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50例临床检验分析

赵志云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临床检验, 细胞分析仪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方法和结果,以此作为研究有效治疗疾病的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50例小儿肺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理和总结其临床检验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中,62例患者显示血沉、白细胞以及CRP有明显升高现象。冷凝集试验显阳性50例,阳性率33.3%。痰培养支原体显阳性30例,阳性率20%。同时还出现心肌酶谱有较大改变、出现蛋白尿和肝功能轻微损伤等症状。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重要病原主要为肺炎支原体,在多项检验中变化较明显,在综合分析多项检验结果过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对提高诊治率有极大的意义。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护理门诊在糖尿病健康教育应用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门诊在糖尿病健康教育应用中的形式、实施效果,大限度提高糖尿病患者预后。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糖尿病护理门诊就诊的患者97例,根据护理门诊特点设计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案,采取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方法进行综合护理。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本组97例患者,94例患者血糖控制达标,3例未达标,总有效率为96.9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低血糖事件。结论糖尿病护理门诊是糖尿病健康教育是中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提高糖尿病疗效,控制患者糖尿病发展,预防、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越;丁可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对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将14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70例,给予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70例,先给予保守治疗,再以症状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减少急性阑尾炎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和提高治疗效果,做好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李明刚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临床长期禁食后并发韦尼克脑病1例报道与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长期禁食后并发韦尼克脑病的原因及内科诊断、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我院1例腹部手术禁食后并发韦尼克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治疗经过、疗效及预后。结果韦尼克脑病发病大多与乙醇中毒、长期禁食、顽固性呕吐等有关,导致患者体内维生素B1(硫胺素)缺乏致使本病的发生,经快速补充维生素B1后,临床症状可明显缓解。结论韦尼克脑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给诊断带来较大困难。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是辅助诊断本病的可靠手段,明确诊断后及时、足量补充维生素B1后预后良好。

    作者:孔静渊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低血糖误诊16例临床分析

    临床上低血糖的病因较多,变现为患者血糖降低,刺激交感神经,脑细胞功能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的综合征。其诊断标准为患者实际测量血糖在2.8mmol/L以下[1]。低血糖的患者发病较快,若脑部缺氧及供能状态不能及时恢复,可造成无法挽回的脑部损伤,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2]。本文研究中,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6例低血糖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月娥;许景芝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与电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与电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2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给予观察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除(TURP),对照组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PKRP),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冲洗膀胱时间、手术的疗效、术中出血量、症状缓解程度和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症状缓解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9%(3/64),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44%(15/64),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相比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确切、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冲洗膀胱时间较短、术后不良反应少,还可以大大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游小波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诱导透析前的护理(护理评估、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完善诱导透析前相关准备)、诱导透析中的护理、诱导透析后护理(严谨规范的下机护理、温馨夯实基础护理)。结果40例患者中健康教育知晓38例(95.00%,38/40),护理缺陷发生0例(0.0%,0/40)、诱导期透析患者陪护5例(12.50%,5/40),护理满意度40例(10.00%,40/40),随后维持性透析依从性好39例(97.50%,39/40)。结论血液透析诱导期进行护理干预患者能够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减少诱导期透析患者陪护,护理满意度高,维持性透析依从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孟建霞;赵玲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结肠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讨论对于结肠癌患者围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结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釆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B组采取传统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快速康复护理组术前未安置胃管,未常规行全肠道灌洗。与传统护理组比较,该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总体并发症也明显少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对于结肠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翠霞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药理分析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其本身所具备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头孢类抗生素的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具有较高的组织体液浓度,过敏反应少,使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范围及滥用现象逐渐扩大,并使头孢菌素的耐药性不断提高,不良反应增多,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中,每代头孢菌素类药物都有独特的药理特性,只有在掌握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药理特性后,才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现笔者主要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药理,以此使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更好使用。

    作者:李健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理筋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评价

    膝骨性关节炎主要病理特征为关节软骨破坏的慢性关节疾病,造成本病的因素为生物因素(如遗传、年龄、炎症等)及机械性损伤因素。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慢性疼痛、关节僵硬,畸形和活动障碍。笔者在全国著名骨伤专家赵文海教授指导下,于2013年1月至9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采取手法治疗,效果显著,具体如下。

    作者:赵长伟;梁运海;闻辉;徐立光;赵文海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膝部骨折术后的早期康复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膝部骨折术后进行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膝部骨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1例,在骨折患者骨位稳定后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53例,在骨折手术后第2天进行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质量优良率为82.4%,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质量优良率为96.2%,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质量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膝部骨折患者,在手术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该康复思路具有在临床上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耀武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妙固口腔溃疡含漱液应用于头颈部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妙固口腔溃疡含漱液治疗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应用妙固口腔溃疡含漱液治疗,对照组应用替硝唑含漱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Ⅲ度以上口腔溃疡的发生、放疗后1个月口腔溃疡恢复情况、治疗期间使用一般止痛药及阿片类止痛药、抗菌药物使用例数、口干、体质量下降情况及按疗程完成用药的顺应性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明显差异。结论妙固口腔溃疡含漱液治疗头颈部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有很好的预防及治疗效果。

    作者:李鹏;潘婕;周鸣飞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76例行白内障手术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白内障临床护理路径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以及相关人员满意程度等方面。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成本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关人员满意程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护理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纪静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癌症患者恶心与呕吐的分析和护理

    恶心与呕吐是癌症患者疾病和治疗期间常见的临床表现。恶心与呕吐不但使患者感到不适及意志消沉,而且会引起厌食、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甚至严重者可使患者延迟治疗或放弃治疗。因此恶心与呕吐的护理在对癌症患者的护理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50例癌症患者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谭春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既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又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基础应用课。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医学生素质教育意识的增强,改革基础实验教学,培养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在总结多年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十二五规划教学要求与培养目标,制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规划”,将本课程的实验教改目标定位于“顺应学科发展及社会需求的新变化,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和素质教育,以求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围绕这一教改思路,我们在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校内实训室建设、教材建设、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作者:徐群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米格列醇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目的:对米格列醇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米格列醇组和阿卡波糖组,每组40例,比较治疗前及1、2、3个疗程过程中的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种药物均具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尤其对餐后高血糖症状缓解较为明显,第3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HbA1c均降低,但是米格列醇组较阿卡波糖组尤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G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HDL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C的变化不显著。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但米格列醇组较轻微,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这些症状均会缓解,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阿卡波糖和米格列醇均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口服降糖药物,米格列醇略优。

    作者:王桂霞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实施护士岗位管理 进一步促进优质护理服务

    2010年,全国医疗卫生系统由卫生部组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要求医院医护人员紧紧围绕“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内涵,提高护理服务的整体水平”的工作宗旨,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为医院的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1]。马晓伟部长在其第3次工作例会上提出:各级卫生系统和医院需将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深入发展优质护理服务,要对护士岗位的条件和科学设置、护士岗位职责、人员配置标准、绩效考核方法、绩效分配方法、岗位培训制度等进行实践和研究,通过思路的改革加强护理岗位的科学管理,充分提高护士在临床的工作水平,从而提高深入优化护理服务[2]。所以,加强护士岗位的科学设置与管理,让护士们在临床中更深入的投入到护理服务中,更加有效地促进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和优质护理服务的全面开展,并能够保障患者安全的高质量护理服务[3]。因此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改善护士岗位管理模式,护士绩效分配机制,和科学的岗位管理,从而优化护理服务质量,进一步促进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王永凤;王蕾;冯丹丹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八味益肾丸中雄蚕蛾油质4量控制的研究

    目的:提高八味益肾丸半成品质量控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八味益肾丸半成品雄蚕蛾油中多种脂肪酸成分含量。结果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α-亚麻酸甲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72~6.800mg/mL(r=0.9999)、0.063~1.575mg/mL(r=0.9998)、0.395~9.887mg/mL(r=0.9999)、0.084~2.098mg/mL(r=0.9998)、0.405~10.124mg/mL(r=0.9999);各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1%、103.09%、102.05%、101.67%和100.22%;RSD分别为0.78%、1.26%、1.10%、0.95%和1.62%(n=6)。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适用于蚕蛾油中多种脂肪酸成分的同时检测,可为八味益肾丸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任桂玲;董晓强;郭艳玲;李沈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妇科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病原菌、处理方法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四年间58例妇科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病例,以《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为诊断标准。结果妇科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率2.41%,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G+球菌)为主,占58.62%,革兰阴性菌(G-杆菌)占39.65%,真菌占1.73%。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术中精细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重视细菌分离和药敏试验结果是降低妇科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重要方法。

    作者:赵娟;朱红梅;李平;刘芳林;霍晓红;李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抗凝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抗凝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采用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S)相结合对患者进行支架,应用抗凝血药物对患者进行术后抗凝护理,密切观察患者以防止血栓形成。结果对老年人实行PTCA+CS,并且术后合理应用抗凝药物82例患者均可有效缓解并预防血栓的形成。结论对术后患者进行相应观察与护理,预防血栓的形成,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丽娜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重组人睫神经营养因子(rhCNTF)对营养性肥胖大鼠减肥作用的实验研究

    胖在21世纪已作为一种疾病被人们普遍关注,从而使减肥药物的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重组人睫神经营养因子(recombinanthuman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rhCNTF)是第一个运用生物工程技术研发的蛋白多肽类减肥药物。

    作者:张书文 刊期: 2014年第2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