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以及如何处理

章家琳

关键词:胎盘早剥, 早期诊断, 处理探讨
摘要:目的:?主要就是分析并且探讨针对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以及处理的方法。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选取2009年初~2012年末期间所收治的100例胎盘早剥患者的病例资料,对该疾病的发病病因、临床表现以及分娩分析进行简要的统计分析。结果?这100例中有30例是因为孕妇血管疾病而导致的胎盘早剥,占据了30%的比例。有30例是因为宫腔内压力突然降低从而导致胎盘早剥。同样也是占据30%的比例,还有的就是20例是因为外伤所造成的,占据的比例是20%,剩下的20例,是由于其他的原因所造成的胎盘早剥。在胎盘早剥的早期症状中,主要就是有着阴道出血、腰腹痛、胎音消失等等,在这些症状中,因为阴道出血而导致的比例就有着60%,因为腰腹痛而导致的比例就有15%,因为胎音消失而导致的比例就有着25%。这100例的患者中,在分娩的方式上,63例的患者选择剖宫产,所占的比例是63%,选择采用阴道分娩方式的患者有37例,所占的比例是3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胎盘早剥的致病因素以及患者在临床的表现进行了主要的分析以及研究,如果能够近早采取确诊以及分娩的方式上采取合适自己的方法,是能够将围产儿的死亡率降低到一定程度的。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腰椎悬吊牵引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持续腰椎悬吊牵引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的13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与参考组(67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持续腰椎悬吊牵引治疗,参考组患者给予垫枕复位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依据“健康调查简易量表”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参考组患者各维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两组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程度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持续腰椎悬吊牵引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崔凯;孟馥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护理干预对延长前置胎盘妊娠孕周的效果观察与成效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延长前置胎盘妊娠孕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住院的前置胎盘患者作为试验组,共50例,与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住院的前置胎盘患者随机选取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加强健康宣教、提供舒适住院环境、指导产妇学会自我放松、加强营养支持、促进胎肺成熟、预防并发症等措施。结果?试验组孕妇妊娠37周以上者33例,对照组18例,两组比较χ2=9.26,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干预,能减轻前置胎盘孕妇的心理焦虑,延长妊娠孕周,有效提高围产儿的成活率。

    作者:李洁凤;裴金兰;罗红仪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深静脉置管后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深静脉置管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法?对我们医院有深静脉置管78例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制订防范措施,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并发症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深静脉置管后的问题进行分析,应该实施系统科学的护理,开展讲座讲解标准规范等来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结论?对深静脉置管应给予正确的认识,开展临床治疗的同时更要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使患者保持佳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王馨培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口腔科门诊患儿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患儿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口腔科门诊236例4~12岁就诊患儿进行观察,探讨分析患儿就诊时心理特点,及采取相应措施。结果?患儿配合不错,效果满意。结论?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无论是在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上都和成人有所差异。在工作中,医护人员不仅要结合患儿疾病特征,还要根据就诊时的心理特点与行为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此外,患儿心理因素,家属的情绪和态度,医护人员的情绪和行为及诊室的环境和气氛对治疗的全过程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作者:关艳丽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浅议孕期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期对孕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影响孕妇选择分娩方式,从而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将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08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嘱按时来门诊进行产前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自孕20周起给予孕期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孕期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孕妇对孕期、分娩知识的认知度,促进其对自然分娩方式的选择,从而降低剖宫产率,特别是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率。

    作者:许素萍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全面系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面系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一年中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0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2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以系统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出院半年后进行遵医行为的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获得遵医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实验组半年后完全遵医率极高,不遵医率低,两组患者半年后遵医行为调查结果相互比较,完全遵医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系统护理干预使患者遵医率高,患者能以更为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值得在临床得到推广应用。

    作者:陈水凤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探析危重症患者胃食管反流问题的研究进展

    危重症患者大多数都通过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以及鼻饲进行肠内营养的诊疗,同时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且长期卧床,致使其腹内压增高,加大了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概率。胃食管反流的危害巨大,不但可能引发胃食管反流病而且更重要的的是会引起吸入性的肺炎、急性肺组织损伤、肺源性的呼吸窘迫症等呼吸危象,还可以引发非心性的胸痛,及新生儿猝死等。这么多的并发症会同原发病共同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加强胃食管反流的诊断,并积极的采取防治措施势在必行。

    作者:张晓莉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浅谈癌症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和体会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消除患者住院期间的恐惧心理,调动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和护理活动,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提高生存质量,恢复健康为目的。方法?我科重视癌症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从癌症患者入院、住院期间(治疗期间)、出院,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治疗与护理工作中。结果?有计划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从陌生、紧张、恐惧、焦虑到面对现实积极接受治疗,使治疗顺利完成。结论?做好健康教育,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增强其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加快机体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起到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于萍;杨蕊;柯红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远端胃癌根治术术后胃瘫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PGS)发生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以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3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7例并发PG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直接有效的诊断、治疗过程和高危因素。结果?紧张、焦虑等精神因素、术前有胃流出道梗阻、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更易发生PGS;毕Ⅱ式胃肠吻合较毕I式更易发生PGS;经非手术治疗,PGS患者均可康复,平均治愈时间21.86d,目前肠内和肠外联合营养患者平均治愈时间较单纯肠外营养患者明显缩短。结论?术后PGS是由多个因素导致的,X线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营养支持和胃肠动力药物等非手术治疗有效,当前加强心理疏导在PGS治疗中的作用正被广大医师所重视,PGS经非手术治疗可完全康复,应避免再次手术。

    作者:刘辉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影响产科护患沟通相关因素及对策

    2002年《医疗纠纷处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对医疗界的冲击非常大,临床工作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增强,护患沟通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产科作为一个高风险的科室,病情变化难以预测,加上患者多、周转快,陪床家属频繁轮换等特点,易出现护理纠纷,产科的护患沟通更显重要。有效沟通是建立产科护患相互信任关系、提高母婴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现就产科护理工作中影响护患沟通的相关因素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王春霞;陈建新;李琪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平台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

    主要目的是探讨以网络构建为基础的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化管理平台,争取实现在在全市架构下统一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服务。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由自主研发的“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管理系统”为一地区所有分娩医院提供筛查技术服务和信息共享管理平台,使用这一系统,不仅使所有新生儿筛查结果实现自动短信报告,还可以对疑似病例的新生儿实施自动短信召回,从而使得治疗效率明显提高。

    作者:王丹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中西药内服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病因不明,目前尚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中西药内服结合中药灌肠是常用方法,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复发率低。本文介绍本病发病特点、临床治疗和护理知识,尤其是探讨护理方面的进展,包括环境、心理、饮食护理及灌肠过程的护理对患者疾病的影响,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相关依据。

    作者:宁静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改良电休克治疗重性精神病56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电休克方法治疗重性精神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6例重性精神病患者给予改良电休克治疗和细心护理,观察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56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64%。其中疗效依次为抑郁症(100%),躁狂症(93.33%),精神分裂症(90.91%)。结论?充分做好各阶段患者的护理工作,密切配合麻醉师和医师的工作,是改良电休克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绍卿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医院急诊出诊速度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发生在笔者所在的急诊科因120急救出诊速度被投诉7例。其中因出诊车必备物品不全延时1例,因出诊时120急救车和驾驶员未及时到位延时2例,因出诊时医护人员急救物品准备不充分延时1例,因驾驶员对出诊环境不熟悉及出诊地点错误2例,患者及家属期望值过高1例。

    作者:郜雪莲;马尔哈巴?买里甫江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五常法”在消化内镜中心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消化内镜中心的管理应用。方法?通过常组织学习,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等,对患者就诊秩序、诊疗环境、内镜清洗、仪器设备、人员等进行科学管理。结果?营造了一个安全、规范、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论?五常法是用来维持品质环境的一种有效管理方法,是一种低成本且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包正英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浅谈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以及如何处理

    目的:?主要就是分析并且探讨针对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以及处理的方法。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选取2009年初~2012年末期间所收治的100例胎盘早剥患者的病例资料,对该疾病的发病病因、临床表现以及分娩分析进行简要的统计分析。结果?这100例中有30例是因为孕妇血管疾病而导致的胎盘早剥,占据了30%的比例。有30例是因为宫腔内压力突然降低从而导致胎盘早剥。同样也是占据30%的比例,还有的就是20例是因为外伤所造成的,占据的比例是20%,剩下的20例,是由于其他的原因所造成的胎盘早剥。在胎盘早剥的早期症状中,主要就是有着阴道出血、腰腹痛、胎音消失等等,在这些症状中,因为阴道出血而导致的比例就有着60%,因为腰腹痛而导致的比例就有15%,因为胎音消失而导致的比例就有着25%。这100例的患者中,在分娩的方式上,63例的患者选择剖宫产,所占的比例是63%,选择采用阴道分娩方式的患者有37例,所占的比例是3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胎盘早剥的致病因素以及患者在临床的表现进行了主要的分析以及研究,如果能够近早采取确诊以及分娩的方式上采取合适自己的方法,是能够将围产儿的死亡率降低到一定程度的。

    作者:章家琳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某院剖宫产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产科2012年二类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促进我院产科抗菌药物使用更合理。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二类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病例67份,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100%,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率为58.21%,不合理使用率为41.79%,用药疗程不合理率39.29%,溶媒体积不合理率32.14%,药物选择不合理率7.14%,用药频次不合理率3.57%,用药时机不合理率3.57%。结论?我院产科的二类切口手术-剖宫产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临床药师加强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培训,保证合理使用。

    作者:刘霞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肝胆外科引流管的护理以及并发症防治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肝胆外科引流管特点,讨论佳护理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到2012年我院收治的127例于肝胆外科手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12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有5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胆道出血2例,胆漏2例,感染1例,经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肝胆外科手术后放置引流管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良好有效的引流管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周春凌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小儿湿疹伴发腹泻的中医诊疗分析

    目的:?对小儿湿疹伴发腹泻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中医治疗。方法?我院在2011年9月至2013年4月期间,一共收治了146例小儿湿疹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伴发腹泻的患有70例,占47.9%,设为试验组;另外非腹泻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试验组患者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和IgE水平上要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IgG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IgA和IgM上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小儿湿疹患者伴发腹泻的原因主要是患者的特应性体质。因此,为了改善患者的症状,需要给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和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而可以有效的治疗患者的腹泻。

    作者:陈娟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经尿道电切联合膀胱灌注表柔比星治疗腺性膀胱炎67例报道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联合术后膀胱内灌注表柔比星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对67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术后1周开始进行膀胱灌注化疗:表柔比星50mg+生理盐水40mL,每周1次,共8次。结果?67例患者随访6~24个月,治愈45例(67.2%),好转19例(28.3%),无效3例(4.5%),4例(6.0%)复发。结论?经尿道电切联合膀胱灌注表柔比星治疗腺性膀胱炎有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坚;朱喜山;孙柳静 刊期: 2013年第2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