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梅;黄祥凌
目的 探讨解决老年输液的特点、相关要点、干预方法等,以期获得良好的干预手段.方法 通过对老年输液患者的针形、心理变化、解剖、操作手法等干预内容,系统评估输液的关键所在.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本组426 例患者,患者配合率和满意率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良好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
作者:常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为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状况,推进农村社区服务工作,提高农村群众的医疗水平.方法 2011 年9 月对我区3 个乡镇卫生院和52 个行政村的妇幼保健工作现状进行调研,发现问题,制定对应的政策、措施,将二七区妇幼保健工作推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结果 妇幼保健人员相对稳定,妇幼保健工作逐渐扎实,服务内容逐步完善,三级保健网络覆盖率100%,妇幼卫生指标完成率逐年上升,调研同时也发现了农村妇幼保健工作前景不容乐观的主要问题.结论 政府加大妇幼卫生投入,加强三级网络建设及人员的业务培训,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工作任重道远.
作者:田慧敏;张游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医院统计信息档案是指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提升医院管理内涵,提供以临床实践、科研、教学等各项工作综合统计信息档案,涵盖医疗工作原始记录和登记、各种统计报表、专题调查等档案资料.医院统计信息档案是医院档案的重要分支,特别是从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的角度讲,统计信息档案发挥了其主体作用,是开展医院等级评审的重要依据,同时在开发和编研档案工作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作者:侯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进行四肢恶性骨肿瘤综合保肢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和策略,为四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的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对于实施四肢恶性骨肿瘤综合保肢治疗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康复指导.结果 本组75 例四肢恶性骨肿瘤患者,经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无瘤生存43 例,带瘤生存27 例,骨断端未愈合但不影响肢体功能5 例,总有效率93.9%.结论 综合保肢治疗是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的较理想方法,恰当的手术方法的使用及化学治疗的辅助,保存了四肢的完整性,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围手术期的护理和康复指导,优质的护理对于达到理想的保肢治疗效果,以及增强患者生活信心,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者:王卫红;侯春凤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55 例腹腔镜子宫全切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 55 例腹腔镜子宫全切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惠敏;崔晴;郭宝芝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建立红霉素颗粒和干混悬剂溶出度HPLC 测定法.方法 取出样本,按溶解度测定法,用乙酸缓冲液900mL 作为溶出介质,转速是50r/min,操作45 分钟,取出溶液进行过滤,用续滤液作供试品;再取适量红霉素对照品,必须精密测量,将溶出介质进行溶解并稀释成0.08mg/mL 溶液,将其作为对照溶液.按下述色谱条件,经精密测量取20μL 两中溶液,并注入色谱仪,记录下色谱图,计算每袋溶出量.结果 取药厂提供的颗粒和干混悬剂,按溶出液检测方法测定.结果 表明,溶出度限度为80%.结论 采用专一性很强的HPLC 测定法可以检测干混悬剂和红霉素颗粒,确定检查干混悬剂以及红霉素溶出度条件为:pH 为5.5 乙酸盐缓冲液,桨法,浓度为0.038mmol/L 缓冲液浓度,转速为50r/min.
作者:刘彩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50 例择期行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 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麻醉诱导后及手术过程中的SBP 和DBP 值均明显下降,与麻醉诱导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后及手术过程中的SBP 和DBP 值较对照组降低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7.33%,对照组为84.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过程中观察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骨科手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唐志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追求人性化服务是护理工作的一种新境界,探讨共情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对共情的概念,技巧方法,表达层次,条件及在护患关系中的作用的详述,说明共情所包含的人文关怀与现代护理模式所倡导的整体护理的心理护理相吻合.提高护士共情能力有利于护患沟通,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
作者:蒋梅秀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300 例乙肝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 年1 月至2011 年8 月乙肝患者300 例,采用ELISA 方法进行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结果 单项标志物阳性例数与标志物阳性总例数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30~39 岁组易感染乙肝病毒.结论 乙肝五项是检测乙肝患者的重要标志物,检测乙肝五项对乙肝的诊断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军民;冯陆;胡云芝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PDCA 管理方法在化疗静脉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137 例行PDCA 管理静脉化疗.结果 本组137 例患者,1 例发生药物外渗,外渗率为0.73%.结论 在化疗静脉管理中实施PDCA 循环,有效的减少了化疗药物渗漏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对提高护理质量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许丹;张旭辉;王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让癌症晚期患者在生命的后阶段受到的心理痛苦和生理痛苦降到低.减轻患者家属的心理创伤.方法 选择58 例晚期癌症患者,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在患者人生的后时刻给予人性化的心理干预和护理措施.积极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结果 患者临终前都能从容,安详的面对死亡.患者家属的心理痛苦得到减轻.结论 癌症末期患者的临终护理有利于患者安详的,有尊严的离开人世.
作者:陶雨香;丛志军;李晶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分析经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的效果,并与内科保守治疗作比较.方法 选取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80 例非静脉曲张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设为研究组,此组患者均行内镜止血治疗,与同期74 例非静脉曲张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内科保守止血对症支持治疗的患者相对比,记录止血的成功率.结果 同期74 例内科保守治疗患者即时止血有效49 例,有效率为66.2%;48h 内再次出血12 例,继续保守治疗止血成功5 例,无效者转内镜止血或转外科治疗;总有效率为72.9%.余25 例单纯保守治疗均告无效,转内镜止血治疗或转外科治疗.80 例内镜止血治疗的患者中即时止血有效72 例,即时有效率为90.0%;48 h 内再次出血4 例,二次内镜止血成功4 例;故总有效率为95.0%,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8 例内镜止血无效转外科治疗.结论 急性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止血迅速,再出血风险低,安全有效.
作者:张福芹;王雪青;兰春林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产后出血为产科常见并发症,产后出血降低产妇抵抗力,引发产后感染,严重的产后出血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产妇死亡.因此,必须及早、有效地治疗产后出血.本文将对药物治疗产后出血进行综述.
作者:任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研制一种光纤硬膜外导管,改盲探下置管为明视下置管.方法 应用现代科技,在原硬膜外导管中置入光导纤维,在导管末端连接管处加一光源和摄像头,通过光导纤维将光传至导管尖端开口处的物镜,使导管所到之处的周围组织存在于可视之中,由摄像头拍下传至成像设备,显示在显示屏上,从而使麻醉医师在明视下将导管放置于麻醉要求的部位.结果 改善了盲探置管的缺点和并发症.提高了麻醉成功率和麻醉效果,减少了损伤.结论 使麻醉医生从盲目置管改为明视置管,有效防止了麻醉并发症,且易于推广.
作者:冯贤强;孙承毅;王世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中医药综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60 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Trial group)30 例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30 例.治疗组运用中药少腹逐瘀汤加减内服,外敷、针灸联合治疗;对照组用布洛芬治疗,均连续治疗3 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疼痛缓解疗效、疼痛积分情况.结果 Trial group 总有效率93.3%;Control group 总有效73.3%,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 < 0.01).疼痛缓解情况Trial group 总有效率93.3%;Control group总有效8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 < 0.05).疼痛积分情况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中医药联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安全有效,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菊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对精神病患者藏匿药物或是不依从药物治疗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地护理措施来使其依从药物治疗.方法 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于2008 年10 月至2011 年10 月入住我院的62 例精神病患者药物藏匿以及药物治疗不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精神病患者藏匿药物以及药物治疗不依从性主要是由于缺乏自知力,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幻觉幻想的支配与决定,然后使其对药物产生不良的反应,患者及家属对精神病的认知、社会的支持以及关怀,消极抑郁的情绪、对药物治疗缺乏自信心,经济支付能力低等方面的原因.结论 通过以上结果可知,改善精神病患者藏匿药物以及药物治疗不依从性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积极的进行护理综合干预与及时的健康宣教.
作者:张金辉;易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实施人性化护理工作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医院2009 年2 月至2011 年11 月体检前、体检中、体检后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健康体检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后用户满意度进一步得到提升,体验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结论 倡导人性化工作环境,营造舒适、温馨、安全、舒心的体检环境,大大的满足客户的健康体检服务的需求,赢得了社会的信任,得到了体检者的好评,扩大了医院在社会的知名度.
作者:于秀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研究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技术和诊断及其对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应用Philips EnVisor 型彩色超声诊断仪,Bard 活检枪对98 例肝病患者的肝脏进行经皮穿刺活检,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98 例患者穿刺技术成功率100%.病理明确诊断慢性乙型肝炎36 例(36.7%);肝硬化25 例(25.5%);肝硬化再生结节3 例(3%);非酒精性脂肪肝7 例(7.1%);酒精性肝病4 例(4%);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炎5 例(5.1%);肝细胞肝癌7 例(7.1%);肝腺癌5 例(5.1%);转移癌6 例(6.1%).结论 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术是一项微创、安全、简便的一种检查方法,能够确定肝脏病变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对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玉梅;王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对运用中药外治方法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0 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采用自拟中药外敷方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该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率达到75%,有效率达到95% 以上.结论 运用中药外治方法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婷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对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45 例来我院进行化疗的患者,在化疗前均给予相关知识的宣教,对于发生药物外渗的患者及时给于停药、局部外敷等常规护理.结果 30 例患者未发生药物外渗,15 例发生药物外渗的患者通过停止输液,使用细胞毒性解毒药物及局部外敷等方法,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结论 化疗药物毒性大,刺激性强,可引起局部组织的严重损伤,甚至功能障碍.有效的护理和及时预防,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患者顺利完成整个化疗疗程的自信心.
作者:戴艳杰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