行为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工作倦怠量表对江门市两所医院的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45.28%护士有离职或调职意愿,11.32%护士离职或调职行为;护理工作压力方面,在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及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方面医院间有差异( P<0.05);工作倦怠方面医院间没有差异(P<0.05);62.27%护士有中等及以上的情感衰竭,84.90%护士有中等及以上的情感疏远,52.83%护士认为个人成就感低;有离职意愿的护士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及管理及人际关系对方面的问题的压力更大(P<0.05);有离职意愿的护士的情感衰竭程度高,个人成就感低(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的离/调职意愿高,工作压力程度及职业倦怠程度高,应关注急诊科护士的压力水平及职业倦怠程度,完善支持系统,提出相关改善措施,以降低急诊科护士的离/调职意愿率。

    作者:区秀丽;李红涛;汪海芹;刘惠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对不同知情程度下晚期肺癌患者的影响

    目的:了解晚期肺癌患者不同知情程度下的心理状态,并给予针对性干预。方法根据不同知情程度分别于放化疗后3~5 d、出院前、第2周期治疗时测量114例晚期肺癌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分值。结果放化疗后3~5 d完全知情、部分知情患者SAS、SDS高于不知情患者(P<0.05);出院前及第2周期治疗时完全知情患者SAS、SDS明显低于不知情患者(P<0.05)。结论合理的心理干预对于完全知情晚期肺癌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作者:黄伟丽;陈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产后便秘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产后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将78例产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其中试验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产科常规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排便费力程度、排便频率、大便性质及便不尽感等主要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 PAC-QOL)。结果两组患者的排便费力程度、排便频率、大便性质及便不尽感等主要症状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无变化(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显著改善产后便秘患者的排便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科学、规范地推广应用。

    作者:杨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分析

    目的:研制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量表并对其心理学测量特征进行评定。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等方法确立量表的测量维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量表的测试条目,然后通过专家效度、预试验等方法对量表的测试条目进行筛选,形成正式量表,后便利抽取6所护理本科院校中的331名护理本科生进行测试,评定量表的心理学测量特征。结果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量表由9个维度63个条目组成;量表总体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9648,各维度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7725~0.9219;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72,内容效度比(CVI)为0.99;主成分分析共提取9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58.02%。结论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量表具有较好的心理学测量特征,可初步应用于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的评价。

    作者:罗先武;郭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团体心理辅导对癫痫患儿羞耻感的影响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癫痫患儿羞耻感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团体心理辅导。采用患儿问卷及羞耻感量表对两组患儿进行辅导前后效果评定。结果辅导前两组患儿的羞耻感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P>0.05);辅导后研究组患儿的行为羞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个性羞耻、身体羞耻和家庭羞耻维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研究组患儿对患病态度、药物副作用、情绪、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消除癫痫患儿的自卑心理及羞耻感,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秀菊;楚平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质量评定简表SF-36、血液透析患者特异性KDQ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10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经SF-36量表评估发生除躯体疼痛、情感职能二项外,其余各项指标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DQ问卷评估发现,5个纬度评分显著低于正常人群(P<0.05),SCL-90量表结果显示各因子除强迫症状和精神病性外,其余7个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 P<0.05)。患者SF-36部分纬度评分与SCL-90部分因子评分呈显著负相关( 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正常人群,且两者之间密切相关,医务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军香;龙婷婷;王学杰;黄郢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院外持续健康教育用于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院外持续健康教育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同期出院的17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住院期间护理方式相同。实验组出院时发放和逐条讲解院外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宣教资料,对照组不发放宣教资料。两组出院后护患沟通和患者回诊方式一致。根据患者定期回诊来了解院外疗效。结果实验组显效率、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时发放和逐条讲解2型糖尿病院外持续健康教育知识宣教资料,出院后加强护患交流对于维持治疗效果、减少和防止并发症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临床路径在青光眼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青光眼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下降、医疗照顾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和预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医疗服务模式,在临床应用中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杜希娟;冯丽君;徐殿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人文关怀+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恶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在化疗过程中均接受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人文关怀+心理护理”干预。2周期后按RECIST 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同时评估生活质量( QOL)。结果两组客观缓解率( 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接受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肿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远期疾病控制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任玲;段艳红;张凡;温文娟;吴娜娜;付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