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岩
目的:分析某卫生高职校女生的膳食状况,为本学校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及改进学生膳食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随机群体抽样的方法,从该卫生高职校的在校女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43名学生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对本校食堂膳食供应情况采用记账结合称重的方法,对于调查对象三餐之外的饮食摄入情况采用24h 膳食回顾的方法进行调查。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的评价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及相关参考摄入量标准进行。结果平均每人每日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分别为1929.7 kcal、74.4g、42.5g、312.4g,提示能量摄入不足,三大产热营养素均达到参考摄入量标准。在维生素和矿物质中,除了维生素 B1、维生素 E、钙摄入不足,以及维生素PP 和钠摄入过多外,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均达到参考摄入量标准。三大产热营养素中脂肪的供能比例偏低。一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及零食分配的比例分别为23.6%、26.6%、29.6%、20.2%,三餐分配比例均低于推荐标准,而零食分配比例偏高。膳食中蛋白质主要来自于谷类(40.2%)和动物类(38.7%)食品,而铁主要来自于植物性食物(87.7%)。从各类食物摄入数量来看:仅谷物、大豆及豆制品、蛋类及饮水量达到《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参考标准。结论该校女生各类食物摄入不均衡,三餐能量分配比例不合理,零食摄入过多,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的摄入量不足,有的摄入偏高。学校应重视学生的膳食干预措施,包括加强营养健康教育及改善学校食堂膳食的供应状况。
作者:贾兆国;曾金艳;徐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强迫障碍是一种以反复出现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的致残性神经精神障碍。其病因不清楚,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相关基因和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做综述。
作者:姜林伶;卢瑾;程宇琪;许秀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标教学是借鉴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和掌握学习策略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与素质教育的目的是相一致的,已在各层次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5],尤其适应于实践性较强专业或学科的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目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合理恰当地运用目标教学于病理学教学中,有助于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合格医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燕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鼻内镜处理中鼻甲病变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鼻窦炎、鼻息肉伴有中鼻甲病变患者行鼻内镜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6个月中鼻甲形态和位置恢复正常62例,发生粘连18例;上颌窦口开放60例,狭窄20例,中鼻甲大病变多恢复正常。结论鼻内镜处理中鼻甲病变效果显著,可保留中鼻甲正常组织和功能,同时还可改善上颌窦口,促进早期康复,提高鼻内镜手术的治愈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林煌;邓晔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产后出血一般指胎儿娩出后24h内产妇出血量超过500mL者,占产妇总数的比例为2%~3%[1],为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按照发生时间的不同,有早期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之分,后者是指在分娩24h后到6周内产妇出现的子宫大出血,其中发生于产后6~10d者又称为继发性产后出血。一旦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当血流量在300~800mL/min之间时,来势往往较为凶险,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失血,可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因此,防治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关键。必须识别原因及时抢救,这种抢救必须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为了避免和及时处理产后出血,笔者总结分析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避免疾病的发生或使患者及早康复。
作者:李晓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经腹小切口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子宫肌瘤128例并采用经腹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6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经腹小切口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操作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子宫肌瘤剔除术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与对照组57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057,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头痛2例、口腔溃疡1例;对照组头痛3例。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可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春丽 刊期: 2013年第35期
应用蛹虫草菌粉(PBG)口服3个月治疗肝硬化(PHC)后的检测外周 T 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和肝功能。PHC 患者外周血 CD4+细胞比例、CD4/CD8值,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及经 PHA-P 诱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而血清 sIL-2R 水平则显著升高,外周血 CD4/CD8比值,NK 活性及经 PHA-P 的 PBL,MIL-2表达,IL-2和 IFN-γ生成物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血清 sIL-2R 水平则显著下降;同时,其肝功能亦有明显改善。
作者:朱铁英;张英平;王宵伟;王银环;吴岚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比较应用单纯内固定术及其并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1例,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分别采用单纯内固定术及其并用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的方法。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介于4~16和6~16个月,平均(中位)10.0和11.0个月。所有患者均无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未见骨筋膜室综合征和下肢深静脉栓塞等相关并发症发生,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3.3和3.1个月。对照组术前、术后及术后6个月的 X 线检查对照胫骨平台发生二期塌陷的3例,两组患者均未见其他并发症,膝关节屈曲分别为90°~120°和95°~125°。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介于72~90和76~90分,平均分各为81.0和83.0分。结论与单纯内固定术比较,并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更加稳定的固定,骨折二次塌陷得到有效预防,减少手术并发症,膝关节恢复功能满意。
作者:刘阔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在特发性矮小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特发性矮小症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 rhGH 治疗共6~12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评价儿童生长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 rhGH 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年生长速率较治疗前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骨龄及体质量未发现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过程中患者未发现严重并发症,仅见1例患儿出现短暂的头痛,为经特殊处理缓解;1例患儿诉下肢疼痛经相应处理好转。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症患者疗效确切,能促进儿童生长快速,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意;杨玉;杨利 刊期: 2013年第35期
褥疮创面的修复再生较为困难,不仅加重患者病情,并可间接引起患者的死亡,从而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老年人进行褥疮的预防及护理是老年护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对老年患者褥疮如何有效的防治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 Z350纳米复合树脂在前牙间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间收治的117例(158颗牙)前牙牙间隙不超过6mm 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 Z350纳米复合树脂修复,随访2年观察修复效果。结果本组117例前牙间隙患者经 Z350纳米复合树脂修复后,疗效为优92例,良17例,差8例,疗效优良率为93.2%。其中5例患者治疗后因咬硬物导致修复失败,3例患者因牙周疾病导致修复失败。结论采用 Z350纳米复合树脂修复前牙间隙临床疗效好,符合外观美容的要求,患者可接受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尤静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通过分析17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常见因素,探讨防范低血糖昏迷发生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行头颅 CT 检查,排除脑血管急性病变,立即给予血糖测定、心电监护、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一经确诊给予50%葡萄糖40~80mL 静脉推注,症状无好转者给予20%甘露醇或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并监测血糖,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积极的抢救和治疗,15例(88.24%)昏迷患者10~40min 意识转清,3d 后痊愈出院。2例(11.76%)患者血糖纠正后仍处于昏迷状态,给予氢化可的松静脉点滴后好转,1周后痊愈出院,其中2例(11.76%)重度昏迷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和反应迟钝。结论对于低血糖昏迷患者应及时确诊、对症处理,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合理用药,科学饮食,去除诱因,预防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作者:游秀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研究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诊胸痛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对2010至2012年急诊实习学生18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只给予传统理论教学方法。研究组给予任务驱动教学法,并以传统教学法进行辅助教学,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结果研究组学生成绩考核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习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组学生学习兴趣及对胸痛复杂病因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即兴急诊胸痛教学能够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成绩,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胸痛的病因,值得在教学中广泛应用。
作者:黄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普鲁司特对炎症气道黏液分泌的抑制效应。方法选择24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A组(不做任何干预)、气道炎症B组(于气管内注入0.1%脂多糖0.2mL,饲养3周)、普鲁司特 C 组(注入脂多糖第8天起,用普鲁司特2mg/(kg ? d)灌胃,连续2周)、生理盐水 D 组(用生理盐水0.4mL 灌胃,余同 C 组)四组,用 ELISA 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分泌细胞阳性染色的平均吸光度及黏蛋白的面积%,用 HE 染色切片测定腺体及气管璧的厚度。结果 B 组大鼠支气管壁增厚,分泌细胞增生,黏液腺肥大,杯状细胞增多。C 组上皮损害减轻, A、D 组无明显变化。结论普鲁司特可抑制黏蛋白合成,降低分泌细胞内黏蛋白的表达水平,减少黏液的分泌。
作者:李宾;何谨志;周向东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标准激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结果两组24h 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治疗前后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对改善肾脏的功能有一定的作用,也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新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对永康市孕妇的健康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提高孕产妇的护理效果,满足孕妇对孕产知识的需要。方法选取2012年1月~3月我院妇产科收住的孕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 A、B 两组,A 组为观察组,B 组为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50例。A 组孕产妇入院前通过参加孕妇健康教育课程等手段,具有一定程度的孕产知识;B 组孕产妇入院前未接受过孕产妇健康教育。对两组孕妇均开展一般产科护理。结果通过对两组孕产妇的病程进行跟踪研究发现,A 组孕妇产前焦虑和产后焦虑的发生率都远低于 B 组产妇,A 组产妇的产后的恢复情况、新生儿喂养情况等均高于 B 组产妇,A 组孕产妇在围生期健康知识的认知掌握程度方面与 B 组情况相比较好。A、B 两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孕妇在孕期、围生期、分娩期以及产后的自我保健,对孕妇本身的恢复情况以及新生儿喂养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帮助[1],因此在孕妇怀孕期间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傅海燕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研究 A 型肉毒素联合减张力压迫法在面部整形美容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效果。方法案例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进行整形美容患者110例,在进行常规围术期切口处理和术后应用 A 型肉毒素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55例不进行减张处理,研究组55例进行胶布减张处理,比较2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9个月,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5%(P<0.05),无效率14.5%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5%(P<0.01),2组均无 A 型肉毒素副作用、头痛、瘀斑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A 型肉毒素联合胶布减张压迫法,能够通过控制和减少局部肌肉活动来减轻局部张力,降低切口不良瘢痕的发生率,保证面部整形的效果,确保面部美观,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作者:史迎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左氧氟沙星是根除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的有效药物,传统的三联疗法疗效较低。评估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四联方案根除 H. pylori 的疗效。方法110例 H. pylori 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 组:奥美拉唑20mg bid +胶体果胶铋0.2g bid+左氧氟沙星0.2g bid+阿莫西林1.0g bid,疗程7d;B 组:奥美拉唑20mg bid +胶体果胶铋0.2g bid+左氧氟沙星0.2g bid+克拉霉素0.5g bid,疗程7d。治疗结束后4周查14C 呼气试验以评估根除疗效。结果106例按方案完成治疗,A、B 两组按治疗意向(ITT)分析 H. pylori 根除率分别为92.73%和89.09%,按方案(PP)分析分别为96.23%和92.45%,A 组的 ITT 和 PP 根除率高于 B 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四联疗法是有效的 H. pylori 感染的根除方案。
作者:朱海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分析5'NT 和肝功能生化酶联合检测胆道良恶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患者组选取我院确诊的胆道恶性肿瘤、慢性胆囊炎和胆结石+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74、70、68例,正常组随机抽取经过我院体检中心检测过的70例健康成人,比较血清5'NT,以及肝功能相关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γ-谷氨酰氨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结果血清5’NT 方面,胆囊癌+胆管癌的患者远高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慢性胆囊炎组及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5'NT、ALP 与 GGT 联合检测胆道恶性疾病的特异性为95.65%,明显高于 GGT 的78.9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敏感度为94.59%,与5'NT 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5'NT 和肝功能生化酶联合检测可作为诊断胆道良恶性疾病的有效生化指标,有效辨别胆道良恶性疾病。
作者:何祖玲 刊期: 2013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