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凤翔
标本质量是保证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基础。实践表明,临床大部分反馈不满意的检验结果报告,可追溯到标本质量问题,不符合检验的基本要求。所以分析前影响因素很多,质量控制相对较难。分析前质量管理是基础、重要的全面质量控制环节之一。标本从患者到实验室,环节众多,头绪繁琐,必须步步谨慎,才能保证标本质量,才能尽可能地降低误差降到允许范围内,才能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为此,笔者结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和临床检验经验,总结分析如何通过加强检验标本采集运送和验收管理,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洪雁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研究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安全性及其主要的生理作用,包括对胃肠道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抗过敏与免疫调节作用,肿瘤防治和降低胆固醇作用等。
作者:崔振威;奇建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研究分析氪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增殖前期和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的疗效。方法对160例DR患者(240眼,其中增殖前期128眼、增殖期112眼)依病变程度分别行全视网膜光凝或次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观察光凝后患者的视力、眼底及荧光血管造影变化,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光凝治疗后210眼有效,总有效率为87.5%,其中增殖前期120眼有效,有效率93.8%;增殖期90眼有效,有效率80.4%。经χ2检验P<0.01,二者有显著差异。结论氪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是治疗DR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显示了DR患者早期光凝治疗的重要性。
作者:孟晓莹;姜延维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分析足月胎膜早破与妊娠结局及母婴并发症的关系和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足月胎膜早破孕妇180例为观察组,同时再选取我院足月未胎膜早破的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及母婴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孕妇行自然分娩有56例(31.11%),阴道助产15例(8.33%),剖宫产109例(60.56%),与对照组相比,除阴道助产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产褥感染有13例(7.22%),胎儿窘迫19例(10.56%),新生儿窒息9例(5.00%),产后出血28例(15.5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胎膜早破的孕产妇,应加强分娩期的观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把对母婴的伤害降到低。
作者:庄桂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现如今,从我国医院目前的公共卫生管理现状来看,公共卫生管理在医院的长期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此,对于医院公共卫生功能一定要进行全方位的定位,使得其在国家各级公共卫生事业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本文主要对目前医院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找出不足,并对医院卫生管理的功能定位进行简单阐述。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联合曲安奈德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对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给予克拉霉素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并与仅给予克拉霉素治疗的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曲安奈德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佳,患者接受度高,且疗效可观,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苟立华;胡韫科;白成祥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和现代囊外摘除术的临床对比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眼科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20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超声乳化组100例和现代囊外摘除术组100例。结果超声乳化组的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时间、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低于现代囊外摘除术组,平均内皮细胞面积明显高于现代囊外摘除术组,t=10.27、5.51、5.6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和现代囊外摘除术对于角膜内皮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是现代囊外摘除术角膜内皮损伤相对较小,利于术后视力恢复。
作者:朱清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血清胱抑素C在不同心功能分级水平中的变化,探讨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4)例,无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脑钠肽前体(BNP)、心脏超声测定左房前后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结果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组血清CysC、BNP、LAD、LVDd较无心力衰竭的冠心病组明显增高,而LVEF明显降低(P<0.01)。且随着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的增高血清CcysC、BNP水平逐渐增加, LVEF逐渐降低(P<0.01),LAD、LVDd无差异(P>0.05)。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组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血清CysC、BNP水平逐渐增高(P<0.05), LAD、LVDd逐渐增加,LVEF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ysC与BNP呈正相关,血清CysC、BNP与LVDd呈正相关,CysC、BNP与LVEF呈负相关,CysC、BNP与LAD无相关性。结论①慢性心力衰竭组(CHF)组患者CysC水平明显高于非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清CysC有可能成为诊断HF的标志物。②CHF患者的血清CysC随着NYHA分级的增加及病程的延长逐渐增高,血清CysC可作为判断CHF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研究采用健腰壮骨汤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间到我院诊治的80例进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健腰壮骨汤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记录比较。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治疗的有效率为92.5%,相比对照组的72.5%有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健腰壮骨汤进行佐治,对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显著,对于患者的帮助更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杨静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分析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间的9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在化疗期间采用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功能评分为(51.21±6.43)分,对照组患者整体功能评分为(43.07±5.34)分,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473,P<0.01)。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疲乏无力、口腔或皮肤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林帆;张永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家庭医师责任制社区护理模式干预对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收集了社区高龄高血压患者84例,按照不同社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2例,在高血压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对实验组通过制订个体化的治疗计划加强健康教育干预,而对照组不予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以及坚持治疗、血压控制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家庭医师责任制社区护理模式干预后的实验组坚持治疗情况、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家庭医师与护士共同制订个体化的治疗、健康教育等计划,由护士跟踪服务对社区高龄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知识知晓率和血压控制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春华;胡丹丹;李元香;黄飞霞;杨静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评价糜蛋白酶对中晚期软组织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13例软组织中晚期血肿分为研究组113例,对照组100例分别进行不同方法治疗,研究组清除积液后注入糜蛋白酶药液治疗,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手术切开引流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愈合时间(8.5±1.5)d明显快于对照组(16.0±4.1)d,P<0.05;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临床愈合优的患者达93.8%明显高于对照组0.0%,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糜蛋白酶腔内注射使用大大提高了血肿的吸收速度,缩短了血肿残留时间,较以往切开引流痛苦少,治愈快,不留明显瘢痕。
作者:叶健平;廖生雄;杨永胜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喹诺酮类药品是一种抗感染类药物,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当中。近年来,随着此种药物用量的不断加大,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率以及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也随之逐渐增多,从而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及生活质量。为了改善喹诺酮类药品的不合理使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文章对喹诺酮类药品的合理使用情况以及其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作者:马省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对支原体肺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7例支原体肺炎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抗菌药+免疫调节剂,观察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及。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L-4、IL-6及TNF-α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4、IL-6及TNF-α含量均降低,组内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淋巴细胞CD3+T和CD4+T的绝对值及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调节剂能显著改善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预防支原体肺炎的反复、持续发作有积极意义。
作者:钟天胜 刊期: 2014年第32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5岁,体质量约65?kg,因外伤后双下肢离断伴流血15?min入院。术前检查:神志清,精神差,贫血貌,血压103/60?mm?Hg,心率95次/分,呼吸频率16次/分,体温36.5?℃,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心率规整,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既往无外伤手术史,无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血常规示:血红蛋白62?g/L,红细胞2.14×1012/L,红细胞圧积18.10%,血小板74×109/L,凝血常规示:PT?15?s,APTT?47.80?s, Fbg?1.330?g/L,TT?23.30?s,血生化示:钠离子146.6?mmol/L,氯离子109.8?mmol/L,二氧化碳18.9?mmol/L,钙离子1.76?mmol/L,血糖14.40?mmol/L,总蛋白20.0?g/L,白蛋白9.5?g/L,球蛋白10.5?g/L;患者左下肢膝关节以下缺如,右下肢股骨中段以下缺如,断端加压包扎,渗血;拟在全身麻醉下急行双下肢断肢再植术。
作者:崔永芳;阚景祥;孙国栋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97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49例治疗组和48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胺碘酮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心电图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率,进而控制病情。
作者:牛丽珠;李佳和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ICU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和护理对策,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数据库相关研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结果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更远上切断了医院感染的传播途,使ICU的院内感染的到有效地控制。结论加强ICU病房的管理,改善环境,落实规章制度,提高医务人员自身,强化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是有效控制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护理对策。
作者:李义琴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鼻内镜治疗鼻息肉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鼻息肉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普通护理观察组为50例和舒适护理观察组50例。结果舒适护理观察组舒适度评价明显优于普通护理观察组,舒适护理观察组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和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优于普通护理观察组,P<0.05,差异均优于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在鼻内镜治疗鼻息肉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患者鼻息肉知识知晓率,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利于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周学瑞;李颖宏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评价异甘草酸镁、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瑞舒伐他汀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综合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南通市通州区第五人民医院诊治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异甘草酸镁、多烯磷脂酰胆碱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口服,疗程6周,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等肝功能指标恢复程度及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等指标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4.11%,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功能损害的修复效果明显,对改善血脂水平也有临床意义,且使用安全。
作者:孙甦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讨论消渴病中医辨证施护和健康教育在消渴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消渴病患者采取中医辩证施护、一般护理和健康指导,观察疗效。结果本组患者72例,显效43例(59.72%),总有效率90.28%。结论消渴病中医辩证施护及健康教育在消渴病患者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辩证施护措施和健康教育有效可行,减少了患者的发病率、提高了治疗的总有效率,缓解了患者的病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管舒婷 刊期: 201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