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瑞
目的 纠正护生轻基础护理的观念.方法 改进护理带教方法,加强晨晚间护理带教工作.结果 护生时基础护理的认识提高,临床带教满意率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结论 在临床带教中加强晨晚间护理教学,不但纠正了护生对护理工作的错误认识,提高临床带教满意率,同时提高了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推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作者:李燕;陈显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交叉配血试验过程中存在纤维蛋白原干扰的原因,寻找去除的方法.方法 采用细玻璃棒碾压、交叉配血标本恒温孵育等方法,将交叉配血过程中疑似存在纤维蛋白原干扰结果判断的情况进行处理.结果 通过采用上述方法,基本可以去除交叉配血试验过程中纤维蛋白原的干扰.结论 应避免使用血浆或部分抗凝标本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应尽可能采用血清.如存在纤维蛋白原的干扰,可采用上述方法去除.
作者:王晶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探讨胃癌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加强手术配合,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方法 对32例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实行临床整体护理.结果 32例患者的切口都1期愈合,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对患者手术及术后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莉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佛山市中医院自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68名糖尿病足患者,分为采用中西医治疗的实验组与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的85.29%,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研究与进一步推广.
作者:胡晨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剖宫产是当前产科学中一种常见而又重要的手术,用于帮助不能或不宜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娩出胎儿[1].这一技术的开展确实降低了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近年来,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手术、麻醉技术、新生儿复苏和产前监测技术的发展,以及药物治疗条件的改进,剖宫产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拟概述国内剖宫产的现状,综述导致上升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朱虹;余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表现.方法 对2000年8月至2010年8月期间收治的64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患儿颅脑CT检查显示单纯性蛛网膜下出血47例,占73.44%;硬脑膜下出血7例,占10.94%;脑室内及室管膜下出血6例,占9.38%脑实质出血4例,占6.25%.结论 新生儿颅内出血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高,占73.44%.CT检查可准确显示颅内出血部位、范围及程度,可以为新生儿颅内出血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殷文良;李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儿童意外中毒的常见原因、种类、症状、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41例儿童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意外中毒的常见原因为:误服药物或化工用品122例(86.52%),医源性5例(3.55%),其他(投毒,自杀,一氧化碳中毒等)14例(9.93%).结论 儿童意外中毒以儿童误服中毒为主.预防儿童意外中毒的发生,需要个人,家庭、医务人员、甚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作者:成泉;黄王滨;王益彬;江树生;谢少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手汗症是指不受外界温度影响的手部汗腺过度分泌引起出汗,同时可伴有足、腋窝、和腹股沟部出汗为主的一组疾病.发病不分男女,总发病率约为1%,一般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20~30岁时症状趋于明显.以欧美地区、亚热带地区偏多.美国人群发病率达2.8%,以色列为0.6%~1%,我国台湾地区为1.6%~2.2%.约有12%的患者有家庭史.该病虽对身体无大碍,但常因手部大量出汗而影响生活、工作和社交,同时也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胡振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清咽灵颗粒中哈巴俄苷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RP-HPLC法.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3%磷酸溶液(25:75).柱温: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8nm.结果 哈巴俄苷在0.09104~0.910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004X+0.0031,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101.75%,RSD=1.46%(n=9).结论 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清咽灵颗拉中哈巴俄苷的含量.
作者:王霞;阳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提高时出血性输卵管炎的认识,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和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掌握出血性输卵管炎的诊断要点,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作者:王宏;潘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的疗效.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时照组(30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19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0.00%,经统计学处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17.569,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疗效肯定,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段毅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本文结合李莹教授的治疗经验,深入研究了导致肾性贫血的病因病机,运用中医药为主治疗此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新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华容县中医院外科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7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6例,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术前焦虑、术后排气、疼痛、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前焦虑发生率、严重疼痛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之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但能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形象有重要意义.
作者:柴雪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在常规静态心电图检查中发现有房早、室早、一、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等心律失常的孕妇,做动态心电图检查是否有更进一步发现.方法 记录和分析835例孕妇动态心电资料,分析24h 心律和心率,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妊娠早期检出心律失常79阵次;中期检出心律失常84阵次;晚期130阵次.835例孕妇均为窦性心律,24h平均心率为87,心率范围为:56~163次/分,心律失常检出达100%;100%检出有窦性心动过速,18%检出房早,室早检出律7%,成对室早检出1%.结论 随着孕周增加,孕妇心律失常检出律增加.
作者:王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哮喘持续状态伴水痘在临床上较少见,治疗上过程中水痘禁用激素,哮喘又要用激素治疗,患者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护士应主动关心患者的生活及心理需要,规范护理程序,做好卫生和消毒隔离工作,防止继发感染,同时在心理上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促使患者尽快康复,战胜疾病.
作者:汪秀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一般为不可逆病变,病程长远数年,给患者精神和生活带来很大的痛苦.通过针对性护理,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田素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献血法>实施以来,本血站采集的血液均来自无偿献血者,<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明确要求对初次反应性标本需要进一步复检,目的是减少血液浪费,使献血者的利益得到保护.血液初次检测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对初次反应性标本复检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去除操作和标本因素的影响,如孔间相互污染、洗板不彻底、标本分离不完全,标本溶血等,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笔者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如下探讨.
作者:李燕红;王敏;李志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脑出血的发病机制、原因等,分析影响脑出血颅内血肿抽吸引流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枣庄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326例,采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的患者内在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分析手术操作过程中,影响血肿抽吸引流术的外在因素,月确定影响血肿抽吸引流成功率的因素.结果 术后疗效Ⅰ41例;Ⅱ139例;Ⅲ78;Ⅳ43例;Ⅴ16例;死亡9例.治愈好转例数为301例,占92.33%.内在因素分析,当α=0.05时,影响血肿抽吸引流成功率的内在因素有3个独立因素,依次为出血时间、出血量和出血部位;外在因素主要为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CT成像的清晰度和质量、进针的深度、血肿抽吸量、术中和术后的血压控制均对血肿抽吸引流成功率有影响.结论 结合影响脑出血颅内血肿的抽吸引流术成功的关键就是注意患者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早诊断,早治疗,就能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提高患者的预后.
作者:袁常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通过临床资料及心电图特征,做出各类心脏电交替心电图诊断.对各类心脏电交替的正确诊断,可为临床诊断疾病、指导临床用药及预后估计,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金香玉;吕玉丹;陈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特点及采用水囊压迫法的临床止血效果,为剖宫产术后止血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前置胎盘患者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方法,观察组采用水囊压迫法进行止血.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对比两种方法的止血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止血方法至产后24h的累积出血量具有显著性差异.采用水囊压迫法患者术后累积出血量少于采用常规止血方法的患者.结论 采用水囊压迫止血法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优于常规的止血疗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茵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