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塞式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体会

魏婉莹

关键词:新生儿, 呼吸衰竭,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摘要: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新生儿呼吸衰竭62例等分为两组,两组均常规给予呼吸道清理、抗感染、补充体液、维持酸碱及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给氧方式,观察组经鼻CPAP呼吸机给氧。结果两组疗效对比:观察组有效率87.1%高于对照组有效率48.4%,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气分析对比:治疗前两组血气PaO2、SaO2、PaCO2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和SaO2显著升高(P<0.01),而对照组升高不明显(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酸中毒症状改善明显,PaCO2下降明显(P<0.05),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经鼻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显著,且方便易行,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热性惊厥患儿及家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热性惊厥患儿按年龄段进行分组,各年龄组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都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家长及患儿又加用预防复发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出院后对各组进行跟踪随访,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有5例复发,对照组有17例复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预防热性惊厥的复发中提升了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大大降低了小儿惊厥的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凤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高血压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年龄、病程及血压级别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8例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128例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80例,占62.5%。患者5年、10年、20年病程阶段形成斑块发生率分别为36.0%、61.7%、75.0%,三组比较P<0.05,有明显差异;45~49岁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比例不到10%;50~69岁患者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发生率为58.5%;到70~79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率已升高为75%,三组比较P<0.05,有显明差异。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增高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风险,斑块形成的发生率与患者年龄及病程呈正相关。

    作者:张卫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胶囊铬超标的相关问题探析与思考

    “毒胶囊”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本文通过对空胶囊铬超标的原因,空胶囊的组成及其主要成囊材料-明胶在药物制剂方面的应用进行探析,为处理问题事件和类似事件问题提供建议。

    作者:李嵩;赵燕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优质服务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优质服务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我院心血管内科在职临床护士以及该时期收治的临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2012至2013年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并同2011至2012年度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经统计,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该科室护理满意度较实施前得到显著提高(P<0.05),家属陪护率得到了显著降低(P<0.05),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能够使临床护士的责任感得到明显增强,从而可以实现有效改善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作者:周红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胆囊管解剖变异的MRCP诊断

    目的分析和研究磁共振胆管成像(MRCP)在胆囊管解剖变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我校附属医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一共收治了640例患者使用MRCP进行检查。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在这些患者中,其中有600例患者能够清晰的显示出胆囊管,发生胆囊管变异的患者有58例,占9.7%。8例患者为胆囊管负角度汇入肝总管;6例患者为胆囊管汇入到左右肝管的分叉处;8例患者为低位汇入合并肝总管并行;10例患者为低位汇入到胆总管;6例患者为汇入肝总管的左侧合并肝总管并行;6例患者和肝总管并行;10例患者为旋前或旋后汇入到肝总管的左侧;4例患者为短胆囊管。结论对患者进行MRCP,这是一种没有创伤,并且能够将胆管变异快速显示出来的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手术前了解胆道解剖变异的详细情况,降低在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损伤情况。

    作者:王利萍;司运辉;崔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健康宣教对预防肛肠疾病术后并发尿潴留的优质护理

    目的对健康宣教在预防肛肠疾病术后并发尿潴留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肛肠疾病临床患者病例9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预防尿潴留方面的健康宣教工作,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肛肠疾病患者展开合理的术前、术后健康宣教工作,对于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作者:韩林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氯胺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大鼠NF-κB的影响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大鼠NF-κB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AP组和氯胺酮干预组(KTM组),每组20只。应用逆行胰胆管泵注5%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氯胺酮干预组术后腹腔给予4mg/kg氯胺酮。造模后12h检测肺湿重干重比,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并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造模后6h,12h肺组织NF-κB p65mRNA的表达。结果 NF-κB p65mRNA在SAP时除肺泡的细胞质内有表达外,出现细胞核内表达,随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加, KTM组NF-κB p65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NF-κB活化与SAP的肺损伤密切相关,氯胺酮可以通过抑制NF-κB p65mRNA的表达起到肺保护作用。

    作者:姜金玉;郑贤军;孔高茵;张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心灵关怀对卵巢癌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灵关怀在卵巢癌疾病中的影响,为其临床诊治和康复提供参考建议。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组法将5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由心灵关怀师或相关的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心灵关怀,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情感支撑,心理是焦虑烦躁,以及临终前是否安详等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对比,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更轻,情感支持更加强烈,焦虑程度更轻,临终前很安详,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上在卵巢癌疾病中采取心灵关怀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减轻疼痛程度,加强情感支撑,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产质量。

    作者:毛海衡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观察并行采集技术在上腹部MRI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并行采集技术在上腹部MRI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行上腹部MRI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行磁共振T1加权、T2加权及三维抑脂扰相梯度回波序列扫描,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扫描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并行采集序列扫描,对比两组患者扫描图像差异。结果两组所得扫描图像均达到诊断标准,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扫描时间及所得图像质量明显较好,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并行采集技术对上腹部MRI检查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孟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和体会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素分泌过多而出现的以全身代谢亢进为特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为普外科的常见疾病。临床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高功能腺瘤3种类型,中重度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围术期护理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笔者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其体会如下。

    作者:徐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普外科学概论

    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理论和实践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范畴是在整个医学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且不断更新变化的。在古代外科学刚刚形成的时期,它的范畴有一定的局限性,只代表一些体表的疾病和外伤;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对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疾病在病因、病理和发病机制方面获得了更为明确的认识,加之诊断方法和手术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是的对现代外科学的范畴的认识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它已经包括了许多人体内部的疾病。

    作者:刘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39例乳腺癌外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临床上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以及恢复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对本院在2005年2月至2007年3月之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在患者出院之后进行不同时间的跟踪随访,对其住院时间以及存活率等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组实验一共选取患者39例,将这些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本医院同期收治的病情一致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对比,患者出院之后对其康复状况、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3年、5年出院后跟踪随访,对其成活率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的19d,长时间92d,平均住院时间为28.5d。对照组患者短住院时间为83d,长时间达到176d,平均住院时间90.2d,住院时间接近观察组患者的3倍。在患者出院后进行跟踪随访,对照组在1年、3年、5年分别有37例、22例、20例患者存活,存活率分别为94.5%,56.4%,51.3%。对照组患者在跟踪随访1年、3年、5年的存活患者数分别为28例、11例、7例,存活率分别为93.3%,36.7%,23.3%。对两组患者的存活率进行统计学分析,1年后两组患者生存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3年、5年后生存率对比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是值得肯定的,相对于保守治疗方法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康复率提高并且在出院后患者的复发率较低。另外,临床治疗乳腺癌的过程中应该对乳腺癌类型进行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患病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以提高治愈率,降低乳腺癌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培林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C-反应蛋白检测在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鉴别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0例胸腔积液患者按照病因不同分为结核性胸腔积液52例和癌性胸腔积液38例,观察两组患者CRP水平。结果结核组患者胸腔积液及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浓度测定不但是临床上一种快速、实用、经济的实验室检查,也是一项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良好指标,对鉴别结核性和癌性胸积液具有较大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唐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功能性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功能性室性早搏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02例功能性室性早搏老年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两组患者,各为51例,对比美托洛尔组、联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美托洛尔组(61.2%∶45.6%;94.6%∶78.3%,均P<0.05);联合治疗组无效率显着低于美托洛尔组(5.4%∶21.7%,P<0.001)。结论联合药物治疗效果理想,且患者治疗期间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作者:周少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阿卡波糖对高血压并糖耐量减低患者动脉顺应性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对高血压并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动脉顺应性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并IGT患者63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31例,阿卡波糖加常规治疗组(B组)32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糖、餐后2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ET)、肱-踝脉搏波速度(brachi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颈动脉内膜-中膜的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l thickness,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accumulative score of carotid plaque)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的ET水平及baPWV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NO水平显著上升(P<0.01), B组2hPG,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B组的2hPG、ET水平、baPWV、IMT和颈动脉斑块积分明显低于A组(P<0.05),NO水平高于A组(P<0.05);A组IMT和颈动脉斑块积分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阿卡波糖可以降低高血压并IGT患者的baPWV,IMT和颈动脉板块积分,改善大动脉的弹性及顺应性。

    作者:陈奇;刘洋;刘恒亮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盐酸丙帕他莫的药理学原理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盐酸丙帕他莫的药理学原理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相关的临床用药记录和动物实验对盐酸丙帕他莫的药理学原理及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后4h对盐酸丙帕他莫组及芬太尼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盐酸丙帕他莫高于5分的患者有2例,芬太尼组高于5分的患者有8例,前者明显低于后者,且差异有显著性。盐酸丙帕他莫的镇痛作用没有明显的耐受和吗啡样依赖性等诸多优点,可以有效的替代吗啡或哌替啶作为手术后的镇痛药。结论盐酸丙帕他莫水解速度快,镇痛效果显著且作用时间较长,副作用较小,可以有效的替代吗啡或哌替啶作为手术后的镇痛药。

    作者:彭文导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腹腔镜高位结扎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采用腹腔镜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斜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手术指正及术后愈合情况。结果患儿手术时间短,仅需8~20min;术中出血少,全部手术过程中几乎无出血;对患儿损伤小,切口长度只有3mm;患儿几乎无痛苦,麻醉清醒后即能正常进食、下地活动,术后1~3d可出院;100例患儿术后均随访观察6~18个月,未发现并发症及术后疝复发,疗效满意。结论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时间短、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无瘢痕,大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远期疗效满意,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治疗小儿斜疝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岭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论围手术期的安全管理措施

    围手术期是指患者从决定需要手术的时候开始,到手术完成后的生理功能基本恢复的一段时期。手术之前的术前期就有可能是几分钟到几周不等,术后期的长短也因为不同的疾病以及手术的方式而有所不一样。围手术期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让患者能够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和促进手术后的康复。制定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落实手术前的准备内容以及手术后的康复措施,是医疗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的控制护理意外的发生,减少护患之间的矛盾和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的质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临床工作经验在高职高专中医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复合型的应用技术人才,尤其医学院校,更应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文章探讨了高职高专中医实践教学中临床工作经验的重要性及主要内容。

    作者:纪艳波;丁培林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创面修复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1年10月75例出现皮肤软组织破损的四肢骨折及骨外露患者,通过彻底清创后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经1~2周的治疗后,在创面上实施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结果经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治疗,75例患者肉芽组织生长新鲜,经10个月随访,除3例患者因出现创面感染导致肉芽组织的生长停滞,实施皮瓣修复外,其他患者骨折得以愈合,未见骨髓炎表现。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高效引流、减轻患者病痛、促进愈合,临床效果较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辞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