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国
为总结重症脑血管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预防护理措施,对6 例重症脑血管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各项护理进行回顾,得出结论,肺部感染经过正确的治疗,耐心细致的观察及精心的护理,不懈的努力,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是可以控制的.
作者:代秀芬;温丽香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寄生虫病一直都困扰着人类的健康生活,为此本文就研究寄生虫病对人类的潜在危害这个话题进行分析,首先从寄生虫病分布情况进行介绍,让我们了解寄生虫病分布的规律,其次就寄生虫病的现状进行阐述,同时也论述了寄生虫病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由此可见,寄生虫病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
作者:邵林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切除术后造口的护理方法和策略,为直肠癌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对直肠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切除术前护理,切除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康复指导.结果 本组82 例直肠癌患者,经过各期护理和康复指导,全部有效,总有效率100%.结论 切除术是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方法,造口为患者提供了人工肛门,细致耐心的观察和护理对实施直肠癌切除术后造口患者的康复非常有效,减轻了心理压力和生活不便,提高了生活质量,优质的护理对于达到理想治疗效果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者:石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保健指导在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1 年1 月至2012 年3 月,通过妇科病普查收集到宝安区西乡、松岗、福永街道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共60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保健指导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结果 保健指导前两组患者的Green 更年期量表评分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保健指导后实验组患者的Green 更年期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全面、合理的保健指导可以使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症状体征获得改善及控制,获得了确切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钟小瑜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 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合并气胸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合并气胸新生儿48 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 例.观察组采用HFOV 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CMV) 治疗,比较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平均通气时间和血气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73.47%,总有效率93.88% 均高于对照组的51.02%、77.55 %,差异有显著性(P < 0.05).观察组治疗24h 后的PaO2、SaO2 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 0.05).两组相比PaCO2、pH 和平均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合并气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机械通气方法,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黄太伟;谭开卷;莫国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糖尿病是人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水平不断上升,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全世界糖尿病患者约有1.75亿,其对疾病本身和防治知识的认识,直接影响到能否有效控制糖尿病在人群中的发生机会.因为,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直接后果是并发症的出现机会增多,甚或导致死亡的发生.必须明确的是,单靠药物难以达到有效控制糖尿病的目的,必须加强对患者的有效管理,通过积极的健康教育可达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的,从而提高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刘丽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对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证实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0 年7 月至2011 年7月治疗的128 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 例.一组研究对象按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为对照组;一组研究对象按照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效果、并发症等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并发症等临床数据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经统计学分析,P < 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的应用中较常规护理具有疗效显著、并发症低等优势,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芬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对肺动脉高压(PH)大鼠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2 只成年Wistar 大鼠随机均分4 组:正常对照组(C 组)、PH 模型3 周及6 周组(P3、P6 组)及法舒地尔干预组(T 组);T 组给予法舒地尔腹腔内注射进行干预.实验后测定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以及血浆N 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观察右心室肌病理.结果 ① C、P3、P6、T 组RVSP(mmHg)分别为31.2±7.6、43.3±8.3、56.9±6.9、47.3±6.3;NT-proBNP(fmol/mL) 分别为146.9±51.3、207.3±60.7、268.0±83.7、195.0±55.4;RV/LV+S 分别为27.4±2.8%、35.6±4.4%、41.9±3.6%、36.5±6.3%;②比较各组大鼠RVSP、NT-proBNP、RV/LV+S 随造模时间升高,T 组较P6 组显著下降,较P3 组无差异.③病理:右心室平滑肌在C、P3、P6 组大鼠平滑肌增殖明显,平滑肌细胞肥厚,且随造模时间延长而加重,而法舒地尔治疗的T 组则明显减轻.结论 法舒地尔能阻断PH 右心室平滑肌增殖肥厚,显著降低血浆NT-proBNP 水平,改善右心功能.
作者:崔健嫦;左万里;黄积雄;赵健斌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床旁健康教育执行单的应用效果.利于提高护理质量,融洽护患关系,有效控制健康教育落实情况.为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力,设计床旁健康教育执行单,将患者信息及所有健康教育项目挂于患者床尾,护士每执行一项均填写时间、姓名,由责任组长和护士长检查落实情况,家属填写反馈意见.结果 规范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项目,家属对实施健康教育单评价效果均持肯定态度.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率调查均达到100%.结论 床旁健康教育执行单便于护士及护长掌握健康教育落实情况,保证护理工作质量,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提高满意率.是提高健康教育满意度的有效方法.
作者:江敏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致重度骨髓抑制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乳腺癌患者采取心理护理、一般护理、高热护理、骨髓抑制的观察及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加强乳腺癌化疗致重度骨髓抑制患者的临床护理,177 例患者中有效121 例,好转51 例,无效5 例,有效率达97.18%.结论 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及时采取保护性隔离,并做好心理护理和一般护理,以及使用联合抗感染升白细胞药物,使患者安全快速地度过了骨髓抑制期.
作者:柏淑霞;战丽丽;隋春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柴胡注射液与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配伍的疗效、毒副作用以及稳定性等方面的变化,以验证两药配伍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理化分析、药理试验、薄层析检查、微生物测定、临床验证观察等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两药配伍后稳定性好,解热作用增强,对效价无影响,无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 柴胡注射液与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配伍后,质量稳定、疗效可靠、使用安全.
作者:徐杰远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0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收治的132 例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综合性的总结.结果 大部分的老年患者存在着心理疾病,占总人数的67.4%.结论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于疾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根据老年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模式,使老年患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黄孝玲;孙丽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采取心理护理,改善乳腺癌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其身心健康.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均为我院从2010 年3 月至2012年3 月收治的乳腺癌住院患者60 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的措施.在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进行评价.结果 护理组护理前的SAS、SDS 得分分别为(67.3±4.2)和(53.2±2.8)分,护理后为(45.1±3.2)、(33.0±3.1)分;对照组护理前的SAS、SDS 得分分别为(66.9±4.3)、(52.7±3.0)分,护理后为(64.5±3.8)、(48.6±3.8)分.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 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护理后SAS、SDS 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取心理护理后,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有显著降低,是现今护理模式当中值得提倡的其中一种.
作者:余丽娜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提高如何提高孕产妇孕产期乳房护理的依从性.方法 提高孕产妇孕产期乳房护理的依从性,制定一套教育训练措施,应用于观察组60 例孕产妇中,采用小讲座、沙龙、技能培训、一对一咨询指导等多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并根据孕产期各阶段特点予以系统、规范、连续性、适时、个体化的教育,并于常规组48 例进行比较.结果 60 例观察组孕产妇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48 例孕产妇,观察组孕期、产时、产后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 通过提高孕产期乳房护理的依从性,大大降低了产后各种乳房疾病的发生,顺利实现健康、科学的母乳喂养,同时也降低6 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多次发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采用表面麻醉下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3 例(52 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行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人联合小梁切除术,随访6 个月以上.结果 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 0.1 者47 眼(90.39%),≥ 0.5 者29 眼(55.77%).术后6 月眼压为11 ~ 26mmHg(1mmHg ≈ 0.133kPa),平均眼压为(14.56±4.12)mmHg.48 眼(92.31%)眼压维持在正常范围,4 眼需要联合降眼压药物才能控制正常眼压水平.结论 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辉;李媛;侯习武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设计皮试专用章应用于临床,规范药敏试验的记录.方法 制作3 个皮试专用章,选择2010 年在我院输液中心行药物皮试的3086 例患者为实验组,2009 年2890 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护士完成药物皮试后,在病历及处方上手写皮试资料及结果;实验组采用使用专用章记录皮试资料及结果.结果 实验组缩短护士记录时间,规范病历书写,提高记录完整率,减少涂改例数,提高工作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使用皮试专用章,能有效节省护士记录皮试资料的时间,保证了护理记录的规范及全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少斐;熊洁 刊期: 2012年第23期
抗菌药物的使用,使过去许多致死性疾病得以控制.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毒性反应、耐药性、二重感染等.为了获得抗菌药物的佳疗效,减少各种副作用,广大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抗菌素的合理使用.
作者:李大金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PIH)患者的年龄、血压、蛋白质、水肿与眼底改变的关系.方法 200 例PIH 患者中,有53 例患者眼底未见异常,占26.5%,有147 例患者发现有眼底改变,占73.5%,其中有73 例患者的眼底病变为一期,占49.7%,有49 例患者的眼底病变为二期,占33.3%,有25 例患者的眼底病变为三期,占17.0%.高血压、蛋白质、水肿等体征越严重,眼底改变越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01).结论 通过对眼底改变的检查能够客观的评价病情,其可作为PIH 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的依据.
作者:席居勇;席居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近端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8 年2 月至2008 年12 月我院采用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56 例病例,统计术中门静脉压力改变、术后CDFI 检测脾静脉及分流通道情况,并从术后并发症、肝功能、再出血三方面总结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前后门静脉压由(37.55±5.37)cmH2O 降至(25.03±4.66)cmH2O,平均下降(12.53±7.23)cmH2O(P < 0.05).术后1、3、12、24 个月脾静脉及脾肾静脉分流通道血栓形成分别为0、1、2、3 例;脾肾静脉分流口直径0.75 ~ 1.25cm,平均(0.98±0.37)cm;门静脉血流均为向肝血流,脾静脉血流均为逆肝血流.术后肝功能均恢复正常.术后并发症共4 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或好转.2 例于术后3 年、5 年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经查为脾肾静脉分流通道血栓形成者.结论 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手术既保留了分流术及断流术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理想术式.
作者:陈少华;张小进;陈永标;杨芳;幕宁;张坤;胡还章;江艺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诊断、治疗子宫疾病的先进性,解除子宫疾病患者对宫腔镜检查治疗的恐惧心理.方法 总结宫腔镜检查、诊断、治疗子宫疾病的有效方法和临床经验,论述宫腔镜诊治子宫疾病的先进性和优越性.结果 我院通过宫腔镜手术治疗50 余人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子宫内膜切除后,其中闭经13 人,月经稀少30 余人,正常月经3 人,4 人多于月经量但较前减少.结论 可以使广大患者消除恐慌和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检查治疗,有利于消除患者因情绪紧张导致的子宫收缩或痉挛,以减少不良后果,加速子宫疾病痊愈.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