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笑丽;顾玉琴
活血化瘀类中药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有广泛的临床应用,除了传统上应用于治疗心脑疾病之外,对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以及妇科疾病的治疗也有重要和广泛的应用。本文从中药药理学及中医临床的角度,论述了丹参、川芎、当归、红花、赤芍5种常用活血化瘀药物的临床应用,梳理了活血化瘀药物的主要应用范围,包括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道系统、肝肾疾病以及妇科疾病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作者:陈玉芹;王民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的疗效,用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取眩晕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对照组应用中成药眩晕宁片,治疗组应用中医辨证法自拟药方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痊愈46例(61.33%),好转22例(29.34%),总有效率90.67%;对照组痊愈34例(45.33%),好转21例(28.00%),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的疗效明确,且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房家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临床长期禁食后并发韦尼克脑病的原因及内科诊断、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我院1例腹部手术禁食后并发韦尼克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治疗经过、疗效及预后。结果韦尼克脑病发病大多与乙醇中毒、长期禁食、顽固性呕吐等有关,导致患者体内维生素B1(硫胺素)缺乏致使本病的发生,经快速补充维生素B1后,临床症状可明显缓解。结论韦尼克脑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给诊断带来较大困难。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是辅助诊断本病的可靠手段,明确诊断后及时、足量补充维生素B1后预后良好。
作者:孔静渊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4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胸部平片和胸部CT检查,同时收集患者临床信息,对肺结核及糖尿病患者进行抗结核、降血糖治疗,动态观察治疗效果,并与48例未合并糖尿病的单纯肺结核病例进行影像学对照。结果4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病灶以双肺中下肺野分布的有40例(40/48),病灶形态呈大片渗出融合或斑块的有43例(43/48),本组病例中,发现空洞的有42例(42/48),单一病灶内多发虫噬状空洞的32例(32/42),支气管播散多见。血糖控制后,病灶大多明显吸收,空洞缩小。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病灶的形态、分布、时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高血糖状态对结核病灶有非常不利影响。
作者:丁显峰 刊期: 2014年第27期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临床上以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伴有烧心、反酸、嗳气为主要表现。笔者自2008年7月至2011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丽君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大豆异黄酮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和骨钙素(BG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生大鼠颅骨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大豆异黄酮(20、40、60、80μg/μL),另设空白对照组。MTT法测成骨细胞增殖活性。提取细胞总RNA,RT-PCR半定量分析细胞BGPmRNA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60和80μg/μL组成骨细胞增殖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示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60和80μg/μL组BGPmRNA表达增强,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和BGP基因上调,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
作者:宋梅;王淑芳;黄永凯;王红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2年9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6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症状(发热、咳嗽、咳痰、咽痛、流涕)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应充分结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采取有效及时的治疗方案及注重预防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方爽;任虹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抗凝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采用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S)相结合对患者进行支架,应用抗凝血药物对患者进行术后抗凝护理,密切观察患者以防止血栓形成。结果对老年人实行PTCA+CS,并且术后合理应用抗凝药物82例患者均可有效缓解并预防血栓的形成。结论对术后患者进行相应观察与护理,预防血栓的形成,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丽娜 刊期: 2014年第27期
2010年,全国医疗卫生系统由卫生部组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要求医院医护人员紧紧围绕“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内涵,提高护理服务的整体水平”的工作宗旨,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为医院的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1]。马晓伟部长在其第3次工作例会上提出:各级卫生系统和医院需将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深入发展优质护理服务,要对护士岗位的条件和科学设置、护士岗位职责、人员配置标准、绩效考核方法、绩效分配方法、岗位培训制度等进行实践和研究,通过思路的改革加强护理岗位的科学管理,充分提高护士在临床的工作水平,从而提高深入优化护理服务[2]。所以,加强护士岗位的科学设置与管理,让护士们在临床中更深入的投入到护理服务中,更加有效地促进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和优质护理服务的全面开展,并能够保障患者安全的高质量护理服务[3]。因此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改善护士岗位管理模式,护士绩效分配机制,和科学的岗位管理,从而优化护理服务质量,进一步促进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王永凤;王蕾;冯丹丹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前外侧解剖钢板内固定在Pilon骨折应用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因Pilon骨折需行胫骨远端前外侧解剖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50例,其中按Ruedi-Allgower分型:Ⅰ型14例,Ⅱ型24例Ⅲ型12例。结果随访该50例患者,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1个月,按Mazur踝关节症状和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估,愈合优30例,良12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84%。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3.5周。结论经临床验证,治疗Pilon骨折目前理想的内固定物为胫骨远端前外侧解剖钢板,选择恰当的手术时间和早期进行术后功能锻炼是保证疗效满意的重要环节。
作者:何东伟;张静;张惠杰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方法和结果,以此作为研究有效治疗疾病的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50例小儿肺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理和总结其临床检验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中,62例患者显示血沉、白细胞以及CRP有明显升高现象。冷凝集试验显阳性50例,阳性率33.3%。痰培养支原体显阳性30例,阳性率20%。同时还出现心肌酶谱有较大改变、出现蛋白尿和肝功能轻微损伤等症状。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重要病原主要为肺炎支原体,在多项检验中变化较明显,在综合分析多项检验结果过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对提高诊治率有极大的意义。
作者:赵志云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既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又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基础应用课。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医学生素质教育意识的增强,改革基础实验教学,培养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在总结多年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十二五规划教学要求与培养目标,制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规划”,将本课程的实验教改目标定位于“顺应学科发展及社会需求的新变化,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和素质教育,以求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围绕这一教改思路,我们在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校内实训室建设、教材建设、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作者:徐群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对海门市2008年~2012年肺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本市今后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海门市疾控中心2008年~2012年新登记的肺结核病例,总结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科学的防控方法。结果①海门市2008年~2012年共报告肺结核病新病例5592例,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10.388/10万(5592/5065790)。其中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2895例,新登记涂阳病例1398例,平均患者涂阳比率为25%(1398/5592)。②活动性肺结核各个月份的发病率没有明显的差别,(χ2=1.3984,P>0.05)。③活动性肺结核男性患者新登记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70∶1。各年龄组均有较高分布,以55~64岁年龄组为高(21.35%)。④新登记结核病例中,农民发病率高(86.98%)。⑤24个乡镇中,年平均发病率高的分别是开发区、江心沙、三星镇,年平均发病率低的是临江镇、海永乡。结论海门市肺结核病新登记率仍然比较高,发病无季节差异,大多数患者集中在农村,男性发病显著高于女性,且患者年龄从青壮年到老年人均有,有老龄化趋势,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应该切实加强农村的肺结核病防控工作。
作者:陆海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研究注射HBsAg-SCT质粒的HBV转基因小鼠血清中转氨酶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遗传背景相同的HBsAg阴性正常鼠3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HBV转基因鼠30只为实验1组,注射HBsAg-SCT质粒的HBV转基因小鼠30只为实验2组。采集各组小鼠在8周龄时的血液,用全自动的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结果实验1组(HBV转基因小鼠未注射HBsAg-SCT质粒组)和实验2组(HBV转基因小鼠注射HBsAg-SCT质粒组)小鼠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实验1组小鼠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与实验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注射HBsAg-SCT质粒的HBV转基因小鼠血清转氨酶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小鼠;但与未注射HBsAg-SCT质粒HBV转基因小鼠无明显差异。
作者:邓玉红;袁静;徐六妹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不同吻合技术在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43例胃癌患者,根据患者情况及治疗顺序,随机分为3组,Ⅰ组46例患者术中采用单层吻合技术,Ⅱ组47例患者术中采用双层吻合技术,Ⅲ组50例患者采用吻合器进行操作,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上,Ⅰ组和Ⅲ组患者表现均低于Ⅱ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Ⅲ组在在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上,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中,采用单层吻合操作或吻合器处理可减少手术进行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吾布力哈斯木·艾比布拉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分析131I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甲亢患者共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放射性131I治疗,对照组采用他巴唑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和好转的例数和比例分别达到19(63.3%)和10(33.3%),无效例数和比例为1(3.3%),治疗有效率为96.7%;而对照组中治愈和好转的例数和比例分别为13(43.3%)和7(23.3%),无效例数和比例为10(33.3%),治疗有效率为66.7%,两组患者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放射性131I能够有效治疗甲亢,并且对比药物治疗能够大大提高其治愈率以及治疗有效率,同时减少服药次数,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作者:樊爱娟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比较糖皮质激素不同疗程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糖皮质激素5d治疗法(观察组)以及14d治疗法(对照组),每组各44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进行安全性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有效率88.64%;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有效率90.91%。两组比较,观察组有效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共发生不良反应5例(11.36%),对照组共发生不良反应10例(22.73%),两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甚佳,短期使用安全性更高。
作者:凌艳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提高八味益肾丸半成品质量控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八味益肾丸半成品雄蚕蛾油中多种脂肪酸成分含量。结果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α-亚麻酸甲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72~6.800mg/mL(r=0.9999)、0.063~1.575mg/mL(r=0.9998)、0.395~9.887mg/mL(r=0.9999)、0.084~2.098mg/mL(r=0.9998)、0.405~10.124mg/mL(r=0.9999);各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1%、103.09%、102.05%、101.67%和100.22%;RSD分别为0.78%、1.26%、1.10%、0.95%和1.62%(n=6)。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适用于蚕蛾油中多种脂肪酸成分的同时检测,可为八味益肾丸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任桂玲;董晓强;郭艳玲;李沈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将14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70例,给予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70例,先给予保守治疗,再以症状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减少急性阑尾炎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和提高治疗效果,做好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李明刚 刊期: 2014年第27期
本文在我国老龄化现状下探讨老年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养老制度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对我国老人生活现状进行总体概述,提出针对性意见及建议,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增加老年人生活幸福感。
作者:郭丰秀;蔡佳佳;董慈;陈冉;余明;王巍 刊期: 2014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