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风油精的临床新用途

陈洁

关键词:风油精, 临床新用
摘要:目的 介绍风油精的临床新用途.方法 从八个方面介绍风油精在临床内外科研究及日常护理等工作中的新应用.结果 风油精在治疗腹痛、小儿高热、咽喉肿痛、浅表性胃炎及抑菌等方面作用显著.结论 风油精经济实用,用法简便,疗效确切,应在临床应用及日常生活中发挥其大功效.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血尿酸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尿酸、尿白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对本院2008 年1 月至2011 年2 月189 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尿酸、尿白蛋白、双侧颈总动脉内膜等指标的检测,按照血尿酸、尿白蛋白的水平分成血尿酸组、尿微量白蛋白组、正常组、混合组4 个组别,比较4 个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的高低.结果 血尿酸组、尿微量白蛋白组、混合组的颈动脉内膜增厚以及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P < 0.05),混合组的颈动脉内膜增厚以及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于血尿酸组、尿微量白蛋白组(P< 0.05),血尿酸组、尿微量白蛋白组颈动脉内膜增厚以及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无差别(P > 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的变化与血尿酸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说明血尿酸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降血压的同时应重视血尿酸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治疗.

    作者:薛为民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卫生行政执法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逐步健全并得以贯彻实施.

    作者:李伟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药物保守治疗与手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120例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药物保守治疗与手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EP) 的疗效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1 月至2011 年6 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EP 中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120 例,分为A 组( 手术保守组)69 例和B 组( 药物保守组)51 例,对比两组的持续EP、重复EP、宫内妊娠发生率.结果 血β-HCG 恢复正常所需时间:A 组14.22d、B 组21.26d;平均住院时间A 组5d、B 组14.36d,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 均<0.01).而两组治疗成功率、持续EP 发生率、宫内妊娠率、重复EP 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两种方法 治疗EP 效果相当,可根据患者情况、生育要求、生理条件、听取患者及家属意见个体化选择,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玲君;刘丽华;李鹏;金仲品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6 例异位妊娠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并与同期的36 例行传统开腹手术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手术较之传统手术,术中出血更少,肛门排气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P <0.05),术后无需采取镇痛措施.结论 腹腔镜手术作为微创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准确性高、安全性好、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小琼;刘敏之;陈丽娜;崔丹婷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出院患者的随机对照随访试验——比较呼吸科护士与医师的随访效果

    目的 旨在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出院患者接受呼吸科护士或或呼吸科医师的随访是否具有同等效果.方法 共收集170 例AECOPD 出院患者,有165 例入选本研究.入选患者年龄55~81 岁,经肺功能检测确诊,并按出院时CAT 评分进行随机分为2 组,出院2 周接受第一次随访,后续进行3 个月、6 个月和1 年随访,进行健康教育,测量1 年COPD 急性发作次数和CAT 评分变化.结果 医师组83 例及护士组82 例患者资料,医师组45 例患者(54.2%)和护士组42 例患者(51.2%)于出院1 年随访内急性发作,其OR 0.88(95% CI0.48 ~ 1.63,P=0.700),医师组与护士组急性发作不同次数病例数比较,分别无发作38 例、40 例,发作1 次11 例、9 例,2 次5 例、5 例,3 次13 例、12 例,4 次10 次、9 次,5 次6 例、7 例,P =0.167,急性发作的分型门诊治疗服用抗生素及平喘药医师组患者23 例,护士组患者为20 例,需加用口服糖皮质激素,医师组患者11 例,护士组患者为14 例.19 例患者再次住院,其中医师组11 例,护士组8 例,两组的急性发作分型比较无明显差异(P =0.482),CAT 评分变化医师组(-5.51±1.33),护士组(-5.51±1.23),P =0.400),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AECOPD 患者出院后接受呼吸科护士随访,有效性与呼吸科医师相当.

    作者:林南生;李伯健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中小型专科医院药房现状、发展及药学服务的思考与实践

    目的 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实现提升、发展.方法 介绍中小型专科医院药房的优势与挑战.结果 与结论 通过药房药学服务的探索与实践,确保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秦慧宁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针灸治疗颈椎病5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疗治疗颈椎病的方法 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1 年1 月至6 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56 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型,给予相应的针灸治疗方法.结果 经过3 个疗程的治疗后,本组病例的临床疗效为:治愈29 例,显效13 例,有效11 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94.6%.结论 在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针灸治疗方法 的效果较为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毛彬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利培酮口服液与氟哌啶醇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利培酮口服液对酒精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2 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1 例,观察组予以利培酮口服液,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于治疗8 周后,用PANSS 量表和TESS 量表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评定.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5%,两组差异不明显(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少、症状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利培酮口服液治疗酒精性精神障碍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

    作者:赵艳华;王俊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舒适护理在恶性肿瘤临终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患有恶性肿瘤的临终患者给予舒适的护理的措施.方法 对40 例患有恶性肿瘤的临终患者给予舒适的护理.结果 40 例患者中有34 例患者的疼痛的现象得到了很好的控制,6 例患者疼痛的现象得到不同程度的减轻,患者的情绪比较稳定,而且临终时段其生存质量有了提高.总体上的满意率是98.3%.结论 舒适护理的措施对临终的患者是有效与可行的.

    作者:王加玲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分析

    目前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尚没有大型的临床研究.目前一般是指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在病程24h内持续活动性出血而不断扩大的现象与过程.而早期血肿扩大的直接原因为颅内病变部位血管存在活动性出血或早期再出血.

    作者:王永红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 以28 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一期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控制创面感染及减轻创面水肿;二期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创面.结果 术后25 例筋膜皮瓣全部存活,其中5 例有少量张力性水泡,经换药后创面愈合;有3 例皮瓣大部分坏死,其中2 例为皮瓣旋转点过低(低于外踝上5cm),腓动脉穿支破坏,导致血运供应障碍而终皮瓣大部分坏死;另 1 例试图修一次复前足足背及足底创面,皮瓣设计偏大约12cm×20cm,皮瓣远端(修复前足前足部分)坏死.3 例皮瓣坏死均需再行其它手术修复创面.所有存活皮瓣随访6 个月~3 年,平均1 年,存活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感觉部分恢复.结论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可减轻创面水肿及控制感染,创面准备比常规的换药方法 创面愈合时间约缩短一半;皮瓣手术操作及设计简便,不损伤小腿的主要血管,可理想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皮瓣旋转点过低(低于外踝上5cm),或皮瓣设计蒂宽过小(< 1.5cm)可导致血运供应障碍而使皮瓣坏死;用于修复超过中足以远创面的超大皮瓣坏死风险较高.

    作者:李根卡;彭伟秋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联合应用神经促通技术与电针灸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神经促通技术与电针灸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 年1 月至12 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2 例,均通过头颅CT 或MRI 进行确诊,随机将82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 例,观察组给予神经促通技术与电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电针灸治疗.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5);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改善能力与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神经促通技术与电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能够提高患者本体感觉信息的输入,促进肢体运动反应,避免发生肢体痉挛,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建,增强运动控制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胡科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婴幼儿早期教育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婴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开端,是人类大脑发育较快、可塑性强、心理发展迅速的时期.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体格发育方面,一部分研究者认为早期教育的影响作用很大,另一部分研究者则认为早期教育对体格发育没有促进作用.然而对于智能发育的影响方面,绝大部分研究者都认为早期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只是在大运动、适应性、精细动作、语言、个人交往等方面存在差异.

    作者:刘建华;余瑶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拔毒生肌膏用于感染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

    目的 优选对伤口损伤小、疗效好、费时少的伤口药物.方法 将102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拔毒生肌膏油纱换药方法,对照组用庆大霉素纱块外敷换药.结果 采用拔毒生肌膏油纱换药方法 可减少各类伤口的换药次数及缩短其愈合时间.结论 拔毒生肌膏这一外用型中药制剂具有抗炎、止痛的显著作用,且复方生肌膏具有明显消肿止痛、祛腐生肌的功能,并能加快伤口愈合.在临床治疗实践中比传统庆大霉素纱块换药,创面愈合快,疗效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海玲;陈连清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估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鼻塞、打鼾、张口呼吸、夜间憋醒等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 53 例3~8 岁患腺样体肥大儿童,分为治疗组和手术组.观察治疗组治疗后3、6 个月鼻塞、打鼾、张口呼吸、夜间憋醒的评分变化与手术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6 个月后鼻塞、打鼾、张口呼吸、夜间憋醒改善程度和手术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的鼻塞、打鼾、张口呼吸、夜间憋醒等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李鲤;李娟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目标教学在护理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

    目标教学是以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创立的教学论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学评价为动力,以达标教学为核心,以班级教学和个体化教学为基本形式,以多种教学方法的佳组合为桥梁,以强化矫正为手段,在具体的目标控制下进行教学活动,使绝大多数学生达成教学目标,掌握教学内容[1].

    作者:刘一兵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中医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病案分析二则

    腺样体肥大是一种儿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更因其年龄及发病位置的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有着一定的难治性.而且现代医学经常需要手术治疗本病,有不同程度的创伤性及免疫能力下降,更为很多患儿及家长难以接受.本文通过中医治疗两则较为成功的病例分析,为广大医者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治疗方法.

    作者:蒋锴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1例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死亡的经验教训

    随着医学的进步,泌尿外科近几年飞速发展,微创腔镜技术已越来越多的代替以往开放手术.目前腔内碎石术(包扩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碎石,超声碎石及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等),已成为输尿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杨坚强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

    从语言、情感、体态、距离及针对特殊人群等几个方面探讨护士在健康教育过程中与患者的沟通技巧,通过对这些沟通技巧的灵活应用,使健康教育效果更加理想.

    作者:张瑛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惰性线固定与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喙锁惰性线固定和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55 例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钢板组和惰性线组,惰性线组29 例,采用惰性线进行喙锁固定,加用喙肩韧带转位重建喙锁韧带,钢板组26 例,用锁骨钩钢板进行固定,直接修复喙锁韧带.比较两组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 惰性线组在肩关节功能评分上与钢板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手术出血量方面无显著统计学意义123803253 (P > 0.05),手术时长方面,钢板组比惰性线组手术时间短,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喙锁惰性线固定和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Tossy Ⅲ肩锁关节脱位都是可靠且有效的方法,但锁骨钩钢板固定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而喙锁惰性线固定不需第2 次手术取出内固定.

    作者:李宏科 刊期: 2012年第2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