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新思维在小鼠器官移植模型建立教学中的应用

黄赤兵;许晓婷;冯嘉瑜;范明齐;王平贤;肖亚;张艮甫

关键词:创新思维, 小鼠器官移植模型, 教学
摘要:小鼠肾移植模型是研究肾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机制、治疗措施以及诱导免疫耐受的重要平台,但由于动物体积小,耐受性差,手术操作精细复杂等原因,成功的建立小鼠肾移植模型目前仍有相当大的难度,同时,在传统的教学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孕产妇的影响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产科疾病,是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妊娠生理改变加重心脏负担,心脏病的患者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风险,正确评估心脏病的妊娠风险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本文就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产妇在妊娠期、分娩期风险作一综述.

    作者:杨新月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取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9月至2010年11月共收治25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对其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和治疗(支纤镜组),并和高州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到2009年8月30例行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患者(硬镜组)比较.结果 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支气管异物症状均缓解,无其他不适反应,镜硬组少数患者出现其他症状.结论 对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治疗效果明显,对气管、支气管异物而言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泽;梁敏志;钟兆棠;夏广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从一个具体案例谈临床护理操作失误的原因和对策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是护理知识转化为临床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护生向护理岗位过渡的必经阶段[1,2].临床带教护生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护理人才,笔者结合1例护生操作失误的实例,对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李智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只能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和临床治疗结合来控制血糖.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徐州市铜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防治研究所总结了二套系统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它能够减缓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把徐州市铜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淑英;周立新;万家培;陈学磊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清咽宁颗粒薄层色谱研究

    目的 研究清咽宁颗粒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TLC薄层色谱法.鉴别麦冬采用硅胶G薄层层析板,展开剂为氮仿 甲醇 水(7.5 5 1),显色剂为10%硫酸乙醇溶液,105℃显色;鉴别桔梗采用硅胶GF254薄层层析板,展开剂为氯仿 乙醚(2 1),254nm下观察斑点并采用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105℃显色.结果 样品溶液和麦冬、桔梗的对照药材溶液在相同的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清咽宁颗粒薄层色谱的鉴别.

    作者:王霞;阳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 分析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两种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的手术方法、护理方法及治疗后各指标变化.根据闭锁位置分为低位闭锁组(25例)和中高位闭锁组(20例).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各观察指标比较,低位闭锁组全部行1期肛门成形术,中高位闭锁组6例行结肠造口术.低位闭锁组患儿进食正常率、排便正常率 精神状态正常率分别为92%,92%,80%,均高于中高位闭锁组患儿的60%,6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分别为8%、(12.0±2.8)d,均低于中高位闭锁组的25%、(19.4±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正确合理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力辅助手段.

    作者:邱红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PICU中侵袭性真菌感染防治策略

    目的 通过对P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病例的感染位置、真菌种类数量、临床危险因素的研究针对性的提出防治策略.方法 52例患儿均取感染组织的病理样本进行詷生物学检验,记录各患者感染情况、部位、主要菌群、群丝数量,以及临床可能存在的诱发IFI的高危因素等.结果 白色念珠菌是IFI主要的感染真菌(60.87%),经组内比较明显高于其他菌种(t=11.32,P<0.05);呼吸系统(44.57%),消化系统(23.91)和泌尿系统(16.30%)是主要的感染部位,经组内比较明显高于其他菌种(t=8.27、5.44、3.62,P<0.05);插管92.31%,、侵袭性操作84.62%、广谱抗生素联合使用两种以上76.92%是引发IFI的高危因素.结论 PICU中的IN发病应早预防早治疗,以提高临床的防治效果.

    作者:曾雪飞;何颖慧;邹莉;林俊荣;方兴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盐酸帕罗西汀的合成

    目的 合成盐酸帕罗西汀.方法 以(-)-trans-4-(4-氟苯基)-3-羟甲基-1-甲基哌啶为原料经酯化、醚化,水解3步反应合成(-)-盐酸帕罗西汀.结果 合成了盐酸帕罗西汀,总收率71.0%.结论 本方法可以方便地合成盐酸帕罗西汀,操作简便,提高了收率,缩短了反应时间.

    作者:陈佳;唐田;王彦青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12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护理干预效果及方法.方法 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选取在我院定期产前检查及进行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设为实睑组,将未经过产前检查及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确保两组患者在年龄、血压、孕龄等在统计学上无差别,以利于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疾病控制、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先兆子癫和子癫发生较对照组少;顺产率高于对照组,难产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提供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降低孕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及新生儿的病死率极为重要.

    作者:郭剑环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椎管内麻醉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椎管内麻醉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与本院行推管内麻醉的手术患者90例,按入院日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行缩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指导、心理干预、体位护理等,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患者术前术中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穿刺准备时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围术期患者情绪稳定,焦虑发生率低,血压脉搏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又.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椎管内麻醉患者麻醉效果,明显减少患者围术期应液反应,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李璇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简谈多媒体技术在口腔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多媒体技术在口外教学中的应用论述,指出其在教学中的优越性.方法 通过制作过程,指出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结论 多媒体技术在口腔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必将得到快速发展.

    作者:周淑丽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婚检率与孕期疾病筛查及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婚检率与孕期疾病筛查及出生缺陷率发生情况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2年、2004年、2008、2009年江门市江海区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1600例孕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时期婚检率与孕期疾病筛查及出生缺陷率的关系.结果 2001年400例孕妇行婚前检查364例,占91%,孕期疾病及出生缺陷4例,占1.025%;2002年400例孕妇行婚前检查374例,占93.5%,孕期疾病及出生缺陷3例,占0.975%;2003年后婚检率为0,2004年400例孕妇孕期疾病及出生缺陷7例,占1.75%;2009年400例孕妇孕期疾病及出生缺陷8例,占2%.结论 婚前医学检查实施自愿后,婚检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孕期疾病和出生缺陷率相应增加,一些可以通过婚前检查的疾病出现遗漏现象,婚前检查的必要性和婚前保健亟待增强.

    作者:陆艳双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糖脉宁治疗糖调节受损临床研究分析

    目的 观察糖脉宁对糖调节受损患者的糖尿病发生率的作用,探讨糖脉宁治疗糖调节受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8例糖调节受损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24)在综合降血糖基础上服用糖脉宁,对照组(n=24)采用综合降血糖措施,治疗3个月后对比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FBG、P2hBG水平均有所下降,而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FBG、P2hBG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9例IGR转为OGTT正常,2例转为DM,对比对照组的1例OGTT正常和7例DM,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糖脉宁中药煎剂用于治疗糖调节受损,可通过有效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而改善患者的预后转归情况,该药无不良作用,疗效明显,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郭娇贤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探讨皮质醇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和内分泌检查的意义

    目的 探讨皮质醇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和内分泌检查的意义.方法 从39例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观察各种原因所致皮质醇增多症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结果 通过测定血、尿皮质醇,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有助于皮质醇增多症的鉴别诊断.结论 内分泌检查有助于各种原因皮质醇增多症的鉴别诊断.

    作者:秦卫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药学毕业生实习带教的探索

    根据目前医院药学对药师的客观要求与现有药学教育存在的差距进行分析,探索如何在实习阶段提高药学学生基本技能,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药学专业毕业生.

    作者:张华平;谢俊杰;马阁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肝下阑尾炎1例诊治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急性继发性腹膜炎的常见病因,是多见的急腹症,然而,临床医师仍时常在本病的诊断或手术处理中遇到麻烦[1].肝下阑尾炎也称高位阑尾炎,盲肠和阑尾异位于肝下易误诊且手术存在一定难度,临床上病例很少见,现报道1例如下.

    作者:刘国栋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中药蒸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退行性变、破裂、向后凸出压迫脊髓或神经而出现的综合征,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毛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生化益母汤对剖宫产子宫复旧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生化益母汤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应用抗生素、缩宫素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应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化益母汤7d,软尺测量子宫缩复情况;术后30d、42d观察恶零干净情况;B超于术后第5天及42天检测子宫复旧及宫腔积液情况.结果 产后两组子宫逐渐缩复,术后第3、第5天观察组子宫缩复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30d恶露干净率分别为63.33%和51.67%,42天恶露干净率分别为88.33%和6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5天,两组宫腔积液发生率,子宫三径之和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小,P<0.05,差异有显著性;术后第42天,两组腔积液发生率,子宫三径之和比较P0.05,差异显著;两组子宫复旧情况比较,观察组复旧良好93.33%,对照组复旧良好81.6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生化益母汤促进刹宫产术后子宫缩复,缩短恶露时间,捉进子宫复旧,值得推广.

    作者:张娟娟;许可可;彭小新;郑文玲;邓小云;卢健翔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102例重度烧伤治疗后期残余创面的处理

    目的 探讨重度烧伤治疗后期残余创面的处理方法与疗效.方法 102例重度烧伤患者用水疗、创面丰暴露、外用百多邦软膏、个别病例配合全身使用敏感抗生素及植皮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疗,分析重度烧伤治疗后期残余创面的恢复和愈合状况.结果 经上述综合治疗处理后,70%的患者重度烧伤治疗后期残余创面愈合,有4例患者出现顽固不愈合.经过多次缩合治疗后愈合,3例患者创面较大,采用植皮手术后愈合.结论 采用水疗、缚药以及植皮等技术综合治疗重度烧伤治疗后期残余创面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平洪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醋酸去氨加压素辅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醋酸去氨加压素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8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与对照组(垂体后叶素治疗),每组43例,治疗3d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39例,总有效约为90.7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31例,总有效约为72.09%.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对垂体后叶素而言,醋酸去氨加压素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许鸣;郭婉薇;蔡少薇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