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健康体检的目的和意义

王宏光

关键词:健康, 体检, 护理, 保健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的目的和意义,促进自我保健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体检的3000例患者。结果本组中70%的人群处于亚健康人群,17%健康人群,8%需住院治疗患者。结论定期的健康体检能够及早发现影响健康的因素,达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目的,通过体检对一些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早期进行调整和治疗,将疾病控制于萌芽状态,近年来对于早期乳腺癌、宫颈癌、肝癌、肺癌等的早期发现、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护理临床教学的管理模式探讨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临床教学管理模式,培养优秀中医护理人才。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培养;重视岗前培训;规范临床带教内容。结果临床带教质量及临床实习效果显着提高。结论通过对中医护理临床教学管理模式的探讨,总结出一些适合中医护理的临床教学方法,以提高中医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中医护理人才。

    作者:迟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6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治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的救治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共65例,根据血钠浓度及血渗透压分为2组。A组:合并血钠浓度>150 mmol/L,血渗透压>330 mOsm/L,共31例;B组:血钠浓度<145 mmol/L,血渗透压<330 mOsm/L,共34例。两组均进行大量补液及小剂量胰岛素治疗,联合胃肠补液,当血糖降至13.9 mmol/L改为5%葡萄糖液。结果65例患者总的治疗效果为有效59例(有效率90.7%),死亡6例(9.3%),其中6例年龄均>65岁,且合并心功能不全,肾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A组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26例(83.9%),死亡5例(16.1%)。B组患者治疗效果为有33例(97.1%),死亡1例(2.9%)。结论及时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正确的抢救能有效地降低酮症酸中毒的病死率。其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状态,以及老年患者预后不佳,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

    作者:区敏;周四光;黄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浅谈如何做好处方调配工作

    处方调配是医院药房基本的、责任重的工作,能否做好处方调剂工作即影响到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准确性、合理性、有效性,又影响到医院服务质量。因此,做好处方调配是进行优质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本人结合自己在药房的工作经历并参考相关文献对如何做好处方调剂工作问题进行了思考。

    作者:金芝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杏仁的研究概况

    杏仁不仅具有疗效确切的药用价值,为临床常用的中药材,其食用价值更加宽广。通过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并结合其药理作用,表明杏仁在保健、美容、抗衰老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作者:游洁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液高凝状态的分析

    目的:检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凝血指标,了解患儿体内高凝状态,为临床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于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及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59例为病例组,以2008GINA制定的指南作为诊断依据。检测内容包括患儿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血流变学包括全血黏度测定和血浆黏度;检测凝血功能包括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采用同期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查体儿童15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89例,女61例,年龄8个月~14岁,平均年龄(6±2.3)岁,无肥胖及任何器质性疾病。结果病例组WBC和RBC平均值与正常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BLT平均值明显高于正常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儿童D-二聚体(D-Dimer)、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儿童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儿体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不同程度存在儿体内高凝状态,采用抗凝或活血化瘀在内的不同的治疗方法,为患病儿童提供个性化治疗,对缩短病程、缓解症状有意义。

    作者:刘艳明;武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心理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在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中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对其实施心理护理,探讨和观察心理护理在减轻化疗患者期间的不良反应和病痛的效果,以希望可以帮助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提供可参考的经验。方法本文资料选在2012年1月至6月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对其发放调查问卷,分析和总结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心理护理。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的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特征,并且还出现相对应的不良反应,其中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和疲劳等情况,在经过实施心理护理后有所改善。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进行化疗的过程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终给予心理护理是可以减少和降低患者的心理障碍和消极影响的,建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积极推广和运用。

    作者:马淑英;高淑荣;张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祛湿消白散及奇白消软膏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祛湿消白散及奇白消软膏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方法将3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和实验组(用消白散及奇白消软膏治疗),根据两组治疗结果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愈率、好转率、实验组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祛湿消白散及奇白消软膏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比单纯高效皮质激素局部治疗疗效好。

    作者:余金丽;梁翠芬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践行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

    临床教师队伍现状远远不能适应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步伐,因此从完善临床教师准入制度,优化临床教师队伍;临床教师先行“前素质教育”;培养临床教师创新意识;强化临床教师的专业化素养;构建临床教师职业发展平台五个方面入手,目的是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践行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

    作者:赵志军;王丙增;马艳艳;张宏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对脑卒中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日常生活能力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接收治疗的10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平均将其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经过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优良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增强护理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婷婷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的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之间收治的需行乳腺癌改良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对两组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通过进行合理的切口设计、适当加压包扎及术后持续负压引流等综合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术后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作者:赵晖;李随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和体会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消化胰腺或周围组织所致的急性化学性炎症。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如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可导致多功能脏器衰竭,特别是肝功能障碍而出现休克。重症患者常在饱餐或饮酒过多时突然发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1,2],病死率可达20%左右。所以,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必须做好临床护理工作,促使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祁秀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归芍颗粒制剂的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归芍颗粒的制剂工艺。方法以出膏率作为指标,优选归芍颗粒提取工艺;以颗粒的制粒难易度、溶化性为评价指标筛选辅料。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当归、白芍用70%乙醇提取,金银花、炒栀子、甘草水提醇沉;淀粉:微晶纤维素:浸膏粉为0.6∶0.6∶1.0的比例制成颗粒较为合适。结论实验优选出的提取、制粒方法稳定可靠。

    作者:陈象青;姜玲;卢今;张善堂;徐逸鸣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肾功能衰竭患者长期行透析治疗产生的心理问题。方法个人基本资料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通过创造温馨的透析环境,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参加适量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结果通过透析治疗产生的心理问题尽心分析和对症护理,患者的就医的依从性和生活的信心得到提高。结论长期行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担心、绝望等心理问题,通过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陈宏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血系虚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血系虚劳,即西医所谓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募集80例符合条件的血系虚劳患者,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予以针灸等综合疗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传统西医疗法,应用安雄联合环孢菌素A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综合疗效。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差距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血系虚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极高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永杰;岳丽娜;管春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10例淀粉样变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临床研究和分型淀粉样变10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淀粉样变病患者10例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病理学检查和多系统受累。结果4例患者伴发多发性骨髓瘤,肾脏、心脏、肝脏、胃肠道、肺和皮肤多系统受累,肾脏5例,心脏和肝脏各3例,皮肤2例,胃肠道和肺各1例。结论淀粉样变病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特异,易误诊,确诊靠病理活检。

    作者:林云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甲沟炎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法比较及护理措施

    目的:总结甲沟炎患者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比较,并采取相应的降低复发率护理措施,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来我院门诊手术室、换药室治疗的甲沟炎患者中,选取手术治疗1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拔甲术,实验组采用拔甲加甲床部分切除术,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治疗及护理措施,没有差异性。结果手术后2年,164例患者中,复发11例,复发率6.7%,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11%,实验组复发2例,复发率2.5%,将2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复发率有明显差异,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拔甲加甲床部分切除术,配合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能降低甲沟炎的复发率,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更容易接受。

    作者:胡汉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门诊药房常见差错的分析及其对策

    目的:尽量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提高药房调剂工作质量,减少用药纠纷。方法对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原因进行归类分析,并提出针对性防范对策。结果采取防范对策后,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明显减少。结论提高药师素质和加强管理,可有效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保证。

    作者:田小英;冯春雷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腹外疝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现状

    研究了解腹外疝患儿父母身心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寻找针对性的有效干预措施。腹股沟疝是为常见的一种疝气,好发于儿童,腹股沟疝修补术则是小儿外科为常见的手术。本文主要研究腹外疝患儿父母身心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检索近15年来有关腹外疝患儿的临床护理和治疗及其父母的临床分析观察研究文献,阅读并研究近40篇研究文献,总结现代临床护理对腹外疝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的研究结果而成。腹外疝患儿父母的临床护理指导应根据小儿患病的病因及症状表现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及途径。对于小儿腹外疝患儿父母采用相应系统的干预方法,有助于减轻其焦虑状况,帮助其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同时也提高了患儿父母对患儿的照顾水平和心理健康。

    作者:温泉;张敏;高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30例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体会。结果30例手术均获成功,效果满意,无手术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并得到患者的佳配合,术中熟练的配合技巧,是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作者:潘燕;李月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连虎丹烧伤膏中冰片的含量

    目的:建立连虎丹烧伤膏中冰片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水杨酸甲酯为内标物,采用气相色谱法:DB-FFAP毛细管色谱柱,柱温140℃,进样口温度200℃,氢火焰离子化检器,检测器温度为250℃。结果冰片在0.0424~0.212 m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7,(n=5),回收率为100.68,RSD为1.16%(n=9)。结论本法测定的冰片的含量方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制剂质量控制。

    作者:张锐;丁立新;郭小林;吕彬 刊期: 2014年第3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