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亚平
目的研究并分析宫外怀孕B超误诊原因。方法选取我站自2012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在外院误诊2名宫外孕患者进行总结,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吸取教训,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在我站进行B超检查后证实以上2例患者首次B超结果均为误诊。结论对于急腹症女性患者,在检查的过程中应该遵守检查的规范,排除妇科疾病,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如果患者出现贫血、停经、腹痛以及阴道出血等情况时,应该详细的检查是否有异位妊娠情况的发生,综合各种检测方式,全面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作者:刘燕;邱红;刘晓明;张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口腔颌面部损伤是指颌面颅骨和面部的损伤,多因工伤、运动损伤、交通事故和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所致。口腔颌面部位于呼吸道上端,损伤时可因组织移位或肿胀、舌后坠、血凝块和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影响呼吸通畅。口腔又是消化道的入口,损伤后常使口腔失去正常功能,发生进食、语言等功能障碍。颌面部上接颅脑,下连颈部,当上颌骨或面中1/3受到损伤后,容易并发颅脑损伤,如脑震荡、脑挫伤、颅底骨折等。如抢救不及时,轻者可发生功能障碍,面部畸形,重者危及生命。近年来我院治疗138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其中60例患者伴发颅脑损伤,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宋玉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减少或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顺利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方法施行CT增强扫描药物注射前的心理护理、加强扫描中的配合及用药后的观察。结果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减少、减轻了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扫描质量及诊断准确度。我院自2011年3月份至2012年3月共做64排螺旋增强扫描1015人次,出现不良反应的13人次,其中轻度不良反应的10人次,中度不良反应的3人次,无重度不良反应。结论 CT增强扫描是指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剂后再进行扫描,增强病变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密度对比度,有利于发现病变和鉴别诊断。
作者:张蕾;迟慧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等技术对硝苯地平中毒的疗效。方法开通动静脉通路,静注5000u肝素钠,滴速从5L/min逐渐增加到150L/min,持续灌流2h。结果持续灌流1h后血压开始上升,头晕、心慌症状略有减轻,2h后头痛头晕、心慌症状逐渐减轻。观察3d后症状消失。结论综合使用血液灌流等技术可早期缓解硝苯地平中毒症状,对妊娠期妇女尤为适合,其可靠性需进一步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王伟;栗芬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特点,深入探讨护理人员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对258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243份有效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护理人员的SAS的总平均分为(46.24±9.92),明显高于我国普通人群常模(38.97±8.45)[1]。结论调查表明临床护士中焦虑性负性情绪较为突出。护理人员应加强自我心理素质的提高,医院对临床护理人群应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心理咨询和保健服务,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李玉芬;李彬彬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诊断准确率高,安全无创。本文主要从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优势、老年患者心律失常特点及原因、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监测的相关情况以及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监测中的注意事项几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诊断体会。
作者:于双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使用曲安奈德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112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均为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利多卡因,患处涂抹VE。4%碳酸氢钠液及在复方氯已啶中加入曲安奈德交替含漱。对照组采用强的松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2个月的VA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曲安奈德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治疗具有较好的短期疗效,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海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3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多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以意识障碍、神经眼征、瘫痪、感觉障碍等为常见表现,CT可发现基底动脉尖端5条血管供血区的多发梗死灶,治愈率低,病死率、致残率高。结论 TOB是-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干血管病。头CT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宣立娟;张立颖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临床研究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即:胎盘部位滋养叶细胞肿瘤-PSTT和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TT)的病理特征以及诊断分析。方法笔者将选取28例恶性滋养叶疾病患者,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理诊断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并伴有腹痛症状且B-HCG 较高;ETT患者的瘤细胞位于坏死组织及玻璃样物并形成岛屿状、地图样形状,PSTT患者的主要特点为单个平滑肌纤维或几组肌纤维分离,呈条索状、片块状排列;免疫表型表达上皮性、滋养细胞性标志物,但在M el-CAM、PLAP、HPL的强度表达方面存在差异性。结论在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IT)中PSTT、ETT是较为少见的,而二者又具有不同的免疫表型及形态学特征,但是在临床症状及惰性生物学行为上则极为相似,因此我们可通过病理学分析来进行辅助诊断或鉴别诊断。
作者:凌惠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运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法,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进行改进,使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得到持续提高。方法通过成立科室质控小组,制定各岗位质量考核标准,持续收集资料,分析原因,不断改进的流程,使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质量得到持续提高。结果满足了临床诊疗活动的需要,保证了患者的医疗安全,提高了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
作者:刘丹东;陈琴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人急腹症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和处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急腹症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严密的临床检查,并根据其特有的临床特点选择适宜的麻醉方式。并对所有患者给予临床对症治疗。结果入选本研究的92例老年患者均顺利完成麻醉治疗,无失败病例发生,92例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循环紊乱,经对症处理后均获得纠正。2例患者心跳、呼吸骤停,1例患者发生胃穿孔合并急性腹膜炎,于术后5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两外1例经治疗康复出院。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7d随访,1例治疗中采用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的患者术后3d呼吸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老年急腹症手术患者病情严重、变化快、临床治疗复杂,治疗期间针对患者的自身特点给予适宜的麻醉处理十分重要。
作者:蒙文敏;张恩瑜;廖增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力衰竭又被称之为心力衰竭,对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其佳的治疗方法就是以药物治疗为基础,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大量的临床实践充分的证实,单纯左室与单纯双室起搏在血流动力学改善上有着相同的结果,并且单纯左室与双室起搏对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方面有着突出的成效,有助于死亡率的降低、再住院人数的减少以及心率失常的减少。本文深入探究了单纯左室或双室起搏治疗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旨在促进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力衰竭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
作者:李晓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急诊室护患沟通的技巧,使急诊护理中护患和谐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根据急诊工作中的相应特点,找出沟通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制定出完善的护理流程。结果良好的护患沟通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的67.4%上升至90.7%。结论加强急诊护士的沟通技巧,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间的和谐,使社会效益和医院效益获得双丰收。
作者:李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联合化疗在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9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保乳手术联合放化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根治术联合放化疗,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组局部复发率为6.5%(2/31),远处转移率为9.7%(3/31),1年生存率为93.5(29/31),对照组局部复发率为6.3%(4/63),远处转移率为11.1%(7/63),1年生存率为92.1(58/63),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乳房美观优良率为93.5%(29/31),对照组均为差,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联合化疗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治疗中,在不降低临床疗效同时,能保留乳房的形体美,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增强自信心。
作者:迪丽拜尔?吾守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加强洗手效果监测,定期对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考核,督促医务人员从思想深处认识到,降低院内感染,规范手卫生的重要性,改善不合理洗手设施,提供速干手消毒剂,树立手卫生新观念。
作者:王玉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尿道结石是尿石症中较少见的疾病。超声探查是诊断尿道结石比较可靠、无创伤性的诊断方法。它可以探查到结石的部位、大小、形态等。本研究中1例尿道结石均有突然腰痛,会阴部剧痛、排尿不畅或排尿突然中断,尿闭等症状。超声探查结果显示前尿道内可见强回声光团,长约2.5cm,后伴声影,超声显像具有实时、操作简单、准确、可重复、无损伤等优点,有助于诊断尿路结石,对于X线不能显影的阴性结石,超声检查更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于晶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在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二甲双胍联合那格列奈控制血糖不佳,不改变口服药,加用每天注射1次地特胰岛素或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比较两种胰岛素方案的疗效。方法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为40例,平均年龄(46±9.8)岁,男性25例,女性15例,予联用地特胰岛素治疗;对照组38例,平均年龄(45±8.9)岁,男性22例,女性16例,予联用低精蛋白锌胰岛素,疗程12周。结果各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空腹血糖由(9.9±1.3)mmol/L降至(6.9±0.9)mmol/L,餐后血糖从(12.2±2.2)mmol/L降至(8.4±0.7)mmol/L,糖化血红蛋白从(8.8±0.5)%降至(6.6±0.9)%。对照组空腹血糖由(9.8±1.2)mmol/L降至(7.0±0.8)mmol/L,餐后血糖从(12.5±2.3)mmol/L降至(8.5±0.6)mmol/L,糖化血红蛋白从(8.7±0.6)%降至(6.7±0.8)%。对照组体质量指数增加,但与治疗组仍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发生低血糖事件5次,对照组发生低血糖事件11次,治疗组脱落3例(3/40,7.5%),对照组脱落5例(5/38,13.8%)。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达标率提高,不增加体质量,低血糖发生率低,临床使用较安全、放便,患者依丛性高。
作者:伍华;陈敏;邵丽香;李卫平;谢乃强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柔情管理理论在优化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了解急诊护理人员对护理柔情管理的需求,学习柔情管理的理论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中,创造“以人为本”的工作氛围。结果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情管理理论,护理管理模式得到了改进与完善,充分调动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避免和减少了护理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应用柔情管理理论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满意度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春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中药痰热清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放疗急性反应。方法100例Ⅲ~Ⅳa期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放化疗综合治疗,研究组配合配合痰热清,对照组配合头孢美唑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两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0%、66%(P>0.05),部分缓解率分别为30%、34%(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93%、91%(P>0.05),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和85%(P>0.05);研究组急性放疗副反应II级以上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及口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与放化疗结合治疗晚期鼻咽癌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能减轻放疗急性副反应。
作者:方向东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整个药学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为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药学专业人才,从药剂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内容与模式等六方面入手,结合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药剂学教学改革对策。
作者:鄢海燕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