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科门诊患儿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关艳丽

关键词:口腔科, 门诊, 儿童, 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患儿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口腔科门诊236例4~12岁就诊患儿进行观察,探讨分析患儿就诊时心理特点,及采取相应措施。结果?患儿配合不错,效果满意。结论?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无论是在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上都和成人有所差异。在工作中,医护人员不仅要结合患儿疾病特征,还要根据就诊时的心理特点与行为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此外,患儿心理因素,家属的情绪和态度,医护人员的情绪和行为及诊室的环境和气氛对治疗的全过程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沐舒坦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沐舒坦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肺部感染的效果,并总结其护理经验,为临床治疗和护理肺部感染的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案,从而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肺部感染的患者15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沐舒坦雾化吸入进行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予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进行辅助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治愈47例(60.25%),总有效率为89.74%;对照组治愈31例(39.74%),总有效率为70.51%;比较两组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得P<0.05,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沐舒坦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再配合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卓;张晓丽;王慕鹏;蔺红静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护理干预在人工肝支持治疗重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在人工肝支持系统特殊治疗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85例行人工肝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全程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结果?184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人工肝治疗顺利完成,术后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结论?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的人工肝支持系统特殊治疗术护理干预的应用,使患者以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祝秀红;祁红霞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垂体瘤经蝶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应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技术对垂体瘤经蝶术后脑脊液漏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0例垂体瘤经蝶术后脑脊液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垂体瘤经蝶术后脑脊液漏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脑脊液漏控制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技术对垂体瘤经蝶术后脑脊液漏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董全永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肝胆外科引流管的护理以及并发症防治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肝胆外科引流管特点,讨论佳护理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到2012年我院收治的127例于肝胆外科手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12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有5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胆道出血2例,胆漏2例,感染1例,经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肝胆外科手术后放置引流管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良好有效的引流管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周春凌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青鹏软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青鹏软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青鹏软膏治疗,对照组接受丁酸氢化可的松膏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青鹏软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100例患者在接受不同用药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采用青鹏软膏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痊愈的效率,从而使得皮炎湿疹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可见青鹏软膏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临床治疗具有可推广性。

    作者:白秋菊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中药配方颗粒在慢性病中的应用现状

    本文阐述了中药配方颗粒在慢性病临床上的应用现状,并且介绍了不同的症状所采用的中药配方。相关的病例数据均表明,中药配方颗粒具有用量小、毒性小、不良反应小,且高效、长效等特性,能够解决了传统汤剂的缺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鸿录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联合吸附系统治疗输尿管结石36例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方法。方法?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联合超声气碎石吸附系统来治疗36例输尿管结石,分析手术时间、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5±13.1)min?;34例碎石成功,约占94.4%。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0±3.2)d;随访3个月时,结石排净率为97.9%。随访1~6个月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联合超声碎石吸附系统治疗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微创、高效、安全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侯国军;吴文元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舍曲林联合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72例分析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以及丁螺环酮对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增效作用。方法?72例抑郁症患者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后8周末,研究组痊愈率82.35%,总显效率97%,显著高于对照组68.42%和89%,P均<0.05;两组在治疗2周后HAMD-17、HAMA-14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比较,HAMD、HAMA评分差异在第4周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舍曲林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比单用舍曲林疗效优越,丁螺环酮可提高舍曲林药效,不良反应少而轻微,临床使用安全,治疗依从性好。

    作者:杨向东;高玉霞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脉成像的应用研究

    目的:?比较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前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后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探讨前门控技术在冠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患者进行前门控冠状动脉检查及60例患者进行后门控冠状动脉检查,处理影像学资料,采用t检验对冠脉成像两种扫描方式的有效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门控与后门控两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6.56±1.25) mSv和(19.03±1.32)mSv,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门控辐射剂量低于后门控66%。两组患者在图像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与后门控比较,前门控冠脉成像在满足诊断要求的同时降低了辐射剂量。

    作者:窦霞;武方明;徐德福;马雪鹏;刘旭东;李文军;任萍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经尿道电切联合膀胱灌注表柔比星治疗腺性膀胱炎67例报道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联合术后膀胱内灌注表柔比星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对67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术后1周开始进行膀胱灌注化疗:表柔比星50mg+生理盐水40mL,每周1次,共8次。结果?67例患者随访6~24个月,治愈45例(67.2%),好转19例(28.3%),无效3例(4.5%),4例(6.0%)复发。结论?经尿道电切联合膀胱灌注表柔比星治疗腺性膀胱炎有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坚;朱喜山;孙柳静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1例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救护的报道

    急性心肌梗死是基本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相应的心肌持续缺血,坏死。常从临床,心电图和生化3个方面来定义的[1]。再灌注心律失常就是急性心肌梗死通过溶栓治疗,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出现的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如室颤,室速等死亡率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争分夺秒的抢救,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廖亿凤;杨顺兰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平台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

    主要目的是探讨以网络构建为基础的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化管理平台,争取实现在在全市架构下统一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服务。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由自主研发的“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管理系统”为一地区所有分娩医院提供筛查技术服务和信息共享管理平台,使用这一系统,不仅使所有新生儿筛查结果实现自动短信报告,还可以对疑似病例的新生儿实施自动短信召回,从而使得治疗效率明显提高。

    作者:王丹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教育

    糖尿病为常见慢性疾病之一,患者一般需终生服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成为临床药师开展内分泌科临床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提供药学服务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患者血糖控制较理想,临床药师工作价值得体现。

    作者:郭道华;胡永全;谢冬梅;余美玲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对策,并进行临床推广。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患者实施病情观察、心理护理、机械通气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全部158例患者中有141例患者经治疗痊愈,其中28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25例患者3d内成功拔管,气胸患者经胸腔闭式引流后症状即告缓解。结论?护理人员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护理时,要注意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对哮喘复发或加重的患者要及时做好抢救工作,另外还要实施心理护理、氧疗、机械通气护理和出院指导等,要从各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陈锋华;石艳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红花黄色素治疗缺血性心肌病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共有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将治疗组采用的红花黄色素治疗方法与对照组采用益气复脉的治疗方法进行疗效分析与比较,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主要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用药治疗期间,治疗组的症状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显效31例(62.00%),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显效20例(40.00%),总有效率为72.00%。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红花黄色素的方法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比较确切,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具有毒副作用小、治疗疗程短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正丽;孙志强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老年患者医院-社区-家庭安全护理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护理安全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实施,降低老年患者在医院、社区、家庭中的意外伤害,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根据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在跌倒风险、误吸风险、烫伤风险、坠床风险、误用药风险、心理伤害风险的发生率,进一步评价相关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全程评估、护理干预后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大大降低了老年患者安全护理的风险,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安全护理管理是护理质量的生命线,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爱老人,降低老年人护理安全风险是每个医务人员的责任。

    作者:冯玉香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Orem自我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进展

    介绍了自我护理模式产生及其定义,从自我护理模式在医院的广泛应用及应用中产生的问题两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提出Orem理论将成为发展趋势。

    作者:许春慧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妊马雌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妇女取出IUD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妊马雌酮口服联合米索前列醇湿化后阴道放置用于绝经妇女取出IUD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绝经后取出IUD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A组于取出IUD前口服妊马雌酮每日0.625mg(1片),连服7d,同时于术前2h阴道放置湿化后的米索前列醇400ug(2片);B组于取出IUD前2h阴道放置湿化后的米索前列醇2片;C组于取出IUD前1周开始口服妊马雌酮每日1片,连服7d。结果?子宫颈扩张程度:A组与B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中综合反应程度: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UD取出结果??B组有2例因探针不能进入子宫颈内口,经反复探测失败。A组、C组都取出,但难易程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马雌酮口服联合米索前列醇湿化后阴道放置应用于绝经妇女取出IUD,效果确切,有效减轻了手术对象的痛苦。

    作者:魏学荣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心理状况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入院进行住院分娩的高危妊娠产妇,分娩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母婴分离的260例产妇,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护理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每组各130例,对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和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开始泌乳时间、泌乳量充足时间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干预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非干预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产妇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和泌乳量充足时间护理干预组也明显优于非干预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同时提高了护理的满意度,可使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充足时间增加,保证了母婴的身体健康状态。

    作者:郑婉文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康复专业增设《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研究与实施

    目的:?了解《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内容是否符合康复专业学生的需求,为课程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11级康复专业139人进行调查,对他们对专业认知度、护基学习的态度与行为,所学内容的选择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在初学《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前只有26%的同学有部分了解,有89%的同学对学习该门课程非常感兴趣,学习后,有95%同学表示学习内容对今后的工作有帮助,特别是无菌技术、生命体征的测量、注射法、冷热疗法等内容的学习认为非常有用,98%的同学愿意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结论?在康复专业增设《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学习有必要,现阶段的内容基本符合康复专业学生的需要。

    作者:周萍 刊期: 2013年第2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