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IL-21水平在川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李晓霞;李亚蕊;朱镭

关键词:川崎病, 白介素-21, 冠状动脉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川崎病(K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水平变化与KD 患者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和血沉,IgA,冠状动脉扩张程度的相关性.探讨IL-21 水平与KD 的发病的关系,研究KD 的发病机制,为KD 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从而加强对川崎病心血管及靶器官的保护.方法 选取符合2002 年修订的KD 诊断标准KD 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IL-21 水平,同时行心脏超声及其他免疫指标检测,并与其他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 KD 患者血清IL-21 明显高于正常患儿,特别急性期及冠状动脉损伤组更为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② KD 患儿血清IL-21 水平与ESR 及IgA,冠状动脉扩张程度存在明显正相关(r = 0.621,P < 0.05;r =0.502,P < 0.05;r =0.583,P < 0.05).结论 KD 患儿血清IL-21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急性期血清IL-21 水平与ESR、IgA、冠状动脉扩张程度之间均存在正相关,说明血清IL -21 水平与川崎病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川崎病的发生发展,且在川崎病冠状动脉变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生化汤加减对产后子宫复旧情况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生化汤加减对产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科2011 年12 月至2012 年2 月的126 例足月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63 例,给予口服生化汤加减1 周,对照组63 例按常规治疗.观察子宫复旧情况、恶露量多少、颜色变化,并随访30 天产妇恶露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愈42 例(66.7%),有效18 例(28.6%),无效3 例(4.8%).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治愈33 例(52.4%),有效17 例(27%),无效12 例(19%).有效率为81%.结论 生化汤加减对妇女产后恢复有良好的作用,值得临床做为常规妇幼保健治疗措施.

    作者:张妙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96 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24h 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 共检出缺血型ST-T 改变81 例、377 阵次.发作高峰时间在6:00~22:00(65.8%).结论 动态心电图是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可为病情的早期判断及及时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刘慧波;肖波;刘松涛;刘学义;张晓新;王永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

    目的 探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有效性.方法 将80 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或者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结果 治疗组消化道症状、腹痛及皮疹完全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治疗组有效率95.2%,对照组有效率7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有效、安全.

    作者:杨莹莹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前路手术治疗胸椎骨折37例围术期护理

    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我科经前路手术治疗胸椎骨折37例患者,效果满意,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7例患者,男29例,女8例,年龄28~54岁,均为单纯性胸椎骨折,除7例单纯前路减压植骨外,其余30例均采用不同方式内固定.

    作者:朱艳艳;张晓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和分析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情况,探讨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1 月至2011 年1月在我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高龄患者40 例,观察护理结果.结果 通过对并发症的早期观察和护理干预,40 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护理,且并发症均治愈无复发.结论 早期观察和护理干预能很好的治疗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焕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无胸痛症状疑诊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回顾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3月住院的96例疑诊冠心病患者,均无胸痛症状,根据心电图及其相关检查诊断分为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年龄、男性、吸烟史、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是非胸痛症状就诊人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作者:李运龙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探讨

    目的 探讨影响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相关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方法 选取2011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在润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2 型糖尿病患者528 例,问卷调查结合健康档案、糖尿病档案等,以了解患者对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偏低,是患者缺乏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心理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结论 糖尿病患者需要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强化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社区综合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庭支持从而良好控制血糖达到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宗权;吴贻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发生糖尿病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1~5 年跟踪随访,检测其血糖转归情况,并根据现在血糖情况,分为糖尿病组(n=61 例)和无糖尿病组(n=164 例),并随机选取该院同期无妊娠期糖尿病的妇女作为正常血糖对照组(n=70 例),研究对象填写调查问卷,并进行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测定可能存在影响的指标20 个,如年龄、体质量、身高、腰围、血压、血脂等,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分娩后体质量的减少量,WHR,BMI、高血压病史、体力活动减少等因素是GDM 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分娩后体质量的减少量对模型的影响较大,而年龄与产后糖尿病发生的关联性极高,年龄在35 岁以上患者发生产后糖尿病的概率为25 岁以下患者的5 倍.结论 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等因素是妊娠期糖尿病后再发糖尿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有意识适当的体育锻炼为保护因素,其他均为危险因素.分娩后体质量的减少量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起重要作用.

    作者:兰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中小餐馆厨房的微生物菌群种类与分布

    目的 探讨本地区中小餐馆厨房的微生物菌群种类与分布,以便进行有效的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方法 通过对本地区的32 家中小餐馆的厨房不同区域进行样本采集以及细菌培养,分析菌群以及分布情况.结果 ① 32 家中小餐馆的多种菌类超标,尤其以肠杆菌科细菌多,如沙门杆菌(77.8%)和大肠杆菌(82.9%);②菌群常分布于空气、刀具以及砧板处,其中砧板处多.结论 本地区的小餐馆厨房的消毒情况不达标,需要进行整改,并对肠杆菌科细菌进行重点消毒.

    作者:和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医院呼吸机安全使用质控

    现代化医院大量使用现代化医疗设备,在为大众服务的同时,设备的安全性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监控设备使用的整个流程,成为医院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方面.保证呼吸机设备在临床安全使用,确保呼吸机设备故障率降到低.

    作者:郭恩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外伤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的临床护理

    目的 对外伤性脑积水患者行脑室- 腹腔分流手术,即V-P 分流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 对2010 至2011年间于我院就诊的20 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进行脑室- 腹腔分流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资料及经验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方式.结果 20 例患者在经过手术之前的指导与护理和手术之后的护理与观察,其中有10 例患者智能得到改善;9 例患者大小便能够自理;16例患者神经系统障碍得到改善;4 例患者癫痫症状得到消除;8 例患者手术后能够下地行走;1 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分流管阻塞;手术后2例患者因心脏衰竭死亡.结论 促进外伤性脑积水患者在脑室- 腹腔分流手术后恢复速度的关键在于做好对患者的手术前后的指导和护理工作.

    作者:文静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窒息早产儿血清cTnI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窒息早产儿血清肌钙蛋白(cTnI)的动态变化,了解心肌损伤程度.方法 对58 例窒息早产儿及30 例无合并症早产儿脐血、生后24h、48h、72h 及7d 的血清cTnI 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①对照组血清cTnI 水平随5 个时间点逐渐增高,48h、72h 和脐血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7d 和脐血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窒息组血清cTnI 生后24h 高,与其他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1 或P < 0.05).② cTnI 水平在脐血、生后24h、48h 及72h 几个时间点上,轻度组和对照组、重度组和对照组、重度组和轻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1).③ 7d cTnI 水平,轻度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 0.05),重度组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轻度组(P < 0.01).结论 无合并症早产儿cTnI 水平随日龄增加而增高;窒息早产儿cTnI 水平明显增高并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心肌恢复与窒息程度有关.

    作者:郭惠梅;谢业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葡萄糖调节受损(IGR)社区综合干预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葡萄糖调节受损者的有效性.方法 通过对112 例IGR 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接受为期1 年半的社区综合干预,包括个体化饮食和运动干预,教育及监测等.对照组不给予特殊措施,两组在干预后进行相关指标分析.结果 通过1 年半的综合干预治疗,干预组FBS、2HBS 及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而对照组与1 年半前比较FBS、2HBS 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IGR 患者通过社区综合干预治疗,可以预防或减少2 型糖尿病的发生率.

    作者:王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氟喹诺酮类药的药理特点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20 世纪70 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前两代的基础上,在C-6 位上接上了氟原子,使该类药物抗菌谱更广,抗菌活性增强,交叉耐药现象更少,耐药性降低,口服吸收更好,体内广泛更分布,组织穿透力增强,半衰期增长,使用更方便.

    作者:王明强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2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药学服务

    作为一种危及人体各个系统及器官,甚至整体免疫系统的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在我国已具有相当高的发病率,平均每10000 人中即有7 例患者,其中以青年女性居多.SLE 有多种中并发症,其中以狼疮性肾炎(lupusnephritis,LN)为常见,其对会对肾脏造成严重的损伤,同时LN 也是引发肾功能衰竭而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对2 例狼疮性肾炎治疗中的临床药学服务进行分析汇报.

    作者:牟萍;徐蜀远;杨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消化道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治疗进展

    腹膜后淋巴结是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较为常见的转移部位,局部压迫可引起腹痛、腹胀、黄疸、食欲下降及腰背部放射痛.随着肿瘤进展,症状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由于病变位置深且隐蔽,难以及时发现,手术难度大,切除率低,传统治疗多采用全身化疗、局部姑息性放疗、免疫治疗及对症镇痛治疗等,缓解率低,生存期短,毒副反应重[1].因此,腹膜后转移淋巴结癌的治疗非常棘手,治疗方式从单一手段转向多方式综合治疗.现将近10年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马瑞忠;刘洪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Th17细胞功能变化及意义

    目的 观察RSV 毛细支气管患儿外周血CD4+CD25+ 调节性T 细胞与Th17 细胞及其分泌因子IL-10、TGF-β、IL-17 水平并探讨与RSV 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集33 例RSV 阳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 调节性T细胞、Th17 细胞百分率,ELISA 法检测血浆IL-10、TGF-β、IL-17 的水平.28 例非RSV 感染的普通肺炎患儿作为阳性对照,26 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RSV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CD4+CD25+ 调节性T 细胞、IL-10、TGF-β水平低于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P < 0.05),毛支组Th17、IL-17 水平高于肺炎组与正常对照组(P < 0.05).结论 外周血CD4+CD25+ 调节性T 细胞与Th1 细胞7 表达失衡,可能是RSV 毛细支气管炎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毛静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相关因素及其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目的 分析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了近年来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了综述.结果 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有非免疫因素(输注用时过长、血小板自身质量、发热、感染症状、脾肿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药物干预、骨髓移植)和免疫因素(ABO 血型不合、HLA、HPA 同种免疫反应的影响).相应的干预措施有:采用除去白细胞的血小板制品、进行紫外线照射、利用γ射线照射、应用免疫球蛋白、对血小板进行交叉配型、使用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

    作者:黄坚;陈艺丹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干预的作用

    目的 了解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2007 年6 月至2011 年12 月我院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统计顺产、阴道助产、剖宫产情况;子痫发生、宫缩乏力、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2h 出血量情况.结果 对照组顺产率24.0%,剖宫产率58.7%,而观察组顺产率高达60.3%,剖宫产率3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子痫发生率达8.3%,宫缩乏力达33.1%,胎儿窘迫19.0%,新生儿窒息9.9%;观察组子痫3.3%,宫缩乏力10.7%,胎儿窘迫6.6%,新生儿窒息3.3,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产后2h 出血量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给予患者人性化关怀,不仅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率,而且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各医院应该大力支持和推广.

    作者:钟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解决劳动争议的医学诊治模式

    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又称劳动纠纷.在医疗单位中引起劳动争议的原因有很多,笔者通过总结和实践,归纳出望闻问切的医学诊治模式,可解决大多数的劳动争议问题.严格的遵照有法可依的原则解决医院的劳动争议问题,推进我国医疗卫生的发展.

    作者:倪震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