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膜早破残余羊水量与妊娠分娩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胡玉玲

关键词:胎膜早破, 残余羊水量, 分娩结局, 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残余羊水量与妊娠分娩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足月胎膜早破孕妇110例,根据羊水的残余量分为羊水量正常组(对照组)和羊水量偏少组(观察组),记录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并对比两组的妊娠结局,分析围生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宫内感染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采用剖宫产分娩的占56.9%(33/58),与对照组的26.5%(19/52)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孕妇阴道自然分娩率25.9%(15/58),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57.7%(30/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围生儿宫内感染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8.6%、21.0%、26.2%和0、9.6%、5.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胎膜早破引起的羊水量不同与终的妊娠分娩结局有明显的相关性,残余羊水量越少,剖宫产率越高,阴道自然分娩率越低,对围生儿的预后影响越大,因此需加强检测孕妇的羊水量,及时调整分娩方式,尽可能提高分娩治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肺炎的护理

    进入秋冬季,婴幼儿常常会因为天气的骤变,感染上疾病,其中小儿肺炎就是常见的一种。从我们临床实践中看,大多数孩子的家长由于缺乏医疗知识和经验,往往会把小儿肺炎误以为是一种感冒,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致使孩子的肺炎加重。为减轻小儿病痛,给予他们较强的临床护理,根据这点进行讨论。

    作者:蔡丽娟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膝部骨折术后的早期康复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膝部骨折术后进行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膝部骨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1例,在骨折患者骨位稳定后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53例,在骨折手术后第2天进行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质量优良率为82.4%,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质量优良率为96.2%,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质量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膝部骨折患者,在手术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该康复思路具有在临床上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耀武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原发性髓外髓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探讨髓外髓细胞肉瘤(myeloidsarcoma,M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M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分析MS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治疗与预后。结果MS没有特定的发生部位,初始时常表现为孤立性肿块。病理组织学特点为由各阶段髓系细胞构成,常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示4例中,3例MPO阳性(75%),4例CD43阳性(100%),4例CD34阳性(100%),1例CD68阳性(25%)。2例在肿块切除后1年内局部复发,并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结论MS主要依靠病理检查确诊,免疫组织化学对确诊具有重要作用。强有力的抗髓细胞白血病化疗可提高长期生存率。

    作者:张毓静;匡忠生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某院2013年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分析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评价我院住院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性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抗肿瘤药物使用类别进行统计,分析其销售金额和比例,统计各抗肿瘤药物用药频度并进行排序。结果2013我院抗肿瘤药物使用金额多的前3类抗肿瘤药物分别是: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及其衍生物、抗代谢类、生物靶向类抗肿瘤药物;用药频度前3位是:卡培他滨片、顺铂针、5-氟尿嘧啶。结论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符合规范。

    作者:沙菲;郑志伟;朱志伟;周颖;朱辉德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低血糖误诊16例临床分析

    临床上低血糖的病因较多,变现为患者血糖降低,刺激交感神经,脑细胞功能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的综合征。其诊断标准为患者实际测量血糖在2.8mmol/L以下[1]。低血糖的患者发病较快,若脑部缺氧及供能状态不能及时恢复,可造成无法挽回的脑部损伤,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2]。本文研究中,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6例低血糖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月娥;许景芝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护理干预在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措施对改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加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DVT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干预组总有效溶解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DVT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措施有助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溶栓溶解率。

    作者:王利君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穴位贴敷清降膏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清降膏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健儿清解液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口服健儿清解液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清降膏治疗,疗程15d。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清降膏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有效,使用方便,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郭亦男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结肠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讨论对于结肠癌患者围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结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釆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B组采取传统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快速康复护理组术前未安置胃管,未常规行全肠道灌洗。与传统护理组比较,该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总体并发症也明显少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对于结肠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翠霞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癌症患者恶心与呕吐的分析和护理

    恶心与呕吐是癌症患者疾病和治疗期间常见的临床表现。恶心与呕吐不但使患者感到不适及意志消沉,而且会引起厌食、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甚至严重者可使患者延迟治疗或放弃治疗。因此恶心与呕吐的护理在对癌症患者的护理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50例癌症患者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谭春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非感染性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的形成因素及其治疗对策

    目的:探讨非感染性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的形成因素及其治疗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科收治非感染性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患者4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感染性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的原因与损伤性质、程度、感染、固定不牢等因素有关,其中固定不牢21例(46.67%),骨缺损11例(24.44%),严重复合伤7例(15.56%),感染13例(13.33%);经手术治疗愈合43例,愈合率为95.56%。结论非感染性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的形成因素较多,以固定不牢为主,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以手术固定、植骨、外固定及功能锻炼为主要手段,从而实现良好的治愈效果。

    作者:梁桂泉;叶庆林;吴贤驹;关东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80例奎硫平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喹硫平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时的临床疗效,分析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用喹硫平对观察组进行治疗,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对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在观察组中有21例患者显效,14例患者有效,5例患者无效,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体达到87.5%的有效率;在对照组中有21例患者显效,13例患者有效,6例患者无效,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体达到85%的有效率,两组的疗效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第2、4、6周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BRMS测试,将其评分与治疗前的评分进行比较,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疗效与喹硫平联合碳酸锂的疗效相似,都能比较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症状。相比之下,使用喹硫平治疗引发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所以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适合临床上使用。

    作者:谭来娣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既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又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基础应用课。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医学生素质教育意识的增强,改革基础实验教学,培养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在总结多年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十二五规划教学要求与培养目标,制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规划”,将本课程的实验教改目标定位于“顺应学科发展及社会需求的新变化,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和素质教育,以求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围绕这一教改思路,我们在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校内实训室建设、教材建设、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作者:徐群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总有效率均为93.33%,两组总有效率相当(P>0.05);实验组治愈率为76.67%,对照组治愈率为63.33%,两组治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稍长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及术后感染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能够达到开腹手术的效果,但可明显减少创伤、出血量及并发症,可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作者:杨胜涛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糖皮质激素不同疗程治疗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糖皮质激素不同疗程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糖皮质激素5d治疗法(观察组)以及14d治疗法(对照组),每组各44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进行安全性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有效率88.64%;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有效率90.91%。两组比较,观察组有效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共发生不良反应5例(11.36%),对照组共发生不良反应10例(22.73%),两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甚佳,短期使用安全性更高。

    作者:凌艳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浅谈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因素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发病、疑难病。根据内外统计精神分裂症总患病率为5.69%,患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即使得到专科医院的系统治疗,大多数都能达到显著进步程度出院,但出院后病情复发率很高,经临床研究发现50%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出院后第1年复发,80%的患者在5年内复发,给患者健康及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痛苦和危害[1,2]。虽然许多研究都表明精神病阳性家族史、不良病前人格、反复发作的精神分裂症、病程较长的精神分裂症、服用的药物等都影响复发率,但临床的高复发率究竟是什么原因,具体报道如下。浅谈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因素有如下3个方面。

    作者:张亚男;崔虎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对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将14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70例,给予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70例,先给予保守治疗,再以症状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减少急性阑尾炎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和提高治疗效果,做好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李明刚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50例临床检验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方法和结果,以此作为研究有效治疗疾病的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50例小儿肺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理和总结其临床检验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中,62例患者显示血沉、白细胞以及CRP有明显升高现象。冷凝集试验显阳性50例,阳性率33.3%。痰培养支原体显阳性30例,阳性率20%。同时还出现心肌酶谱有较大改变、出现蛋白尿和肝功能轻微损伤等症状。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重要病原主要为肺炎支原体,在多项检验中变化较明显,在综合分析多项检验结果过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对提高诊治率有极大的意义。

    作者:赵志云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激惹因子测评及危机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防范作用

    目的:探讨激惹因子测评及心理社会危机干预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防范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精神病患者,病史中均有暴力行为史,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采用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中激惹因子项目,对两组患者进行激惹因子分值测评,对照组患者只接受精神科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激惹因子分值的高低和患者情绪反应评估,采取相应的心理社会危机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由干预前的35.29%下降至5.88%,对照组暴力行为发生率由干预前的35.35%下降至22.58%,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激惹因子分值高低和患者情绪反应评估,采取相应的心理社会危机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生。

    作者:季永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妙固口腔溃疡含漱液应用于头颈部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妙固口腔溃疡含漱液治疗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应用妙固口腔溃疡含漱液治疗,对照组应用替硝唑含漱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Ⅲ度以上口腔溃疡的发生、放疗后1个月口腔溃疡恢复情况、治疗期间使用一般止痛药及阿片类止痛药、抗菌药物使用例数、口干、体质量下降情况及按疗程完成用药的顺应性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明显差异。结论妙固口腔溃疡含漱液治疗头颈部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有很好的预防及治疗效果。

    作者:李鹏;潘婕;周鸣飞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骨搬移法治疗骨髓炎所致骨缺损综述

    骨搬移技术是一种治疗骨髓炎所致骨缺损的有效的方式和方法。骨搬移技术的出现以及在全世界的推广和普及经历了一些艰辛的历程,但是由于骨搬移技术有科学的理论支撑同时骨搬移技术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因此大家不断的探索研究骨搬移法,不断总结操作的技巧和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作者:侯福山;尹芸生 刊期: 2014年第2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