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

刘红杰;高小敏;李凯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术, 浅前房, 原因, 处理
摘要:目的 对采用青光眼滤过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在手术后形成浅前房的主要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方法与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抽取67 例接受青光眼滤过术治疗后形成浅前房的临床确诊青光眼患者病例.结果 导致该类患者在手术后出现浅前房症状的主要原因包括脉络膜脱离、滤性过畅、防水生长减少、瞳孔阻塞、脉络膜上腔出血、恶性青光眼.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低眼压浅前房和高眼压浅前房两种.结论 对导致青光眼患者在接受滤过术治疗后出现浅前房的原因进行系统的掌握,可以使保证临床对该类患者在术后出现浅前房症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某市2000至2011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通过对辖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制定周口市乙型脑炎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xcel 软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0 至2011 年周口市乙型脑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发病时间集中在7 ~ 9 月份,年龄分布< 15 岁占94.48%,散居儿童居多.结论 进一步普及乙型脑炎疫苗接种,加强乙型脑炎疫情监测,以农村地区为重点,是降低周口市乙型脑炎发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蒋文;李彦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上尿路结石微创技术的治疗进展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尤其是上尿路结石,它的易感人群庞大,并且具有治疗后高复发的特点.近年来,针对上尿路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方式取得各界的广泛重视,对它的研究十分活跃,现笔者对其做一总结.

    作者:杨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HPLC法测定去瘀生新汤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 探讨采用HPLC 法测定去瘀生新汤的阿魏酸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 法,用Sepax C18 色谱柱,用乙腈-0.1% 磷酸水溶液(17:83)作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317nm(阿魏酸),柱温:36℃.在此条件下对阿魏酸进行分离.结果 阿魏酸在浓度为0.0249~0.521mg/mL 范围阿魏酸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9,其平均回收率为102.16%,表明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回收率.结论 HPLC 法测定去瘀生新汤的阿魏酸的含量具有简单、快捷以及准确等优点,很适用于去瘀生新汤的阿魏酸的含量测定,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10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救治与护理

    目的 探讨百草枯中毒的救治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 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百草枯中毒的救治要点及护理要点等.结果 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差,病死率极高(本组达47%),痊愈53 例,死亡14 例,自动出院33 例.结论 早期彻底洗胃、黄泥水吸附,导泻等可以减少毒物继续吸收,是救治成功的关键环节;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及护理能降低中毒病死率,是救治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红车轴草异黄酮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关于红车轴草异黄酮药理作用的研究状况,并对红车轴草应用进行了展望.[

    作者:张晓霞;周延萌;张小敏;李炳龙;高允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研究多层螺旋CT 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年5 月至2011 年5 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46 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MSCT 资料.结果 46 例MPR 均显示扩张的支气管,其中柱状型19 例,囊状型8 例,静脉曲张型5 例,混合型14 例.行仿真内镜的24 例中,16 例显示支气管黏膜炎症、管腔内黏液栓、血块、环状软骨不完整及管腔扩张.采用肺透明技术重建的46 例中,15 例显示扩张的支气管.结论 MSCT 是一种无创性显示支气管形态的佳影像学方法,其扫描诊断支气管扩张特异性高,可以显示支气管扩张范围、程度和部位,可作为支气管扩张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方朝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理专业学生就业指导方法的调查与分析

    本文通过对山东万杰医学院2008 级和2009 级护理专业专科学生发放<就业指导调查问卷>,初步了解了我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通过分析影响学生就业选择的各种因素,旨在找出适合我院学生实际情况的就业指导方法,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

    作者:胡彩霞;任云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诊断超声与脑发育

    近年来,超声安全性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热点集中在诊断用超声对胎儿脑组织发育的安全性.本文回顾和总结了相关文献,并且提出了用尽可能低的输出能量完成检查的几点建议.

    作者:周海燕;段云友;贾化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驳骨酒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采用驳骨酒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后对骨愈合的促进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0 例患有骨折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 两组,平均每组40 例.在术后恢复期分别采用麝香接骨胶囊和驳骨酒进行治疗.结果 B 组患者在手术后的肿胀情况明显轻于A 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手术后骨愈合评分明显高于A 组患者;该组患者的骨痂出现时间明显早于A 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 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恢复期,采用外敷驳骨酒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可以对骨愈合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作者:蒙天斌;黄福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腕带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患者腕带的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对照法比较不同性别患者腕带的使用情况,腕带的损坏情况及医生、护士对腕带的核对情况.结果 男性患者腕带使用异常多于女性(P < 0.05),护士对腕带的核查优于医生.结论 提高法律和安全意识是避免腕带使用异常的前提;患者不同的性别、对腕带的态度及认知度影响了腕带的正常应用;医护人员对腕带的核查及态度对患者腕带的配戴有影响;腕带的日常使用护理至关重要;腕带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师存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住院病历缺陷分析以及实时监控管理

    目的 分析并评价对住院患者诊疗过程开展调查及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方法,为做好诊疗质量的实时监控管理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对各个诊疗环节中发生的缺陷进行归类,应用基于病例分组的随机抽样方法,确保每一次的抽样调查结果具有可比性.结果 在计算机软件的辅助下做好各个诊疗环节的分析,可以实时对某个阶段的抽样调查结果实施统计汇总,并及时检查缺陷的改正情况.结论 采用网上调查方式的客观性较强,增大了调查的范围,节约了人力、物力,便于实时监控管理,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作者:唐文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现代病案管理模式的探讨

    随着病案信息利用对象和领域的不断扩大,病案管理的模式已不仅仅是一种物理性质的机械化管理,更主要的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微缩等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提取大量、有价值的病案信息为医院的医疗、科研、教学等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的需要服务.

    作者:袁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索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处方分析的具体应用.方法 将1224 张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归类以及分析.结果 1224 张中药处方中,共涉及79 种中药材,其中30 多种中药材较为常用,12 种中药材使用频率高.结论 良好的药学服务需要药房工作人员对处方进行科学的分析,进而为患者提供科学、准确的用药指导,保证患者的合理用药.

    作者:文美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双腔支气管导管在抢救大咯血窒息中的应用(附5例报道)

    大咯血的抢救方法很多,但当大咯血引起窒息或呼吸衰竭时,使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院近年来在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咯血窒息患者,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天森;潘绍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 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溶栓成功率、健康教育达标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标率优于对照组(P < 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胸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日、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相关知识,配合治疗,提高了溶栓成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满足了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毕艳玲;张金花;王艳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同营养状态下大鼠口腔与肠道黏膜细胞凋亡率的关系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手术前后不同营养状态下大鼠口腔与肠道黏膜细胞凋亡率,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雄性SD 大鼠(250±20g)60 只,随机分为术前组、手术组并建立胃大部切除模型.用亚G1 峰法检测大鼠口腔与肠道黏膜细胞凋亡率,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手术前后不同营养状态下,口腔与肠道黏膜细胞凋亡率的相关性.结果 术后可观察到口腔及肠道黏膜细胞凋亡率均有显著下降(P<0.05),均约在术后7d 后凋亡率逐渐上升(P < 0.05),这变化同我们测量的营养指标的变化是基本一致的.结果 证明口腔及肠道黏膜细胞凋亡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通过对口腔及肠道黏膜细胞凋亡率及传统的营养状况评价指标的观察,发现口腔及肠道黏膜细胞凋亡率均随着机体营养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可以及时反映肠道黏膜凋亡状况并有可能成为监测甚至预测机体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

    作者:冯煜;黄建平;胡俊波;裘法祖;龚建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提高术前谈话技巧对规避医疗风险探讨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患者对医疗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手术前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非常重要[1].术前谈话是医护人员与患者取得良好沟通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尊重患者知情权的重要体现,是预防医疗纠纷的重要步骤[2].作为一个优秀的外科医师,不仅要会做手术,而且还要善于表达、思考和总结,提高术前谈话技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周武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影响

    目的 探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影响.方法 抽取240 例脑卒中后早期偏瘫的患者,分为康复加常规治疗组、康复加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 例.分别采用内科治疗加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加针灸治疗和仅采用内科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1、2 和4 个月进行四肢功能测定.结果 对照组3 个指标显著低于其他2 组;康复组和康复针灸组无明显差异;康复组、康复加针灸组在分组1 个月、2 个月在以上各评定指标上有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评定前后.结论 在提高偏瘫患者的四肢活动能力上康复训练以及康复训练加针灸没有显著的差异,都体现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峰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双侧脑室引流灌洗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30例高血压性脑室出血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双侧脑室引流灌洗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出血患者疗效.方法 在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室出血患者60 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侧置管引流;观察组给予双侧脑室引流灌洗加腰穿脑脊液置换.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 高于对照组60.00%,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观察组脑室通畅时间、神志转清时间、脑脊液正常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采用双侧脑室引流灌洗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出血疗效可靠.

    作者:马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途径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250 例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通脉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0%,对照组67.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缓解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疼痛程度,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伟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