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胜涛
回顾我院1例,IgA肾病伴恶性高血压患者在经过了心内科及肾内科的联合药物治疗和肾脏穿刺检查,针对患者疾病特点合理用药,终有效控制了患者的血压,改善了患者的病情,延缓了预后的恶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锐;张丽霞;贾晓京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将14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70例,给予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70例,先给予保守治疗,再以症状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减少急性阑尾炎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和提高治疗效果,做好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李明刚 刊期: 2014年第27期
本文在我国老龄化现状下探讨老年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养老制度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对我国老人生活现状进行总体概述,提出针对性意见及建议,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增加老年人生活幸福感。
作者:郭丰秀;蔡佳佳;董慈;陈冉;余明;王巍 刊期: 2014年第27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诊断已经成为了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手段,并且床旁B超技术在新生儿病症诊疗当中也起了重要作用。对于ICU中早产儿和一些新生儿疾病的诊疗,这种便捷的诊疗方式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因此新生儿床旁B超的推广应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国内新生儿床旁B超的护理现状和改进状况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作者:陈施雨;赵艳秋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奥拉西坦联合丹红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患者给予奥拉西坦联合丹红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单纯给予丹红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拉西坦联合丹红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徐淑敏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病原菌、处理方法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四年间58例妇科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病例,以《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为诊断标准。结果妇科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率2.41%,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G+球菌)为主,占58.62%,革兰阴性菌(G-杆菌)占39.65%,真菌占1.73%。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术中精细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重视细菌分离和药敏试验结果是降低妇科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重要方法。
作者:赵娟;朱红梅;李平;刘芳林;霍晓红;李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分析探讨我院老年肺炎住院患者抗生素用药现状及合理性。方法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的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的判定指标主要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推荐的限定日使用量(DDD)及服用药物的利用指数(DUI)。结果本组经14~56d住院治疗,85例患者中治愈41例(48.24%),有效36例(42.35%),总有效率为90.59%。本组患者住院期间使用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等14种抗生素,其中8例患者为3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头孢拉定+左氧氟沙星+氨曲南3例,青霉素+克林霉素+美罗培南2例,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炎虎宁2例,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氟康唑1例);剩余77例均为单一应用抗生素,经计算,头孢哌酮和青霉素的日处方剂量大于DDD,其他抗生素的日处方剂量均在DDD以下。结论我院老年住院患者存在超剂量使用抗生素情况,抗生素使用量普遍偏高,应加强临床用药的监测,避免不合理的联合用药。
作者:郝欣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门诊在糖尿病健康教育应用中的形式、实施效果,大限度提高糖尿病患者预后。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糖尿病护理门诊就诊的患者97例,根据护理门诊特点设计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案,采取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方法进行综合护理。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本组97例患者,94例患者血糖控制达标,3例未达标,总有效率为96.9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低血糖事件。结论糖尿病护理门诊是糖尿病健康教育是中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提高糖尿病疗效,控制患者糖尿病发展,预防、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越;丁可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研究注射HBsAg-SCT质粒的HBV转基因小鼠血清中转氨酶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遗传背景相同的HBsAg阴性正常鼠3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HBV转基因鼠30只为实验1组,注射HBsAg-SCT质粒的HBV转基因小鼠30只为实验2组。采集各组小鼠在8周龄时的血液,用全自动的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结果实验1组(HBV转基因小鼠未注射HBsAg-SCT质粒组)和实验2组(HBV转基因小鼠注射HBsAg-SCT质粒组)小鼠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实验1组小鼠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与实验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注射HBsAg-SCT质粒的HBV转基因小鼠血清转氨酶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小鼠;但与未注射HBsAg-SCT质粒HBV转基因小鼠无明显差异。
作者:邓玉红;袁静;徐六妹 刊期: 2014年第27期
进入秋冬季,婴幼儿常常会因为天气的骤变,感染上疾病,其中小儿肺炎就是常见的一种。从我们临床实践中看,大多数孩子的家长由于缺乏医疗知识和经验,往往会把小儿肺炎误以为是一种感冒,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致使孩子的肺炎加重。为减轻小儿病痛,给予他们较强的临床护理,根据这点进行讨论。
作者:蔡丽娟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18例挫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6年来共收治挫伤性前房积血118例,其中多数恢复较好,但也有部分患者出现外伤性扩瞳症、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等并发症,引起视力下降。结论挫伤性前房积血在促进出血吸收的同时要注意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以尽量恢复患者的视功能。
作者:陈玉萍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措施对改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加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DVT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干预组总有效溶解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DVT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措施有助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溶栓溶解率。
作者:王利君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分析儿童心理科住院患儿陪护家长出现焦虑状况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儿童心理科住院患儿陪护家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陪护家长出现焦虑状况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家长陪护期间出现焦虑情绪共计95例,占总数的59.38%,出现焦虑情绪的原因主要是担心患儿疾病无法治愈、经济负担、觉得精神病丢人、失去治疗信心、对孩子的期望值不得不降低等;通过对患儿家长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之后其焦虑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护理前其焦虑评分为(58.27±10.27),护理后焦虑评分为(28.37±5.36),另外55例陪护家长的焦虑评分为(17.29±3.59)。结论儿童心理科住院患儿陪护家长会因为环境原因、心理因素等各方面因素而出现焦虑状况,降低了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对陪护家长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其焦虑状况,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陈绍荣;丁辉燕;贾翠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方法和结果,以此作为研究有效治疗疾病的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50例小儿肺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理和总结其临床检验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中,62例患者显示血沉、白细胞以及CRP有明显升高现象。冷凝集试验显阳性50例,阳性率33.3%。痰培养支原体显阳性30例,阳性率20%。同时还出现心肌酶谱有较大改变、出现蛋白尿和肝功能轻微损伤等症状。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重要病原主要为肺炎支原体,在多项检验中变化较明显,在综合分析多项检验结果过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对提高诊治率有极大的意义。
作者:赵志云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提高八味益肾丸半成品质量控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八味益肾丸半成品雄蚕蛾油中多种脂肪酸成分含量。结果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α-亚麻酸甲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72~6.800mg/mL(r=0.9999)、0.063~1.575mg/mL(r=0.9998)、0.395~9.887mg/mL(r=0.9999)、0.084~2.098mg/mL(r=0.9998)、0.405~10.124mg/mL(r=0.9999);各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1%、103.09%、102.05%、101.67%和100.22%;RSD分别为0.78%、1.26%、1.10%、0.95%和1.62%(n=6)。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适用于蚕蛾油中多种脂肪酸成分的同时检测,可为八味益肾丸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任桂玲;董晓强;郭艳玲;李沈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外洗法结合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手术治疗,观察组34例术后采用外洗疗法,对照组33例术后不采用冲洗措施。结果观察组34例,总有效率94.18%,平均创口愈合时间(27±2.3)d;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平均创口愈合时间(43±4.5)d。两组比较在总有效率、平均创口愈合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手术相比,手术后冲洗疗法具有治愈率高、痛苦小、疗程短、并发症和后遗症少等优点。
作者:宋颖刚;高昆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的住院先后顺序选取8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划分为两组,甲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乙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应用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荆淑杰;焦辉 刊期: 2014年第27期
依托咪酯是临床麻醉药物中常用的一种短效类镇静麻醉药,具有起效快、代谢快速等药代特点,且对血流动力学及呼吸的抑制性较弱,多用于手术中进行全身麻醉。现将该药物用于全身麻醉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蒋江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我国医疗机制的逐渐完善,使得医疗过程中存在风险的发生概率得到了有效控制。随着人们对卫生知识的了解和法律意识的提高,外科护理管理中面临的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公众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日渐增强,也使得人们认知到医疗护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本文探讨了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并通过分析外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对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对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展开综合论述。
作者:赵海荣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大豆异黄酮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和骨钙素(BG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生大鼠颅骨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大豆异黄酮(20、40、60、80μg/μL),另设空白对照组。MTT法测成骨细胞增殖活性。提取细胞总RNA,RT-PCR半定量分析细胞BGPmRNA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60和80μg/μL组成骨细胞增殖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示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60和80μg/μL组BGPmRNA表达增强,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和BGP基因上调,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
作者:宋梅;王淑芳;黄永凯;王红梅 刊期: 2014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