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莉
目的 对格列齐特片中格列齐特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潽法,以C18 为固定相,以磷酸二氢铵溶液(用磷酸调节pH 值至3.5±0.05)-甲醇(37.5:6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8nm,流速1.1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 格列齐特在0.035 ~ 1.750mg/mL 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22600X+203.17,r =0.9995.结论 该方法用于格列齐特片中格列齐特的含量测定,定量准确,可靠性强.
作者:许怀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祛痰逐瘀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2 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常规治疗加祛痰逐瘀汤32 例.对照组:常规治疗32 例,14 天为1 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祛痰逐瘀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杨建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一起狂犬病典型案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探讨疫情发生的原因,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安丘市2010 年发生的一起狂犬病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安丘市发生的狂犬病疫情是由于犬类动物免疫和管理措施不到位,造成传染源的存在;由于患者个人防病意识差,乡村医师处置措施不规范,超范围执业,违规购进和使用狂犬病疫苗,导致免疫失败.结论 建议加强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加强犬类动物管理,加强社会人群健康教育力度,规范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建设与管理,规范狂犬病疫苗及被动免疫制剂市场管理,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与管理.
作者:李方友;张军;王大鹏;王明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CT增强扫描是当今CT诊断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对平时CT平扫不易辨认或境界不清的病灶.方法 通过对比剂合理的强化,并能提高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使之更清楚地显示病变的结构和病变范围.结果 本文仅就CT 增强扫描的意义、目的 、流程及对比剂的毒性反应,简要阐述.结论 通过对比剂合理的强化应用,并能提高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使之更能清楚地显示病变的结构和病变的范围
作者:张成国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作用.方法 将74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39 例和对照组35 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尼莫地平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尼莫地平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肿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神经功能评分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早期尼莫地平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既能有效促进血肿的吸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又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邱壮丽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哮喘是一种支气管慢性发炎及过度反应的疾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为其主要特征.本文从缓解期的治疗与持续状态的治疗两方面作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治疗经验.
作者:刘兴旺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收集分析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RP 水平和空腹血脂水平,观察糖尿病患者与血清CRP 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10 年2 月至2012 年3 月期间住院的2 型糖尿病患者50 例,定为实验组,另100 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抽取空腹血3mL,测定CRP、hs-CRP,三酰甘油(TG)、总胆同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分析比较.结果 2 型糖尿病患者组血清hs-CRP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C、TG、LDL-C 水平均高于正常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结论 定期检测血清C 反应蛋白水平、血脂水平,可以预测其糖尿病的发生,进而对其进行预防干预,对于预测糖尿病并早期干预有重大意义.
作者:陈兴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糖尿病是人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水平不断上升,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全世界糖尿病患者约有1.75亿,其对疾病本身和防治知识的认识,直接影响到能否有效控制糖尿病在人群中的发生机会.因为,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直接后果是并发症的出现机会增多,甚或导致死亡的发生.必须明确的是,单靠药物难以达到有效控制糖尿病的目的,必须加强对患者的有效管理,通过积极的健康教育可达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的,从而提高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刘丽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监测患者胸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及早给与机械通气.结果 存活18 例,死亡4 例,死因为严重感染、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多器官功能衰竭,存活率81.81%(18/22).结论 控制重症急性胰腺炎炎症介质吸收是防止其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键环节,及早给与患者重症监护和呼吸功能测定,可以早期诊断处理,降低病死率.
作者:陶有金;盛淑娟;王书芳;张建坡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血液透析室是感染高风险区域之一.血液透析室护士因其工作的特殊性,直接接触患者污染物品机会较多,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也较大[1].对高危科室护士职业危害进行分析、明确影响血液透析室护士身心健康的危害因素,加强防护才能使危害降低.
作者:高爽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分析产前超声检查顺序对脐动脉和大脑动脉血流的动力学影响.方法 对来自我院的产检的50 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的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足额流动力学进行检测,比较出产前系统超声检查的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系统超声检查后的大脑中动脉的阻力指数(RI)、波动指数(PI)都有明显的下降[PI(1.71±0.21) VS(1.60±025),t =3.396,P < 0.001;RI(0.80±0.05)VS(0.76±0.05),t =3.498,P < 0.001],在舒张的末期血流速度要明显的升高[EDV(7.71±3.79)VS(8.89±5.17),t =2.19,P < 0.05];MCA 出现舒张期的血流缺失的概率要明显增多(χ2=4.51,P < 0.05).对其进行产前的检查后脐动脉的波动指数出现明显的下降[PI(1.02±0.24)VS(0.95±0.21),t =2.02,P < 0.05],但大脑中动脉其他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流的频谱形态没有明显的改变.结论 在产前使用系统超声检查可能会对胎儿的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应该先对胎儿进行血流动力学的超声检测之后在进行其他的超声检查.
作者:王芳;彭文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注射用哌拉西林钠/ 他唑巴坦钠制剂的在四种临床上常用的溶媒配伍稳定性.方法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后哌拉西林钠/ 他唑巴坦钠的含量变化,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 值变化.结果 20℃时0.9% 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含量下降不超过3%,其他3 种溶媒中随着放置时间延长,含量下降3% ~ 9%,在10% 葡萄糖注射液中含量下降为明显.在37℃时配伍较20℃时低约6%,各配伍溶液4h 内均澄明,无沉淀及浑浊发生,也无颜色变化,pH 为4.65 ~ 4.97.结论 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配伍溶液应放置在室温(20℃)下,一般不应超过4h,建议临床用0.9% 氯化钠注射液作为哌拉西林钠/ 他唑巴坦钠粉针剂的首选溶媒.
作者:荣敏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健康产妇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与护理情况.方法 以我院2010 年6 月至2011 年5 月期间共收治的120 例健康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120 例健康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即剖宫组和阴道分娩组,每组均由60 例健康产妇组成,剖宫组的健康产妇采用剖宫产的方式进行分娩,阴道分娩组的健康产妇则采用阴道分娩的方式来进行分娩,在两组产妇分娩之后的30min 之内,测定其新生儿的血糖值.结果 剖宫组60 例健康产妇中,其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共有13 例,占21.67%,而阴道分娩组60 例健康产妇中,其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仅有1 例,占1.67%.经剖宫产进行分娩的新生儿与经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相比,发生低血糖的几率明显增加,对比(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的血糖监测十分重要,尤其是对经剖宫产分娩方式的新生儿进行及时的血糖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邓银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剖宫产初是应用在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方面的一种手术,其与阴道分娩相比较大优点是较为安全,缺点则是会对母婴产生一定并发症和后遗症,而为了避免因瘢痕子宫引发子宫破裂,给母婴带来危险通常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都选择再次剖宫这种分娩方式,但是近年来国外研究表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已经不是禁忌.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与新生儿结局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唐静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患者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行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术前、术后针对性专科护理,比较分析围手术期手术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比较分析,经积极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及输液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积极治疗和规范的护理,术前进行良好的心理指导、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精心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术后恢复一般情况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水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设计皮试专用章应用于临床,规范药敏试验的记录.方法 制作3 个皮试专用章,选择2010 年在我院输液中心行药物皮试的3086 例患者为实验组,2009 年2890 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护士完成药物皮试后,在病历及处方上手写皮试资料及结果;实验组采用使用专用章记录皮试资料及结果.结果 实验组缩短护士记录时间,规范病历书写,提高记录完整率,减少涂改例数,提高工作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使用皮试专用章,能有效节省护士记录皮试资料的时间,保证了护理记录的规范及全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少斐;熊洁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及病痛.方法 320 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均使用改良的静脉留置针,并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穿刺前护理、穿刺护理,置管期间护理.结果 接受改良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方法的320 例患者中,留置时间1d 有2 例,5d102 例,11d216 例,均未感染.结论 留置时间因留置针方法的改良而延长.加强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王思雨;任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慢性泄泻是临床常见病,笔者据古代医家有关泄泻的论述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将本病分为脾虚泄泻、脾肾两虚泄泻、寒热错杂泄泻、肝郁脾虚泄泻、瘀血阻络泄泻等五型,临证抓住辨证要点,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昆蓉;褚贵保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疗效,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166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合对照组各83 例,将治疗组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与对照组西医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治疗组痊愈51 例(61.44%),总有效率92.77%;对照组痊愈35 例(42.17%),总有效率74.7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结论 应用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治疗相结合的方法,疗效显著,使用安全,可以有效地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
作者:范胜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的运用.方法 回顾分析573 例结石患者的检查方法及声像图特征,其中肾结石179 例、输尿管结石252 例、膀胱结石119 例、尿道结石23 例;并将其结果与术后病理及其他检查和复诊结果相对照.结果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的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86%、83.44%、96.74%、100%.结论 超声是其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曹秋菊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