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瘢痕妊娠介入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

徐蔷

关键词:介入手术, 子宫瘢痕妊娠, 术前术后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进行介入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办法。方法以我院20例进行介入手术的瘢痕妊娠患者为资料,总结护理经验,分析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行介入手术和子宫动脉栓塞后进行清宫,2例患者因大出血切除子宫,剩余18例患者手术顺利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行介入治疗的瘢痕妊娠患者,科学严密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增加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有效降低并发症。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的效果

    目的:在社区中开展健康教育观察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无关联。方法选取我辖区内的社区老年人116例,通过讲座、传单等方式对其开展健康教育,为期6个月后通过调差问卷的形式,观察老年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与其生活质量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且知识掌握的程度与老年人生活质量之间有密切相关性(r=0.82,P<0.05)。结论在社区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对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尹桂英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临终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伴随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渐提高,伴随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社会以及民众越来越关注患者临终前得到的照顾和心理慰藉。基于此,现代医学领域中产生了一门特殊的、带有典型边缘性特征的交叉学科-临终关怀,它开辟了现代医学一个新的领域,也同时表现出了人们研究生命价值已经进入到一个更深的层次中。而与此同时,如何对临终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引起了更多人的思考,它不但要求护理人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护理技术为基础,同时还要深入临终患者的内心,对其给予心理护理。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申艳凤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晨会培训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探析

    目的:对应用晨会培训方式对病房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工作的病房护理人员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培训模式对对照组护理人员实施管理;在常规模式基础上增加晨会培训模式对观察组护理人员进行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培训前后业务理论考核和业务操作考核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晨会培训方式对病房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申桂芳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糖尿病患者合并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探索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临床特点及应用泮托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对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胃溃疡7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非糖尿病患者中检查出胃溃疡64例做为对照组,进行观察比较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临床特点;并将观察组7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7例,对照组37例,将对照组6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泮托拉唑,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奥美拉唑,1个疗程4周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溃疡愈合情况,观察对比临床疗效。结果糖尿病合并胃溃疡组临床症状,包括恶心呕吐、上腹疼痛和反酸嗳气等低于非糖尿病胃溃疡组(P<0.05),餐后腹胀发生率糖尿病合并胃溃疡组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胃溃疡组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各指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的观察,以及采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的治疗,发现非糖尿病胃溃疡临床治疗愈合率在92%明显高于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的愈合率70%,根据糖尿病合并胃溃疡临床特点对该病的防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欧作瑜;陈淑钿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留置针发生堵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发生堵塞的原因,并总结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对静脉留置针发生堵塞的原因、留置针的选择和封管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通过对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发生堵塞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及时的处理后,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既为患者节省了治疗费用,同时也保证了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结论严格执行护理常规操作程序,并做好周密的预防措施,做到及时改进和创新护理技能,是静脉留置针技术普及应用和质量的保证。

    作者:张爱军;张春艳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EUBS-TBNA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EUBS-TBNA术在肺部疾病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肺部疾病患者67例,所有患者均已确诊为各类肺部疾病,对所有患者实施EUBS-TBNA术,并在术中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总结其诊断结果以及护理体会。结果经过EUBS-TBNA术的检查,67例患者中诊断出肺癌19例,诊断率为95%;肺门淋巴结16例,诊断率为100%;纵隔淋巴结肿大22例,诊断率为95.65%;食管黏膜下靠近降突肿物7例,诊断率为87.5%;总诊断率为95.52%。结论EUBS-TBNA术在肺部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合理的护理干预还能提高诊断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国华;张军;尤丽娜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58例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配合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的手术配合。方法我院自2009年至2012年间通过加强对58例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的各项细节护理及监控。结果58例患者均无发生手术后感染。结论由于同期双侧髋关节置换手术难度大,要求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及熟练的配合技术,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胡开萍;陈惠仪;张惠仪;钟晓琼;胡结敏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护理

    目的:讨论如何对糖尿病的慢性合并症进行护理。方法对于糖尿病的慢性合并症的患者根据不同种类进行不同的对症护理。结果本组糖尿病的慢性合并症的患者82例,显效50例(60.98%),总有效率90.24%。结论糖尿病的慢性合并症的护理在糖尿病的慢性合并症患者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实践证明,护理措施有效可行,使患者恢复了自信,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了患者的病情,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作者:李晓华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通痹止痛颗粒中淫羊藿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通痹止痛颗粒中淫羊藿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淫羊藿苷为指标,分别比较醇提与水提、不同浓度乙醇回流提取,并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通痹止痛颗粒中淫羊藿的提取工艺。结果佳工艺为70%乙醇15倍量,浸泡1h,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

    作者:郑莉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中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模式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康复的应用实际成效及其可行性。方法观察对象为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192例,对照组(96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96例)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70.83%(68/96),治愈有效率为93.3%(88/96)。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56.25%(54/96),治愈有效率为71.88%(69/96)。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愈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模式对脑卒中后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有显著效果。

    作者:黄丽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小儿急性阑尾炎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CT在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7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的CT检查资料,将CT诊断结果与终手术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SCT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总准确率为95.74%,与手术病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 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具有理想的诊断准确率,可于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作者:蒋国雄;胡石腾;娄辉;蒋玲;李友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行个体化延续护理对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两组均行降血压治疗,对照组行健康教育,观察组行个性化延续护理,于2个月后、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行个性化延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行个性化延续护理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高血压护理延续性、持续性的实现,值得推广。

    作者:黄雯倩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全自动化发光免疫分析与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的对比观察

    目的:全自动化发光免疫分析与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的对比观察。方法选取从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52例门诊患者,取静脉空腹血清,分离血清,测定促甲状腺激素,要根据说明书的操作要求严格进行,对比两种方法的批内变异系数、批间变异系数以及回收率。结果采取放射免疫法与全自动化发光免疫分析对52例患者的血清进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测定,二者之间呈现为正相关性(P<0.01)。放射免疫法与全自动化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与稀释以后的标准曲线以及反应曲线基本能保持平行,二者的健全性比较好。结论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精密度以及准确性都比较高,对于临床需求都能满足,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检测方法,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两种检测方法都是以体外标记为主,同时能够互相补充。

    作者:李江宁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影响患者视力的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近年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80例92只眼,两组患者术前/术后随访1年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40例45只眼挑选为年龄低于75岁,生物测量准确,手术质量较高,术前散光小,无其他眼部及全身疾病。B组40例47只眼为随机挑选的白内障手术的患者。结果两组术后1、3、6、12个月术眼的裸眼视力的统计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视力明显高于B组。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力与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多方面因素有关。

    作者:洪伟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1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6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具体特点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及指导措施。结果本组6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过精心的临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其中显效的患者有37例,有效的患者有18例,无效的患者有6例,则总有效率为90.16%。结论积极加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降低并发症的出现,故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春香;侯春凤;张春艳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老年妇女盆腔病变诊断中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在老年妇女盆腔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妇女盆腔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超声检查在老年妇女盆腔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术前60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其中,子宫内膜厚度>5mm29例,子宫肌瘤14例,卵巢囊实性肿瘤及实性肿瘤3例,卵巢囊性肿瘤10例,子宫腔内不均质混合型回声或占位性突出团块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60例患者中,29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4例子宫肌瘤,3例恶性卵巢肿瘤,10例良性卵巢肿瘤,4例子宫内膜息肉。超声检查诊断老年妇女盆腔病变准确率为100%。结论采用超声检查诊断老年妇女盆腔病变准确率高,有助于积极预防病变,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王娜;吴丹;曲晓峰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与不良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与不良情绪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多的方法。方法选取在2010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单独、个性化的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表现用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价,对两组患者心绞痛和不良情绪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在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情况都明显低于护理前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心绞痛发生率,同时对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也能够显著改善,指的临床护理大力推广。

    作者:高红霞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某地区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锡盟地区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2014年65例变应性鼻炎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比较治疗前、后6个月及12个月后的症状、体征及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结果经过特异性免疫治疗患者的症状、体征及VAS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可作为变应性鼻炎的一种常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松华;王长青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妇科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在妇科腹腔镜微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妇科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妇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达标情况、临床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出血、恶心、呕吐、切口愈合不良、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采取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可以提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和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俐敏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远期血压水平的影响

    目的:对比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远期血压水平变化情况,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远期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8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初诊时的血压值分为两组,妊高征组(PIH组)720例和非妊高征组(NPIH)90例。由专业人员收集基础资料,均随访5年以上,对比两组远期高血压发病率。结果PIH组中有221例血压≥140/90mmHg,远期高血压发病率30.7%(221/720);NPIH组中有19例血压≥140/90mmHg,远期高血压发病率21.1%(19/90)。PIH组远期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NPI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妇女远期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升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远期血压水平相关。

    作者:万又平 刊期: 2014年第3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