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护理配合和策略

李雪勤;张艳;王树莲;刘赛君;韩娅莉;金凤

关键词:糖尿病, 自我管理, 护理配合, 策略
摘要:目的:作为糖尿病专业人员和机构,应对糖尿病管理采取积极有效全方位的措施,陪伴糖尿病患者走向自我管理之路,使血糖和其他综合指标更好达标。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300例,分为自我管理护理配合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体质量控制情况。结果自我管理护理配合组血糖控制更平稳(P<0.05),体质量控制更满意(P<0.05)。结论糖尿病自我管理中的护理配合为患者提供科学、个体化的教育、管理方案,更利于血糖控制。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手足口病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病类似水痘样疱疹,其疱疹发生于手、足及口腔,因而称它为手足口病,这种病毒存在于病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是通过咳嗽、喷嚏飞沫,经呼吸道传染的,也可以通过手、患者用具、食具等间接经口传染,多发生在集体儿童中,约占半数以上,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初期症状表现为食欲缺乏、低热、并伴有咽痛。发热24~48?h后可出现口腔溃疡,早为红色小疱疹,然后转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部、口腔颊黏膜及牙龈。24~48?h后可见皮肤斑丘疹,也有些为皮疹不痒,疱疹,常见于手掌和足底,臀部较少。有些患儿仅有口腔溃疡或皮疹。手足口病为中度传染性疾病。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和咽分泌物或粪便。传染性强为发病的第1周。人与动物或宠物间不会传播。潜伏期通常是3~6?d。手足口病常见的首发症状是发热。

    作者:张宏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氪激光光凝术的临床治疗与眼科学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氪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增殖前期和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的疗效。方法对160例DR患者(240眼,其中增殖前期128眼、增殖期112眼)依病变程度分别行全视网膜光凝或次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观察光凝后患者的视力、眼底及荧光血管造影变化,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光凝治疗后210眼有效,总有效率为87.5%,其中增殖前期120眼有效,有效率93.8%;增殖期90眼有效,有效率80.4%。经χ2检验P<0.01,二者有显著差异。结论氪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是治疗DR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显示了DR患者早期光凝治疗的重要性。

    作者:孟晓莹;姜延维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高血压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高血压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体会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高血压患者中选取72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健康教育措施进行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均为36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状况和指标变化状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舒张压和收缩压,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优于护理前的,且治疗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变化状况,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具有良好作用。

    作者:段玉;刘晓婷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泽漆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泽漆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分光光度法对泽漆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进行精密测定。结果泽漆叶中总黄酮含量高(29.6671mg/g),根次之(13.1930mg/g),茎低(12.8009mg/g)。结论泽漆叶的总黄酮含量高,利用价值大。

    作者:李玉贤;董媛媛;王天杰;张俊利;王磊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与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与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同时测定49例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实验组)和52例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PT、APTT以及血清hs-CRP的水平。结果术后24h和48h实验组的hs-CRP、D-二聚体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术后48h的hs-CRP、D-二聚体浓度高于24h时的测定值(P<0.05)。对照组在术后24h和48h的hs-CRP、D-二聚体、PT和APTT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hs-CRP可用于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

    作者:侯文艺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讨论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措施与干预。方法选择150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治疗结果进行疗效的比较观察。结果护理组显效45例(60.00%),总有效率68例(90.67%);对照组显效28例(40.00%),总有效率61.33%。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有效可行,优于普通护理,应该临床推广。

    作者:赵健;卜淑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异甘草酸镁、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瑞舒伐他汀在NAFLD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异甘草酸镁、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瑞舒伐他汀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综合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南通市通州区第五人民医院诊治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异甘草酸镁、多烯磷脂酰胆碱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口服,疗程6周,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等肝功能指标恢复程度及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等指标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4.11%,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功能损害的修复效果明显,对改善血脂水平也有临床意义,且使用安全。

    作者:孙甦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微创治疗100例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的微创治疗及临床护理。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保守治疗组10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微创治疗组10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微创技术,对两组患者随访半年,根据自主生活能力来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临床护理要求。结果两组患者通过微创、保守治疗后,随访半年,临床疗效比较发现,微创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病例有45例,好转48例,死亡7例,而保守治疗组的治愈病例有19例,好转62例,死亡19例。结论微创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保守治疗组;做好手术全过程的护理工作,对于病情恢复意义重大。

    作者:刘玉珍;李汝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62例院前急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院前急救方式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6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院前急救方式以及急救效果进行总结。结果62例患者中救护后效果显著的为52例,占比例的83.9%,救护有效的为7例,占比例的11.3%,救护无效的患者为3例,占比例的4.8%。其中有1例患者由于救护无效死亡,占比例的1.6%。结论快速开放静脉通道,及时进行药物、补液治疗,保持呼吸道畅通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院前急救中重要的救护措施。

    作者:杨晶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制何首乌与伪制品番薯的鉴别分析

    目的:对制何首乌与伪制品番薯进行鉴别,为今后的何首乌药材鉴定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手段对制何首乌及其伪品番薯进行鉴别比较。结果经对比发现,制何首乌和番薯在性状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二者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何首乌与番薯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存在明显差异,二者不可混用,在验收工作中应对其给予重视,加强制何首乌的鉴别,避免伪品的混入。

    作者:戴冬华;曲悦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压、心率在入室时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在麻醉后第5、10、15、20min各时间段,血压和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以及麻醉效果评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血压,咽痛,寒战发生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试验组合麻醉应用于老年下肢手术能充分发挥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阻滞效果完善,可控性好,起效时间短,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新方;武霞;高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超声引导下及传统解剖定位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血液净化中的比较

    目的:探讨B超定位下与传统解剖定位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优劣。方法选择100例行血液净化深静脉穿刺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在B超定位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B组(50例)在传统解剖定位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①穿刺及钢丝置入一次性成功率。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穿刺及钢丝置入一次性成功率均高于B组;损伤动脉发生率、维持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管路血流量不足发生率、深静脉管路感染及堵塞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快速准确、安全有效的方法,适用于需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

    作者:黄朝莉;杨孟昌;谷粒;胡耀;雷敏;徐秀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其中13例患者行双柱支撑固定植骨手术治疗,17例患者行单柱支撑固定植骨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术后经过1~2年时间随访,参照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优良者26例,优良率为86.7%,其中优17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结论在确保骨折部良好血运的情况下,首先解剖复位胫骨平台,并进行支撑固定植骨手术治疗的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固定更加持久、稳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海波;李金普;肖飞;郑国庆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中药双黄连药用成分的含量探析

    目的:研究中药双黄连的药用成分以及成分的含量。方法本文收集了100家厂家生产的10批中药双黄连药品,并以人们常服用的口服液为研究对象。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药双黄连的药用成分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双黄连的药用成分主要是黄芩、连翘以及金银花,这3种中药是中药双黄连的主要组成要素。其中,连翘是黄芩以及金银花之和。据研究结果显示,连翘酯苷在3.22~128.8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n=6);连翘苷在0.99~39.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n=6)。结论中药双黄连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其具有抗病毒、抗菌以及解热抗炎等作用,并具有抗氧化以及抗过敏等药理作用。重要双黄连的药用成分主要是黄芩、连翘以及金银花,其具有重要的医学研究意义。

    作者:陈俊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61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由于部分孕妇缺乏保健意识,不做产前检查,极有可能出现产后出血,出现严重后果。作者回顾分析笔者经治的61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查摆发病原因、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探讨疾病防治措施,是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史帅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老年胆囊炎胆石症的手术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和观察对老年胆囊炎胆石症采取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观察和记录治疗效果。结果本组70例患者中,68例治愈,2例死亡,治愈率为97.14%。结论对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给予胆囊切除术是极为有必要的;依据老年患者的实际病症和体征,制定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方案,把握好手术治疗时机,这对提升手术治疗效果有着明显的积极意义。

    作者:薛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ADR)进行探讨分析,并探究合理用药的方法。方法将我院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40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年龄分布、性别、给药方式、途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临床表现以及转归等方面进行调查统计。结果男性较女性多,31~40岁阶段的不良反应率高;患者的给药方式中,单独给药率高于联合用药率;给药途径中,静脉注射率高于口服用药率和外用用药率;在18~40岁年龄段中,ADR的发生时间多于其他年龄段,恢复时间短于其他年龄段;氟喹诺酮类药物累及器官、系统以及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转归较良好。结论对患者给予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时,要严格、熟练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禁忌证和适应证,确定佳给药方式和途径,避免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而有效降低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率。

    作者:陈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和现代囊外摘除术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和现代囊外摘除术的临床对比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眼科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20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超声乳化组100例和现代囊外摘除术组100例。结果超声乳化组的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时间、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低于现代囊外摘除术组,平均内皮细胞面积明显高于现代囊外摘除术组,t=10.27、5.51、5.6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和现代囊外摘除术对于角膜内皮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是现代囊外摘除术角膜内皮损伤相对较小,利于术后视力恢复。

    作者:朱清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腹部手术后肠道细菌移位的临床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医疗水平获得极大的提升。但是,现在腹部手术后的感染以及其并发症依然是一个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对于腹部手术后是否发生肠道细菌移位的早期判断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研究证实,肠道细菌移位和手术后继发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腹部手术后肠道细菌移位的临床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一些腹部手术后肠道细菌移位的临床研究。

    作者:万忠博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满意程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治疗成功率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蓉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