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女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病因素与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2011年8月到2013年7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40例,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单纯糖尿病患者20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与多因素分析,同时给予积极的降糖与抗结核治疗。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后逐步回归法果显示年龄、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粉尘接触史是导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值恢复正常,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19例,阴转率为95.0%。结论年龄、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粉尘接触史是导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发生的危险因素,在治疗中要积极给予对症治疗。
作者:王京晶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有无左室肥厚分为左室肥厚(LVH)组及非LVH组,分别进行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监测。结果高血压LVH组与非LVH组动态监测各时间段血压均值及血压变异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高血压LVH组与非LVH组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左心室质量指标(LVMI)差异有显著性(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左心室肥厚者的血压变异性增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大可引起左室明显肥厚。
作者:卓闽彬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由于部分孕妇缺乏保健意识,不做产前检查,极有可能出现产后出血,出现严重后果。作者回顾分析笔者经治的61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查摆发病原因、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探讨疾病防治措施,是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史帅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自血疗法配合护理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荨麻疹患者共8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自血疗法联合左西替利嗪片,合并中西医护理疗法;对照组患者使用左西替利嗪片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随访4周。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痊愈3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痊愈28例,有效4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慢性荨麻疹中,使用自血疗法联合左西替利嗪片,合并中西医护理疗法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切实有效的降低患者复发率,在临床上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胡咏梅;刘荷英;张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与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同时测定49例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实验组)和52例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PT、APTT以及血清hs-CRP的水平。结果术后24h和48h实验组的hs-CRP、D-二聚体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术后48h的hs-CRP、D-二聚体浓度高于24h时的测定值(P<0.05)。对照组在术后24h和48h的hs-CRP、D-二聚体、PT和APTT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hs-CRP可用于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
作者:侯文艺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总结根管护理的体会。方法选取96例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患者,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护理,并作出疗效评定。结果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护理后,96例患者经临床常规检查以及根管X线片显示为恰充,其中急性牙髓炎康复45例,慢性根尖周炎康复24例,窦道型根尖周炎康复15例,根尖周囊肿康复6例,总计康复率为93.8%,96例患者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感染根管的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护理的过程中,操作轻柔规范将不会造成严重的术后疼痛,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
作者:赵洁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未破裂异位妊娠中的诊断价值,总结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接诊的84例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对其超声图像表现及护理配合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有10例的附件区可见孕囊回声,囊腔内可见原始胎心搏动及胎芽;71例卵巢周围有囊状结构,但囊腔内无原始胎心搏动和胎芽;例卵巢周围无囊性结构,其中囊性位于宫颈管1例,间质部1例,卵巢1例。CDFI检查显示病灶周围的血流信号丰富,PSV值16~54cm/s,RI值0.30~0.56。81经保守治疗或手术病理证实,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6.43%。结论血β-HCG化验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未破裂异位妊娠的特异性、准确性均较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欧伟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98例腹泻患儿,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蒙脱石散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48.98%、有效42.86%、无效8.16%、总有效率91.84%,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20.3±4.7)h、大便次数恢复时间(1.8±0.7)d、大便性状恢复时间(2.8±0.9)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能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龚海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人为本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的对疾病的认识也逐渐增强,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健康教育以信息传播方式,帮助人们提高防御疾病的知识,树立健康观念,传播卫生知识,在医疗服务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方式和当前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作者:刘秀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究品管圈在妇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在我院妇产科成立品管圈小组,并以“爱心圈”为品管圈圈名,并从近期到妇产科就诊的60例患者依照PDCA循环法,开展优质护理,对开展前后患者各方面情况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患者增强了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升了疾病知晓度,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内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医患纠纷发生率。让护理人员更加积极的参与护理管理,值得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矫克云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鼻内镜治疗鼻息肉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鼻息肉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普通护理观察组为50例和舒适护理观察组50例。结果舒适护理观察组舒适度评价明显优于普通护理观察组,舒适护理观察组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和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优于普通护理观察组,P<0.05,差异均优于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在鼻内镜治疗鼻息肉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患者鼻息肉知识知晓率,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利于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周学瑞;李颖宏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血清胱抑素C在不同心功能分级水平中的变化,探讨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4)例,无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脑钠肽前体(BNP)、心脏超声测定左房前后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结果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组血清CysC、BNP、LAD、LVDd较无心力衰竭的冠心病组明显增高,而LVEF明显降低(P<0.01)。且随着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的增高血清CcysC、BNP水平逐渐增加, LVEF逐渐降低(P<0.01),LAD、LVDd无差异(P>0.05)。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组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血清CysC、BNP水平逐渐增高(P<0.05), LAD、LVDd逐渐增加,LVEF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ysC与BNP呈正相关,血清CysC、BNP与LVDd呈正相关,CysC、BNP与LVEF呈负相关,CysC、BNP与LAD无相关性。结论①慢性心力衰竭组(CHF)组患者CysC水平明显高于非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清CysC有可能成为诊断HF的标志物。②CHF患者的血清CysC随着NYHA分级的增加及病程的延长逐渐增高,血清CysC可作为判断CHF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盐酸纳洛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拮抗剂,能够在体内迅速吸收,是烃二氢吗啡酮的一种衍生物,其具备拮抗中枢性内阿片肽、中枢麻醉药的作用,能够快速通过血脑屏障,进而和内源性的μ、κ以及δ等阿片受体起到竞争性拮抗作用,属于广谱内阿片肽拮抗剂,其结构虽然与吗啡类似,但是不具有吗啡的依赖性、抑制呼吸以及戒断症状。近年来,对内源性阿片肽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对盐酸纳洛酮的认识也逐渐广泛,其不仅能够治疗原有适应证,而且还能够治疗各系统的应激性疾病。
作者:胡斌;崔严格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思路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骨科创伤患者150例,将150例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预见性护理组82例和对照组68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实施骨科常规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有效抢救的时间、住院费用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有效住院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对骨科创伤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术后的并发症和住院费用减少。
作者:惠丰荷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用于骨科创伤、感染创面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科创伤及创面感染患者共60例,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清创、换药、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清创同时予以连续VSD覆盖和进一步创面治疗、病原学检查、抗感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肉芽组织多于对照组,组织更新鲜,且没有残留坏死组织、创面渗液现象。治疗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为(14.12±2.44)d,对照组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为(21.08±5.04)d,明显长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9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VSD治疗骨科创伤、创面感染用时短、组织恢复效果更佳、综合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火发 刊期: 2014年第32期
近些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医疗水平获得极大的提升。但是,现在腹部手术后的感染以及其并发症依然是一个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对于腹部手术后是否发生肠道细菌移位的早期判断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研究证实,肠道细菌移位和手术后继发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腹部手术后肠道细菌移位的临床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一些腹部手术后肠道细菌移位的临床研究。
作者:万忠博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研究比较两种社区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护理服务的高血压患者90例,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护理,护理组给予新型社区护理服务。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干预后,护理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22.42±8.69)mmHg、舒张压为(87.39±10.34)mmHg、三酰甘油为(1.42±0.52)mmol/L,总胆固醇为(4.69±0.38)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过程中,与常规社区护理方法相比,新型社区护理干预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连续、系统的护理服务,护理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王朝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现如今,从我国医院目前的公共卫生管理现状来看,公共卫生管理在医院的长期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此,对于医院公共卫生功能一定要进行全方位的定位,使得其在国家各级公共卫生事业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本文主要对目前医院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找出不足,并对医院卫生管理的功能定位进行简单阐述。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喹诺酮类药品是一种抗感染类药物,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当中。近年来,随着此种药物用量的不断加大,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率以及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也随之逐渐增多,从而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及生活质量。为了改善喹诺酮类药品的不合理使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文章对喹诺酮类药品的合理使用情况以及其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作者:马省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其中13例患者行双柱支撑固定植骨手术治疗,17例患者行单柱支撑固定植骨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术后经过1~2年时间随访,参照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优良者26例,优良率为86.7%,其中优17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结论在确保骨折部良好血运的情况下,首先解剖复位胫骨平台,并进行支撑固定植骨手术治疗的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固定更加持久、稳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海波;李金普;肖飞;郑国庆 刊期: 201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