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绮斐
医院文化作为医院现代化、科学化管理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职工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基层医疗单位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具有导向作用、凝聚功能、约束作用、激励及调节功能;通过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以人为本进行管理(尊重人格、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构筑双赢平台);创造人性化服务(塑造环境文化、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建立完整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卫生队伍的文化素质进行医院文化建设。
作者:张列斌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总结对40例布氏杆菌病给予的优质护理服务护理经验,全面提高布氏杆菌病的护理水平。对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40例布氏杆菌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包括:基础护理、对症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护理。布氏杆菌病患者多为慢性,病程反复。有针对性的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预防疾病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和谐医患关系,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及康复。
作者:杨丽君;张淑芳;刘玉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对门诊西药房药品的管理和发放进行探究分析。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门诊西药房实施的数字化药品管理作为观察组,并将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未实施的数字化药品管理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取药时间和药品盘点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账目相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品报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西药房实施药品管理,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并将药学服务充分发挥出来。
作者:陈光;郎志国;孙欣;梁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单发或多发子宫肌瘤腹腔镜与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效果。方法单发性子宫肌瘤42例(A组),多发性子宫肌瘤58例(B组)。结果平均手术时间A组为(60±7.2)min,B组为(97±8.9)min(P<0.05);手术期间出血量A组(140±4.7)mL,B组(175±6.8)mL(P>0.05)。两组的短期并发症如急性贫血、术后过多腹部出血、泌尿道感染,两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单发或多发子宫肌瘤有良好效果,多发子宫肌瘤手术时间较长,但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任思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胸部手术后的舒适护理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2011年8月至2014年4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胸部手术根治治疗,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积极地舒适护理,主要包括环境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等。结果干预前两组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的疲乏、恶心呕吐、疼痛、食欲减退评分都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手术后的舒适护理应用能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东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究对丘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钻孔术后进行科学护理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性抽取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究。研究对象均采用的是微创钻孔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采用的是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从发病至手术治疗其时间为2h~2d,其中基底节出血的6例,丘脑出血的74例,患者治愈52例,好转的24例,死亡的4例。结论丘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钻孔术治疗后采用科学的综合护理非常重要,可以预防再出血,促进病情的恢复,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高广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评价使用可脱卸弹簧圈(GDC)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分析急性破裂出血动脉瘤治疗过程中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及处理办法。方法本组患者22例应用可脱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脉瘤,其中宽颈动脉瘤辅以血管支架、球囊辅助等技术完成,术前、术后、术中给予尼莫地平、法舒地尔等钙离子拮抗剂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痉挛。结果22例患者21例成功栓堵;1例在介入手术过程中,动脉瘤破裂死亡。其余21例患者随访6~18个月,均生活自理,无1例复发。结论可脱卸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是治疗脑动脉瘤较理想的方法,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效果确切的特点。术前、术中、术后应用尼莫地平、法舒地尔等钙离子拮抗剂对降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作者:何春波;李毓生;徐振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前在临床上,免疫组化已经在肿瘤病理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涉及领域包括肿瘤组织起源的鉴别、未分化恶性肿瘤性质的判定、各种形态系统肿瘤鉴别、确定肿瘤原发部位等。近几年关于免疫组化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从提高病理诊断准确性、激素受体及生长因子的检测对预后和治疗的意义、癌基因的临床应用、对微小转移病灶及时准确的发现等方面对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
作者:管沛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于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将此时期作为本研究的实验组,统计应用效果。结果应用优化管理模式之后,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物品寻找时间明显缩短,空气洁净度明显提高,药物配置速度明显加快,病房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实施优化管理模式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管理模式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张三秀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肝病高胆红素对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重度黄疸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血糖的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完成,并进行去除胆红素前后对比试验,将已糖激酶法作为对照。结果行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与行已糖激酶法检测的血糖浓度相比具有显著差异(t=3.46,P<0.05)。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去除高胆红素后与未去除高胆红素前血糖浓度相比具有显著差异(t=3.99,P<0.05)。已糖激酶法检测去除高胆红素后与未去除高胆红素前血糖浓度相比无明显差异(t=1.89,P>0.05)。行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与已糖激酶法检测血糖浓度相比无显著差异(t=1.91,P>0.05)。结论肝病高胆红素血对葡萄糖氧化镁法测定血糖时可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为了得出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常选择在试验前将高胆红素去除。
作者:罗艳丹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儿童鼾症行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术后产生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83例儿童鼾症行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出现3例出血,2例感染,其余症疗后均痊愈出院,手术后根据1个月后随访记录,其中有56例症状消失,27例减轻病情。结论为确保儿童鼾症行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手术后能够痊愈重要是要加强对术后产生并发症的观察及对儿童术后的护理。
作者:孙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调查某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和临床免疫检验服务的现状。方法对某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整理分析相关信息,并在社区随机选取100例患者的100份样本,分为对临床免疫检验进行系统质量控制的观察组,及常规质量控制的对照组各50例。两组进行相关的乙型肝炎五项指标的对比观察分析,除此之外,还要对不同质量控制所造成不同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指导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非快速免疫检验的开展方式以外送检验为主。缺乏相应能力占24.0%,缺乏设备23.0%,缺乏资金13.0%,无经济效益5.0%,政策不允许8.0%,人手不够11.0%,居民无需求15.0%,其他1.0%。“缺乏相应能力”、“缺乏设备”、“缺乏政府资金投入”和“居民无需求”是社区未开展部分免疫检验项目的主要原因。通过二者的检验结果对比发现对患者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后的检验结果显著较对照组的高,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较对照组的好,两组间存在差异。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临床免疫检验服务已具备一定能力,但临床实验室人力资源配置和能力建设有待加强。保证检验准确的关键是要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
作者:赖悦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问题学习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提高个体化护理能力,还能从理解、记忆、能力、思维等多个角度,填补传统教学方式空缺。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临床护理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样,其广度和深度也正在逐步加深,除护理理论知识外,沟通技巧、操作技能、心理护理等能力培养项目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多元化的教学项目,高质量的教学要求,使现代临床护理教学面临着严峻挑战。基于此,本文将总结“问题学习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特征,从教学行为、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等角度,深度解析“问题学习法”的教育优势,并对今后研究前景提出展望。
作者:胡春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调查佛山市青少年女性人工流产术前生殖健康状况,分析导致人工流产的高危因素,从而为在医疗机构中的计划生育部门开展完善的流产后服务及心理咨询提供参考。方法对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及佛山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280例佛山市青少年女性人工流产术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佛山市青少年女性行人工流产平均年龄为(20.95±1.72)岁,学历在大专以下占多数,职业以公司职员、无业人员居多,家庭人均收入较低者占多数。未婚女性不健康的性行为问题较为严重,首次性行为的年龄为(18.12±1.29)岁,有固定性伴关系者略多于多个性伴者。性交时每次都采用避孕措施者较少,采取的避孕方法中,使用多的是安全套,但体外射精、安全期避孕、紧急避孕等易发避孕失败措施的使用率也较高。青少年女性对生殖健康与避孕知识的知晓率偏低。重复流产发生率为32.10%。结论佛山市青少年女性人工流产具有首次性生活和流产年龄小、避孕知识缺乏、低效避孕方式及未避孕比例高、重复流产率高的特点。
作者:邓芳;潘佩光;张晓静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46例,对所选取的患者均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并在围手术期间配合开展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为显效,占91.30%;有3例患者为有效,占6.52%;有1例患者为无效,占2.17%,总有效率为97.83%。结论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配合开展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张云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阳离子脂质体通过尾静脉注入后,跨越大鼠血脊髓屏障并在局部聚集的情况。方法3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3组,每组10只,荧光显微镜动态观察脂质体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靶向聚集与扩散情况,通过组织学观测进一步分析其与CNS细胞的关系。结果相同浓度下(75~600μg/mL),TAT-PEG-阳离子脂质体较未经TAT修饰者具更低细胞毒性,且更易被MCF-7细胞摄取;FITC标记TAT-PEG-阳离子脂质体可跨越BSCB并聚集,低倍镜下观察到许多荧光微粒聚集于CNS组织,高倍镜形象地显示出荧光微粒位于神经细胞内。结论经跨膜肽(TAT)、聚乙二醇(PEG)修饰的阳离子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靶向定位特性,可跨过BSCB,聚集于CNS细胞中,安全用作药物载体,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高仕杰;刘洋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应用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3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临床资料。结果3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总管探查及T管引流术或胆总管一期吻合术,手术时间80~210min,术中出血量20~70mL,平均45mL。其中术后胆瘘1例,术后经保守治疗留置腹腔引流管引流7d后即无胆汁引出,行CT复查未见肝下脓肿及腹盆腔积液,拔除引流管。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具备娴熟的腹腔镜及胆道镜操作技术,腹腔镜联合应用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常规手术方式。
作者:赵振军;江祖德;姚志广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分析研究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脑微出血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本院进行溶栓治疗的9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溶栓治疗导致的脑微出血发生率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然后将其中不同性别、年龄、吸烟情况、并发基础疾病情况、房颤及是否存在继发感染者的发生率进行分别比较,同时以Logistic分析上述因素与脑微出血的关系。结果98例脑梗死患者共发生26例脑微出血,发生率为26.53%,不同性别这的脑微出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吸烟情况、并发基础疾病情况、房颤及是否存在继发感染者的发生率则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经Logistic分析显示,其与脑微出血发生的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年龄较大、吸烟、并发基础疾病、房颤及存在继发感染为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脑微出血的高危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刘淑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研究血清miR-155与COPD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反映COPD疾病严重程度的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明确血清miR-155在COPD患者中临床意义。方法COPD患者入选78例,其中根据病情分为2组:稳定期组和急性加重期组,其中稳定期组41例,急性加重期组37例。另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检测血清miR-155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分析血清miR-155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miR-155血清中相对于U6内参的表达为(8.31±2.67)×10-6;而在COPD稳定期组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为(2.41±1.67)×10-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为(5.21±1.87)×10-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COPD稳定期组患者(P<0.05)。结论血清miR-155表达水平与COPD患者的急性期发作、气道阻塞的程度及疾病的进展有关。
作者:徐惠荣;方先松;温小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治疗的43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资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卧床休息,限制钠盐摄入量的同时,常规应用利尿剂、适量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感染等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富马酸比索洛尔。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治疗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31%(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心率、血压及心功能指标变化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吴彦儒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