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介入超声经皮穿刺活检术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于海春

关键词:介入超声, 穿刺活检术, 乳腺肿瘤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超声经皮穿刺活检技术应用于乳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5例乳腺肿瘤进行超声检查和介入超声经皮价入穿刺提取肿块组织进行组织活检。结果依照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超声图像特征的鉴别要点,对105例乳腺肿瘤进行超声检查,所有超声结果根据美国第四版乳腺影像报告和成像系统判断标准。结果72例均在BI-RADS 4级或以上(可疑恶性肿瘤),在BI-RADS 3级或以下者33例(良性肿瘤)。后对上述乳腺进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提取肿瘤组织进行组织活检,病理结果为良性肿瘤55例;恶性肿瘤50例。结论乳腺肿瘤的高频超声检查结果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介入超声经皮穿刺活检技术操作简便、快速、安全、可靠、创伤小、诊断准确,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超声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利于评估病情、及时准确的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临床表现、血尿淀粉酶及CT等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86例胰腺炎患者中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符合率为74.4%,与CT诊断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且对腹腔积液诊断的灵敏度高于CT。结论腹部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上有实用的临床价值,无痛无创、快捷简便,且能评估病情的程度,便于临床治疗。

    作者:唐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用呋塞米治疗高血压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用呋塞米治疗高血压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按呋塞米剂量不同分组治疗,对比组间西地兰及硝酸甘油用量及心力衰竭缓解时间。结果高剂量利尿剂组其西地兰和硝酸甘油用量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且该组其心力衰竭症状缓解的速度也高于另两组(P<0.05)。结论高剂量(350mg)呋塞米治疗高血压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作者:尹国莲;韩希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护士行为礼仪在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观察护士行为礼仪在临床护理的实施效果,以供参考。方法我院自2012年1月开始将护士行为礼仪引入临床护理工作中,以实施行为礼仪前1年内本病区住院患者685例次为A组,实施行为礼仪后1年内本病区住院患者712例次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程度的差异。结果与A组相比较,B组护患满意率明显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护士行为礼仪引入临床护理工作中,可增进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作者:刘国芬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内镜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内镜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接治的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计算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对内镜表现和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病理诊断证实有69例,临床诊断符合率70.4%;胃镜下见胃黏膜变薄和白相为主15例,经病理诊断后确定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11例(73.3%);胃镜下见胃黏膜粗糙58例,经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38例(65.5%);胃镜下见胃黏膜变薄、白相为主及黏膜粗糙者共49例,经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46例(93.8%)。内镜下表现出的3种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符合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即(P<0.05)。结论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相结合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陈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虹膜睫状体炎104例疗效观察

    虹膜睫状体炎属祖国医学上之“瞳孔紧小”症,好发于青壮年,并发症甚多,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视力急剧下降,严重者可失明,临床上多采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长期应用此类药物会产生较明显的副作用,如激素性青光眼、白内障、低血钾和高血压。停药后,又易反复发作。若单纯运用中药治疗,由于中药制剂和给药途径的限制又不能很快控制炎症,易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症10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心灵关怀对卵巢癌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灵关怀在卵巢癌疾病中的影响,为其临床诊治和康复提供参考建议。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组法将5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由心灵关怀师或相关的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心灵关怀,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情感支撑,心理是焦虑烦躁,以及临终前是否安详等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对比,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更轻,情感支持更加强烈,焦虑程度更轻,临终前很安详,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上在卵巢癌疾病中采取心灵关怀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减轻疼痛程度,加强情感支撑,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产质量。

    作者:毛海衡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某地区外来务工人员性知识行为的调查

    目的了解番禺地区外来务工人员性知识掌握的情况及性相关行为,为在社区开展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外来务工人员性知识来源与需求等状况。结果①关于对生殖系统的了解,分别有67.8%和60.9%的人对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构造稍有了解;在了解意愿方面,对自身的了解以非常想的有32.5%,而对异性的了解有18.6%。②对性知识了解的途径主要是与朋友交流为34.3%。③关于异性的问题,愿意与朋友一同讨论性知识为52.4%。④关于性生理现象,31.4%的人对自己遗精或月经感到害怕和不知所措。⑤关于性病知识,58.6%的人不知道阳萎是否性病;54.7%的人对使用避孕套一知半解;35.5%不知道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⑥关于婚前性行为,34.3%的人赞成婚前同居。⑦关于性知识健康讲座,37.3%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性知识讲座;34.6%的人认为性知识讲座是有必要,但我会感觉到不好意思;27.2%的人认为无必要。结论外来务工人员性健康知识知晓率底,提升对外来务工人员性健康教育的服务水平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保障。

    作者:黄锦屏;覃伟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脑卒中的早期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在脑卒中发病中的早期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的效果,探讨更合理有效的早期预防措施和护理措施,加强护理力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脑卒中致残率。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8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64例对患者施行早期预防措施,进行精心的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健康教育等;对照组64例仅进行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9.06%,其中显效38例(5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75%,其中显效26例(40.63%)。结论在具有脑卒中发病高危因素的患者中和脑卒中发病早期患者中施采取早期预防措施,施行精心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减轻脑卒中的发病程度,提高恢复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危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

    作者:杨彩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术中ECG监测与心律失常

    经常有年轻医生问:手术中心电监护有何意义?心电监护能告知我们什么?心电监护能使我们预见到什么?心电监护能够帮助我们防范心脏的不良事件吗?心电图监测目前是手术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常规监护手段,目前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金标准(亦称心电图依赖),与术中血液动力学监测相互映衬,因此意义更加重大。

    作者:王克惠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儿科药学服务

    目的促进儿科合理用药,探索满足患儿需要的药学服务模式。方法了解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建立儿科治疗药物监测;建立儿科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申报制度;开展药学信息服务。结果减少儿科不合理用药,保证了药物疗效。结论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儿科药学服务,对提升儿科用药水平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付丽佳;王玉华;徐莲琴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柔情管理理论在优化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了解急诊护理人员对护理柔情管理的需求,学习柔情管理的理论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中,创造“以人为本”的工作氛围。结果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情管理理论,护理管理模式得到了改进与完善,充分调动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避免和减少了护理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应用柔情管理理论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满意度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春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甲状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1概述甲状腺癌是由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女状明显多于男性。一般来说,甲状腺癌比其它器官的癌发展相对缓慢,病程相对较长,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原发灶很小,临床上常首先发现转移灶,笔者在日常工作中收集了一些病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王松林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39例乳腺癌外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临床上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以及恢复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对本院在2005年2月至2007年3月之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在患者出院之后进行不同时间的跟踪随访,对其住院时间以及存活率等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组实验一共选取患者39例,将这些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本医院同期收治的病情一致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对比,患者出院之后对其康复状况、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3年、5年出院后跟踪随访,对其成活率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的19d,长时间92d,平均住院时间为28.5d。对照组患者短住院时间为83d,长时间达到176d,平均住院时间90.2d,住院时间接近观察组患者的3倍。在患者出院后进行跟踪随访,对照组在1年、3年、5年分别有37例、22例、20例患者存活,存活率分别为94.5%,56.4%,51.3%。对照组患者在跟踪随访1年、3年、5年的存活患者数分别为28例、11例、7例,存活率分别为93.3%,36.7%,23.3%。对两组患者的存活率进行统计学分析,1年后两组患者生存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3年、5年后生存率对比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是值得肯定的,相对于保守治疗方法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康复率提高并且在出院后患者的复发率较低。另外,临床治疗乳腺癌的过程中应该对乳腺癌类型进行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患病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以提高治愈率,降低乳腺癌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培林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环孢素联合雄激素辅以造血生长因子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环孢素、雄激素辅以造血生长因子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2005年至2010年我院5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接受环孢素、雄激素,辅以造血生长因子治疗,回顾性分析该方法治疗疗效。结果57例患者基本治愈2例,缓解13例,明显进步20例,无效22例(死亡9例,其中4例死于脑出血,5例死于严重感染)。结论环孢素、雄激素,辅以造血生长因子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方法之一,经济、安全有效。

    作者:钟亚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双黄连口服液与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双黄连口服液与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86例口腔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雷尼替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3例患者中,显效26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5.3%,对照组43例患者中,显效21例,好转15例,无效7例,治疗有效率为83.7%。结论临床上应用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的帮助较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向平;丁楠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依地酸钙钠治疗铅中毒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对依地酸钙钠治疗铅中毒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的铅中毒患者66例,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3例铅中毒患者。对两组铅中毒患者进行依地酸钙钠治疗,而对对照组中的铅中毒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中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两组铅中毒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程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中对于护理满意的铅中毒患者有27例,占81.82%,观察组中对于护理满意的铅中毒患者有30例,占90.91%,即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铅中毒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较高,P<0.05。结论在对铅中毒患者采取依地酸钙钠治疗以及护理时,应给予一定的重视,并且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黄爱芳;黄国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疗效及护理。方法对50例颅脑损伤进行护理干预:入舱前护理(详细询问病史认真监测生命体征;心理护理及其他护理);入舱护理(升压、稳压、减压护理);出舱后护理。结果50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1.87±0.34)疗程;临床疗效显效22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49例。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显著,及时做好护理工作十分必要。

    作者:张玲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药剂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整个药学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为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药学专业人才,从药剂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内容与模式等六方面入手,结合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药剂学教学改革对策。

    作者:鄢海燕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6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RA的疗效。方法从确诊为RA的患者中选取6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于同样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中药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RA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作者:孙琳;郎需和;潘秀霞;孙敬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48例结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结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48例结肠癌术后复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复发于盆腔与腹腔内25例,复发于吻合口16例,肺转移3例,肝脏转移3例,骨转移1例。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有45例,非手术治疗患者3例。姑息性切除15例,根治性切除30例。非根治性切除术平均生存时间为10个月,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27个月。结论对于结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复发部位及病期进行及时掌握,治疗方案应以手术为主,同时辅以综合治疗。手术时应注意无瘤操作,防止术后复发。

    作者:韩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