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菊;楚平华
目的:探讨Clark安适护理模式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提高自我效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用Clark安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3个月后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3个月后,护理组患者GSES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且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心理状态、焦虑心理状态和总分均低于护理前(均P<0.05),且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lark安适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胡焕婵;杨焕珍;梁健芳;罗馥斐;邹灶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青光眼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下降、医疗照顾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和预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医疗服务模式,在临床应用中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杜希娟;冯丽君;徐殿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风湿科住院的患者1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9例。干预前运用中文版本的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一套以个性化护理服务为主的干预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护理。结果干预后运用中文版本的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干预组在干预后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各维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亚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认知与情感智能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采用等组实验研究法,选取因患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住院患者100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程序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认知与情感智能干预的护理方法;干预前后采用Zung's焦虑( SAS)和抑郁自评( SDS)等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SAS和SDS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指数和康复知识测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认知与情感智能干预可以激发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主体内部的智力潜能,提高管理功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增加满意度。
作者:陈晓君;吴美芳;李倩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辨证施膳对胸痹患者血脂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辨证施膳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脂中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 LDL-C)、高密度脂蛋白( HDL-C)的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TG、TC、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C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辨证施膳能有效降低胸痹患者的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红;谭远霞;韩春蕾;陈文;王鑫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手术烟雾职业暴露人群进行手术烟雾基础知识的试卷考核,了解其对手术烟雾知识认知情况,制定实施医护不同的培训计划后再次考核了解培训效果。方法选择120名手术烟雾职业暴露人群,其中医生50名,护士70名,对其进行手术烟雾基础知识试卷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制定医护不同的培训计划,培训后再次考核,评价培训效果。结果暴露人群对手术烟雾的基础知识极度缺乏,其中手术烟雾的物理性质知晓率低,有必要对手术烟雾人员进行手术烟雾基础知识培训。培训前暴露人群医生护士之间各维度知识得分有差异。培训前后成绩比较,除组成维度的分数培训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维度及总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有效。培训后暴露人群医生护士之间各维度知识得分有差异,培训后医生的总分、物理性质、权威组织防护标准、对机体的影响、化学性质分数优于护士,而护士关于烟雾来源及组成分数优于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暴露人群对手术烟雾的基础知识极度缺乏,培训能有效提高暴露人群对手术烟雾的基础知识认知水平,其中医生的培训效果优于护士。
作者:潘静;林玉秀;张玉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腹胀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包括护理评估、心理安慰、服药干预、饮食干预、腹部按摩、协助扩胸运动、大小便护理等;对照组仅采取骨科手术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为23.3%,对照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为86.7%,观察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腹胀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桂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应用损伤控制理念指导的胃肠道严重创伤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在损伤控制理念指导下,我院接受治疗的22例胃肠道严重创伤患者围术期护理经验。本组病例终治愈率为100%。并发症:2例确定性手术后第6天和第8天吻合口瘘,经置双套管于瘘口处,充分引流治愈;4例肠梗阻,3例予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治疗后缓解,1例3个月后行肠粘连松解后治愈;1例末端回肠坏死、穿孔,首次手术后出现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2d后再次行剖腹探查,行腹腔引流术,20d后行确定性手术后痊愈。将损伤控制理念应用于胃肠道严重创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强调整体观念,改进了传统的护理方法,创新了临床护理思路,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必要的保障,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生存率。
作者:尹恩静;顾梅;仲正香;傅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老年患者进行跌倒的风险评估并实施行为干预。方法应用Morse 评分量表对患者评估后对高危人群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的高危人群采取行为干预,帮助老年患者掌握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对照组不采用行为干预,分析比较两组跌倒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87.3%住院患者不同程度地掌握了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知识。住院期间无跌到发生。与对照组0.72%跌倒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住院老年患者预防跌倒进行评估并实施行为干预,可有效地预防跌倒,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爱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肿瘤相关科室护士工作倦怠现况,并分析人口学变量对工作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测量量表( MBI),调查福州市五所综合医院的肿瘤科、血液科、肿瘤妇科护士共130名。结果肿瘤相关科室护士工作倦怠处于高度水平。情绪衰竭、工作冷漠感、工作低成就感3个维度高度倦怠发生率分别为62.5%、45.8%和60.0%。情绪衰竭与年龄与护龄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学历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婚姻状态显著相关;工作冷漠感与年龄存在显著负相关;工作低成就感与年龄和护龄存在显著正相关,;总体工作倦怠则与学历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肿瘤相关科室护士工作倦怠处于高度水平。其中年龄较大、学历越高、婚姻未婚、护龄较短的肿瘤相关科室护士工作倦怠水平更高。
作者:王召云;吴伶俐;李文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185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94例)和对照组(91例),干预组术后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培训,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结果此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心功能的恢复。
作者:袁述兰;陈美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精神科病人对病区播放背景音乐的需求。方法选取2011年8~10月我院住院的精神科病人200例,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病人对背景音乐的认知,包括背景音乐与情绪的关联、背景音乐的利弊、对背景音乐的需求和背景音乐播放时段的要求4个方面。结果89.50%的病人认为音乐与情绪有关联;62.50%的病人认为背景音乐利大于弊;87%的病人需要病房播放背景音乐;1/3的病人认为在不同时段播放背景音乐非常必要;91.60%病人认为病区播放背景音乐非常必要,合适的背景音乐可以引起愉快的情绪和舒适的欢乐的情感。结论在精神科病区播放背景音乐可以提供一个安全愉快的住院环境,同时针对不同时段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缓解住院压力,保持平稳、愉快的心情。背景音乐投入少,成本低,病人需求度高,反应效果好。
作者:徐柳柳;张燕红;杜鹃;张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高位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对15例高位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湿化气道、早期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人工辅助咳嗽等护理措施,与同期常规护理组17例患者比较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通过各项预见性护理,15例高位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患者中,有3例发生肺部感染(20%),17例常规护理组中,有8例发生肺部感染(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高位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霞;杨芬;葛小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期间,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完善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内涵及评价标准,充实临床护士队伍及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丰富工作内涵,切实落实基础护理;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品质。结果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后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均提高。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有利于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中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汪淼芹;刘艳;汪爱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癫痫患儿羞耻感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团体心理辅导。采用患儿问卷及羞耻感量表对两组患儿进行辅导前后效果评定。结果辅导前两组患儿的羞耻感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P>0.05);辅导后研究组患儿的行为羞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个性羞耻、身体羞耻和家庭羞耻维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研究组患儿对患病态度、药物副作用、情绪、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消除癫痫患儿的自卑心理及羞耻感,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秀菊;楚平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对护理外勤工作人员满意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1800名住院患者对40名护理外勤工作人员的满意度。结果住院患者对护理外勤人员满意度干预前为93.00%、干预后为9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升了护理外勤人员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提高了患者对护外勤人员的满意度,改善了护理服务安全质量。
作者:刘长明;陈美华;玛依拉·再努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晚期肺癌患者不同知情程度下的心理状态,并给予针对性干预。方法根据不同知情程度分别于放化疗后3~5 d、出院前、第2周期治疗时测量114例晚期肺癌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分值。结果放化疗后3~5 d完全知情、部分知情患者SAS、SDS高于不知情患者(P<0.05);出院前及第2周期治疗时完全知情患者SAS、SDS明显低于不知情患者(P<0.05)。结论合理的心理干预对于完全知情晚期肺癌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作者:黄伟丽;陈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DVT)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手术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妇科手术后DVT的发生。
作者:张丽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讨论以问题为导向的产后程序化健康教育对初产妇的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力。方法两组产妇均依据产后健康教育内容,对照组采取大组责任制护理,指定2名资历高、能力强的责任护士负责病区产妇产后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采取责任护士床位分管负责制,由责任护士具体负责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产后程序化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产妇各项健康教育项目依从性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产后程序化健康教育,方式科学、规范,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形成了以产妇为主体的护患关系,产妇的满意度明显增加,对护患双方均有较大影响。
作者:邵巧云;邹青;李文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比较两组分娩方式的差别。结果观察组100例产妇自然分娩83例,剖宫产17例,自然分娩率为83%;对照组100例产妇,自然分娩64例,剖宫产36例,自然分娩率为6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不仅能提高产妇的满意度,还可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李艳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