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肠镜在机会性筛查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观察

杨建荣

关键词:结肠镜, 筛查, 早期大肠癌, 癌前病变, 临床观察
摘要: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大肠癌有增加的趋势,在我国,早期肠癌的临床诊断率始终徘徊在10%~15%。超过80%的患者确诊大肠癌时,疾病已发展至中晚期。大肠癌如能在早期发现、治疗,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95%,而晚期患者中,5年生存率只有5%左右。因此,收集我院2006年6月至2013年5月10154例结肠镜检查患者,研究通过结肠镜检查对大肠癌的筛查的临床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留置针在小儿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儿外科患者使用留置针的实用性。方法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通过对239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观察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239例患儿治愈出院,无术后并发,无护患纠纷发生。结论留置针在小儿外科的应用有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余孟英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理气活血法在妇科术后防粘连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理气活血法在妇科术后防粘连的临床应用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妇科手术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A 组患者接受新斯的穴明封足三里治疗,B 组患者接受理气活血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腹腔粘连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与 A 组比较,B 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明显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两组术后粘连发生率发现,B 组低于 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理气活血法在防治妇科术后粘连中疗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春香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重组CEA和IL-2抗肿瘤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

    目的:成功构建重组 CEA、CEA/IL-2抗肿瘤基因疫苗,并检测其激活的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将 CEA、CEA/IL-2基因导入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1,并转染入 DC 细胞,通过转染 DC 细胞活化淋巴细胞,将活化的淋巴细胞与人 CEA+肝癌细胞共培养,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重组 CEA、CEA/IL-2组均检测出较强的抗肿瘤效应,且重组 CEA/IL-2组与重组 CE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 CEA/IL-2基因疫苗具有抗肿瘤作用,且其抗肿瘤作用明显优于单基因 CEA 基因疫苗,证实了重组肿瘤基因疫苗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李道坤;张帆;孙维权;张勤;龚文容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妇科护理过程中患者隐私保护的探讨

    目的:探讨妇科护理过程中患者隐私保护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妇科住院患者60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患者对隐私的认知程度、泄露途径、泄露后的等。结果大部分患者对于隐私认知不足,患者认为的泄露途径均与医护人员有关,大部分患者在自己隐私泄露后觉有心理波动,半数患者选择以投诉、诉讼等手段处置这些问题。结论应加强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教育,采取加强病历管理等手段,避免患者隐私泄露。

    作者:张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针灸治疗面瘫的护理体会

    面瘫俗称口眼歪斜,又称周围性面神经炎、面部神经麻痹。其病因为受风寒之邪,侵袭经络导致经气受阻,经筋失养,局部肌肉收缩或痉挛,与对侧面部失去平衡[1]。本病常突然起病,多于清晨睡醒后面部呆滞、麻木不适甚至导致面部瘫痪,难以做皱眉、鼓腮的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有时伴有闭目困难与眼睛流泪,额纹、鼻唇沟变深,少部分患者还伴有耳后或者乳突部疼痛、麻木或蚂蚁行走感。西医治疗无特殊方法,我们采用针刺配合良好的护理治疗面瘫75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5'NT和肝功能生化酶联合检测胆道良恶性病变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分析5'NT 和肝功能生化酶联合检测胆道良恶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患者组选取我院确诊的胆道恶性肿瘤、慢性胆囊炎和胆结石+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74、70、68例,正常组随机抽取经过我院体检中心检测过的70例健康成人,比较血清5'NT,以及肝功能相关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γ-谷氨酰氨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结果血清5’NT 方面,胆囊癌+胆管癌的患者远高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慢性胆囊炎组及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5'NT、ALP 与 GGT 联合检测胆道恶性疾病的特异性为95.65%,明显高于 GGT 的78.9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敏感度为94.59%,与5'NT 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5'NT 和肝功能生化酶联合检测可作为诊断胆道良恶性疾病的有效生化指标,有效辨别胆道良恶性疾病。

    作者:何祖玲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丹参醇提过程中对丹酚酸B含量影响因数的研究

    目的:研究丹参药材在醇提过程中药材粉碎度、醇浓度、提取温度及干燥过程中温度影响。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丹酚酸 B 含量为指标,对药材粉碎度、醇浓度、提取温度进行考察。结果通过正交实验考察影响丹酚酸 B 含量的药材粉碎度、醇浓度、提取温度等因素,终得到佳提取条件为丹参药材粉碎成细粉,50%乙醇,在70℃回流提取。醇提取液减压回收温度应控制在80℃以下。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丹参在提取过程中,粉碎度对其丹酚酸 B 提出量有明显影响,醇提液减压回收时温度影响也较大,希望通过本实验能为工业化大生产中丹参提取提供参考。

    作者:解生旭;刘悦;解朝霞;孔德煜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药剂学实验教学对于制药工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实践,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方面对制药工程药剂学实验教学进行探索,以期形成独特的适合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实验的教学体系。

    作者:刘东;陈乃东;陈乃富;韩邦兴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儿科白血病患儿在化疗中的中医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儿科白血病患者接受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0年至2012年接收的60例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采取针灸、穴位注射、中药敷贴、灌肠、中药泡洗等等中医护理后进行效果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在接受化疗期间的中医治疗和护理后,生活治疗获得显著提升。结论中医护理能够帮助白血病患儿调节身体素质,提高抗病能力,降低化疗产生的不良反应,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春芝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门诊药房常见差错隐患的分析及防范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西药处方调配过程中出现的差错情况,从而促进处方调配的质量,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门诊中的西药处方21528张,医嘱1072份,处方和医嘱的样本覆盖到全院的各个科室中,从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和分析出现调配差错的处方及医嘱。结果在抽查的21528张西方处方和1072份医嘱中,其中医嘱标签写错21例,多发药19例,少发药18例,药袋用法写错7例,忘发药6例,发错药品品种6例,处方说明未写5例,审方失误4例,没写标签2例,写错患者名字2例,写错针条2例,未写针条2例,未写患者名字1例,处方打错颜色1例,带回针条未给1例。以上错误都在核对环节被前台药师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结论门诊处方调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是每一位药房药师的基本责任,需要所有的药房药师的共同努力,从而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作者:张银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间于广州南方医院和我院行上肢手术治疗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解剖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两组的各项指标、麻醉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麻醉操作时间、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维持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安全、有效,麻醉效果佳,麻醉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赵艳平;陈雯婷;周锦辉;黎德恩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2009-2012年度某院门急诊麻醉药品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为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和科学规范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至2012年度门急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数量及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每种药品的用药频度(DDDs)。结果我院麻醉药品使用较平稳,各年度DDDs 居前几位的是盐酸吗啡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及芬太尼透皮贴剂。结论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尚有少部分非肿瘤科医师在用法用量上使用不规范,应加强对这部分医师的培训。

    作者:杨荣荣;袁如彩;王福贵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室上速的研究

    目的:评价 CARTO 电解剖标测系统对射频消融室上速的指导作用。方法118例室上速患者分为 CARTO 组(69例)和常规组(49例),比较两组标测与消融过程的 X 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放电次数、放电时间及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18例均完成射频治疗,2例常规射频失败患者转为 CARTO 指导下成功完成治疗,两组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CARTO 组较常规组在手术时间中无显著性差异(118±36min VS 119±52min,P >0.05),但在 X 线曝光时间明显缩短(9±3min VS 17±6min,P <0.05)、放电次数显著减少(4±2次 VS 9±3次,P <0.05)、放电时间显著缩短(196±73s VS 402±84s,P <0.05)。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CARTO 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室上速安全有效,可明显减少放电次数和时间,缩短 X 线曝光时间。

    作者:张荣华;卢竞前;刘屹;肖玉芬;杨洁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微创甲状腺手术79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微创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疗效,并比较分析其与传统手术治疗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甲状腺手术患者共有1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79例。将治疗组采用的微创甲状腺手术方法与对照组采用的传统手术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的患者有47例(59.49%),总有效率为89.87%;对照组显效的患者有32例(40.52%),总有效率为69.62%。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且经过统计学处理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创甲状腺手术比较安全有效,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引流时间都明显低于传统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也比较快,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作者:白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医源性胆管损伤30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病例资料。结果胆囊切除术是引起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在术中、术后早期和术后晚期发现胆漏,肝、胆管损伤,胆总管断裂,肝外胆道狭窄,根据病情予以不同方法的治疗,经过1~4年的随访,总治疗有效率达93.3%。结论充分重视腹部手术,详细分析病情,提高外科手术技术水平,是防治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重要措施。

    作者:吴俊强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10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治疗,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经典乳腺癌标准根治术(Halsted 手术)治疗,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术后复发、转移及生存率的差异不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美容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保乳手术能够获得与Halsted手术基本相同的治疗效果,且在术后美容效果和术后生存质量方面更具优势;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规范的切除、科学的术后放化疗能够提高保乳手术的治疗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作者:唐玉玲;郑高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老年患者褥疮的防治新进展探析

    褥疮创面的修复再生较为困难,不仅加重患者病情,并可间接引起患者的死亡,从而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老年人进行褥疮的预防及护理是老年护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对老年患者褥疮如何有效的防治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与正常临产孕妇的对照试验

    目的:探讨双球囊导管引产成功率以及其与自然临产孕妇相比分娩结局有无差异。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实行计划分娩的89例宫颈 Bishop 评分<6分的足月妊娠初产妇,实行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配合静滴缩宫素或人工破膜引产的临床经过和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一时期随机抽取自然临产的89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放置双球囊导管能完成促宫颈成熟率89.89%,阴道分娩率79.78%,无围生期死亡,并发症少,与自然临产组比较阴道分娩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阴道分娩者的各产程时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双球囊导管在计划分娩中的作用是比较安全可靠,值得继续推广使用。

    作者:苏贞文;刘晓瑛;姜艳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气滞血瘀型颈椎病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经中医辨证分型属气滞血瘀型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中医治疗和颈椎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颈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两组颈椎活动度及颈部肌肉力量评价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中的气滞血瘀型给予中医综合护理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对病体康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宏敏;高展;冯迎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大活络胶囊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慢性腰腿痛

    目的:观察大活络胶囊合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慢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率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活络胶囊合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慢性腰腿痛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慢性腰腿痛患者症状。结论大活络胶囊合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是治疗慢性腰腿痛首选药物。

    作者:薛世琦;袁春妮;袁瑞林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