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科护患矛盾分析及处理方法

江琴;任贵容

关键词:急诊科, 护患矛盾, 原因分析, 处理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护患关系是现代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与患者之间所产生的一种多重性的人际关系.了解急诊科护患矛盾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以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和医疗纠纷,不但需要护士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应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处理这种特殊关系的技能,以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探讨急诊科常见护理纠纷的防范及方法针对急诊科患者发病急,变化快,病情复杂,未知因素多,容易发生护理纠纷,总结了原因和防范措施.使全科护理人员加强法律意识、更新护理观念,改善了服务态度,增强了责任心,规范护理文件书写,促进了护患沟通,并合理收费制度,避免多收、漏收、错收,提高护士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以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和医疗纠纷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非常重要.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新药评价简史课程体系的建立

    本文通过明确课程目标,确立授课内容,提升教学理念,建立考核标准等方面,完成了新药评价简史课程体系的建立,并成功开设新药评价简史选修课,使学生了解新药评价的历史和提高了对药学事业的兴趣.

    作者:张晓冬;毛煜;杨潇;马秀娟;陆国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 组,观察组54例,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对照组54例,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现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pH、PaO2 显著升高,PaCO2、RR、HR 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pH、PaO2 升高幅度,PaCO2、RR、HR 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 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适宜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有效治疗COPD 合并呼吸衰竭的保障要素之一.

    作者:彭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胃管置管护理新进展

    留置胃管是指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通过导管给不能由口腔进食的患者提供饮水、流食或药物,从而补充能量或进行治疗的方法,是护士操作中的一项基本技能[1],但插胃管时常屡遭失败,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耗费了护士的时间和精力.本文就近十年来有关胃管置管的问题综述如下.1 胃管置管的作用1.1 留置胃管是普外科患者的重要治疗护理操作之一,有效的胃肠减压可降低胃肠道压力,减轻腹胀,减轻切口疼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恢复[2].

    作者:刘雪英;黄平芳;林小慧;韦芝静;范子琅;邓文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晨间提问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自2009年9月起,我科为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增强护士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开展了利用晨间交班时间进行晨间提问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1 方法1.1 准备开展工作前先说明目的,统一认识.由科护士长负责拟定晨间提问计划,评分标准并组织实施.要求科室所有护理人员做好提问前查阅,记忆相关资料的准备.

    作者:冯晓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麻醉工作中重视麻醉安全的体会

    麻醉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中、外科手术中和麻醉密切相关.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麻醉学也日益趋于成熟和完善,但麻醉工作中的安全问题仍然是医院及患者共同关注的首要问题.本文对麻醉工作中的麻醉安全问题的体会进行总结,对降低麻醉风险提高麻醉安全性能够起到一定帮助.

    作者:李根祥;韦启清;黄庭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

    随着对心肌缺血与代谢过程认识的不断全面,推动了作用于心肌细胞代谢调节药物的快速发展.曲美他嗪是这类药物中的一个典型品种,其在改善心肌代谢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活力,在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作者:胡志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下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阐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综述下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作者:杨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长托宁与阿托品在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长托宁与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4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治疗组及阿托品治疗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差别,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在症状消失时问、药物不良反应、住院时间、治愈率等方面等比较长托宁组优于阿托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与阿托品相比长托宁具有症状消失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等优点,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庆;黄敬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胎儿畸形超声筛查的心得体会

    超声检查应用于胎儿畸形产前筛查的历史并不长,受胎儿发育、体位、羊水、孕妇腹部对超声的衰减,以及超声仪器分辨力的影响,产前超声检查技术目前在国内外的临床应用还远未成熟,尤其在国内,胎儿检查在各级医疗机构中的水平参差不齐,有许多方面还在探索之中.在多年从事超声影像诊断的过程中,我逐渐探索出了一套层次分明,快速准确的检查方法,一些肤浅的心得体会在这里向各位老师报告一下,不足之处请多指教.

    作者:翟立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某院2011年度门诊处方点评结果与用药分析

    目的 通过对我院门诊处方点评结果的分析,了解我院用药基本情况,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门诊2011年1~12月处方,每月100 张,共计1200 张,以<处方管理办法>为依据,对处方进行点评,并将结果用Excel 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4.00%、注射剂使用率为31.17%、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9.51%、基本药物使用率为68.00%,不合格处方48 张,占处方总数的4.00%.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前记缺项、字迹潦草,诊断无法辨别、用法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配伍禁忌等方面.结论 强化药剂科的工作职能,进一步规范处方书写,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潘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健康教育

    血尿酸水平升高与体内核酸代谢异常和肾脏排泄减少相关,正常情况下血液中尿酸盐饱和度为6.7mg/dL,国际上将高尿酸血症(HUA)的诊断标准定义为血尿酸水平男>416μmol/l(7mg/dL),女>357μmol/l(6mg/dL),没有发作痛风的HUA称为无症状HUA.HUA常与传统的代谢性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伴发,因此对HUA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小英;肖虹;童弟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对普外科患者腹部切口感染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普外科患者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外科行剖腹手术的患者资料496例,探讨其中24例切口感染者的护理对策.结果 12例切口感染患者,感染率为4.84 %.结论 应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加强手术环节卫生和术后切口护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对已感染者,应科学处理切口,做好心理护理.

    作者:赖异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乡镇医院开展人性化护患沟通的技巧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社会大发展与大变革的同时也对乡镇医院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乡镇医院的发展的瓶颈不再是仅靠资源、硬件的提升.传统的被动式护理方式亦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能否做到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主动向患者提供体贴的人性化护理成为了乡镇医院赢得患者认可,提高医院形象,扩大和巩固市场地位的关键因素.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基础,其实施过程有哪些有效的技巧,本文将进行探讨.

    作者:万成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在胆道结石中的应用范围,并评估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价值,总结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结果 60例全部痊愈.结论 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外科手术方式.

    作者:殷成洪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宫颈癌筛查方法的研究现状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46.6万宫颈癌新发病例,中国约有近10万新发病例,约占世界新发病例总数的1/5.然而每年新发的近50万宫颈癌病例还只是冰山一角,据估计,全球宫颈癌高度癌前病变的妇女有1000万例,低度癌前病变的有3000万例[1].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伴随宫颈癌早期筛查技术的广泛应用,宫颈癌发病率下降趋势较明显.但在卫生资源匮乏的西部地区,宫颈癌发病率仍呈较高趋势.宫颈癌存在一个较长、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期,从宫颈癌前病变(CIN)发展到宫颈浸润癌约需要10~15年的时间.通过筛查,宫颈癌是目前唯一可以早发现并能治愈的妇科癌症,因此早期筛查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环节.本文将近年来国内外宫颈癌筛查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江莉;谢丰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的临床应用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临床抗感染为重要的一类抗生素,无论从用量,还要销售总额,都占全部抗感染药品50% 左右.但它的皮试问题给临床工作带来了一系列不必要的问题和困惑,通过阅读近几年来与此有关的文献,对头孢皮试的过敏机制,过敏反应现状,临床应用情况,皮试的浓度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和国家制定相关标准提供参考.

    作者:龚洪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原休克患者100例麻醉处理

    目的 探讨高原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高原休克患者100例,根据患者休克原因与程度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麻醉处理措施.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治疗过程的麻醉处理中,麻醉效果均较为理想.本组病例术中及术后死亡5例,与麻醉处理无关,致死原因为:循环系统衰竭3例,多器官衰竭2例,其余95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在高原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中,必须结合患者的生命体征与病症,采取行之有效的麻醉处理措施,以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

    作者:陈光林;黄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肠道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之上加用更为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患者的腹部症状恢复和缓解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肠道手术胃肠功能恢复的过程中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对于肠道手术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辅助治疗价值.

    作者:胡鸽;肖芳;王雪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自拟中药平喘汤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预后观察

    目的 观察用自拟中药平喘汤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预后观察,减少或预防复发.方法 对住院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西医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3个月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期后中药治疗疗效确切,对预防复方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光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肺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SF)对体外循环(CPB)术后肺保护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例进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在CPB 前静脉泵注SF1mL/kg 至术毕,对照组同期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在CPB 前及CPB 后1h 分别取左右心房血测定中性粒细胞.于CPB 开始前、CPB 结束时、CPB 结束后1h 分别抽取桡动脉血,采用ELISA 法测定血清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 CPB 前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 后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肺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梁祥森;刘涛;郭建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