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秀;徐银帆;廖兵飞
目的 探讨培菲康治疗各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 例患者分腹泻为主型组、便秘为主型组和腹泻便秘交替型组三大组,每组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培菲康,两组疗程均为4 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腹泻为主型组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培菲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尤其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肯定疗效.
作者:姚毓洲;翁钦杰;林友光;黄凯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基础护理对缓解护患矛盾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的住院患者,随机抽取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加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两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人员的差错发生率和护患纠纷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基础护理对缓解护患矛盾起着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范亚君;王苗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回顾2010年1月至12月我院普外科实施护理干预情况,将护理人员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较对照组,干预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不良护理行为的发生率明显低(P<0.05).结论 针对普外科的各不安全因素,对护理人员做到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升其个人素质、道德观及法律观,加强护患间的交流、沟通,加强轮班制度及科室的管理等干预对策,必能减少科室不安全情况的发生率.
作者:罗季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InvasiveHemodynamicMonitoring)是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及抢救治疗中重要的监测手段.目前常用的有创监测主要有动脉血压(ABP)、中心静脉压(CVP),以及以心排血量为中心的系列监测,包括:心排血量(CO)、心排血指数(CI)、体肺循环阻力、肺动脉嵌顿压(PAWP)、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等多项指标.而心排量的测定,有肺动脉气囊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的热稀释法、经肺温度稀释法测定心排量(PICCO)、经食道彩色超声心动图(TEE)测定心排量等;另外通过血乳酸监测、胃黏膜内pH(pHi)监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的测定等,了解氧代谢状况,这些监测较为全面的反映患者的循环功能和代谢状况.
作者:覃惠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眼科专用B型超声检查在以眼附属器损伤为主的眼外伤患者术前检查的指导价值.方法 采用重庆康华公司APS2000型眼科A/B超声诊断仪,对105例以眼附属器损伤为主的眼外伤患者术前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105例以眼睑等附属器外伤为主的患者中,眼科常规检查不能完整准确的进行的情况下,B超检查协助诊断,效率为85.29%.结论 通过术前超声检查不仅能发现常规检查不能发现的病变,同时为手术提供重要参考,特别是眼球探查术,缩小探查范围,缩小手术带来的二次损伤.B超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方案的拟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眼外伤的诊断及部分探查手术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苏文成;唐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预防急性腹膜炎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降低病死率.方法 通过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手术的60例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60例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多急性腹膜炎术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胡保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联合雾化吸入肾上腺素治疗喉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 年6 月至2011 年6 月在珠海市高新区金鼎医院治疗喉梗阻的116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小剂量甲泼尼龙静脉注射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肾上腺素治疗.对照组用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同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93.1%,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70.7%,总有效率为96.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雾化吸入肾上腺素治疗喉梗阻疗效确切,起效快,住院时间短,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易长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靶向治疗是目前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研究热点.许多新型的药物制剂治疗方案都在进行临床试验的评估.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靶向治疗制剂主要有涉及EGFR信号通路的单克隆抗体,如西妥昔单抗;EGFR-TKI,VEGF抑制剂、NF-kB信号通路的阻断剂、IGFR抑制剂和p53信号通路的载体.
作者:伍立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评估急性酒精中毒救护情况,总结完善急性酒精中毒抢救护理个人体会.方法 对参与的80例急性酒精中毒救护进行总结.结果 急性酒精中毒得到及时抢救,就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病死率.结论 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和抢救技术,重视护理,是救护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重要方面.
作者:王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针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护理.方法 评估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已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风险,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健全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完善风险应急程序,加强护士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的培训,落实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监控.结果 从2010 年9 月至2011 年8 月我科实行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后,与2009 年9 月至2010 年8 月相比,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得到患者及家属的普遍满意.结论 实行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预防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起了重要作用.
作者:龙小艳;杨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及早期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43 例,其中治疗组25 例,长期进行系统降压治疗;对照组18 例,长期以来未接受系统降压治疗,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治疗组血压得到有效降低,心室肥厚以及心房扩大得到控制;治疗组出现头痛、心悸以及劳累后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的病例也远小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 < 0.05).结论长期系统、正规的降压治疗对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黎志成;区育华;黄志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通过对外采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探讨外采人员职业倦怠的预防方法:①自我心理调控;②调动社会支持;③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等.
作者:赵予;彭兆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增长,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影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老人成了国家的额外负担.老年人保持健康是减少老龄化所带来问题的直接有效的办法.
作者:梁凤庄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渗透压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0 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20% 甘露醇125ml/ 次,对照组患者应用20% 甘露醇250mL/ 次.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平均神志转清时间分别为(6.4±1.2)d 和(6.3±1.1)d,平均视乳头水肿消退时间分别为(8.5±1.6)d 和(8.3±1.7)d,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5d 血浆渗透压、尿素氮及肌酐均有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5d,观察组患者血液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甘露醇降低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压疗效肯定,而且对肾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张晓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基于文献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证-治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万方数据库,检索年限为2000至2010年,在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文献,建立文献研究数据库.结果 共检索得到符合条件的相关文献136篇,其中中药167味,使用频次1599次;所用药物种类依次为活血调经药、补气药、补血药、活血止痛药、清热凉血药、熄风止痉药、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祛风湿散寒药、破血消癥药,占总体用药79.80%,而活血化瘀药占29.20%、补益气血药占23.95%;其中药味以苦、甘、辛为主,累积频率达84.84%;药性以温、寒、平为主,累积频率达94.01%;药物归经以肝、脾、肺、胃、肾、心为主,累积频率达89.11%.结论 气血亏虚、瘀血阻络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病因病机,活血化瘀药和补益气血药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方的基本要素,配伍常用清热凉血药、熄风止痉药、解表药、祛风湿散寒药等.
作者:范建华;冯文丽;袁志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对照组给予单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结果 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有效率为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血压下降幅度均较之对照组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具有协同作用,能够迅速、有效、安全控制快速心律失常心室率,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微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坤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处理原则与方法.方法 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及内科保守治疗对不同患者进行治疗,手术方式含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外引流术等;内科治疗方案含脱水降颅压、减轻水肿、控制血压,并采取相应措施并发症.结果 本组中痊愈43例(55.8%),有效24例(31.2%),无效2例(2.6%),死亡8例(10.4%).死亡病例中,出血性卒中6例,多因脑疝、颅内高压;结论随着诊疗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积极有效的临床处理在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内皮祖细胞(EPC)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参与出生后血管新生和内皮损伤后的修复过程.研究表明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与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面作为内皮细胞前体的EPC 为脑血管疾病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EPC 在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永田;姜志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明显上升趋势[1] .有关乳腺癌的治疗研究进展颇为迅速,已从单纯的外科治疗逐渐发展为以放疗、化疗及内分泌、生物、免疫治疗等为基础的综合治疗.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之间,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逐渐成熟,这一技术被尝试推广应用于治疗一系列实体瘤中,肿瘤学家们同样试图使用这一技术来治疗乳腺癌.
作者:左全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发生和首次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占妊娠合并糖尿病的80%~90%,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健康问题,国内外发病率为1.5%~14%,呈逐年增加趋势,不仅增加围生期并发症,并且引起孕母及子代的远期代谢紊乱.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GDM的筛查工作,目前大多数城市已开展此项工作,但基层医院末将GDM筛查列为产前常规,且对此病的认识不够,以致出现严重并发症,故应加强基层产科医师的培训,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GDM的筛查、诊断与规范化处理,努力为糖尿病创造一个正常的血糖环境,减少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1-4] .现结合基层医院特点,浅谈对GDM临床诊治的认识.
作者:李桂仙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