淦世进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输卵管吻合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60 例在我站行输卵管吻合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循证组,各30 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对两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循证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无1 例由于护理不当引起并发症(P < 0.05),患者依从性及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 在输卵管吻合术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确保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温小鲜;陈晓梅;黄秋萍;何越群;陈惠初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RLUL)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 例患者,32 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28 例采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分别进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处理,并进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结石清除率的对比.结果 术后结石清除率RLUL 组高于MPCNL 组(P < 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MPCNL 组高于RLUL 组(P < 0.05).手术时间MPCNL 组与RLUL 组差异无显著性(P > 0.05).结论 MPCNL 与RLUL 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均有较好的安全性以及疗效,MPCNL 难以避免损伤肾实质,术中出血较RLUL 多,术后并发症较RLUL 高,RLUL 术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但要求经验较丰富的临床医师完成.临床医生应视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案.
作者:陶志兴;骆八强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采用TVT-O 手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 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TVT 手术组和TVT-O 手术组,分别43 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TVT 组治愈27 例,显效12 例,无效4 例;TVT-O 组治愈39 例,显效4 例,无效0 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TVT-O 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能提高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TVT-O 手术较TVT 更简单,创伤更小,并发症也轻,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卫金线;卢菊英;褚艳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大多数是在原有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细胞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一般治疗效果差,病死率较高,是目前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的疾病之一[1,2].本研究采用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以阐明其溶栓疗效及预后.
作者:李暾;李阳;徐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全身麻醉静注异丙酚注射液过敏1 例.方法 静推氢化可的松100mg 抗过敏处理,咪达唑仑注射液4mg 镇静处理.结果 红斑于15min 后全部消退,安静入睡,呼吸平稳,两肺呼吸音清晰.结论 严密的监测,快速准确的判断,全面及时的处理,对过敏体质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异丙酚,术前麻醉师应详细询问病史,做好麻醉前相关检查,术中、术后严密观察者的生命体征.
作者:李宏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人性化护理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 年11 月至2011 年11 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66 例进行蓝光照射治疗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对照组和人性化护理干预组,比较常规对照组和人性化护理干预组患儿基础护理合格合格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常规对照组和人性化护理干预组基础护理合格率分别为为72.73%(24/33)和93.94%(31/33),而常规对照组和人性化护理干预组患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别为75.76(25/33)和96.97%(32/33),2 组患儿在基础护理合格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有利于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促进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淦世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有效疗法.方法 选取我院2009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32 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收治入院的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及入院时功能评分方面无显著差异.对于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及早做出预测并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或延缓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结果 两组在治疗效果和功能评分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于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做出预测,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预防,是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有效措施.
作者:江锦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警惕肺癌性骨关节病,提高诊断准确率,争取早期诊断原发病,取得良好疗效,防止误诊、误治.本文总结了2 例此患者的围手术期主要护理干预.结果 手术切除原发肺癌病灶,术后骨关节病灶症状消失,经过手术治疗和术后精心护理,现2 位患者生活良好.结论 此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合理到位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李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和阿斯匹林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 年10 月至2011 年10 月本院102 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51%,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4%、8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和阿斯匹林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芝宝;黄宇翔;徐雄生;陆勇良;陈海健;姚超永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脑梗死溶栓治疗后早期血管再闭塞的临床特点及机制.方法 收集在我院住院的急性期进行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28 例,对其中血管再通后急性期发生再闭塞者11 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急性期血管再闭塞率较高,本组资料显示为23.91%,患者多合并糖尿病者,高血压病,高血脂,长期大量吸烟.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大多有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结论 积极治疗,防止溶栓后早期血管再闭塞.
作者:邵晓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2011 年中药不良反应报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归纳.结果 对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进行分析.结论 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马姝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 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83.3%,观察组总有效率93.3%.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西医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优于单用西医抗感染治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美莲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中医药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的理论和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 年2 月至2012 年2 月收治的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200 例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 例,治疗组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对症治疗,两组疗程均30d,并评定疗效及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TCD).结果 本研究中治疗组100 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明显,P < 0.05;两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显著,P < 0.05.结论 中医中药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我院采用高选择性、精细化的甲状腺全切除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结果 首次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84 例患者,分别有1 例患者(1.18%)发生暂时性的喉返神经损伤,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再次手术治疗的70 例患者,20 例患者发生暂时性的喉返神经损伤,经过对症治疗以及充分休息后,症状消失;25例患者(25.17%)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经过有效的治疗后恢复正常.首次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的暂时性的喉返神经损伤、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均明显低于再次手术治疗患者(P < 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永久性的喉返神经损伤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结论 与传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相比,高选择性、精细化的甲状腺全切除术是一种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臧家新;李志强;张守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联合使用玻璃酸钠和美洛昔康,患者在服药后的疗效情况.方法 将本院于2008 年6 月至2011 年6 月收治的132 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即分为三组,单用美洛昔康组、单用玻璃酸钠组、美洛昔康+ 玻璃酸钠联合用药组,每组患者43 例.美洛昔康组在治疗时仅嘱患者服用美洛昔康片;玻璃酸钠组在治疗时于患者关节腔内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用药组在治疗时于患者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的同时,给予患者美洛昔康片口服.美洛昔康片口服6.3mg/ 次,3 次/ 天,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入量为1.8mL/ 次,2 次/ 周.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4 周后的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后单独使用玻璃酸钠组与单独使用美洛昔康组的各项观察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 >0.05),美洛昔康联合玻璃酸钠组的各项临床指标以及血沉和CRP 的改善情况值均优于另外两组(P < 0.05),美洛昔康联合玻璃酸钠组的总有效率达94.1%,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 < 0.05).结论 美洛昔康与玻璃酸钠的联合应用,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作者:杨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感觉统和训练疗法作用于儿童自闭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收入我院的40 例儿童自闭症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2 组,一组为试验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各20 例,对照组采用教育、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卡马西平、苯异妥因、中医中药)常规治疗;而试验组在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加用感觉统和训练疗法.分析2 组感觉统和训练得分情况.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感觉统和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临床症状都有所减轻;但是经过感觉统和训练的试验组他们的感觉统和治疗评分得分结果有更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要高.2 组经统计学软件分析,P < 0.0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感觉统和训练疗法能明显改善儿童自闭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大脑的感觉统和能力和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汪善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进行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工艺处方研究,成品质量需达到USP 标准要求.方法 经过处方筛选,优选出应用聚山梨酯80 和内外加崩解剂CMS-Na 的方式可生产出片剂硬度适当,崩解时限及溶出度均优宜的成品.结果 优化的处方生产过程正常,产品溶出度优异,经稳定性考查质量可靠.结论 优选的处方工艺稳定可行.能生产出符合USP 质量标准的优异产品.
作者:陈晓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在探索药理学教学的改革方法过程中,在非临床专业尝试引入PBL 教学模式,结合病例讨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如何建立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PBL 教学模式仍然需要不断努力.
作者:张丽;邝少轶;曾祥周;云天佑;刘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总结转移性肝癌两种不同介入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转移性肝癌患者71 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组患者20 例,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TAI)组患者51 例.肝动脉栓塞化疗组患者原发病灶均已切除,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组33 例原发病灶已切除,另有18 例原发病灶未切除,对未切除原发病灶病例给予原发病灶区域灌注化疗或全身化疗.结果 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法要明显优于肝动脉栓塞化疗法,两组患者的12 个月及24 个月的生存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期疗效显著.同时我们也对原发病灶是否切除的患者做了比较,比较结果发现,原发病灶切除患者的6、12、24 个月的生存率较未切除患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转移性肝癌患者,应用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肝动脉栓塞化疗组,同样采用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切除原发病灶病例的疗效要优于原发病灶未切除病例.转移性肝癌应用介入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于士龙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联系数是中国学者赵克勤先生创立的集对分析理论中的一个具有层次性的结构函数,利用建立的不同等级的联系数及其不确定部系数的数值不同计算得到的有效联系值,可以用于聚类分析[1,2].为此,笔者应用此理论对某市市区连续3个年度13类食品抽样检测总合格率进行聚类分析,为保证食品安全、提高食品卫生监督质量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杰;孙爱峰;李雪云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