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曲安奈德喷鼻剂联合负压置换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观察

朱松柏

关键词:曲安奈德喷鼻剂, 负压置换法, 小儿慢性鼻窦炎
摘要: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喷鼻剂联合负压置换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入院的106例小儿慢性鼻窦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喷鼻剂治疗,1次/d,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鼻腔、鼻窦负压置换术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4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58%,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喷鼻剂联合负压置换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该法对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根管糊剂一次性根充治疗慢性尖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两种常用根管糊剂用于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152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58颗患牙,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选用Cortisomol糊剂及Vitapex糊剂加标准牙胶尖冷侧方加压法行一次性根管充填,观察术后1年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年,A、B两组的总成功率分别为98.7%和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rtisomol糊剂和Vitapex糊剂对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的远期疗效均良好,无明显差异。

    作者:傅振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浅谈新形势下疾控中心质量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在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当中,检测市场以及校准市场不断呈现出规范化性的发展趋势。对于疾控中心而言,要想在检测及校准市场中稳固自身的重要地位与意义,就需要从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的角度上入手,实现对自身工作能力的稳定提升。基于此,本文以疾控中心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新形势下疾控中心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详细研究了提高疾控中心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对策,并据此论证了质量管理在疾控中心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作者:李晓莹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乳腺癌核素法前哨淋巴结活检方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应用不同浓度和剂量的锝99标记的硫胶体注射液注射于乳腺癌患者乳晕区真皮内,观察其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作用,为核素法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注射不同浓度和剂量的锝99标记的硫胶体注射液注射于乳腺癌患者乳晕区真皮内。用探测仪探测热点,术中结合探测仪完全切除前哨淋巴结。然后再继续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把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后进行比较。结果三组试验中热点出现的时间,短的为2.0mci,0.2mL组。三组SLN检出在1~3枚之间,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准确率为98.1%,假阴性率为5.3%。结论核素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浓度和剂量对SLN的检出枚数及检出率和假阴率没有影响但对热点出现的时间有影响,但主要是剂量方面的影响,浓度因素不起作用。

    作者:潘薇;张国强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期间共接诊18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0例给予常规传统的健康教育,实验组90例依据临床护理路径给予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的情况、住院时间及费用、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护理的满意度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费用及并发症明显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降低经济负担,使患者得到了佳护理,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血液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重在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方法对血液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和临床表现以及对其做出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对血液肿瘤患者行心理护理是有意义的。结论对血液肿瘤患者所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杨文秀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的气道护理

    目的分析和研究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的气道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2010年4月至2012年7月重症哮喘患儿58例,将其使用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58例患儿哮喘症状基本控制时间为(30.4±0.7)h;患儿机械通气的时间在2~7d,平均为(3.5±0.8)d;治疗24h后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患儿重症哮喘时,精心细致的临床护理,可以控制患儿的病情发展,对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有重要作用。

    作者:余冬妮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低频脉冲电治疗在预防产妇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索低频脉冲电治疗在预防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300例,患者均有会阴侧切或器械助产、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于分娩后2h用低频脉冲电治疗仪对产妇耻骨上膀胱区和腰骶部进行治疗,持续时间20min;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和传统诱导排尿方法,比较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和程度。结果试验组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8%,观察组无尿潴留发生。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显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低频脉冲电治疗能促使膀胱壁肌肉产生节律性运动,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增强、尿道括约肌痉挛减轻,从而使膀胱粘膜充血水肿改善而使排尿通畅,在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甘涛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胆心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胆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所收治的36例胆心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仅行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胆总管探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胆心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不仅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评估,而且还必须通过手术解除患者的胆囊梗阻情况,并对患者的原发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以此来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其术后生存质量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杜颖;刘卫英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帕罗西汀与阿普唑仑对焦虑症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帕罗西汀和阿普唑仑在焦虑症临床应用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了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56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取帕罗系统以及阿普唑仑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6周,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种药物对焦虑症患者的疗效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在治疗满6周后两组患者的因子分的成分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帕罗系统在临床治疗上更为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柳亚峰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曲安奈德喷鼻剂联合负压置换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喷鼻剂联合负压置换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入院的106例小儿慢性鼻窦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喷鼻剂治疗,1次/d,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鼻腔、鼻窦负压置换术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4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58%,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喷鼻剂联合负压置换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该法对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松柏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应用干预

    目的研究并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呼吸道感染护理中应用干预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所收治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共计2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13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基于常规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针对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1.2±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4.62%(19/130),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呼吸道感染护理中引入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能够降低患者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玉婷;崔健;沈云龙;曾佩雯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科素亚、海捷亚的降压疗效对比及对尿酸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评价海捷亚(氯沙坦钾/氢氯噻嗪)和科素亚(氯沙坦钾)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对尿酸的影响。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门诊患者,被随机分入海捷亚组(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或科素亚组(氯沙坦钾100mg),每日服药一次。4周后观察血压、尿酸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血压均较药前显著下降。海捷亚有效率90%,较单纯科素亚组的80%高。科素亚组尿酸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海捷亚治疗前后尿酸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氯沙坦钾片除了降压作用外,还有降尿酸作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首选此药物。氯沙坦钾片和氢氯噻嗪联合使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比单用氯沙坦钾片好,可以作为社区门诊单一降压药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首选。

    作者:吴继光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预防及护理

    目的通过对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观察,探讨研究对于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100例接受骨科大手术治疗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骨科患者,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手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手术后采用更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在全部100例患者中,观察组50例患者经全面护理干预后,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普通护理结果。同时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少,住院时间少,满意度高。结论全面护理干预有利于于骨科大手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手术结局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积极采用并推广。

    作者:闫俊贤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时间管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时间管理对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实施手术室时间管理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实施前(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与实施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手术时工作效率及满意率等相关情况。结果2011年手术量8271台,2012年手术量8786例,2012年手术量较2010年增加6.23%;2011年首台手术切皮准时率49%;2012年首台手术切皮准时率93%,2012年手术室首台手术切皮准时率明显高于2011年(P<0.05);2012年医护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2011年(P<0.05)。结论手术室时间管理可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规范医护人员工作行为,值得借鉴采用。

    作者:谢双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三合一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股骨三合一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25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术后有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经对症治疗逐渐好转。本组无内固定物失效、近端螺钉切割股骨头、髋内翻及股骨骨折发生。结论此种治疗方法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大大提高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勇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以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表现就诊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1例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hurg-Srauss syndrome,CS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由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造成的血管外结节性验证和中小血管坏死性血管炎引起的系统性血管炎,主要累及呼吸道,常伴有成年发作的哮喘史。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AITL)为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的一种,为中高度恶性。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皮疹、无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此外肝脾肿大也较常见。我院收治1例以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表现就诊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一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群群;王全顺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社区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向阳街社区102例糖尿病病足的社区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模式。方法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指导社区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做好足部护理,消除糖尿病足的诱因。结果102例糖尿病病足患者临床治愈42例,好转67例,无好转1例,社区无新糖尿病足发生。结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社区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患者积极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促进转归,降低糖尿病足发病率和致残率。

    作者:李昳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探讨分析

    目的结合血液临床检验的实际经验,探讨分析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l2年6月在我院采集的460份血液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些血液样品进行免疫、生化、血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共收集460份血液标本,其中全血61份,血浆230份,血清169份。通过检验,查出有37份血液样本不合格,血液样品不合格率达到8.04%(37/460)。通过分析和总结不合格血液样品产生的不同原因,将其分为5类:溶血、抗凝剂使用不当、血液凝固、标本量不准及其他,这5类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9.73%、21.62%、10.81%、32.43%、8.11%。结论在采集临床血液检测标本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标本采集规范,保证血液样本的质量,确保能够得到准确的血液检测结果,提高临床的诊断的正确性。

    作者:赵迺雯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某高校4年间新生HBV感染情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某高校新生HBV感染情况及对情况的分析。方法对2007~2010年某高校新生入学体检,测定谷丙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核心抗原、核心抗体、e抗原、e抗体,分析4年的测定结果。结果该高校2007-2010年新生HBsAg阳性率高为3.77%,“大三阳”阳性率高为1.37%,“小三阳”阳性率高为1.03%,抗-HBS阳性率高为51.5%。结论该高校4年间新生的HBsAg阳性率较低;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这与近年来重视学生健康教育与预防干预,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有关。

    作者:杨春梅;吴玉洪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79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9月至2009年2月59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9例痊愈出院。切口长度(5±1)cm,手术时间(30±10)min,术后平均住院5d。切口瘢痕小,无切口感染,无死亡病例,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切口瘢痕小、外形美观、手术安全性高、无需特殊器械、费用低等优点,应为胆囊切除的首选术式之一。

    作者:周学存 刊期: 2013年第2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