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患者摄食-吞咽困难的早期康复护理

邢仲达

关键词:脑卒中, 摄食-吞咽困难, 康复护理
摘要:探讨一套实用、科学、行之有效的脑血管患者摄食-吞咽困难护理方法,以减少误咽及吸入性肺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①基础训练:训练摄食-吞咽困难的各个部位,增加协调能力。②摄食训练:注意选择适合患者进食时的佳体位,食物的形态、性质及进食的一口量,有效防止误咽。患者摄食-吞咽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及时补充了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了生存质量。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急症子宫切除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总结妇产科子宫切除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至1月至2011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行急症子宫切除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病例资料。结果80例患者行急症子宫切除术治疗产后大出血,占同一时期分娩总人数的1.3%。其中,宫缩乏力39例,占48.75%;胎盘因素21例,占26.25%;子宫破裂10例,占12.5%;子宫肌瘤4例,占5%;羊水栓塞6例,占7.5%。结论宫缩乏力是妇产科行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胎盘因素、子宫破裂。行急症子宫切除术可以及时抢救产妇,确保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孙超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放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放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放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晚期鼻咽癌患者168例,回顾分析其护理措施。结果168例晚期鼻咽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8例出现痤疮样皮疹、放射性皮炎、胃肠道的毒副反应,主要的急性反应为口咽黏膜炎、白细胞下降。结论在放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鼻咽癌期间,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皮肤黏膜护理、化疗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作者:郝冬梅;张丽杰;周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于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于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分析60例锁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优质护理组30例和普通护理组30例。结果优质护理组锁骨骨折患者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锁骨骨折患者应用后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功能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红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中药房饮片处方数下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针对近年来中药房饮片处方数和销售金额大幅下降的原因,结合某院实际进行分析与探讨。

    作者:马永明;耿亚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赫赛汀在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了解赫赛汀在乳腺癌患者治疗中出现的毒不良反应,并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8例,在患者使用赫赛汀前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用药剂量和疗程,妥善保管所需药物的稀释液,同时对用药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做相应的观察和积极护理。结果我组选取的全部患者均顺利结束化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活质量较入院前大有提高。结论护理人员在用药前对患者的全面评估以及在用药过程中掌握正确的使用剂量是患者完成治疗的前提,同时护理人员的补液速度、发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干预要积极等,这些都为患者能够顺利完成用药提供了合理的保障。

    作者:翁春莲;韩冬梅;曹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青霉素类过敏者头孢类药物皮试的研究进展

    青霉素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阴性球菌和螺旋体感染,具有疗效好、毒性低的特点,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其过敏反应发生率在各类抗生素中高,为3%~6%。为此选用头孢类药物进行皮试,本文对青霉素类过敏者头孢类药物皮试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黄卫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CT强化扫描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观察CT强化扫描的护理干预效果,并全面分析护理干预在CT强化扫描中的整体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期间的CT扫描患者60例,对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尤其是采用相应的护理方式,通过人性化的健康指导、心理指导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提升CT强化扫描的整体效果。结果在60例CT强化扫描中,2例失败,其中血管严重渗漏现象1例,明显感到不适的1例,都停止强化扫描。发生过敏反应的2例,轻度1例,中度1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在CT强化扫描的护理过程中,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并准备必要的抢救措施以及药品器械,形成良好的健康指导和人性化护理模式,及时观察患者的整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董艳娟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金胺“0”荧光染色法对结核病细菌学检验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与探讨金胺“0”荧光染色法对结核病细菌学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中心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检验科接受结核病细菌学检验的痰液样本共108例,对所有痰液样本分别采用金胺“0”荧光染色法与萋-尼染色法进行检验,对比两种染色法的阳性检出率,1+、2+、3+、4+的检出率,以了解金胺“0”荧光染色法对于结核病细菌学检验的临床价值。结果对两种方法的阳性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可得,两种方法的总阳性率,2+、3+、4+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于1+的诊断阳性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P<0.05.结论采用金胺“0”荧光染色法对结核病进行细菌学检验,其检出率与萋-尼染色法相比相似,但1+检出率明显优于萋-尼染色法。因此本文认为该方法对于病变较轻的结核病患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苏新娣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50例中药面膜配合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根据观察50例中药面膜配合治疗临床痤疮疗效,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将50例痤疮患者随机根据自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基础治疗,口服维胺酯胶囊25mg,3次/d,阿奇霉素分散片0.25g,1次/d,连续服用4周,口服加减龙胆泻肝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自制中药面膜,治疗时间两组均4周。结果对照组的25例患者痊愈15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观察组的25例患者痊愈18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我科治疗痤疮在口服维胺酯胶囊和阿奇霉素分散片的基础上配合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临床疗效较好,但是痤疮多发于青年人,单从身体角度治疗,面部大多会留下色素沉着、痤疮坑等,采用自制中药面膜能消除痤疮遗留的色素,使皮肤变得细嫩有光泽,起到美容效果,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展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血脂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患者采用血脂康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27例患者在对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疗程均为12周。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78%(P<0.05);观察组TC、TG、HDL-C、LDL-C等血脂指标水平改善显著,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真珍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浅谈如何避免妇产科门诊中的医患矛盾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妇产科门诊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整体水平,降低妇产科门诊中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本文针对如何避免妇产科门诊中的医患矛盾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对以往我院妇产科门诊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妇产科门诊中医患矛盾的形成原因,并针对如何降低或减少妇产科门诊中医患矛盾的发生率提出几点建议,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诊治和护理服务。结果自我院对妇产科门诊中的诊治和护理服务进行改进和完善后,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还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从事妇产科门诊工作的医护人员需要不断的充实自我,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和人性化的治疗和护理服务。

    作者:杨雯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婴幼儿感冒的预防及护理对策的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感冒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于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选取637例婴幼儿,对其开展感冒预防护理工作的调查,分析其效果。结果637例婴幼儿当中有249例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很少出现感冒症状,在婴幼儿发生感冒后,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增加其治疗效果。结论在平时生活中,加强预防,可以减少婴幼儿感冒病发率,在感冒发生后,进行及时的护理,可以避免患者病情加重,增加治愈概率。

    作者:谭素勤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肾病并发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肾病并发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2例慢性肾病并发重症肺炎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的患者占62例,治愈率为86.1%,从病原菌构成分析,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率为65.3%,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率为15.3%,巨细胞病毒感染率为11.1%,真菌感染率为8.3%,病原菌总体的耐药性比较高。结论免疫抑制剂应用于治疗慢性肾病并发重症肺炎有多种病原菌,在临床治疗中应该给予重视。

    作者:周卫民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拇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指端缺损

    目的:分析拇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指端缺损效果。方法本研究共选取拇指指端缺损患者39例,根据患者创面情况选择分别选择桡、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术。术后随访3~12个月,分析治疗效果。结果38例经治疗痊愈,植皮区与皮瓣均存活,指端恢复保护性感觉,1例失败,治愈率为97.4%。结论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在治疗指端缺损中效果理想,操作简单,临床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华光;刘壮;金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物理护理干预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致热惊厥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物理护理干预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致热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致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照,随机分为给予物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体温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从15min开始体温明显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患儿从治疗后60min开始体温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降温快于对照组;治疗后30min和45min时,观察组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研究物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轮状病毒肠炎致热惊厥患儿的体温,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孙淑杰;宋洪磊;时磊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试述实验室比对工作是评价检验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

    目的:通过开展实验室比对工作,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及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方法通过开展实验室比对中发现的问题,从四个方面论述加强实验室管理的具体措施。结果实验室比对工作是对人员素质、设施设备、实验环境、软件管理等的综合考核和评价。结论实验室比对工作是评价检验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

    作者:贾春建;关蕾;杨月华;于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3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措施,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手术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健康护理宣教指导。结果30例内瘘手术患者通过正确的护理,29例保持良好,1例动静脉内瘘闭塞,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结论护士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正确合理护理,使血管通路维持良好,减少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在血液透析内瘘患者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邢春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妊娠期的营养管理

    营养是为了维持正常生理、生化、免疫功能,以及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修补组织等生命现象而摄取和利用食物的综合过程。母体营养是胎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适宜的孕期营养,直接关系到胎儿和婴幼儿体格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孕妇的营养状况已经得到根本改善,单纯由于经济原因导致的孕妇营养不良明显减少,而营养过剩却越来越多。近年来,成人疾病胎儿起源学说的成立,提示孕期营养不均衡与胎儿成年以后慢性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1-4]。因此,妊娠期营养与保健正日益受到各方关注。

    作者:马莉;修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漏诊、误诊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漏误诊的原因,减少发生率。方法通过对280例乳腺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出现假阴性及假阳性病例的图像对照其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80例乳腺癌超声诊断假阴性病例3例,假阳性病例1例。假阴性病例的恶性征象多数存在图像的交叉重叠性,表现为无血流或周边血流者。假阳性病例在形态边缘的类恶性声像特征显示率高,而血流分布无明显特征。<1cm肿块的漏误诊多于较大肿块。结论乳腺肿块中病灶小、特殊的病理类型、无血流是导致乳腺癌超声漏诊的主要原因,良性病灶误诊为恶性的主要原因肿块周边型血供丰富或淋巴结肿大,病灶结构复杂多样。

    作者:高萍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基于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运用的研究

    目的:探究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工作的护理人员100例及收住在我院的100例患者,将100例护理工作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实行人性化模式进行护理工作的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人性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对100例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实验组,在护理工作者对护理工作管理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工作者对管理工作满意率为98.00%,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6.71%,且护理工作被投诉的数量也低于对照组,投诉率为4.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优质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医疗卫生体制的创新改革,构建和谐的医护、医患关系。

    作者:孙舒;李瑞雪;王翠翠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