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永英
目的:观察喹硫平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时的临床疗效,分析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用喹硫平对观察组进行治疗,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对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在观察组中有21例患者显效,14例患者有效,5例患者无效,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体达到87.5%的有效率;在对照组中有21例患者显效,13例患者有效,6例患者无效,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体达到85%的有效率,两组的疗效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第2、4、6周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BRMS测试,将其评分与治疗前的评分进行比较,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疗效与喹硫平联合碳酸锂的疗效相似,都能比较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症状。相比之下,使用喹硫平治疗引发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所以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适合临床上使用。
作者:谭来娣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在床边沐浴抚触吃饱奶后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提高首次筛查通过率。方法选择我科出生的新生儿1000例,分两组。对照组500例每天上午由专职工作人员在专用房间里进行听力筛查,干预组500例,每天上午沐浴抚触吃饱奶后到床边筛查。结果干预组新生儿首次筛查通过率、再次筛查通过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沐浴抚触吃饱奶后再到床边筛查能降低新生儿听力筛查假阳性率,提高首次通过率,可减少住院期间重复测试和出院后的随访复查,从而减轻了家长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作者:刘玉青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8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加强细节管理的临床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护理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效果、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满意度评价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细节管理,能够明显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对于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
作者:李金娟;陈翠青;王伟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型镇痛泵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均给予自控型镇痛泵镇痛治疗和相关护理,观察术后4、8、12、24及48h疼痛程度变化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后4、8、12、24及48h疼痛程度VAS评分分别为(1.89±1.14)、(1.82±1.08)、(1.79±0.98)、(1.52±0.74)及(1.23±0.69),术后4、8、12h疼痛程度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及48h疼痛程度VAS评分均较术后4、8、12h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不良反应包括恶心3例(5.0%)、呕吐2例(3.3%)、尿潴留3例(5.0%)、皮肤瘙痒4例(6.7%)、未发现呼吸循环抑制病例。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型镇痛泵治疗镇痛效果理想,配合相关护理工作可提高镇痛效果、降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春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研究胃镜临床应用于老年消化性溃疡的实用价值及临床特征表现。方法通过收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消化性溃疡的老年患者89例,作为老年组;另外还设立了对照组:青壮年组,选取了未到退休年龄的患有消化性溃疡的青壮年患者96例。并对上述两组胃镜检查后,做临床特点分析。结果正常溃疡表现会有明显的腹痛症状,而老年组大约50.56%的患者出现该临床表征,明显区别于青壮年组(腹痛率84.38%),经过统计学分析,这明显的差异性存在意义。另外,老年组中胃溃疡的所占比例(57.3%)高,而在青壮年组中则是十二指肠溃疡的所占比例(54.2%)高,并且这种差异在统计学上也是成立的。其中老年组胃溃疡的发生部位在胃体部多见(41.2%),溃疡病灶区较大(d>2cm的溃疡占30.3%)而十二指肠溃疡则以球部为主。出血性溃疡的占比也高达(53.42%)。经统计学分析,这些体征明显区别于青壮年组。结论通过对两组的临床症状和表现综合分析,发现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特征表现与正常表现差异较大,常见的发病部位也不同(胃溃疡居多),病灶区域大,易伴随其他严重的副症。
作者:王自启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发病、疑难病。根据内外统计精神分裂症总患病率为5.69%,患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即使得到专科医院的系统治疗,大多数都能达到显著进步程度出院,但出院后病情复发率很高,经临床研究发现50%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出院后第1年复发,80%的患者在5年内复发,给患者健康及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痛苦和危害[1,2]。虽然许多研究都表明精神病阳性家族史、不良病前人格、反复发作的精神分裂症、病程较长的精神分裂症、服用的药物等都影响复发率,但临床的高复发率究竟是什么原因,具体报道如下。浅谈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因素有如下3个方面。
作者:张亚男;崔虎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分析儿童心理科住院患儿陪护家长出现焦虑状况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儿童心理科住院患儿陪护家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陪护家长出现焦虑状况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家长陪护期间出现焦虑情绪共计95例,占总数的59.38%,出现焦虑情绪的原因主要是担心患儿疾病无法治愈、经济负担、觉得精神病丢人、失去治疗信心、对孩子的期望值不得不降低等;通过对患儿家长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之后其焦虑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护理前其焦虑评分为(58.27±10.27),护理后焦虑评分为(28.37±5.36),另外55例陪护家长的焦虑评分为(17.29±3.59)。结论儿童心理科住院患儿陪护家长会因为环境原因、心理因素等各方面因素而出现焦虑状况,降低了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对陪护家长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其焦虑状况,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陈绍荣;丁辉燕;贾翠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胖在21世纪已作为一种疾病被人们普遍关注,从而使减肥药物的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重组人睫神经营养因子(recombinanthuman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rhCNTF)是第一个运用生物工程技术研发的蛋白多肽类减肥药物。
作者:张书文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均应用相同剂量的低分子肝素,并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对照组的服用剂量为100毫克/次,每日1次;实验组的服用剂量为300毫克/次,每日1次。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显著高于对照组(75.0%),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凝血酶时间、血小板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用量为300mg/d的疗效比100mg/d更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其本身所具备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头孢类抗生素的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具有较高的组织体液浓度,过敏反应少,使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范围及滥用现象逐渐扩大,并使头孢菌素的耐药性不断提高,不良反应增多,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中,每代头孢菌素类药物都有独特的药理特性,只有在掌握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药理特性后,才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现笔者主要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药理,以此使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更好使用。
作者:李健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内分泌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依据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我科结合具体实际,采取了如下措施:转变护理思观、规范临床护理流程、调整护理模式加强检查督促、优化护理环境转变护理服务内涵、调整排班方式调动积极性、全程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施后护理满意98.53%、健康教育知晓率91.18%高于实施前的88.24%、73.53%;护理投诉和纠纷发生率0.00%低于实施前的5.88%(P<0.05)。结论内分泌科实施优质护理是护理模式的转归,使护理工作落到实处,顺应了护理工作的发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何峰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清降膏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健儿清解液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口服健儿清解液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清降膏治疗,疗程15d。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清降膏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有效,使用方便,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郭亦男 刊期: 2014年第27期
进入秋冬季,婴幼儿常常会因为天气的骤变,感染上疾病,其中小儿肺炎就是常见的一种。从我们临床实践中看,大多数孩子的家长由于缺乏医疗知识和经验,往往会把小儿肺炎误以为是一种感冒,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致使孩子的肺炎加重。为减轻小儿病痛,给予他们较强的临床护理,根据这点进行讨论。
作者:蔡丽娟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分析探讨我院老年肺炎住院患者抗生素用药现状及合理性。方法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的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的判定指标主要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推荐的限定日使用量(DDD)及服用药物的利用指数(DUI)。结果本组经14~56d住院治疗,85例患者中治愈41例(48.24%),有效36例(42.35%),总有效率为90.59%。本组患者住院期间使用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等14种抗生素,其中8例患者为3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头孢拉定+左氧氟沙星+氨曲南3例,青霉素+克林霉素+美罗培南2例,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炎虎宁2例,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氟康唑1例);剩余77例均为单一应用抗生素,经计算,头孢哌酮和青霉素的日处方剂量大于DDD,其他抗生素的日处方剂量均在DDD以下。结论我院老年住院患者存在超剂量使用抗生素情况,抗生素使用量普遍偏高,应加强临床用药的监测,避免不合理的联合用药。
作者:郝欣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用以指导临床有效用药。方法选择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年龄、性别、患肺结核的病程、糖尿病病程,基本资料大致相同。两组分别给予糖尿病教育及饮食控制,一组(治疗组)同时给予胰岛素及抗结核药物治疗。另一组(对照组)单纯给予抗肺结核药物的治疗。观察9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即FBG、2hPG、HbA1c、X线、痰菌转阴,结核中毒症状情况。结果50例中患者咳嗽、咳痰、胸痛、咯血、发热、盗汗症状及糖尿病代谢紊乱的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治疗组血糖控制HbA1c<6.5%,其肺结核病灶吸收好转明显,痰检结核菌阳性转阴15例,治疗效果显著(P<0.05)。而对照组中HbA1c较治疗前进一步升高。结核病灶吸收好转8例,痰结核菌转阴患者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时,二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临床应当提高治疗和预防。
作者:张维静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通过分析医院门诊感染的现状,对其进行对策管理,使感染管理模式更趋向于规范化。方法了解我院门诊感染现状,并对其实施科学性管理。分别在开展管理前后2个月对门诊患者进行随机调查,各抽选200例,以发放问卷方式调查管理前后患者门诊感染发生率、满意度、服务质量等情况,调查后进行总结。结果实施后的院内感染率11%(11/100),显著低于实施前的26%(2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是96%(96/10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68%(6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施后的工作质量各方面水平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门诊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概率较高,必须实施管理对策,强化监测程度,为患者提供安全性高的就诊环境。
作者:杨建国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分析蓝芩口服液对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6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被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抗病毒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蓝芩口服液口服,两组持续治疗5~7d,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蓝芩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起效快、安全、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戚拥军;宋晓萍;国春玲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的住院先后顺序选取8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划分为两组,甲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乙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应用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荆淑杰;焦辉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措施对改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加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DVT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干预组总有效溶解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DVT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措施有助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溶栓溶解率。
作者:王利君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提高八味益肾丸半成品质量控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八味益肾丸半成品雄蚕蛾油中多种脂肪酸成分含量。结果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α-亚麻酸甲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72~6.800mg/mL(r=0.9999)、0.063~1.575mg/mL(r=0.9998)、0.395~9.887mg/mL(r=0.9999)、0.084~2.098mg/mL(r=0.9998)、0.405~10.124mg/mL(r=0.9999);各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1%、103.09%、102.05%、101.67%和100.22%;RSD分别为0.78%、1.26%、1.10%、0.95%和1.62%(n=6)。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适用于蚕蛾油中多种脂肪酸成分的同时检测,可为八味益肾丸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任桂玲;董晓强;郭艳玲;李沈明 刊期: 2014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