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痛护理理念在促进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赵秀娟

关键词:无痛护理, 骨折, 满意度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在促进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使用无痛护理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09年3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220例患者进行观察,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总满意度进行分析,并对两组患者医治费用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对疼痛护理总满意度(70.91%),对照组总满意度为(4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减轻情况调查中,对照组仅为32.00%,观察组满意度为5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医治费用及住院时间分析,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无痛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效加快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EGF、EGFR及β-catenin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UCAC)是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重要死亡原因,其癌变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晰,是涉及多基因、多信号复杂过程,其中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家族(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β-catenin磷酸化与核内转位在UCAC发生中占据关键地位。本文就近年来EGF、EGFR及β-cateni核内转位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囡囡;陈远能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69例急性乙醇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救治措施分析

    目的:深入探讨急性乙醇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救治措施,为临床救治提供良好的依据和方法。方法对69例急性乙醇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洗胃,注射解毒剂,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手段。结果69例急性乙醇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经过一系列综合治疗后,显效66例(99.65%),有效3例(4.34%),无效0例(0%),总有效率100%。结论通过对急性乙醇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洗胃,注射解毒剂,机械通气等综合救治措施,患者清醒速度明显加快,中毒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降低神经系统麻痹病死率。

    作者:赵洪晶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糖尿病患者合并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探索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临床特点及应用泮托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对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胃溃疡7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非糖尿病患者中检查出胃溃疡64例做为对照组,进行观察比较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临床特点;并将观察组7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7例,对照组37例,将对照组6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泮托拉唑,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奥美拉唑,1个疗程4周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溃疡愈合情况,观察对比临床疗效。结果糖尿病合并胃溃疡组临床症状,包括恶心呕吐、上腹疼痛和反酸嗳气等低于非糖尿病胃溃疡组(P<0.05),餐后腹胀发生率糖尿病合并胃溃疡组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胃溃疡组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各指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的观察,以及采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的治疗,发现非糖尿病胃溃疡临床治疗愈合率在92%明显高于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的愈合率70%,根据糖尿病合并胃溃疡临床特点对该病的防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欧作瑜;陈淑钿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乳腺癌患者康复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乳腺癌手术后患者依从性现状的了解,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康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健康信念、社会支持等,并进一步提出提高乳腺癌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对策,网络干预、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模式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态度和健康信念,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作者:刘小春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胰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和观察胰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探讨136例胰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分析护理方法对手术的影响。结果136例胰腺癌患者均顺利接受围手术期护理,手术成功率为100%。结论在围手术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胰腺癌手术的术后症状,提高手术成功率,胰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丁艳慧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氟化泡沫预防幼儿龋齿的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氟化泡沫预防幼儿龋齿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本地某市级幼儿园的126例幼儿进行了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分两组,实验组给予氟化泡沫预防龋齿,半年一次,疗程两年。对照组仅进行日常护牙处理,不另行其他防龋措施。防龋结束后,对两组幼儿的龋患率进行统计,并评价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氟化泡沫防龋后实验组龋患率明显降低,由49.2%降至22.2%,且显著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龋期间不良反应监测结果表明,实验组所有幼儿均未见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或其他氟中毒症状;结论临应用氟化泡沫预防幼儿龋齿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欣;熊宇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TNF-α,ICAM-1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disorders?in?pregnancy)是妊娠与高血压并存的一组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近年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提出了许多学说。主要有免疫学说,胎盘或滋养叶细胞缺血学说,遗传学说,血管活性物质学说,钙平衡失调学说,血管内皮损伤学说[1]。各种学说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但具体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本文就TNF-α,ICAM-1两种细胞因子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范立叶;牟莹莹;马莉;孙占波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瘢痕妊娠介入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

    目的:分析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进行介入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办法。方法以我院20例进行介入手术的瘢痕妊娠患者为资料,总结护理经验,分析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行介入手术和子宫动脉栓塞后进行清宫,2例患者因大出血切除子宫,剩余18例患者手术顺利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行介入治疗的瘢痕妊娠患者,科学严密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增加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有效降低并发症。

    作者:徐蔷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Walli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的长期随访研究

    目的:评价腰椎后路棘突间Walli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科应用Walli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患者25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4.8岁(43~65岁)。均为后路手术。19例单节段,5例2节段(3例L4/5、L5/S1,2例L3/4、L4/5),1例3节段(L1/2、L4/5、L5/S1)手术,15例同时行减压手术,4例同时行腰椎间盘摘除术。收集术前与术后6个月、术后2年的疼痛视觉评分(VAS评分)、下腰痛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成功随访2年以上患者20例,随访平均28.6个月(24~44个月),Wallis动态稳定系统固定可靠,无捆绑带松弛、断裂、无后凸畸形。术后6个月、2年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6个月及2年的JOA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Walli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有良好的长远期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周冬长;钟祎;黄阳亮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老年糖尿病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为临床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11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针对性的护理,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结果118例糖尿病患者经过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进行干预后,血糖水平基本稳定,代谢紊乱已经纠正,并发症的发生也有明显的减少,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明显的缓解,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及时的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糖尿病进行干预,可以及早的发现、诊断,为治疗提供宝贵的时间,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患者采取的针对性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以身心健康的状态积极的配合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了病死率。

    作者:刘博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左氧氟沙星局部治疗青少年前牙创伤性根尖周炎

    目的:观察盐酸左氧氟沙星局部治疗青少年前牙创伤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冲洗根管,并将浸有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棉捻放置于根管内治疗青少年前牙创伤性根尖周炎30例,以常规甲硝唑注射液冲洗根管,浸有甲硝唑注射液的棉捻置于根管内治疗30例为对照。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7%,甲硝唑注射液对照组有效率达90.0%,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局部治疗青少年前牙创伤性根尖周炎具有疗效好,疗程短等优点。

    作者:王翠英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银杏叶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银杏叶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住院单双号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常规对症治疗,给予B组患者银杏叶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2.9%,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4%。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比之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均明显改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B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齐敬玲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脑血栓患者的康复治疗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脑血栓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并总结其护理经验,为临床治疗与护理脑血栓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案。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63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康复治疗并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63例脑血栓患者在经过合理有效的康复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后,显效率60.32%,有效率30.16%,无效率9.52%,总有效率高达90.48%;并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了。结论对脑血栓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波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不同层次护生强化实训状态-特质焦虑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不同层次护生实训焦虑状况进行调查,为不同层次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FormY)对500名实训护生(其中3年专250人,5年专25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年专护生与5年专护生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均高于大学生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专护生与5年专护生的焦虑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3年专护生、5年专护生的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有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3年专=0.73,Pr3年专<0.01,r5年专=0.836,Pr5年专<0.01。结论5年专护生的特质焦虑高于3年专护生,学历为其主要影响因素;3年专护生的状态焦虑高于5年专护生,就业压力为其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周美卿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远期血压水平的影响

    目的:对比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远期血压水平变化情况,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远期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8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初诊时的血压值分为两组,妊高征组(PIH组)720例和非妊高征组(NPIH)90例。由专业人员收集基础资料,均随访5年以上,对比两组远期高血压发病率。结果PIH组中有221例血压≥140/90mmHg,远期高血压发病率30.7%(221/720);NPIH组中有19例血压≥140/90mmHg,远期高血压发病率21.1%(19/90)。PIH组远期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NPI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妇女远期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升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远期血压水平相关。

    作者:万又平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中医辨证施善调理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善调理骨折的临床疗效,便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骨折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进行调理,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施善调理,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观察组显效45例(73.8%),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30例(49.1%),总有效率为73.8%。观察组骨折愈合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取中医辨证施善调理骨折可加快患者骨折处的愈合速度及程度,且用药简便及对患者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尹宏兵;龚庆;刘立东;崔镇海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急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急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75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急诊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呼吸紊乱指数、呼吸暂停时间及通气时间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呼吸紊乱指数和通气时间低于治疗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处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睡眠指标,补充血氧,调整气道压力,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正明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慢性肾炎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对慢性肾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合理的护理对策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诊治的85例慢性肾炎患者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一般护理、用药护理、口腔皮肤护理等方面出发,将健康教育与护理对策有机结合,实施全方位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过规范的治疗与悉心的护理之后,85例慢性肾炎患者中痊愈者23例(27.06%),好转者55例(64.71%),无效者7例(8.24%),总有效率达到91.76%。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结合有效的护理对策有助于慢性肾炎患者病情的康复,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静敏;费文萍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影响患者视力的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近年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80例92只眼,两组患者术前/术后随访1年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40例45只眼挑选为年龄低于75岁,生物测量准确,手术质量较高,术前散光小,无其他眼部及全身疾病。B组40例47只眼为随机挑选的白内障手术的患者。结果两组术后1、3、6、12个月术眼的裸眼视力的统计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视力明显高于B组。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力与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多方面因素有关。

    作者:洪伟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试论加强血液管理措施确保用血安全

    通过对血液管理工作的分析,探讨保障用血安全的方法。提出通过加强卫生部门的血液管理工作,完善血站血液管理体系建设及强化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确保用血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作者:张华 刊期: 2014年第3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