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田;崔洪泉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应用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3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临床资料。结果3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总管探查及T管引流术或胆总管一期吻合术,手术时间80~210min,术中出血量20~70mL,平均45mL。其中术后胆瘘1例,术后经保守治疗留置腹腔引流管引流7d后即无胆汁引出,行CT复查未见肝下脓肿及腹盆腔积液,拔除引流管。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具备娴熟的腹腔镜及胆道镜操作技术,腹腔镜联合应用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常规手术方式。
作者:赵振军;江祖德;姚志广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究对丘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钻孔术后进行科学护理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性抽取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究。研究对象均采用的是微创钻孔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采用的是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从发病至手术治疗其时间为2h~2d,其中基底节出血的6例,丘脑出血的74例,患者治愈52例,好转的24例,死亡的4例。结论丘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钻孔术治疗后采用科学的综合护理非常重要,可以预防再出血,促进病情的恢复,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高广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46例,对所选取的患者均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并在围手术期间配合开展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为显效,占91.30%;有3例患者为有效,占6.52%;有1例患者为无效,占2.17%,总有效率为97.83%。结论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配合开展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张云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ACE,EC3.4.15.1)是人类血压控制系统的关键酶,其抑制剂也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降压和心力衰竭治疗一线药物。方法本文采用Protparam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工具对ACE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序列特征、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等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全长2473bp,包括3'-UTR、ORF和5'-UTR序列,其蛋白分子式C3752H5724N1020O1086S26,含732个氨基酸残基,以Leu含量高,定位于分泌途径,含跨膜结构域,是一种含有21个碱基的质体转运肽和GluZincin功能域的疏水性不稳定蛋白质。其二级结构和三维模型解析完成,结果显示以随机卷曲和α-螺旋为主。结论本研究可为深入开展人ACE蛋白的酶学特性和血流动力学调节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谢晓明;邱芝青;谢丽明;雷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研究探讨非离断式ROUX-en-Y重建在远端胃次全切除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远端胃次全切除术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4例,A组患者采用J型空肠储袋ROUX-en-Y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B组患者采用Orr式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C组患者采用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比较三组患者重建的时间以及重建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其应用价值,随访1年,了解患者进食后的症状、单餐进食量、患者的体质量、营养代谢等情况。结果比较三组患者的消化道重建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见,C组患者均优于A、B两组患者,但在消化道重建时间的比较上,与C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著小于B组患者(P<0.05),而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上,与A、B两组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经1年的随访,患者在进食后的症状、单餐进食量、患者的体质量、营养代谢等情况等的比较中,采用非离断式ROUX-en-Y重建的C组患者也表现出显著的优势。结论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具有手术相对简单,能有效保持肠道连续性的优点,且术后碱性反流、ROUX-en-Y滞留综合征得发生率低,还能对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是比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荣全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治疗的43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资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卧床休息,限制钠盐摄入量的同时,常规应用利尿剂、适量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感染等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富马酸比索洛尔。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治疗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31%(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心率、血压及心功能指标变化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吴彦儒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建立阿哌沙班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细菌计数采用离心法联合薄膜过滤法;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控制菌大肠埃希菌采用常规法。结果在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5株试验菌的回收率均>70%,符合验证要求。结论该微生物检查法消除了样品的抑菌性,可用于该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范新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在短小手术全身麻醉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将128例择期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4例,观察组术前给予右美托咪啶+瑞芬太尼进行全身麻醉,对照组术前给予丙泊酚+瑞芬太尼进行全身麻醉,比较不同麻醉时间点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结果SBP方面,用药后5~60min观察组SBP检出值持续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DBP方面,用药后15~60min观察组DBP检出值持续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HR方面,用药后2~5min观察组HR检出值持续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发现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进行全身麻醉,能够显著缓解患者手术中的血压及心率变化幅度,降低心动过缓、寒颤、低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芦根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耳肿法致炎,观察高、低剂量芦根水煎剂灌胃给药的抗炎作用。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芦根水煎剂高、低剂量组给药后均能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1)。结论芦根水煎剂具有抗炎作用。
作者:刘足桂;梁生林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硝普钠、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联合使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共60例,并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将其分成2组,每组30例,将其中实施一般治疗、利尿剂、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及抗心律失常治疗等常规措施处理者纳入对照组,另将在此条件下施加硝普钠、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等药物配合治疗者纳入观察组,分析并评估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积累临床治疗经验。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93.3%的临床总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等方面均较其治疗前对照组更具优越性(P<0.05),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为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硝普钠、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治疗有确切疗效,且安全可靠。
作者:秦顺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对肝脏小结节性病变定性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肝脏小结节性病变患者47例,对其采取磁共振成像进行检查,并对磁共振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7例患者中单发病灶29例,多发病灶18例,共65个病灶,病理检查为肿瘤性结节38个,非肿瘤性结节27个;经MRI平扫发现肿瘤性病灶27个,动态增强扫描检出肿瘤性病灶36个。结论经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肝脏小结节性病变进行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杨久波;赵会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2012年65岁以上参保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效果,为进一步扩大免费接种范围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10月到平顶山CDC门诊接种流感疫苗的老年人497例为接种组,选取年龄、性别、居住地、身体状况相匹配未接种流感疫苗501例为对照组。调查接种流感疫苗1年内两组流感样疾病、心血管、呼吸系统、糖尿病发生(复发)情况。结果接种组流感样症状的发生率和就诊率均低于对照组;接种组男性与女性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75岁、≥75岁两年龄组流感样疾病发病率比较存在差异(0.01<P<0.05);流感疫苗对老年人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保护率分别为28.84%、27.24%,可减少就诊35.28%、29.22%;接种组和对照组糖尿病发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97,P>0.05)。结论接种流感疫苗安全,可减少65岁以上老年人流感样疾病、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及就诊。
作者:宋倩倩;张艳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分析福建地区间质性肺疾病各类别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地区378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病因分类、临床特点,并根据病因分组比较探讨其病例特点。结果福建地区间质性肺病中以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多见,其次为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 IIP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大,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次数多,病死率高(P<0.05)。结论IIP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更差,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需要提高对IIP的重视。
作者:吕晓婷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分析妇科卵巢肿瘤的新分类与临床病理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依据卵巢肿瘤分类法,将卵巢肿瘤分类、组织病理学、生物学行为以及命名、术语有机地达到统一。结果WHO分类将卵巢肿瘤分为14类,给临床病理鉴别诊断提供了方便。结论卵巢肿瘤的新分类及病理诊断,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病因研究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1?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性,53岁。因咳嗽、咽痛、发热6?d就诊。以干咳为主,伴有颈前去及耳部疼痛,每日高体温可达38.5?℃,不伴有鼻塞、流涕、心悸、呼吸困难。查体:一般状态可,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未见脓性渗出,左侧甲状腺轻度肿大,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0次/分,节律齐。血常规:白细胞10.03×109/L,中性细胞比率72.0%。胸片回报正常。经耳鼻喉会诊,耳部未见异常病变。急诊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收入呼吸科病房,常规给予抗炎、抗病毒、退热等治疗1周,患者临床症状无好转,体温与入院时相当,间断有干咳,左侧甲状腺区出现疼痛,此时经治医师才意识到诊断上存在误诊可能,予以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FT3值增高(为12.93?ng/mL), FT4值增高(为6.13?U/mL),TSH值降低(0.0190?U/mL)。经内分泌科会诊后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停用所有抗炎、抗病毒药物,给予强的松口服,48?h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颈前区及甲状腺区疼痛消失。
作者:赵海军;姜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永久性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出院后接受延续护理,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出院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及造口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生存质量及肠造口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在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造口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生存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肠造口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累积无造口不良事件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9%vs63.8%,P=0.001)。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可促进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掌握造口护理知识、提升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减少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是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
作者:黄玉婵;周敏卿;黄惠亭;叶翠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究银翘散与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肺炎病患5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病患31例,女病患27例。病患年龄在46~85岁,病患平均年龄(63.5±5.6)岁。58例病患均符合肺炎的相关诊疗标准。并已排除不符合诊疗标准的病患类型。病患在进行系统化治疗之前,均对病患进行了系统性的各项常规检查均为发现异常,将58例病患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两组病患一般医学参数无明显差异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利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银翘散联合盐左氟沙星对病患治疗。利用吸痰设备来采集病患肺部分泌物,并在第一时间内将其送到我院检验科化验细菌含量,对细菌培养的相关标准参照标准的临床操作守则来进行,对照组病患在入院之后,医护人员对其注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具体剂量为每天200mg,每天2次。治疗组病患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加服银翘散进行治疗,具体剂量为每天3次,每次6g。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肺炎有着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毕瑞萍;赵保元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阳离子脂质体通过尾静脉注入后,跨越大鼠血脊髓屏障并在局部聚集的情况。方法3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3组,每组10只,荧光显微镜动态观察脂质体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靶向聚集与扩散情况,通过组织学观测进一步分析其与CNS细胞的关系。结果相同浓度下(75~600μg/mL),TAT-PEG-阳离子脂质体较未经TAT修饰者具更低细胞毒性,且更易被MCF-7细胞摄取;FITC标记TAT-PEG-阳离子脂质体可跨越BSCB并聚集,低倍镜下观察到许多荧光微粒聚集于CNS组织,高倍镜形象地显示出荧光微粒位于神经细胞内。结论经跨膜肽(TAT)、聚乙二醇(PEG)修饰的阳离子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靶向定位特性,可跨过BSCB,聚集于CNS细胞中,安全用作药物载体,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高仕杰;刘洋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调查分析学校人群营养与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原则,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运用营养学原理分析总结。结果调查对象每日摄入三大营养素基本合理,男生、女生的脂肪摄入量均接近上限,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偏低。结论该校人群晚餐能量明显偏高,容易造成肥胖和胃肠道负担。膳食制度和膳食结构都存在不合理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者:王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总结对40例布氏杆菌病给予的优质护理服务护理经验,全面提高布氏杆菌病的护理水平。对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40例布氏杆菌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包括:基础护理、对症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护理。布氏杆菌病患者多为慢性,病程反复。有针对性的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预防疾病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和谐医患关系,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及康复。
作者:杨丽君;张淑芳;刘玉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