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张淑荣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46 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能积极配合治疗,未因护理工作的原因产生不良并发症.结论 护理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患者康复的基础.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几种常见中西药混合服用注意配伍禁忌

    目的 探讨了中西药配伍中的禁忌.方法 对中西药配伍后形成胃肠不吸收、抑制酶活性、影响酸碱平衡和以及产生毒副作用的药物进行分析.结果 中药中许多成分与西药配伍后会影响药物的疗效.结论 充分认识中西药配伍后的禁忌对提高药物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梁晓燕;任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物理化学教学中模块教学法的构建与实践

    结合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模块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初显成效.

    作者:苑娟;李民;武香香;王宪龄;褚意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檗碱对心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小檗碱是一种具有众多生物活性的植物碱.大量研究证实小檗碱对心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这为小檗碱在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开辟了新方向.本文综述了小檗碱对心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仍需要长期大量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作者:吴迪;范明松;李志雄;孙兆林;刘井如;季宇彬;陈明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以腹痛、呕吐为主要表现的淡漠型甲亢1例

    甲亢的典型症状为多食、易怒、怕热,老年淡漠型甲亢则多表现为消瘦、抑郁、缺乏高代谢症候群症状.本例患者女性,年龄75 岁,以腹痛、呕吐为首发症状,未发现消化道器质性病变,经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为老年淡漠型甲亢.提示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的老年患者,在除外其他相关消化系统疾病的同时,需重视检查甲状腺功能.

    作者:谢靖;范如英;韩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在实习生岗前培训中进行危重患者气道管理操作的培训实践

    目的 改进临床实习生进行危重患者气道管理操作的培训方法,提高实习生的急救能力.方法 对187 名医学临床实习学生进行危重患者气道管理急救技术培训采用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现场操作示范、一对一教学、手把手教学方式进行培训.既以一听、二看、三动手的方式进行培训.结果 培训前、后187 名学生的对危重患者气道管理技术知晓率理论考试得分数经χ2 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参与培训前、后操作考核平均分比较经χ2 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教师对培训组与常规组学生参与临床急救满意率以及两组学生参与抢救的自我满意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对临床实习学生岗前进行危重患者气道管理急救技术短期培训能切实有效提高学生急救能力和教学质量.

    作者:蔡瑞锦;周立明;施兴黔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护理效果的观察,来探讨护理对策及预防.方法 2006 年6 月至2010年5 月在本科室实施外周静脉同步换血的45 例患者中7 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对其不良反应临床护理进行回顾分析,分析、总结发生原因、处理及转归.结果 4 例发生类休克样症状,暂停换血,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进行保暖、吸痰、吸氧以及遵医嘱药物处理,症状缓解;2 例动脉穿刺点近周皮肤发白,暂停抽血并减慢换血,实施保暖的同时局部按摩3~5min 后,症状缓解;1 例因局部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穿刺点在拔针后出血不止,进行加压包扎止血的同时采用血凝酶静脉推注后缓解.术后经护理无不良现象出现.结论 临床治疗迅速、有效,操作简单,但是实际操作中的情况相对复杂,有一定的不可测性,因此,应在高度重视护理工作,预防不良状况发生.

    作者:何少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采用PCR法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检测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 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实施PCR 法检测行临床观察、分析.方法 从我院2010 年6 月至2011 年5 月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将存在甲、丙、戊等其他肝炎病毒感染及其他可引发肝脏病变疾病的患者排除,选取430 例患者血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检测、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采用基因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430 例血清中B 基因型262 例,占60.93%;C 基因型51 例,占11.86%;BC 基因型117 例占27.21%;未检测到其他基因型;各类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B 基因型在病毒携带者以及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分布占绝对优势,C 基因型分布不具显著差异(P>0.05),BC 基因型多见于肝炎肝硬化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C 基因型血清ALT 水平较高,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各基因型于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清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含量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基因型以B 型为主,其次为BC、C 型,未见其他类型,BC 基因型与疾病进展可能存在一定关联性,肝脏病毒复制和炎症与病毒基因型无相关性.

    作者:夏献颗;郭佐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例术中使用自动气压止血带出现休克原因及对策的讨论

    自动气压止血带在临床四肢手术中广泛的被应用,不仅是因为自动气压止血带能有效减少术中创面及血管出血量,使得手术视野清晰,方便操作,大大缩短手术时间,而且降低了输血的概率,患者术后的康复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应用自动气压止血带治疗136例手术患者,其中有1例出现止血带休克[1],及时对症处理,患者转危为安,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海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我国临床药师的现状与未来探讨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我国医院的药师由原来的非临床向临床的方向转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提高,对于自身健康关注也随之提高,人们对于合理用药的要求也日渐的关注,这使得药师的工作内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对我国药师的综合素质有了跟高的要求,为提高药师的素质,就必须对我国临床药师的现状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相应的探讨.

    作者:黎艳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液相色谱选择优化专家系统推理机的构建

    本文以构建液相色谱选择性优化专家系统推理机作为研究对象,论述了产生式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正向推理机制,将专家系统的推理规则按层次存储在树型数据结构中,设计了基于产生式模式的系统推理机的框架结构、工作流程和用户界面.该系统能兼顾计算机和用户的可读性、交互性,不仅提高了推理机的推理效率,同时表明该系统具有可行性和实际应用前景.

    作者:姜楠;董鸿晔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抗肿瘤用药的应用及进展分析

    抗肿瘤药物应用和开发是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随着肿瘤细胞病理和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药物作用的新靶点和作用途径、用法等也得到了新进展,新型药物应用和研究不断出现,本文就临床使用的药物应用新进展、进入临床研究的药物方面对抗肿瘤用药的应用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艾合买提江·买买提;李治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探讨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126例的护理措施

    目的 观察整体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探讨降低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本科收治的126 例行硬膜外麻醉下腹腔镜手术的妇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n=63)给予常规妇科手术护理,观察组(n=63)给予整体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整体护理,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98%,显著高于观察组的6.35%(P<0.05).结论 整体护理措施可促进硬膜外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术后疼痛发生率,整体护理措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生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公众现场急救知识培训探讨

    公众参与的现场急救是国际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我国公民现场急救知识普及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本文总结了作者十余年来向公众讲授现场急救知识的经验和体会,强调了现场急救知识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指出了现场急救知识教学中一些常见的错误,对我国现场急救知识向公众的传播和普及具有启发、借鉴和促进作用.

    作者:郑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5例临床分析

    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不典型,处理较棘手,并发症多,预后差,现将近年我科收治的5例病例予以分析讨论.1 一般资料本组5例均经临床诊断慢性肺心病.诊断依据第六版内科学肺心病制订的标准,急性心肌梗死依据WHO制订的标准,均有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演变.其中2例以急性心肌梗死入院,2例入院后确诊,1例继发于不稳定性心绞痛.

    作者:陈秀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嗜铬细胞瘤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嗜铬细胞瘤手术前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 对16 例嗜铬细胞瘤的手术患者,做好术前的用药观察、心理护理、术前的健康教育及术后的监测及外科护理.结果 16 例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术期,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如期出院.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手术前后细致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扬;张秀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液病区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

    目的 探讨血液病区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血液病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查阅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医院感染的诊断,比较医院感染组(观察组)与按照1:1选择的无医院感染(对照组)年龄、性别、病程、有创诊治操作、预防应用抗生素、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 2 年中收治的血液病患者中合并医院感染患者50 例,包括有呼吸系统感染52.00%,消化系统感染24.00%,其他24.00%.观察组年龄(60.67±14.67)岁、有创诊治操作42.00%、预防应用抗生素54.00%、住院时间(30.34±12.78)d 高长于对照组的(52.56±13.12)岁、24.00%、26.00%、(19.42±6.56)d (P<0.05),是医院感染效果因素.结论 血液病区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通过加强老年患者营养,增强抵抗力;尽可能减少有创性操作;注意抗生素使用的针对性;尽量缩短住院时间护理预防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手术室无菌操作技术探讨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室的环境,术者自身的防护,术野的开放,器械的无菌等任何一个环节都可导致手术野的污染,成为术后感染的主要途径.因此,认真做好手术室无菌操作技术,是预防术后感染的根本保证.

    作者:杨全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晕痛定泡腾片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了晕痛定泡腾片的工艺制备过程,确定佳成型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对晕痛定泡腾片成型工艺进行考察,并以外观、休止角、口感和崩解时限为指标综合评价,以总评分确定成型工艺条件.结果 确定每1 个处方填充剂(柠檬酸:碳酸氢钠:乳糖)佳配比为0.85:1:1.15,主药与填料配比为1:1.5,加1.5% 硬脂酸镁做润滑剂.结论 本试验采用的工艺和成型方法适合于晕痛定泡腾片的制备.

    作者:刘绪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对中重度斑秃及全秃、普秃患者心理与治疗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中重度斑秃及全秃、普秃患者心理与治疗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60 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心理干预治疗组30 例,常规治疗对照组30 例,在治疗前和治疗4、8、16 周检测SAS(焦虑自测量表)、SDS(抑郁自测量表),同时观察临床疗效,并作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8 周后,SAS 值组间存在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SDS 值组间比较无差异,16 周后,两组SDS、SAS 值均下降,治疗组下降明显,且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缓解重度斑秃及全秃、普秃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对临床疗效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孙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白内障术后高眼压的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白内障术后高眼压的高危因素,以为其治疗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8 年1 月至2011 年6 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526 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其与年龄、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是否高度近视、是否有眼外伤及是否有炎症等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1526 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共发生高眼压34 例,发生率为2.23%,其中年龄65 岁及以上发生率高于65 岁以下,合并基础疾病者高于未合并基础疾病者,高度近视者高于其他患者,眼外伤者高于无眼外伤者,合并眼部炎症者高于无合并疾病者,P 均< 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白内障术后高眼压的原因较多,在围术期应引起重视,以尽量降低高高眼压发生率.

    作者:王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