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剑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联合地佐辛治疗瑞芬太尼全麻后痛觉过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全麻下行LC患者80例,随机分为四组P、D、L、R(RL组术后患者要求镇痛者)。观察各组患者呼之睁眼时间(T1)、拔管时间(T2);入室、清醒拔管后10min、3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后清醒拔管10min、20min、30min、2h、6h、12h痛觉模拟评分VAS;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血氧饱和度降低)的发生率。结果各时间点VAS评分D、L、P组较R组明显降低;L组与D组相比有所降低;P组与D组相比较有下降;D、L、P组与RL组明显降低;L组与P组相比较,术后10min、20min、30min,P组VAS评分较L组降低,但术后2h、6h、12h的VAS评分L组又较P组有所降低;RL组与D、L、P、R组相比较术后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且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明显较其他组高。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地佐辛治疗瑞芬太尼全麻下所致痛觉过敏疗效可靠、持久,但在术后联合使用镇痛效果差,同时可使处于恢复期的患者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所以术后联合使用存在风险,应引起临床医生的特别关注。
作者:李瑞婷;薛朝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急诊室护患沟通的技巧,使急诊护理中护患和谐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根据急诊工作中的相应特点,找出沟通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制定出完善的护理流程。结果良好的护患沟通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的67.4%上升至90.7%。结论加强急诊护士的沟通技巧,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间的和谐,使社会效益和医院效益获得双丰收。
作者:李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光固化复合树脂因其美观价廉、操作简便等优点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因存在易脱落、继发龋、牙髓炎等缺点。本文对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应用做简单分析。
作者:王燕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对肠系膜中患有淋巴结炎的152例小儿用具有高频彩色特性的多普勒超声机器进行诊断,之后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机器的疗效价值。方法从2011年5月1日至2013年5月1日之间,肠系膜中患有淋巴结炎的小儿有152例,其中,男性小儿有97例,女性小儿有55例,对这152例肠系膜患有淋巴结炎病症的小儿进行体检,重点体检部位是腹部,体检所用方法是属于高频彩色类型的多普勒超声机器,然后对小儿的肠道中的淋巴结进行观察,看有无变的肿大。之后,对淋巴结的体积大小、回声状况、分布位置、血流情况、病体数目以及形态等进行诊断和分析。结果152例肠膜系中的淋巴结发炎的小儿,经过高频以及彩色类型的多普勒超声机器的诊断后,发现他们肠系膜之中的淋巴结的体积都有长大和臃肿的现象。结论若小儿的肠系膜之中的淋巴结出现病症,使用具有高频彩色特性的多普勒超声机器进行诊断可以使肠系膜中的淋巴结的病状清晰的呈现出来,可看出有无肿大,进而提升小儿的肠系膜淋巴结在发炎后的确诊度,可使带有炎症的淋巴结得到鉴别和治疗。
作者:韦荣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新生儿呼吸衰竭62例等分为两组,两组均常规给予呼吸道清理、抗感染、补充体液、维持酸碱及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给氧方式,观察组经鼻CPAP呼吸机给氧。结果两组疗效对比:观察组有效率87.1%高于对照组有效率48.4%,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气分析对比:治疗前两组血气PaO2、SaO2、PaCO2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和SaO2显著升高(P<0.01),而对照组升高不明显(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酸中毒症状改善明显,PaCO2下降明显(P<0.05),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经鼻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显著,且方便易行,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魏婉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加贝酯联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急性胰腺炎(水肿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观察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时的血白细胞计数,血淀粉酶与动脉血氧分压,治愈时间,重症化率,转手术率,病死率与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天时,两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但在治疗第2天、第7天时,治疗组在改善白细胞计数,血氧分压,治愈时间,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血淀粉酶变化,转手术率,重症化率,病死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加贝酯联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水肿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崔玉环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对高血压并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动脉顺应性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并IGT患者63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31例,阿卡波糖加常规治疗组(B组)32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糖、餐后2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ET)、肱-踝脉搏波速度(brachi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颈动脉内膜-中膜的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l thickness,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accumulative score of carotid plaque)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的ET水平及baPWV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NO水平显著上升(P<0.01), B组2hPG,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B组的2hPG、ET水平、baPWV、IMT和颈动脉斑块积分明显低于A组(P<0.05),NO水平高于A组(P<0.05);A组IMT和颈动脉斑块积分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阿卡波糖可以降低高血压并IGT患者的baPWV,IMT和颈动脉板块积分,改善大动脉的弹性及顺应性。
作者:陈奇;刘洋;刘恒亮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诊断准确率高,安全无创。本文主要从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优势、老年患者心律失常特点及原因、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监测的相关情况以及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监测中的注意事项几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诊断体会。
作者:于双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在耳鼻咽喉科疾病手术后,将局部糖皮质激素和全身糖皮质激素的疗效相比,观察局部用药的疗效是否好。方法选取乳突病变切除术加鼓室成形术后的患者3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布地奈德加抗生素滴剂换药,对照组用地塞米松加一样剂量的抗生素滴剂换药,比较两组患者干耳时间。结果实验组术后平均干耳时间为(17.2±0.3)d,对照组术后平均干耳时间为(21.4±0.2)d,两组干耳时间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这种疾病,在手术后应用局部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的遏制炎症发生,能够在临床上普及使用。
作者:孙张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疗效和体会。方法对分别每天给予100、200、300和400mg的黄体酮口服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和讨论。结果将四组撤药性出血率、阴道出血量评分、出血持续时间、子宫内膜厚度、不良反应和治疗依从性等方面进行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但200和300mg组的子宫内膜接近正常,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每天使用100~400mg剂量的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均能达到撤退性出血的疗效;但200mg和300mg两组的疗效相对较好。
作者:郑爱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探讨潘生丁治疗儿童风疹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儿童风疹的患儿48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使用潘生丁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吗啉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显著对比对照组缩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潘生丁治疗儿童风疹的临床疗效明显,用于常规治疗,能够加快消除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并使用。
作者:许灿荣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应策略。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10月至2012年4月就诊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随机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70例,实验组给予一般治疗和特殊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两组均采SAS评判患者焦虑程度,同时采用SDS给患者抑郁程度打分,于干预前及干预10周末分别记录下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并分析前后差别。结果实验组护理干预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而且干预前社会认知力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分裂症患者焦虑及抑郁等病状得到大大改善,而且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力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无可厚非,值得应用。
作者:马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等技术对硝苯地平中毒的疗效。方法开通动静脉通路,静注5000u肝素钠,滴速从5L/min逐渐增加到150L/min,持续灌流2h。结果持续灌流1h后血压开始上升,头晕、心慌症状略有减轻,2h后头痛头晕、心慌症状逐渐减轻。观察3d后症状消失。结论综合使用血液灌流等技术可早期缓解硝苯地平中毒症状,对妊娠期妇女尤为适合,其可靠性需进一步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王伟;栗芬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方法从基层医院手术室管理、人员、院感以及相关制度等方面逐一分析可能存在的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结果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加强护理人员管理、积极预防手术室感染以及完善制度与明确职责均为降低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的有效措施。结论积极对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积极应对,才可能大程度减少手术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并终促进基层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
作者:黄雪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应用中药“自拟黄芪防己逐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类风湿性关节炎5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6例;治疗组服用“自拟黄芪防己逐痹汤”每日一剂,随症加减;对照组服用“地塞米松片”一次0.75mg,每日2次,两组分别用药1个月后,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结论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疗效稳定。
作者:苏建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产妇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12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特殊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分析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并发症和围生儿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经一系列的特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围生期合并症、围生儿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母婴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产妇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并发症,提高围生期母婴的生存质量,使孕产妇及婴儿顺利渡过围生期,保障母婴平安。
作者:陈巧玉;伍彦芬;李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对热性惊厥患儿及家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热性惊厥患儿按年龄段进行分组,各年龄组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都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家长及患儿又加用预防复发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出院后对各组进行跟踪随访,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有5例复发,对照组有17例复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预防热性惊厥的复发中提升了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大大降低了小儿惊厥的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凤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可分为腹膜型、卵巢型、阴道直肠型和特殊部位型4大类[1],其中阴道直肠型占5%~10%,国外有些学者认为内异症在这个部位的发生率大于所有的资料报道。阴道直肠内异症和慢性盆腔疼痛有关,是一种侵袭性能致使患者功能不全的疾病,在严重的病例中直肠子宫陷凹完全或部分消失,甚至肠道阻塞,肾功能丧失和不育,症状的周期性变化非常明显,医生在诊断中常意识不到这种疾病,并且不同的检查方法对诊断有限,至少50%的患者没得到正确诊断而就行外科手术。国外关于这一疾病的研究较多,近几年国内的研究也逐渐多起来,现将其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段杨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口腔颌面部损伤是指颌面颅骨和面部的损伤,多因工伤、运动损伤、交通事故和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所致。口腔颌面部位于呼吸道上端,损伤时可因组织移位或肿胀、舌后坠、血凝块和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影响呼吸通畅。口腔又是消化道的入口,损伤后常使口腔失去正常功能,发生进食、语言等功能障碍。颌面部上接颅脑,下连颈部,当上颌骨或面中1/3受到损伤后,容易并发颅脑损伤,如脑震荡、脑挫伤、颅底骨折等。如抢救不及时,轻者可发生功能障碍,面部畸形,重者危及生命。近年来我院治疗138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其中60例患者伴发颅脑损伤,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宋玉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运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法,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进行改进,使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得到持续提高。方法通过成立科室质控小组,制定各岗位质量考核标准,持续收集资料,分析原因,不断改进的流程,使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质量得到持续提高。结果满足了临床诊疗活动的需要,保证了患者的医疗安全,提高了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
作者:刘丹东;陈琴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