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肌萎灵注射液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疗效分析

齐跃

关键词:肌萎灵注射液, 运动神经元病, 疗效
摘要:目的 对肌萎灵注射液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共选取50 例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使用肌萎灵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体征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也要比对照组患者好.结论 肌萎灵注射液对于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高职护理实训教学的现状及改革

    目的 探索高职护理实训教学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全国高职院校护理实训现状的调查,结合本院护理实训的实际,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实训学时安排、实践技能考核方式、实训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等多方面做了大胆的改革.结果 高职护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普遍提高,综合素质明显增强.结论 通过改革实训教学内容,增加实训比重,对实训教学内容和设备进行整合;强化实训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使实习、实训教学基地不断延伸,与陆军总院、铁岭市中心医院等多家医院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使实训教学和临床见习同步进行;采用多种渠道招聘和培养优秀护理实训人才,提升实训人员整体素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加强考核力度,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宛淑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县级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目的 提高县级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提出防护措施,保证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和总结,认识到手术室内存在多种理化因素的危害,也存在工作人员身心因素的危害.结果 针对手术室各类职业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及制定可行的、科学的管理方法.结论 县级基层医院手术室通过加强防护知识和技巧的学习,树立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确保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作者:向红归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新体会及护理干预

    目前,脑出血是脑血管病的主要常见病之一.大量脑出血将威胁患者生命,因其急性起病,进展快,病死率及致残率高,故此脑出血急性期护理工作也就变得极为重要,它要求护理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且技术要熟练、过硬,护理期间要密切观察病情,并时刻注意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精心护理,预防并发症,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监测血压变化等对疾病预后及减少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负性情绪(抑郁心理)明显的此类患者要及时进行护理干预,这将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陈波;史晶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剖宫产术后宫腔积血30例观察与护理

    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后宫腔积血的处理方法,掌握正确科学的处理方法,减少产妇产后并发症的进一步恶化.方法 将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宫腔积血的产妇资料收集研究,观察其一般情况,分析原因,进行相关的一般性护理和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护理时产妇的相关情况.结果 本组研究对象30 例宫腔积血的产妇中29 例得到了有效控制,有一例因子宫出血不止而进行了子宫全切术,其余全部痊愈出院,且无并发症.结论 在剖宫产术后宫腔积血的产妇的护理中需要严密监测产妇宫底位置、血压等各项情况,在此基础上再给以患者子宫按摩和心理护理,疗效将更为显著.

    作者:朱丽君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立足岗位需求开展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持续性培训的研究

    目的 研究立足岗位的需求开展消毒供应中心(CSSD)护士持续性培训的成效.方法 我院的16 名CSSD 护士进行立足岗位需求的持续性的培训模式进行培训,将护士的考核成绩与科室工作质量作为评价新培训模式与传统培训模式的效果.结果 护士的基础知识及相关法规内容、专业知识与技术的考核成绩和CSSD 的年度工作缺陷率、临床科室满意度调查4 项指标与2009 年相比,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立足岗位需求开展CSSD 护士的持续性培训针对性强,目标明确,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迟晓薇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中药外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型)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中药外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 肺肾气虚型) 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COPD 患者56 例,方用石菖蒲25g,麻黄25g,艾叶25g,细辛15g,桂枝25g,干姜25g,川芎25g,白芥子25g,上药研末,加蜂蜜调匀后,双肺外敷,日1次.并设对照组应用补肺活血胶囊对比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67.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外敷具有较好的温肺、益肾、通络作用,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王檀;赵东凯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规范护理文书书写

    护理文书是病历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士在护理活动中,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的文字记录,是医疗活动中重要的法律依据,文书要求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我院通过对2011年2~11月护理文书的检查、评比活动,寻找分析存在的问题,制订出一系列整改措施,并逐条落实,同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规范、提高护理文书管理中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瑞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浅谈风险管理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目的 有效地减少或回避我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患者家属和医院造成的伤害及损失.方法 根据我科护理现状,分析存在的护理不足及原因,找出加强风险管理教育的具体措施.结果 通过学习和实施风险管理教育增强了护士的法律和安全服务意识,增强了护士工作责任心,改善了服务态度.结论 患者投诉减少,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梁茵;林丹妹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喉癌患者的健康教育

    喉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中年患者,喉癌的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但对患者无疑将是一个生理与心理发生巨变的转折点,所以对喉癌患者手术前、手术后进行有计划、分阶段以及有目标的健康教育,不但有利于手术的进行,还有利于患者手术后疾病的恢复.现将我科50例喉癌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杨薇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影响.方法 将237 例患者分为干预组109 例和对照组128 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的干预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结果 干预组患者发生鲍曼不动杆菌的发生率为7.34%,其中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发生鲍曼不动杆菌的发生率为10%;对照组患者发生鲍曼不动杆菌的发生率为17.97%,其中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鲍曼不动杆菌的发生率为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鲍曼不动杆菌的影响.

    作者:黄顺;鲍鹤玫;崔志飞;李洪云;薛亚晋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常见儿科护理缺陷的发生原因和防范措施

    儿科护理缺陷是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过失或疏忽,给患儿带来负面作用从而影响患儿的治疗,甚至危及生命[1].儿科病房收治的对象为心理、语言、行为发育不够成熟的儿童,由于患儿存在年龄小、病情变化快、症状不典型、意外事件增多等因素,会影响护理技术操;加之目前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儿科护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期望值增高,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患者家属的不满,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相当多潜在或明显的护理缺陷,这会诱发护患纠纷.

    作者:薛娜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护士排班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护士排班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传统功能制护理排班模式进行改革即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并比较新旧两种护士排班模式对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对病区护理工作质量有显著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利用合理化.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可以做到护士包病人,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张俊娟;刘静;杨晓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本文主要探索采用低分子肝素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自2006 年4 月至2010 年12 月这一时期来我院收治的60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60 例患者分成数目相等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服用消心痛以及阿司匹林等治疗心绞痛的药物,而研究组患者在服用常规用阿司匹林、消心痛的基础上外采用腹壁皮下注射的方式注射低分子肝素0.4mL,1 次/12 h.7d 为1 个治疗疗程.后记录结果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30 例患者中,18 例患者显效(60%);10 例患者有效(33.3%);2 例患者无效(6.7%),总有效率93.3%(28/30);对照组30 例患者中,10 例患者显效(33.3%);8 例患者有效(26.7%);12 例患者无效(40%),总有效率60%(18/30),研究组患者的出血副作用几乎没有.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 显示,采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进行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绞痛缓解率比较满意,且出血副作用也不明显.因此,采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安全、方便、有效且无需实验室进行监测,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巨华;刘俊;丁波东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浅谈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断和对策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妊娠期比较常见的内科疾病,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糖尿病患者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是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才发生的糖尿病[1].糖尿病孕妇中80%以上为GDM.糖尿病孕妇的临床经过复杂,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

    作者:胡立荣;唐双玲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虹膜夹持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后囊破裂无晶体眼的护理

    目的 研究护理措施对Artisan 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后囊破裂无晶体眼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 年7 月至2011 年11月我院住院后行虹膜夹持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后囊破裂无晶状体眼的患者28 例(28 眼),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进行眼部护理、眼压护理、视力恢复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裸眼视力(UCVA)、佳矫正视力(BCVA) 和眼压变化,并观察术后角膜水肿、前房闪辉和晶状体位置,并于术前和出院前统计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护理,患者能配合手术质量,85.7% (12 眼)UCVA 大于或等于术前BCVA,42.9% (6 眼)UCVA ≥ 0.5,无佳矫正远视力下降的病例;术前与术后比较眼压无明显变化(P > 0.05),患者与出院前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Artisan 虹膜夹持型人工品状体植入术是治疗后囊破裂无晶状体眼的有效方法,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和健康教育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肖瑞楣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纳洛酮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纳洛酮联合乙酰谷酰胺对肝性脑病治疗作用.方法 对收治的52 例肝性脑病患者应用纳洛酮联合乙酰谷酰胺与常规治疗方法 进行疗效观察比较,观察临床症状、血氨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7d 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3%,对照组则为8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治疗后两组血氨及治疗前、后血氨浓度降低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纳洛酮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肝性脑病有更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颖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Orem自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社会功能退化、情感淡漠、思维贫乏和意志减退等认知功能障碍,会造成基本的自理缺陷,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品质[1].在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的落实往往较为困难,且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低.

    作者:谢荣仙;张雪梅;林阿珠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无痛分娩91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无痛分娩在基层医院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9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在本院采用硬膜外腔注药行无痛分娩910 例为研究对象,抽取同期自然分娩的910 例为对照组,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对照两组的产程、分娩方式、产妇的自我感觉、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 评分.结果 无痛分娩组总产程明显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两组有明显差异,第二、第三产程差异无显著性;产妇自我感觉舒适无痛分娩显效率100%;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 硬膜外腔注药行无痛分娩,使产妇在自我感觉舒适的情况下分娩,能促进全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儿无不良后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志云;王笑灵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舒适护理在恶性肿瘤临终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患有恶性肿瘤的临终患者给予舒适的护理的措施.方法 对40 例患有恶性肿瘤的临终患者给予舒适的护理.结果 40 例患者中有34 例患者的疼痛的现象得到了很好的控制,6 例患者疼痛的现象得到不同程度的减轻,患者的情绪比较稳定,而且临终时段其生存质量有了提高.总体上的满意率是98.3%.结论 舒适护理的措施对临终的患者是有效与可行的.

    作者:王加玲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目的 近年,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日益上升,抗糖尿病药物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以及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方向.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参阅国外大量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按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增敏剂、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二肽基肽酶- Ⅳ (DPP- Ⅳ ) 抑制剂、其他口服降糖药.在临床使用中,二甲双胍、格列齐特、阿卡波糖应用广泛,居主导地位.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常常联合用药.结论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酶功能的紊乱密切相关.与糖尿病关系较为密切的酶,包括α- 葡萄糖苷酶、醛糖还原酶、一氧化氮合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肉碱脂酰转移酶Ⅰ和Ⅱ、蛋白激酶C、二肽基肽酶Ⅳ、蛋白酪氨酸激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这些酶都可能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靶点,是研发糖尿病治疗药物的新方向.

    作者:居锡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