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检测结果及临床分析

唐先锋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测定,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检测结果与其诱发因素的关系.方法 筛选86例典型的COPD患者,让其填写调查问卷,于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6例患者均按要求完成问卷后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煤球烹饪、吸烟、每日吸烟支数、受教育程度、近呼吸系统感染这5项与COPD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PEF%,检测完毕后进行比较.FEV1、FEV1占预计值%、PEF%在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诱发COPD发作的因素较多,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选取宁乡县人民医院自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2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疏血通注射液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6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基本痊愈68例,显效33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中基本痊愈42例,显效31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89.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与VEGF水平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出现凝血功能障碍3例,无肝肾功能异常;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应用疏血通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锟林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检塞术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20例根据临床症状及超声或MRI诊断为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采用Seldinger's技术完成双侧子宫动脉选择插管,照影证实后,用平阳霉素+聚乙烯醇(PVA)颗粒+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痛经程度、月经量及子宫体积变化.结果 20例患者经治疗后痛经明显减轻,月经量明显减少,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创伤小,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钟芩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会阴外伤至腹部开放性损伤1例病例报道

    患者外伤致会阴、阴道后穹隆损伤,受伤后虽然没有大量阴道流血及失血性休克的表现,但异物进入患者腹腔内深度不详,且患者受伤后有一过性晕厥及一侧肢体活动不灵,不能除外腹腔器官和(或)后腹膜血管及神经的损伤,辅助检查提示肝下有积液,有手术探查指证,术中证实后腹膜有损伤.

    作者:谭秀梅;蒋建玲;王庆云;何凯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救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43例(程序化急救护理)和对照组42例(常规急救护理),对两组的抢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及病死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抢救时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程序化急救护理程序是提高严重多发伤抢救效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治球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外阴阴道血肿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外阴阴道血肿的临床特点,发生原因和治疗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5月至2011年3月高要市中医院收治的外阴阴道血肿患者12例做为研究对象,对于症状较轻者,给予10%氯化钠或50%硫酸镁冷敷保守治疗.对于病情进展迅速或症状较重者.采取切开缝合手术治疗,并给予严密监测.结果 本次保守治疗5例,手术治疗7例.观察期内无感染,休克等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康复出院,显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外阴阴道血肿病情较为复杂,要根据患者本身血肿情况和病情进展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并给予严密监测.

    作者:胡水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肝下阑尾炎1例诊治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急性继发性腹膜炎的常见病因,是多见的急腹症,然而,临床医师仍时常在本病的诊断或手术处理中遇到麻烦[1].肝下阑尾炎也称高位阑尾炎,盲肠和阑尾异位于肝下易误诊且手术存在一定难度,临床上病例很少见,现报道1例如下.

    作者:刘国栋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阴道镜活检联用LEEP术诊治宫颈病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阴道镜活检联用高频电波刀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术)诊治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和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对483例宫颈病变患者均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LEEP术治疗,并做病理诊断.同时观察术中、术后情况及疗效.结果 LEEP术平均时间6min,术中出血量少.术后2个月复查,宫颈息肉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7.5%,且二次手术都能治愈,并发症少.阴道镜下活检和LEEP术标本的病理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镜活检联用LEEP术可提高宫颈病变的病理诊断准确性,是诊治宫颈病变的有效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碧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6072份归档病案表格式电子护理记录缺陷的临床分析

    目的 针对表格式电子护理记录单书写过程存在的缺陷、产生原因,探讨建立专科护理记录指引的意义.方法 分别时护理记录模板组2280份、表格式电子指引组3792份护理记录单终末质量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对照分析.结果 6072份出院病案13639份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缺陷有350份占出院病例护理记录单的2.57%,其中护理记录模板组存在缺陷237份(4.62%);表格式电于指引组存在缺陷113份(1.33%).两组在护理记录存在缺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护理文书缺陷不能完全避免,但通过建立专科护理记录表格式电子指引,规范专科护理电子病历书写,完善护理病历三级质控体系,促进规范、标准化电子病历的发展,可有效防范因护理记录缺陷而引起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

    作者:胡俊珍;梁玮伦;杨明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扁桃体术后并发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扁桃体摘除术是耳鼻喉科常见手术之一.术后扁桃体出血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发现处理不及时,则会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危机生命.

    作者:易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医院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监测与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清洗方法对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并寻求更有效的清洗方法.方法 将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临床使用过的420件各种手术器械根据种类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0件,观察组采用多酶清洗剂浸泡后再进行机器清洗,对照组直接进行机器清洗,清洗后用杰力试纸对两组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进行监测并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210例手术器械经检测为阳性16例,明显少于对照组77例,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阳性率为7.6%,对照组为36.7%,组间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器械相同部位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清洗方法对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不尽相同,多酶清洗剂浸泡后再进行机器清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利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创新思维在小鼠器官移植模型建立教学中的应用

    小鼠肾移植模型是研究肾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机制、治疗措施以及诱导免疫耐受的重要平台,但由于动物体积小,耐受性差,手术操作精细复杂等原因,成功的建立小鼠肾移植模型目前仍有相当大的难度,同时,在传统的教学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作者:黄赤兵;许晓婷;冯嘉瑜;范明齐;王平贤;肖亚;张艮甫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UV法测定氟罗沙星片中间体中氟罗沙星的含量

    目的 建立UV法测定氟罗沙星片中间体中氟岁沙星的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86nm的波长处测定.结果 线性范围为2.03~6.08 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n=9).结论 此法快速、准确,可作为生产工艺监控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燕;陈杰;易珊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孕产妇的影响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产科疾病,是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妊娠生理改变加重心脏负担,心脏病的患者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风险,正确评估心脏病的妊娠风险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本文就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产妇在妊娠期、分娩期风险作一综述.

    作者:杨新月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

    内分泌治疗是目前各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此疗法主要是通过改变患者体内女性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消除肿瘤所依赖的激素诱导性生长刺激作用,达到治泞效果.其疗效明显,副作用小,成为近年来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作者:黄汉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阿立哌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2例AD伴BPSD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37例,利培酮组35例,疗程8周,采用Cohen-Mansfield(CMAI)激越问卷和痴呆病理行为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阿立哌唑组总有效率86.5%,利培酮组总有效率85.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阿立哌唑组EPS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AD伴发BPSD均有较好疗效,两者总体疗效、起效时间相当,而阿立哌唑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优于利培酮.

    作者:李韬;刘小琴;李晓玲;孙艳;廖秋莲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取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9月至2010年11月共收治25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对其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和治疗(支纤镜组),并和高州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到2009年8月30例行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患者(硬镜组)比较.结果 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支气管异物症状均缓解,无其他不适反应,镜硬组少数患者出现其他症状.结论 对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治疗效果明显,对气管、支气管异物而言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泽;梁敏志;钟兆棠;夏广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体会

    分子生物学是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中实验课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既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注重培养科研思雄;并注意强调实验的细节,保证实验的成功率,促进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周烨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支气管哮喘诊疗新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同时亦是免疫功能异常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从全球支气管哮喘负担的数据表明,尽管从患者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控制哮喘的卫生总费用似乎很高,但不正确的治疗可导致支气管哮喘的反复发作,它不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而且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支气管哮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合理的防治至关重要.笔者从支气管哮喘诊断和治疗近年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支气管哮喘临床防治水平.

    作者:杨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护理干预316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四川甘孜州人民医院316例COPD康复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康复指导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综合护理干预,实行10周关键探访并跟踪随访;1年后,从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两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学锋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根管治疗中易出现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方法,疗效确定,临床成功率可达95%以上,是目前保存患牙的好治疗方法,通过清除根管内的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并进行适当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完善的根管治疗可以免除患者的痛苦,能大程度保留牙体及牙根,有效恢复牙齿咀嚼功能,是口腔牙体修复成功的基础,远期疗效优于其他牙体治疗方法.

    作者:王建华;王玉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