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春爱;王会弟
目的 建立蒲公英颗粒中咖啡酸含量的HPLC 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 色谱柱(150 mm×4.6mm,4.6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pH 为3.8~4.0),体积比为25:75,检测波长为323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40℃.结果 咖啡酸质量浓度在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9),回归方程Y=54830X-4381.5,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8.29%,RSD 为0.89%.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蒲公英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宇靖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别嘌呤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伴高尿酸血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采用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后者在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别嘌呤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心功能Ⅳ级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Ⅲ级(均P <0.05).与对照组比较,别嘌呤醇组血尿酸水平下降(P < 0.05),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降低.结论 别嘌呤醇治疗能降低血清尿酸水平,抑制氧化应激,显着改善高尿酸血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
作者:魏斌超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医师默契配合影响因素,寻找护理对策,以便达到佳配合.方法 按<手术室护士工作手册>中手术室护士在手术过程配合要求,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列出影响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医师配合不和谐的可能因素设制调查表,并进行每月一次开放式问卷调查,以满意度为评价指标.结果 制度因素、设备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技术因素、素质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执行制度人文化;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创造良好的手术环境;培养健全的人格特征的护理对策有利于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医师更默契配合.
作者:兰桃翠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1 年至2011 年644 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44 例手术后伤口感染16 例.感染率为2.48%.结论 经对比发现其感染性手术、手术时间较长、年龄偏大、肥胖及住院期间抗生素使用情况是手术伤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对外科手术易发生切口感染的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逐步地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作者:董百宁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安全性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9 年3 月至2011 年5 月收治支原体肺炎患儿123 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2 例,采用红霉素持续静脉滴注;实验组61 例,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临床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儿退热、止咳、胸片炎症吸收及啰音消失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较少;同时科学系统的临床儿科护理干预对于治疗效果提高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作者:徐金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尖锐湿疣(CA)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效果,以提高患者依从性,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减少术后感染和复发率.方法 对2009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共25 例在我科住院手术治疗尖锐湿疣患者进行细致的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 除1 例电话不通外,24 例患者均按时回院复诊,没有出现新疣体.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出院指导和随访可提高患者依从性,避免再次感染,对减少性疾病传播起了积极作用.
作者:陈洁连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血必净对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72 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四联抗结核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配合血必净注射液静滴,治疗20d.治疗前后评定各项临床指标与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2%,对照组为52.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各项检测指标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症状显著改善,症状、体征积分及评分明显下降(P < 0.01),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血必净配合抗痨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
作者:刘天丹;李付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现在中专学校的学生是不通过任何考试就入学的,所以学生的自身问题很多,班主任工作很难,学生学习意识差、精神散漫、思想落后、集体观念差、劳动意识差、早熟,所以要管好一个班级.方法 从抓学习入手,学习秩序好了,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结果 学生的考试进行改革,坚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结论 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差的不同情况,逐一解决他们的学习问题,竞争引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每一天.
作者:荣淑梅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患者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解决方案.方法 选择2009 年10 月至2010 年5 月在我院就诊的27 例确诊为产后出血的患者,根据是否出现明显心理问题分为心理组和对照组,对病例情况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制定相关解决方案.结果 产后出血的产妇出现的主要心理问题是恐慌、焦虑和抑郁,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心理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比较其年龄和有喂养经验例数上无显著性差异,其新生儿性别,健康状况,配偶情况,家庭经济状况上明显差异,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产后出血产妇存在恐惧,焦虑,忧郁等心理问题,且与新生儿性别,健康状态等因素相关.
作者:刘瑞卿 刊期: 2012年第22期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存活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对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运动疗法的早期介入,可以预防或减轻继发性损伤的发生,并为患者的下一步康复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刘宇航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改善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自2009 年3 月至2011 年9 月收治骨科需要手术患者109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其中护理组55 例,对照组54 例,对护理组55 例患者应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实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详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分析护理干预改善术后疼痛的效果.结果 护理组55 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疼痛分级中0 级27 例,1 级15 例,2 级13 例,3 级0 例,4 级0 例;对照组54 例患者,疼痛分级中0 级5 例,1 级16 例,2 级28 例,3 级4 例,4 级1 例.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减轻骨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和患者伤口早期愈合,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和住院时间.
作者:王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术的效果及其手术中的注意问题.方法 采用术中肠管切开减压,近远段肠管顺行灌洗,Ⅰ期肿瘤切除、吻合.结果 32 例患者除1 例吻合口瘘经引流冲洗后治愈,其余病例全部Ⅰ期愈合.结论 左半结肠癌引起肠梗阻,Ⅰ期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关键是掌握适应证,术中肠管灌洗,吻合技术及术后扩肛.
作者:陈忠诚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将纳洛酮与氨茶碱联用与传统治疗方法对比临床效果差别.方法 将168 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对照组使用洛贝林与东莨菪碱,而治疗组用纳洛酮与氨茶碱静脉给药.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81%.两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可比性(P < 0.01).结论 纳洛酮与氨茶碱联用用于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临床效果好,安全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徐轶俊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防止因恐惧承受上环痛苦又未采取其他避孕方法而致意外妊娠.方法 将3 年来在本所做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83 例对象,根据随访情况作回顾性分析.主要随访时间在术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采用B 超、询问方法随访避孕效果、自觉症状、术后出血量、月经情况及环位置.结果 在83 例对象中始终坚持半年以上随访的有72 例,随访率为87%,有2 例第3 天后失访,9 例半年后失访.1 年期内随访的人群中,均未发现带环受孕、环脱落现象,有效率达100%,有2 例环位置下移,发生率为2.4%,9例术后月经周期推迟5~15d,31 例术后7d 内有少量不规则流血或血性分泌物,未作任何处理均在10d 左右停止,随访1 年的人群有63 例,月经周期及经期、经量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对人工流产后是否主张立即上环尚且有些异议,但笔者通过这83 例术后立即上环的随访观察,总结分析对照得出只要受术者在知情自愿的前提下,并且人流术后宫腔大小及术时其他情况适宜上环,是可以在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这样可以减少因不愿承受上环痛苦而再次意外怀孕的概率,从而减少因人工流产给妇女带来的身心伤害.
作者:邱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在体内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分裂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裸鼠胃癌移植瘤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TUNEL法检测移植瘤核增殖抗原、凋亡细胞.结果 DDP 组和DDP+rhGH 组比对照组或rhGH 组移植瘤生长缓慢、核增殖抗原明显降低(P < 0.05),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 < 0.05);而rhGH 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 外源性人生长激素在体内对人胃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无促进作用.
作者:赵辉;梁道明;陈嘉勇;张毅;王志华;向东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调查分析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影响因素,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75 例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18~40 岁年龄段的患者焦虑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男性抑郁指数高于女性患者,女性焦虑指数高于男性患者,学历高组明显高于学历低组.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视网膜脱离患者的预后,可明显提高视力,促进疾病的恢复.
作者:余秀莲;王继丽;曾恩慧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过程中护理的重要性,避免或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将40 例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实施了认真细致护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与40 例没有重视相关护理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发生的输液不良反应及对输液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别.结论 在输液过程中进行系统、全面的护理极其重要.
作者:邹伦英;江功英;翁菊莲;闵灵;方正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桡骨远端骨折作为一种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于老年阶段,因骨质疏松和其他原因造成患者骨折.各种轻微暴力及非创伤因素已经成为近年来桡骨骨折的重要原因.桡骨远端作为松骨质与密骨质交界处,一旦承受过度外力则会造成骨折.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1 年期间越有15% 的骨科患者为桡骨远端发生骨折.通常情况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外固定方法有单纯石膏固定、小夹板固定、先夹板再行石膏固定或先石膏固定再行小夹板固定等.以下对近年来小夹板固定同时配合中药辨证治疗进行重点讨论,总结相关经验及不足.
作者:韦克鲁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C 对血液中葡萄糖检测干扰的程度,以判断血液葡萄糖相对真实的浓度.方法 取健康体检者血清混合,分为10份,检测葡萄糖结果;然后加入高浓度葡萄糖溶液、维生素C,制成浓度不同的系列溶液,检测葡萄糖、维生素C 结果,前后进行比较,探讨干扰程度.结果 维生素C 浓度在0~700mg/L 的九个浓度区间内,对血糖的干扰率是不同的,随着维生素C 浓度增加,干扰率也越大.结论 维生素C 干扰GOD-PAP 法对葡萄糖的测定结果.血液葡萄糖与维生素C 含量同时进行检测,并明确维生素C 浓度在0~700mg/L 的九个浓度区间内,对血糖的干扰率,在危急患者救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两种保守治疗方案在异位妊娠中的疗效.方法 对2008 年8 月至2012 年1 月住院确诊为异位妊娠并符合药物治疗条件的患者64 例,随机分成A、B 组.A 组给予MTX 单次肌注.B 组给予MTX 单次注射配合米非司酮口服.结果 B 组效果优于A 组(P <0.05).结论 MTX 单次注射配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异位妊娠,疗效高,在临床上有一定意义.
作者:齐岩 刊期: 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