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蛋白酶原对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诊断价值的研究

陈欣涛;王叶红;林琼

关键词:儿童, 胃蛋白酶原, 幽门螺杆菌, 胃炎
摘要: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PG)与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炎的关系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以上消化道症状就诊儿童进行PG检测,与胃镜结果对比,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PG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HP阳性组PGⅠ、PGⅡ水平明显升高,PGⅠ/PGⅡ降低。PGⅡ≥9.01μg/L的检出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7%和75%。结论PG水平与胃炎患儿HP感染状态密切相关。PGⅡ≥9.01μg/L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非侵入性指标。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喉炎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喉炎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喉炎患儿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都给予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积极地护理措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6.43±0.43)d,声音嘶哑消失时间(5.38±1.11)d;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4.16±0.71)d,声音嘶哑消失时间(3.66±0.83)d。观察组的咳嗽与声音嘶哑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喉炎的护理干预能促进患儿的康复,提高预后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岁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增高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病情加重的关系。方法选取4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其中合并感染者28例,非感染者18例,同时选取同期非酮症糖尿病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留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查血常规同时检测各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收集患者尿液检测尿酮体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CRP水平。结果DKA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DKA非感染组相比,DKA感染组IL-6、TNF-α、CRP水平也有明显升高,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KA合并感染患者空腹血糖与IL-6、TNF-α、CRP均成正相关(r分别为0.534、0.652、0.493,均P<0.01),而DKA合并感染患者CRP与IL-6、TNF-α亦成正相关(r分别为0.678、0.624,均P<0.01)。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血清IL-6、TNF-α、CRP水平变化明显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陈卫香;郭莉婷;郑运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思考

    目前在临床上,免疫组化已经在肿瘤病理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涉及领域包括肿瘤组织起源的鉴别、未分化恶性肿瘤性质的判定、各种形态系统肿瘤鉴别、确定肿瘤原发部位等。近几年关于免疫组化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从提高病理诊断准确性、激素受体及生长因子的检测对预后和治疗的意义、癌基因的临床应用、对微小转移病灶及时准确的发现等方面对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

    作者:管沛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径与依从性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应用临床路径法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控制优良率率为90.00%,对照组为6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水平为90.00%,对照组为6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法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钰珉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宫颈HPV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宫颈HPV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86例宫颈高危型HPVDNA检测阳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不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患者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进行治疗,嘱咐患者每晚进行外阴的清洁,随后将胶囊置于阴道后穹窿处,每天1次,每次1粒,10d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3个疗程,避开月经期。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HPV感染的有效率、感染率和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中HPV感染者大多数为高危亚型的感染者,高危亚型感染、再次感染和混合感染三种感染方式之间并不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在3个月、6个月和9个月三次感染率的复查中两组数据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12个月后复查中,感染率并不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进行宫颈HPV感染的局部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宫颈HPV感染的有效且安全方便的方法,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小丽;巴静;黄凤英;杨武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调经祛斑胶囊治疗月经不调伴黄褐斑Ⅲ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月经不调伴黄褐斑Ⅲ期患者行调经祛斑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65例月经不调伴黄褐斑Ⅲ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111例),给予对照组八珍益母胶囊治疗,给予观察组调经祛斑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经治疗后,观察组的黄褐斑治疗总有效率以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治疗2周期后,对照组黄褐斑评分明显不及观察组(P均<0.05);经相关性分析后结果显示,月经不调与黄褐斑存在较大关联。结论月经不调伴黄褐斑Ⅲ期患者行调经祛斑胶囊治疗的祛斑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全面护理措施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和运动护理;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血糖、血压控制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血压和血糖控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对患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该病症的治疗效果,并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作者:赵文新;金淑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当归芍药散的临床应用浅析

    目的:探讨妇科治疗中采用当归芍药散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出现痛经症状、宫颈糜烂症状以及盆腔炎症状的68例患者采用当归芍药散进行治疗,并同其他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68例患者经过治疗,盆腔炎治愈19例,占95.24%,好转1例,占4.76%;宫颈糜烂治愈11例,占55.56%,好转9例,占44.44%;痛经治愈24例,占83.33%,好转4例,占16.67%。结论妇科疾病如痛经、宫颈糜烂以及盆腔炎症状等,采用当归芍药散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孟凡胜;李春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老年人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5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结肠癌并肠梗阻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92例。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行左半结肠癌切除术41例,行右半结肠癌切除术51例。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治疗后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良好率为95.65%,显著高于治疗前的43.48%,秩和检验显示,两组在患者生活质量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8.045,P<0.001)。结论一期切除吻合是治疗结肠癌伴肠梗阻的有效方式。在临床实践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适用于患者的适宜方案,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绮斐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抗感颗粒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36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抗感颗粒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3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8例患儿采用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68例患儿采用抗感颗粒联合注射用炎琥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3.5%(P<0.05),同时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以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采用抗感颗粒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注射用炎琥宁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我国医学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季静;高军;吴春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硝普钠、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联合使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共60例,并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将其分成2组,每组30例,将其中实施一般治疗、利尿剂、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及抗心律失常治疗等常规措施处理者纳入对照组,另将在此条件下施加硝普钠、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等药物配合治疗者纳入观察组,分析并评估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积累临床治疗经验。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93.3%的临床总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等方面均较其治疗前对照组更具优越性(P<0.05),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为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硝普钠、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治疗有确切疗效,且安全可靠。

    作者:秦顺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胃癌一级亲属的研究进展及筛查策略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胃癌一级亲属(FDR)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在胃癌的FDR中,癌前病变更为常见。在一些遗传因素相关的胃癌中,如家族性胃癌或遗传性肿瘤综合征,胃癌的FDR还可能携带某些特定基因的突变以作为遗传学标志。鉴于胃癌FDR具有遗传易感性,因此对这部分人群进行筛查可能具有良好的费效比。前筛查方法主要包括幽门螺杆菌(HP)筛查、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胃镜检查以及家系调查和基因突变的检测。本文就目前胃癌FDR的研究进展和常用筛查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孟欣颖;周长宏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优化护理管理模式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于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将此时期作为本研究的实验组,统计应用效果。结果应用优化管理模式之后,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物品寻找时间明显缩短,空气洁净度明显提高,药物配置速度明显加快,病房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实施优化管理模式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管理模式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张三秀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地位及作用

    研究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地位及作用。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的各个方面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且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医院应重视微生物检验,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桑勇先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不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疼痛应激指标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及比较不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疼痛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于本院进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组)25例和B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2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24、48h的疼痛应激指标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结果B组术后12、24、48h的疼痛应激指标水平均低于A组, 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造成的机体疼痛应激相对更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尽快康复。

    作者:赵秀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某市青少年女性人工流产术前生殖健康状况的调查

    目的:调查佛山市青少年女性人工流产术前生殖健康状况,分析导致人工流产的高危因素,从而为在医疗机构中的计划生育部门开展完善的流产后服务及心理咨询提供参考。方法对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及佛山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280例佛山市青少年女性人工流产术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佛山市青少年女性行人工流产平均年龄为(20.95±1.72)岁,学历在大专以下占多数,职业以公司职员、无业人员居多,家庭人均收入较低者占多数。未婚女性不健康的性行为问题较为严重,首次性行为的年龄为(18.12±1.29)岁,有固定性伴关系者略多于多个性伴者。性交时每次都采用避孕措施者较少,采取的避孕方法中,使用多的是安全套,但体外射精、安全期避孕、紧急避孕等易发避孕失败措施的使用率也较高。青少年女性对生殖健康与避孕知识的知晓率偏低。重复流产发生率为32.10%。结论佛山市青少年女性人工流产具有首次性生活和流产年龄小、避孕知识缺乏、低效避孕方式及未避孕比例高、重复流产率高的特点。

    作者:邓芳;潘佩光;张晓静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护理干预,包括呼吸、排痰、耐力训练以及吸氧支持和饮食指导。结果采取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实现患者的生活自理,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利凤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阿哌沙班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目的:建立阿哌沙班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细菌计数采用离心法联合薄膜过滤法;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控制菌大肠埃希菌采用常规法。结果在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5株试验菌的回收率均>70%,符合验证要求。结论该微生物检查法消除了样品的抑菌性,可用于该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范新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83例儿童鼾症手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儿童鼾症行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术后产生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83例儿童鼾症行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出现3例出血,2例感染,其余症疗后均痊愈出院,手术后根据1个月后随访记录,其中有56例症状消失,27例减轻病情。结论为确保儿童鼾症行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手术后能够痊愈重要是要加强对术后产生并发症的观察及对儿童术后的护理。

    作者:孙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芦根水煎剂对小鼠的抗炎作用初探

    目的:探讨芦根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耳肿法致炎,观察高、低剂量芦根水煎剂灌胃给药的抗炎作用。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芦根水煎剂高、低剂量组给药后均能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1)。结论芦根水煎剂具有抗炎作用。

    作者:刘足桂;梁生林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