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护理分析及并发症预防

王其燕

关键词:心脏介入术, 术后护理, 并发症预防, 方法及要点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术后护理和并发症预防的方法及要点,为临床提供心脏介入术的成功率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整理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共收治的166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资料,总结心脏介入术后的护理和并发症预防的方法和要点.结果 166例心脏介入术治疗患者经过精心的术后护理和针对性地采取并发症预防措施,均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小.结论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尽量以轻松、健康、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整个术后治疗阶段,根据心脏介入术后易导致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提前护理的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大大提高心脏介入术的成功率,取得医患满意的社会效益.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甲型H1N1流感66例胸部影像学特征及动态观察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尤其是重症患者胸部医学影像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入院的66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分型:轻型15例、重型40例、危重型11例.影像学分型:无病变型15例,支气管肺炎型20例,肺泡水肿型22例,混合型9例.毛玻璃样变32例,支气管充气征25例,伴胸腔积液21例,心包积液2例.治愈64例(96.97%),死亡2例(3.03%).对于重症AH1N1孕产妇患者采用X线及CT动态观察评估,进行主动性医疗干预,及时中止妊娠22例,有效地改善了患者预后.结论毛玻璃样变及支气管充气征(实变征)是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胸部医学影像变化重要特征.动态观察X线和胸部CT影像学变化,不仅对病情评估,而且对临床治疗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作者:时靖峰;韩明锋;滕小宝;冉献贵;时建;许靖;程国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3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近期随访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并颈脊髓损伤后手术治疗及术后综合治疗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3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进行了后路减压复位,前路融合固定手术治疗,术后给予药物治疗和中西医结合的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未发生严重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所有患者复位满意,无内固定失败.30例患者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患者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SIA分级平均提高1.8级.结论后路单纯减压联合前路融合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临床效果满意,术后中西医结合的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功能康复.

    作者:张华;母心灵;陈金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检测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免疫表型检测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样本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 58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主要表达CD117(91.4%)、CD33(89.7%)及CD13(74.1%),淋系抗原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也有阳性表达(Ly+ AML),其中CD7表达率高,占22.4%;M3较少表达CD34及HLA-DR.结论白血病免疫表型检测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断有重要意义,伴有CD7+的AML患者CR率低于CD7-的AML患者.

    作者:陈小卫;毛平;王顺清;许艳丽;谢晓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对50例胃癌患者做根治手术的护理方法评估,对于观察组和参照组的护理质量、手术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和并发症的出现与护理的方式分析.结果无病患在手术中死亡,临床治愈出院17例,25例送肿瘤科化疗,2例出现手术后切口感染,1例出血再次手术.观察组的护理知识和护理质量评估均高于参照组,生活质量的评分上也远优于参照组.结论有效的联合定制护理可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预后质量.

    作者:方琦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386例肛肠疾病围术期护理及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肛肠疾病围术期护理方法及康复指导,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386例肛肠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38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结论肛肠疾病围术期护理工作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崔春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硬结性红斑合并肺结核1例

    硬红斑分为两种:一为Bazin 硬红斑,另一种为Whitfieid硬红斑,Bazin 硬红斑多是结核杆菌原发侵犯皮肤或其他脏器结核病灶累及皮肤引起的皮肤损害.病程缓慢常有硬结、溃疡、瘢痕同时并存,不易治愈,易复发.近年来皮肤结核的发病率在某些地区呈上升趋势,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硬结性红斑合并肺结核报道如下.

    作者:王桂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初步实践——以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

    在我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扩招形势下,在研究生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单一导师培养模式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校对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初步实践,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中药学专业人才做出积极有益的探索.

    作者:曹艳;陈科力;黄必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护理分析及并发症预防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术后护理和并发症预防的方法及要点,为临床提供心脏介入术的成功率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整理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共收治的166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资料,总结心脏介入术后的护理和并发症预防的方法和要点.结果 166例心脏介入术治疗患者经过精心的术后护理和针对性地采取并发症预防措施,均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小.结论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尽量以轻松、健康、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整个术后治疗阶段,根据心脏介入术后易导致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提前护理的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大大提高心脏介入术的成功率,取得医患满意的社会效益.

    作者:王其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抗感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抗感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对儿科确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多休息,多饮温热水,高热给予降温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抗感颗粒口服,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抗病毒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65%,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抗感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起效快、疗效佳、能缩短病程.

    作者:李晓晓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浅谈心理护理的语言沟通技巧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和交流思想观点的重要工具.语言强化的效果是任何具体刺激物所不能比拟的,它可使人们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护理工作中,尤其是在心理护理过程中,处于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因此,提高护士心理护理的能力,必须注重护理人员的语言修养,必须研究护理语言的艺术性,才能全面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解除心理负担,尽早康复.

    作者:朱丽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多西他赛脂质体制备工艺研究

    现阶段,研究抗肿瘤药物脂质体制剂项目是国内外新型给药系统的一大热点,本文研究一种具备较好稳定性的多西他赛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释放特性.

    作者:池王胄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137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的137例患者皆行胃镜检查确诊.且用120例非老年人作对照.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消化性溃疡者59例,占43%.胃癌、食管癌34例占24、9%.胃肠道黏膜炎性出血28例,占19.1%.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以慢性消化性溃疡占首位,消化道肿瘤占第二位;非甾体消炎药或/和阿斯匹林引为诱因引起出血的几率也很高.

    作者:王毅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的研究进展

    脑缺血再灌注是指缺血脑组织恢复血液灌注后,脑组织损伤反而加重,表现为脑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血脑屏障能控制血脑两侧的物质转运,从而保证中枢神经组织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在脑缺血再灌注时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近几年来脑缺血再灌注的研究做一综述,旨在总结这些因素对血脑屏障产生作用的同时对临床的治疗提供一些理论上的依据.

    作者:田子健;杨楠;杨蕾琪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浅谈有效利用人才资源实施传染病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把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系统化的工作模式.其特点是以患者为中心,系统地为患者处理和解释健康问题.在护理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逐渐取代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护理模式的转变为护理界人士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考虑病房管理的对策和服务对象时,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

    作者:李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到2011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00例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症状、体征检查及辅助检查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后,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阿奇霉素治疗组)150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兰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Cyclin G2调节细胞增殖周期的研究进展

    细胞周期素G2(CyclinG2)是一个较新发现的细胞周期素,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5q32-34,其cDNA长约8.60kb.其与CyclinG1、CyclinI同属于CyclinG亚类.CyclinG2可能不同于其它周期素,其表达可被DNA损伤和抑癌基因VHL诱导,对细胞增殖可能起负性调节作用.实验表明CyclinG2可通过与PP2A形成复合物、影响细胞骨架等途径来调节细胞周期.本文将针对CyclinG2调节细胞周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霍彦;李晓平;路捷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方法 8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紫杉醇(TPX)+表阿霉素(EADM)化疗的同时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每天1次,连用7d,3周为1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对照组单纯使用TPX+EADM化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7.5%,对照组为40.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液毒副反应、胃肠道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TA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化疗对患者的毒副反应.

    作者:阿提阚·卡吾力;艾合买提江·买买提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浅析药学服务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

    目的促进药学服务工作在药店的开展,并为药店开展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以非概率抽样方式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13.0版本)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运算和分析.结果与结论大多数消费者需要和认可用药咨询服务,并希望通过用药咨询获得医药知识.开展药学服务不仅更大程度地保障了消费者的用药利益,而且可以提升药店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药学服务是药店品牌建设、差异化竞争的制胜手段.广大消费者需要高质量的药学服务,而实施优良药房工作规范是做好药学服务的有效途径.

    作者:关业枝;李爱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56例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的救治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亚硝盐中毒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论述本院急诊科自2005年至2010年之间收治的56例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患者经1~5d治疗,全部痊愈出院.讨论亚硝酸盐易被误食造成中毒,亚硝酸盐是一种氧化剂,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早出现的症状是皮肤黏膜色泽的变化,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青紫,对于确诊的患者应立即开始救治,亚甲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解毒剂,能还原高铁血红蛋白,恢复正常输氧功能.

    作者:秦晓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锡林郭勒盟旗县市区域平台集中部署方案

    近年来,卫生信息化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对锡林郭勒盟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地域广,人口少,计算机技术人员短缺,集中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搭建,对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IS)采用系统集中部署、集中维护,是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作者:杨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