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肌钙蛋白I与心肌酶谱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郭敏

关键词: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心肌酶谱, 急性心肌梗死, 化学发光酶免法
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对急性心肌粳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酶免法分别测定50例AMt患者和48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胸痛发作3~24h内cTnI含量,并与80例非AMI患者、4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相应的心肌酶谱.结果AMI患者组cTnI阳性率为100%,非AMI患者组阳性率为0.而AMI患者组心肌酶谱阳性率分别为CK 74%,CK-MB 70%、LDH 90%.且非AMI组三个酶的阳性率均大于SA组.结论诊断AMI,血清cTnl较心肌酶谱更特异、更敏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医用干式激光相机的维护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医学诊断系统不断地更新与完善.医用相机作为CT、CR、MR,DSA等先进医疗设备的输出设备,成为大多数医院的佳选择.近年来,干式激光相机越来越广泛的被使用于各级医疗单位.其独特的优点如下:①顺应当今环保的需要.②影像质量较为稳定.

    作者:魏长国;吕鹏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在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集动脉血标本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有效、快速、正确采集动脉血标本的途径.方法通过试验组和对照组采集动脉血时,实施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心理、穿刺物品,穿刺部位,穿刺手法及进针角度上,观察两组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疼痛程度、穿刺的反应,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疼痛程度、穿刺方法的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针对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惠者实施不同的护理可有效、快速采集动脉血标本.

    作者:李晓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YAP)的病原学特点和临床特点,探讨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机械通气患儿并发VAP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几机械通气时间3~31d,经对症处理和针对性的合理护理并配合细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痊愈39例,占84.78%,死亡6例,占13.04%.结论对实施机械通气的惠儿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加强气道湿化,规范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是减少VAP发生的关键.

    作者:陈小妮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选取SAP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将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类总结,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治疗方案.结果全部惠者在八院24 h内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为3~28分,平均(15.41±1.44)分(资料中个别缺项者计0分).保守治疗组为(11.58±1.11)分,手术治疗组(17.76±1.55)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58,P=0.027),手术治疗组的APACHE-ⅡⅡ评分平均分高于保守治疗组(P=0.013).两组共死亡19例,死亡因为为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4例,腹腔大出血5例.保守治疗组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组(校正x2=5.26,P<0.05).结论对于SAP的治疗,应以保守治疗为主,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适当安排手术,以减少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成烜;徐伏良;蒋沁娟;黄杨;李育兵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辽宁省村医专业知识需求调研报告

    目的 通过调研辽宁省村医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设置培养村医的专业课程.方法 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结果 用数据统计展示了辽宁省村医培养应设置的专业课程或知识.结论 提出了辽宁省村医人才培养应设置的专业课程或知识、教学基本要求及教学管理模式.

    作者:胡宜时;王子彪;陈玉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结核分枝杆菌对二线药物耐药性及机制研究进展

    结核病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工作的焦点.世界卫生组织(WHO)新统计显示,全球有39万~51万例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其中50%分布在印度和中国[1].MDR-TB指结核分枝杆菌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WHO指出,初治结核病治愈率能够达到95%以上,虽然MDR-TB可以选用个体化治疗方案,但治愈率不会超过60%~70%,且治疗时间是初治病例的4~5倍,治疗成本是初治病例的50~200倍.

    作者:夏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安慰剂效应及其对新药临床实验的影响

    安慰剂效应是指由安慰剂所引起的可观察的行为.在现代医学中,安慰剂效应往往会给基础研究,特别是临床研究带来很大的麻烦.我们将在本文中讨论安慰剂效应的定义、强度和影响因素,以及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临床试验设计,以解决安慰剂效应对新药临床试验的不良影响.

    作者:闫俊岭;张立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减压术后化脓性感染5例治疗体会

    颅内感染分为颅内特异性感染和颅内非特异性感染两大类.本文所述为颅内非特异性感染,亦指由化脓性细菌所致的颅内感染,2000年5月至2010年10月辽宁省朝阳县人民医院行颅脑损伤减压术后发生5例化脓性感染,均采取再次手术清创引流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忠民;梁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总结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几种主要病原微生物.方法对256例惠有腹泻的婴幼儿患者所进行的临床实验结果进行研究和分析,血清学的试验均应用玻片凝集法,应用标准试剂盒,并严格按照其产品的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要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为轮状病毒,约占总治病因素的60.2%.结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是轮状病毒手引起,临床治疗中需要早发现和早诊断.

    作者:代立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析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成本核算是公立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由于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核算标准,成本核算在实际开展和运用中存在许多矛盾.医院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为成本核算工作的完善积极努力.

    作者:杨文涓;曾怡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的胰岛素给药途径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云南省宣威市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初诊T2DM患者按照自愿的原则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Ⅱ组)和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DⅡ组)各30例.观察治疗后血搪变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下降.CSⅡ组与MDⅡ组相比较,血糖达到预期目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显少、低血糖发生率低,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泵治疗初诊T2DM疗效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樊心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醋酸氯己定栓剂中醋酸氯己定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醋酸氯已定栓剂中醋酸氯已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醋酸氯已定的含量.结果醋酸氯已定在2-1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C=13.35A+0.06273(r=0.9997),平均回收率99.6%,RSD=0.83%(n=9).结论此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作者:刘海燕;蒋跃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青少年胆胰疾病中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青少年胆胰疾病中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方法 回顾分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994至2009年间88例接受ERCP检查的4-18岁患者,分析患者病因、ERCP麻醉方式、术中操作、疗效及术后护理情况.结果 88例接受ERCP检查的青少年患者中,无ERCP相关死亡病例.4例出现术后胰腺炎,发生率4.5%.2例出现术后胆道出血,发生率2.3%.7例术后感染,发生率4.5%,10例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11.4%.并发症均于2周之内缓解.平均住院时间7.89d.结论 胆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为青少年常见胆胰疾病,在设备及技术保障下,系统的护理,严密观察下,青少年ERCP安全有效,与成人相比,并无更高并发症.

    作者:徐佳英;吕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效果分析

    目的 明确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对脑外伤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入湖南省隆回县人民医院治疗的58例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38),对照组患者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6个月之后,行颅骨修补术.对治疗组患者在第1次手术3个月左右共同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修补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发生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55%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得到改善,1例患者并发分流管堵塞,依据Glasgow预后评分表(GOS表)作预后判断,35%恢复良好,40%中度残疾,10%重度残疾,植物生存5%,死亡10%.治疗组79%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得到改善,2例患者并发颅内感染,依据GOS表预后判断,52.6%恢复良好,23.7%中度残疾,21.1%重度残疾,2.6%植物生存,病死率为0.结论对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及颅内修补术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无严重并发症,而且大大降低了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春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藤己微乳喷雾剂中青藤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藤己微乳喷雾剂中青藤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以Diamonsil C18柱(250mm×4.6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加入0.3%的三乙胺,检测波长为265nm,流速1.0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青藤碱在质量浓度为2.24~35.84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10%,RSD=1.74%(n=6).结论该方法其操作简便可行,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方法.

    作者:叶秀波;谭淑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外科诊疗方案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外科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疗60例老年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老年阑尾炎患者发病到就诊时间8~89h,平均(33.78±12.79)h;有转移性右下腹痛30例,右下麦氏点压痛52例;白细胞计数平均(12.98±2.23)×109/L;合并内科疾病54例;54例急诊手术治疗,6例保守治疗中2行剖腹探查;手术后切口感染5例,并切口疝1例,粘连性肠梗阻4例,病理类型单纯性阑尾炎16例、化脓坏疽性39例、穿孔性5例,因心肌梗死死亡2例及肺部感染死亡14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症状不典型、体征不明显、病情进程快、伴随疾病多,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惠者应加强认识,及早诊断,积极防治并发症注意加强营养,并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才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才能提高疗效.

    作者:孙玉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68例空肠憩室患者的病例分析

    目的 分析空肠憩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至2010山东省单县东大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8例空肠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8例患者,其中有上腹部间歇性阵发性疼痛、不完全性梗阻症状,上腹部有压痛,行消化道钡餐检查而确诊手术18例,有13例突发性上腹部疼痛,而形成弥漫性腹膜炎,术前诊断为上消化道穿孔而行手术,有12例因粘连性肠梗阻手术发现有空肠憩室,因消化道出血剖腹探查术发现粉肠憩室8例,其余7例因其他疾病而手术发现.结论空肠憩室多发生老年人,以50~80岁为多,男性多见;空肠憩室本身很少引起症状,多被其并发症所掩盖;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手术方法有憩室剥离切除术、病变段空肠切除术、内翻缝合术等,术后均获痊愈.

    作者:王福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甲状腺结节的治疗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诊断治疗情况.结果手术治疗:分别做甲状腺腺叶切除、次全切除、囊肿剥离、部分切除等,并发喉返神经损伤2例、喉上神经损伤1例、术后早期大出血1例.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疾病的常见表现,应根据结节大小、多少、部位,性质、患者情况、技术条件等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既要考虑到病变的根治,也要注意尽可匏保护甲状腺功能.

    作者:张会民;贾红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克拉霉素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克拉霉素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5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克拉霉素,奥美扭唑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疗程为15d,15d后随访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的反流性食管炎均比对照组明显好转(P<0.01),同时治疗组疗效此对照组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克拉霉素与奥荚拉唑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钟家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65例尿道下裂成形术的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尿道下裂成形术的手术治疗优势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宽甸县中心医院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期间收治65例行尿道下裂成形术患者诊治资料,总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65例尿道下裂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根据不同术式分1~11期进行.手术选择其中26例行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术(40%),23例行尿道口基底血管皮辩尿道成形术(35.4%)、16例行阴囊纵隔皮瓣尿道成形术(24.6%).术后并发症尿道狭窄5例,术后尿瘘2例,术后随访4~14个月,65例惠者术后恢复外观均接近正常.排尿通畅,UFM示无梗阻.结论适时分期进行手术治疗是提高尿道下裂成形术成功,减少术后井发症的关键.

    作者:楚学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