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香;郭莉婷;郑运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永久性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出院后接受延续护理,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出院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及造口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生存质量及肠造口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在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造口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生存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肠造口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累积无造口不良事件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9%vs63.8%,P=0.001)。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可促进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掌握造口护理知识、提升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减少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是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
作者:黄玉婵;周敏卿;黄惠亭;叶翠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前在临床上,免疫组化已经在肿瘤病理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涉及领域包括肿瘤组织起源的鉴别、未分化恶性肿瘤性质的判定、各种形态系统肿瘤鉴别、确定肿瘤原发部位等。近几年关于免疫组化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从提高病理诊断准确性、激素受体及生长因子的检测对预后和治疗的意义、癌基因的临床应用、对微小转移病灶及时准确的发现等方面对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
作者:管沛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胃癌一级亲属(FDR)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在胃癌的FDR中,癌前病变更为常见。在一些遗传因素相关的胃癌中,如家族性胃癌或遗传性肿瘤综合征,胃癌的FDR还可能携带某些特定基因的突变以作为遗传学标志。鉴于胃癌FDR具有遗传易感性,因此对这部分人群进行筛查可能具有良好的费效比。前筛查方法主要包括幽门螺杆菌(HP)筛查、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胃镜检查以及家系调查和基因突变的检测。本文就目前胃癌FDR的研究进展和常用筛查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孟欣颖;周长宏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分析妇科卵巢肿瘤的新分类与临床病理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依据卵巢肿瘤分类法,将卵巢肿瘤分类、组织病理学、生物学行为以及命名、术语有机地达到统一。结果WHO分类将卵巢肿瘤分为14类,给临床病理鉴别诊断提供了方便。结论卵巢肿瘤的新分类及病理诊断,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病因研究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身心健康影响。方法对患者先进行评估,然后实施健康教育,达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目的。结果运用健康教育增强了患者对高血压治疗与饮食及注意事项的科学认知水平,促进了患者健康行为的改变。结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一种帮助患者掌握科学知识,提高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
作者:许彩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腹股沟疝俗称“疝气”,是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表现为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劳动、跑步、剧咳时出现,无特殊不适,临床发病率较高,需外科手术治疗。传统腹股沟修补术术后高复发率高,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显著降低了术后复发率,但赵学飞[1]等临床研究表明,其复发率仍在1%~17%左右。近年来,随着医学微创技术的发展,经腹腔腹膜前补片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逐渐得以广泛应用,具有创口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现本文就我院TAPP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分析,评价其临床效果。
作者:胡先林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子宫内膜癌是我国女性生殖系统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研究发现EC发病与生活方式也有关,如药物的使用、月经婚育史、膳食结构、不良生活史等,其生物机制的明确将进一步解释各因素与EC的关系,根据这些相关因素尽早识别具有发生EC可能的高危人群,为女性生活方式提供指导。
作者:张丽霞;于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消痹方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CyclinD1mRNA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周开始分组灌胃治疗。采用X线摄片、光镜对软骨下骨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RT-PCR法检测软骨下骨CyclinD1的表达。结果试验组软骨下骨退变表现、骨质增生和软骨下骨结构紊乱现象明显较对照组轻,试验组骨转换指标CyclinD1mRNA表达量较低(P<0.05)。结论消痹方通过下调CyclinD1mRNA的表达,降低软骨下骨重塑速率。
作者:林乔龄;李民;陈志 刊期: 2014年第34期
随着医院里一次性物品使用的越来越多,医院对消毒供应室中护理管理工作越来越跟不上现在时代的发展,难点工作越来越多,加上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消毒供应室的医务人员职业水平有限等问题,但是现在受医患关系的影响或者应医疗技术水平发展的要求,我们的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应该更加重视,更加严格。
作者:姚珊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调查佛山市青少年女性人工流产术前生殖健康状况,分析导致人工流产的高危因素,从而为在医疗机构中的计划生育部门开展完善的流产后服务及心理咨询提供参考。方法对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及佛山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280例佛山市青少年女性人工流产术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佛山市青少年女性行人工流产平均年龄为(20.95±1.72)岁,学历在大专以下占多数,职业以公司职员、无业人员居多,家庭人均收入较低者占多数。未婚女性不健康的性行为问题较为严重,首次性行为的年龄为(18.12±1.29)岁,有固定性伴关系者略多于多个性伴者。性交时每次都采用避孕措施者较少,采取的避孕方法中,使用多的是安全套,但体外射精、安全期避孕、紧急避孕等易发避孕失败措施的使用率也较高。青少年女性对生殖健康与避孕知识的知晓率偏低。重复流产发生率为32.10%。结论佛山市青少年女性人工流产具有首次性生活和流产年龄小、避孕知识缺乏、低效避孕方式及未避孕比例高、重复流产率高的特点。
作者:邓芳;潘佩光;张晓静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调查某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和临床免疫检验服务的现状。方法对某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整理分析相关信息,并在社区随机选取100例患者的100份样本,分为对临床免疫检验进行系统质量控制的观察组,及常规质量控制的对照组各50例。两组进行相关的乙型肝炎五项指标的对比观察分析,除此之外,还要对不同质量控制所造成不同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指导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非快速免疫检验的开展方式以外送检验为主。缺乏相应能力占24.0%,缺乏设备23.0%,缺乏资金13.0%,无经济效益5.0%,政策不允许8.0%,人手不够11.0%,居民无需求15.0%,其他1.0%。“缺乏相应能力”、“缺乏设备”、“缺乏政府资金投入”和“居民无需求”是社区未开展部分免疫检验项目的主要原因。通过二者的检验结果对比发现对患者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后的检验结果显著较对照组的高,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较对照组的好,两组间存在差异。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临床免疫检验服务已具备一定能力,但临床实验室人力资源配置和能力建设有待加强。保证检验准确的关键是要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
作者:赖悦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对门诊西药房药品的管理和发放进行探究分析。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门诊西药房实施的数字化药品管理作为观察组,并将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未实施的数字化药品管理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取药时间和药品盘点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账目相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品报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西药房实施药品管理,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并将药学服务充分发挥出来。
作者:陈光;郎志国;孙欣;梁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芦根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耳肿法致炎,观察高、低剂量芦根水煎剂灌胃给药的抗炎作用。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芦根水煎剂高、低剂量组给药后均能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1)。结论芦根水煎剂具有抗炎作用。
作者:刘足桂;梁生林 刊期: 2014年第34期
“问题学习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提高个体化护理能力,还能从理解、记忆、能力、思维等多个角度,填补传统教学方式空缺。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临床护理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样,其广度和深度也正在逐步加深,除护理理论知识外,沟通技巧、操作技能、心理护理等能力培养项目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多元化的教学项目,高质量的教学要求,使现代临床护理教学面临着严峻挑战。基于此,本文将总结“问题学习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特征,从教学行为、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等角度,深度解析“问题学习法”的教育优势,并对今后研究前景提出展望。
作者:胡春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吸引(VSD)技术在软组织缺损及感染等所致难愈性创面应用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采用VSD技术治疗继发感染的创面及组织缺损共10例(11个创面):应用以VSD技术为主的创面预备性手术2例;骨折内固定后关闭创面的终末手术2例;术后伤口难愈行VSD负压引流术的5例及1例感染创面术前使用VSD后行植皮后继续VSD治疗患者的护理。结果术后所有创面完全愈合,出院后1个月随访,无感染复发。结论VSD技术在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工作中,可以很好地保护创面,控制感染,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医护人员工作量,缩短病程,减少抗生素使用。护理人员细致观察和全方位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作者:陈建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1?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性,53岁。因咳嗽、咽痛、发热6?d就诊。以干咳为主,伴有颈前去及耳部疼痛,每日高体温可达38.5?℃,不伴有鼻塞、流涕、心悸、呼吸困难。查体:一般状态可,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未见脓性渗出,左侧甲状腺轻度肿大,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0次/分,节律齐。血常规:白细胞10.03×109/L,中性细胞比率72.0%。胸片回报正常。经耳鼻喉会诊,耳部未见异常病变。急诊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收入呼吸科病房,常规给予抗炎、抗病毒、退热等治疗1周,患者临床症状无好转,体温与入院时相当,间断有干咳,左侧甲状腺区出现疼痛,此时经治医师才意识到诊断上存在误诊可能,予以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FT3值增高(为12.93?ng/mL), FT4值增高(为6.13?U/mL),TSH值降低(0.0190?U/mL)。经内分泌科会诊后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停用所有抗炎、抗病毒药物,给予强的松口服,48?h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颈前区及甲状腺区疼痛消失。
作者:赵海军;姜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宫颈HPV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86例宫颈高危型HPVDNA检测阳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不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患者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进行治疗,嘱咐患者每晚进行外阴的清洁,随后将胶囊置于阴道后穹窿处,每天1次,每次1粒,10d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3个疗程,避开月经期。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HPV感染的有效率、感染率和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中HPV感染者大多数为高危亚型的感染者,高危亚型感染、再次感染和混合感染三种感染方式之间并不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在3个月、6个月和9个月三次感染率的复查中两组数据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12个月后复查中,感染率并不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进行宫颈HPV感染的局部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宫颈HPV感染的有效且安全方便的方法,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小丽;巴静;黄凤英;杨武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微型钛板用于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为观察对象,行切开复位术后采取微型钛板固定。按期行X线复查,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患者于手术治疗后1、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有8、40例和52例咬功能恢复正常,41例患者创口基本于Ⅰ期痊愈。结论微型钛板用于内固定以治疗下颌骨骨折有明确疗效,患者术后咬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李传祝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在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探讨和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的产科进行常规的质量管理,从产科中随机选择30例护理人员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另外选择同期30例妇产科的护理人员作为此次的试验组,对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结果试验组对质量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0%要明显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同时成立必要的控制管理小组,对质量进行监控,此外,还需要对小组成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进而能够有效地改善我院产科护理管理质量情况。
作者:周彩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了解宁明县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丙肝的感染状况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水平,为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4~7月对首次来县妇幼保健院和县人民医院建卡或进行围生期保健的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5mL静脉血进行HIV、梅毒、丙肝抗体检测。结果孕产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0.0%,不同年龄组和文化程度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检出1例HIV抗体阳性者, 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25%;检出梅毒2例,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5%;检出丙肝1例,丙肝感染率为0.25%。结论艾滋病已经向孕产妇人群蔓延,并且存在着多种危险因素,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降低HIV母婴传播的发生。
作者:黄依娌;黄洪浪;向绍密;农幼丰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