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增强扫描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张成国

关键词:临床诊断, CT增强扫描, 体会
摘要:目的 CT增强扫描是当今CT诊断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对平时CT平扫不易辨认或境界不清的病灶.方法 通过对比剂合理的强化,并能提高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使之更清楚地显示病变的结构和病变范围.结果 本文仅就CT 增强扫描的意义、目的 、流程及对比剂的毒性反应,简要阐述.结论 通过对比剂合理的强化应用,并能提高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使之更能清楚地显示病变的结构和病变的范围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目的 评价近端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8 年2 月至2008 年12 月我院采用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56 例病例,统计术中门静脉压力改变、术后CDFI 检测脾静脉及分流通道情况,并从术后并发症、肝功能、再出血三方面总结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前后门静脉压由(37.55±5.37)cmH2O 降至(25.03±4.66)cmH2O,平均下降(12.53±7.23)cmH2O(P < 0.05).术后1、3、12、24 个月脾静脉及脾肾静脉分流通道血栓形成分别为0、1、2、3 例;脾肾静脉分流口直径0.75 ~ 1.25cm,平均(0.98±0.37)cm;门静脉血流均为向肝血流,脾静脉血流均为逆肝血流.术后肝功能均恢复正常.术后并发症共4 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或好转.2 例于术后3 年、5 年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经查为脾肾静脉分流通道血栓形成者.结论 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手术既保留了分流术及断流术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理想术式.

    作者:陈少华;张小进;陈永标;杨芳;幕宁;张坤;胡还章;江艺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胰岛素泵治疗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92 例糖尿病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 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糖尿病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常规组;血糖水平达标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结论 应用胰岛素泵对患有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罗利华;龙嘉玲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焦虑抑郁情绪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焦虑抑郁情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概念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100 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测评,将结果与和100 例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①脑卒中患者SDS、SAS 评分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②脑卒中患者GSES 评分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③ GSES 与SDS、SAS 具有负相关性(r =-0.368、-0.357,P < 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感较低,焦虑抑郁情绪能够降低自我效能感,临床治疗中,应帮助患者消除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浅析新疆农村高血压现状及防治

    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杀手,具有非常高的患病率.2010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结果显示,我国18 岁以上人群高血压忠病率达到20%,高血压人数已达2.0 亿,高血压已经成为中国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问题,改善高血压预防和治疗现状已迫在眉捷.新疆是高血压多发区,目前至少有250 万高血压患者.根据新疆流行病学调查,新疆城区15 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6%,牧区30 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2%,并且患病率逐年增长趋势,因此,新疆农村高血压防治任务十分严峻.

    作者:陈莉英;相生跃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合并气胸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 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合并气胸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合并气胸新生儿48 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 例.观察组采用HFOV 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CMV) 治疗,比较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平均通气时间和血气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73.47%,总有效率93.88% 均高于对照组的51.02%、77.55 %,差异有显著性(P < 0.05).观察组治疗24h 后的PaO2、SaO2 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 0.05).两组相比PaCO2、pH 和平均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合并气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机械通气方法,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黄太伟;谭开卷;莫国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1,6- 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08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100 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 例.全部患儿于入院后均测定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及心功能.全部患儿均于入院后给予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1,6- 二磷酸果糖治疗,剂量为250mg/(kg · d),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10d 为1 个疗程,1 个疗程结束后再行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及心功能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心肌酶谱各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u 值分别为15.05、14.34、17.20、14.10、11.90,P 均< 0.01.两组患儿肌钙蛋白测定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 =16,P < 0.01).结论 1,6 二磷酸果糖可作为治疗重度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常规辅助治疗药物.

    作者:董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急诊科自2010 年2 月开始在护理管理中采用团队管理模式,对采用两年团队管理之前和之后的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和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在急诊科护理中实施团队管理模式后,护士综合素质和病区服务态度满意度,基础护理、特级及一级护理、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等病区服务质量高于实施前( 均P <0.05).结论 将团队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的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加强护士的综合素质,带动护理服务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增强医护人员的整体协作能力,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保障.

    作者:孙晶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婴儿双歧杆菌/重组人核心蛋白聚糖肿瘤靶向性基因治疗系统的构建

    目的 构建双歧杆菌表达重组人核心蛋白聚糖(rhDCN)基因载体.方法 利用pGEX-4T-1 原核载体系统,用EcoRΙ和NotΙ酶对PCR 扩增后DCN 基因和PGEX-4T-1 质粒分别进行双酶切,琼脂糖电泳凝胶分离并用凝胶重回收试剂盒回收酶切的1.1kbp 和5.0kbp 两个目的 片段.T4 DNA 连接酶连接,构建成PGEX-4T-1-DCN 重组质粒.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转化婴儿双歧杆菌,挑选阳性克隆菌落,提取质粒,双酶切鉴定及测序验证分析.结论 成功构建婴儿双歧杆菌/rhDCN 肿瘤靶向性基因治疗系统.

    作者:耿飞;王桂琴;李泳慧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浅谈中风的中医辨证施治

    中风以突然昏扑,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的疾病.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属本病范畴.中风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阴阳偏胜,气机逆乱;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浊壅塞,淤血内阻.常见的病因有忧思恼怒,饮酒无度,或恣食肥甘,纵欲劳累,或起居不慎等.

    作者:王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厄贝沙坦片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92例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氢氯噻嗪片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 年6 月至2011 年6 月已确诊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4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 例,对照组予以口服厄贝沙坦片150mg,1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氢氯噻嗪片12.5mg,1 次/d,总疗程8 周.于治疗前与治疗8 周末进行心电图、血尿常规、血生化、电解质、尿酸等检查.每2 周随访坐位血压、心率1 次.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30%,对照组总有效率73.9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SBP 和DBP 均下降,且治疗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均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两组均无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厄贝沙坦片和氢氯噻嗪片二者联合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更显著,对代谢影响不明显,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金辉;沈维柏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及外科综合治疗体会.方法 对我院2009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32 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30 例,死亡2 例,住院时间15 ~ 48d,平均22d,再手术1 例(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1 例),胰瘘1 例(引流8 个月后治愈).结论 胆源性胰腺炎的重要病理基础是胆道梗阻,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增强CT 起确诊作用.治疗上早期根据病情选择外科干预性引流、非手术治疗.病情稳定后延期或择期行手术治疗.

    作者:石小彦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关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一些认识

    抗菌药物的使用,使过去许多致死性疾病得以控制.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毒性反应、耐药性、二重感染等.为了获得抗菌药物的佳疗效,减少各种副作用,广大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抗菌素的合理使用.

    作者:李大金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脑肿瘤患者术后放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总结对脑肿瘤患者术后放疗的病情观察方法及护理手段.方法 对近年来我院30 例接受脑肿瘤手术后放射治疗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病情观察与细致心理生理护理,总结方法.结果 根据COS 标准,上述患者预后良好26 例,轻度致残3 例,中度致残1 例,目前无死亡病例.结论 通过对脑肿瘤患者良好有效的护理,可以保证放疗的顺利完成,减少患者各方面副反应,使其获得更好的预后效果,达到医疗的预期目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栾丽红;姜晶;刘长余;谭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健康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体会,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临床健康护理路径.方法 回顾2010 年2 月至2012 年3月行腰椎间盘手术术后的健康护理体会.结果 对135 例患者采用术后健康护理,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洪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567 例患者的颈动脉分叉处,观察颈内、颈外动脉走行,内中膜厚度,了解斑块回声及内中膜厚度,测量相关参数.结果 本组567 例患者中,颈动脉无病变者308 例(54.3%),有粥样硬化者259 例(45.7%),在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仅表现为内中膜增厚或同时伴有粥样硬化患者125 例(48.3%),形成颈动脉轻度狭窄者110 例(42.5%),中度狭窄者17 例(6.6%),重度狭窄者7 例(2.7%).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春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直肠癌切除术造口的护理

    目的 探讨直肠癌切除术后造口的护理方法和策略,为直肠癌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对直肠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切除术前护理,切除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康复指导.结果 本组82 例直肠癌患者,经过各期护理和康复指导,全部有效,总有效率100%.结论 切除术是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方法,造口为患者提供了人工肛门,细致耐心的观察和护理对实施直肠癌切除术后造口患者的康复非常有效,减轻了心理压力和生活不便,提高了生活质量,优质的护理对于达到理想治疗效果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者:石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 年12 月至2011 年5 月收治的80 例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糖控制水平.结果 观察组显效22 例,有效12 例,总有效率为85.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P < 0.05.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及睡前血糖的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心理护理能够改善其不良情况,缓解治疗的心理压力,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和血糖控制水平.

    作者:候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54例分析

    目的 对应用阿奇霉素对患有支原体肺炎的患儿进行治疗所能够达到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106 例患有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确诊患儿病例,将其分为A、B 两组,平均每组53 例.分别采用单独使用痰热清和痰热清与阿奇霉素联合使用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B 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 组患儿;该组患儿在治疗一段时间后病情反复的人数明显少于A 组患儿.结论 应用阿奇霉素对患有支原体肺炎的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非常明显,既有令人满意的彻底性和安全性.

    作者:贾玉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宫腔镜检查诊治子宫疾病的先进探讨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诊断、治疗子宫疾病的先进性,解除子宫疾病患者对宫腔镜检查治疗的恐惧心理.方法 总结宫腔镜检查、诊断、治疗子宫疾病的有效方法和临床经验,论述宫腔镜诊治子宫疾病的先进性和优越性.结果 我院通过宫腔镜手术治疗50 余人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子宫内膜切除后,其中闭经13 人,月经稀少30 余人,正常月经3 人,4 人多于月经量但较前减少.结论 可以使广大患者消除恐慌和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检查治疗,有利于消除患者因情绪紧张导致的子宫收缩或痉挛,以减少不良后果,加速子宫疾病痊愈.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浅析药品分类管理促进安全合理用药的措施

    药品分类管理是为了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用药的必要方法,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有效的药品分类管理可以极大的保证药品管理工作中的工作效率和用药安全.根据我国药品分类管理现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本文从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标签管理,抗生素凭处方销售、执业药师、普及患者的科学用药常识四个方面来谈安全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表明实行药品分类缺席的曲要性及其需落到实处的迫切性.

    作者:王爱芹;张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